“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2024-04-16 03:30:42郜暘
科学导报 2024年15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国式

郜暘

2023年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对中华文明内涵与价值的传承与弘扬、创造与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定了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文化自信的信念,肩负起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新文化的使命,指明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只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激活中华文明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新与突破,让中华文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促成新的发展与辉煌,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互融合与碰撞,从而激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与生命力。系统梳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对进一步分析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特征、丰富内涵、价值引领等,对于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理解“第二个结合”等,对于理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内涵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发展至今,自秦统一天下后基本上都是涵盖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中华儿女历经千难万险共同缔造出优秀且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流互通;中华文明交往交融,兼收并蓄。多元与统一,守正与创新,由此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明贯通古代、现代和未来,是我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深爱中国的底蕴和根基。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即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也是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助推。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的文化背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解释看,“中华文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就广义上而言,包括中华民族的劳动、生活、科技、观念、文化等。就狭义而言,包括中华民族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采用狭义概念进行论述。中华文明既有辉煌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有震惊中外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既有故宫、敦煌莫高窟等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京剧、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文明,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与发展、交往与合作中产生的。中华儿女用勤劳与奋斗、不屈与坚持等优秀品质在缔造伟大人间奇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国人思想、理念、价值、追求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本就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创新和发展。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的时代背景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民族在晚清以来陷入危亡,1840年鸦片战争,我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开始了被动式的现代化探索。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却都以失败告终。清末闭关锁国的政策,切断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渠道,中华文明被甩在世界潮流之后,曾经辉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在近现代中国被总结为“文明蒙尘”,但五千年中华文明只是被蒙上灰尘。

在文化赓续传承上,五四时期,学术界甚至思想界均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遭受了沉重打击,一些典籍、文物遭到损坏,一些学者、文人遭到批判。改革开放时期,西方思潮涌进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影响,更改变着国人对于现代化的认知,甚至有些人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对立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明只有将其生命力重新激活,才能从“文明蒙尘”的状态中挽救出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不仅要擦亮中华文明,而且要使其焕发新生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更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新的呈现方式。

  二、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特性

  (一)主体性

一是中华文明的创造与传承的主体。近代中国,文明蒙尘,但却阻挡不了中华儿女凝聚一心复兴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中国大地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完整的中华文明是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中最终形成的,是由中华儿女通过智慧和勤奋共同创造的。中华儿女在中华文明创造和传承中具有主体性地位。正是中华儿女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才使得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成果丰硕。同时也共同塑造出中华民族勤奋善良、含蓄内敛、谦逊包容等美好精神品格。

二是中华文化建设与弘扬的主体代表。在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探求中,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逐渐开始主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面对西方文化为主的现代化模式时,在面临中华文明处于劣势地位时,在国人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文化之根深深扎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土上,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开始带领人民复兴中华文化。“旧邦新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文化”概念被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并展开了一系列文化更新,通过文化建设凝聚民族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秀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激起了人民文化创造的热情也增强了中华民族自信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文化创造与世界接轨,文明交流与世界互通;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活力,站在新高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各个时期不断传承和创造,才使得中华文明在面对风险、挑战、困境时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让中华文明赓续连绵。

  (二)条件性

一是自身的条件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断构建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离不开中华文明自身开放、包容的特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理念,并且从道德、社会、实践、思维等方方面面展示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土上,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二是结合的条件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并且得到中华儿女高度认同,这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科学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高度契合相关。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要注重“第二个结合”,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方向。同时,中华文明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释放更多活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价值和意义,并且在此过程中也使马克思主义更充分地发挥真理力量。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双向激活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让中华文明彰显价值,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顯意义。

  三、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义

文明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命脉与赓续所在,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所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不仅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及精髓,而是需要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历史性的继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至今,奔涌浩瀚,薪火相传,在古代中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并且形成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大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对于传统文明而言,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的继承与弘扬。两者交织交融重塑,才能让传统文明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结合历史和现实、当下和未来的传承角度进行审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方面都创造出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提供了自信的历史文化依据,绵延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伟大文明。要立足中华大地、弘扬中华文明、创新文明成果,才能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激发出新的活力和动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二)创造性的转变与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明蒙尘”的背景下要实现文化现代化的转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便具有了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新的发展,不仅仅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理念、观念、追求等方面都存在着高度契合,才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一次次新的飞跃。中国传统文化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能完全照抄照搬经验和传统,要顺应时代潮流,去除传统文化中陈旧的、不合时宜的部分,推陈出新,守正创新。当下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不仅推动了政治、物质、精神、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出新方式。着眼当下,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持续性激发文化的内生动力进行创新创造;放眼未来,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产生出文明新形态,从而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发展性的进步与繁荣。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追求、体系价值,都汇集着其精神内在力量;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与繁荣,都离不开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创新。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悠长久远的历史和文明,深沉厚重的广袤大地,是中华民族进步与繁荣的信心和底气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守正创新。闻名世界的发明创造,凝练思想的古典古籍,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都蕴含着中华儿女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伟力。新征程,要继续推陈出新、守正创新,立足实际,结合时代,书写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汇聚精神伟力、担负文化使命。要把握住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的基因密码——做好“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奔赴、相互赋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练的永恒价值与精神,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发展性进步与繁荣最好的展现。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站在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肩负起文化使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神聚力,开创新的文化辉煌。

(作者单位:中共壶关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国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20 22:54:59
中国式民主
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 14:53:36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 06:21:30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2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电影新作(2018年3期)2018-10-26 00:57:20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28
中国式失败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学习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