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东
听说过药物过敏、食物过敏和花粉过敏,但你知道还有光过敏吗?许多人喜欢闲暇时进行日光浴来享受生活,因为适当接受光照可以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有利于生长和发育。然而,有些人却深受光过敏之苦,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疼痛等各种症状。光过敏,又称“光敏性皮炎”,是一种因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敏感而导致的炎症反应。紫外线晒伤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人体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和紫外线的强度。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10~400纳米的辐射的总称,光凭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紫外线的。根据波长,紫外线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纳米)、中波紫外线(UVB ,波长280~320纳米)、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00~280纳米)和真空紫外线(UVD,波长1~200纳米)。紫外线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自然界的紫外线光源是太阳。
阳光透过大气层时,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的部分能穿透臭氧層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中波紫外线穿透力中等,有不足2%的部分能到达地球表面,在夏季和午后会特别强烈。波长短于290纳米的紫外线会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中波紫外线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引起红肿脱皮,并令皮肤变黑。长波紫外线波长比较长,能够穿透皮肤表层,深入真皮以下组织,破坏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组织等皮肤内部的微细结构,令皮肤松弛衰老,产生皱纹和幼纹。此外,长波紫外线还可以使皮肤里结合水的透明质酸含量减少,使皮肤干燥,加速黑色素形成,同时也是引起皮肤癌的重要原因。
光过敏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日晒后1~2天内,皮疹多发于阳光能照射到的皮肤裸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包括颈前“V”形区)、手背和上肢。如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越长,过敏反应就会越严重。
不同的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有所差异
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
光过敏的反应通常分为一度过敏和二度过敏,其中,一度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二度过敏则局部皮肤红肿,继而可发生水疱甚至大的水疱,内有淡黄色液体,并伴有灼痛或刺痒感。水疱破裂后出现糜烂面,创面干枯结痂,伴有色素沉着。严重的光过敏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和呕吐等不适症状。由于瘙痒、不适、疼痛等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烦躁、焦虑和自卑,影响情绪和自信心,甚至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以往流行的观点认为,肤色浅的人更容易光过敏,但科学家经研究后发现一些深色皮肤的人也会光过敏,这说明光过敏与肤色并无太大的直接关联。光过敏主要与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时,被称为“T细胞”的特定免疫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出炎症介质,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光过敏的发病机理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光过敏的发生与紫外线伤害、免疫系统失调、遗传因素、使用药物或化妆品等有关系。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时,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紊乱,引起过敏性皮肤炎和其他皮肤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问题,使得他们对光过敏,像自身免疫性疾病、白塞病(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和艾滋病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
一些人对阳光过敏是先天性的,与个体的遗传基因有关。不同人的遗传背景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光的敏感程度。遗传基因中可能存在与皮肤对紫外线过敏反应相关的突变,使得这些人更容易受到阳光的刺激。家族中其他成员往往也有这种情况。
一些患者的光过敏与个体的遗传基因有关
德国柏林夏里特医院的伊瓦尔·鲁茨与约尔根·布罗克米勒两位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如果人体内携带一种名为“T1”的活跃基因,那么就会对阳光具有较强的抗过敏能力,而对阳光过敏、产生日晒斑的人群,则缺失这种基因。他们的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在服用诸如某种抗生素之类的特定药物之后会引发光过敏,病因同样也是缺失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名为“M1”。科学家们希望将来可以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开发相应的药物,以帮助那些光过敏的人使他们能够同样享受阳光的温暖。
但另一些人的光过敏是后天获得的,与药物、化妆品的使用或某些食物的摄入有关。药物诱导的光敏反应,指的是使用药物后暴露于紫外线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当紫外线照射到渗入人体的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利尿剂等药物分子时,会使皮肤对阳光变得敏感,可能会引起光敏反应。即使在多云天气条件下,也会使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根据发生机制,药物诱导的光敏反应分为两种:一是光毒性反应,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药物过敏。临床多数药物所致的光敏反应均为光毒性反应。二是光变态反应,指药物或其代谢物在日光作用下转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皮肤过敏的反应。一般来说,光变态反应发生率较低。
一些处方药,包括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含硫药物(如利尿剂——氢氯噻嗪)和用于治疗痤疮的异维A酸会引发光敏性皮疹。此外,化妆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包括麝香和二苯甲酮)也会诱发这种皮肤疾病。研究表明,部分果蔬中含有光敏物——呋喃双香豆素(补骨脂素),亦可导致光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因此,有光敏反应史的患者要慎用光敏性药物、化妆品和食用光敏性食物。
纽约皮肤科医生、美国皮肤科学会会员德布拉·杰利曼表示,光过敏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春夏季。他强调,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光过敏的症状,即使他们之前从未对紫外线辐射发生不良反应。对此,他介绍了多种与紫外线相关的光敏性疾病。
它又被称为“多形性光敏疹”,属于光变应性反应,在北半球更为常见。一般在光照后2小时内便会出疹子,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多形性光感性皮肤疾病。2022年发表在《欧洲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会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口可能患有多形性日光疹,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其症状通常在患者成年后不久出现,发病往往与季节有关,春夏季加重,秋冬季自行减退或消退,次年又会复发,一般反复发作数月乃至数十年。
多形性日光疹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多形性光感性皮肤疾病
易患日光性荨麻疹的人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出现荨麻疹和肿块
它在光过敏患者中很常见,这是一种由阳光和患者摄入或涂抹在皮肤上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引发的皮肤反应。据哈佛大学医学院网站介绍,这种带水疱的皮疹可能会在光照后一到两天出现,并可能扩散到并未暴露在阳光下的皮肤部位。对此,杰利曼认为,光过敏皮疹“可能出现在所有皮肤类型的人身上,但对阳光较为敏感的浅色皮肤者更容易出现症状”。
它由紫外线或可见光照射引起。患者皮肤暴露在不同波长的日光(如紫外线、可见光或不可见的红外线)下数分钟后,局部皮肤迅速出现红斑、肿胀、风团,并伴有瘙痒。风团出现后,约经一至数小时后消退,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在日光透过玻璃照射下发病。发生皮疹时,患者会出现畏寒、疲劳、晕厥和肠痉挛,这些症状可在数小时内消失。
日光性荨麻疹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病,多见于女性,一般在20~40岁时发病。这种病症的发病機制可能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瘙痒等症状。虽然普通人体内也会形成这些炎性介质,但它们只会在患者体内诱发过敏反应。大多数日光性荨麻疹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抗组胺和联合治疗,经治疗后可改善生活质量。其中15%的患者在发病5年内、25%的患者在发病10年内可自行消退。
它又被称为“夏季痒疹”,常发生在儿童期,亦可见于成年人,多见于女性患者。大多数患者的皮肤损害会在夏季加重,但有30%的患者冬夏季无差别。这种病症通常在患者10岁前首次出现,并在青春期逐渐好转或消退,但也可能持续至成年期。据研究,光化性痒疹与家族遗传具有一定的关联,其中5%~57%的患者有家族发病史,约10%的患者有特异性体质。
光化性痒疹的特点是在经受阳光照射后的皮肤上长出剧烈发痒的皮疹、结节和斑块等,甚至连嘴唇上都会起疹子。皮肤损害经搔抓后有渗出或形成脓疱,日久有湿疹样变和苔藓化。手部、腿部皮肤损害常表现为结节性痒疹样改变。患者的面部,特别是鼻部和颊部及手背常严重受累,还有部分患者的遮盖部位如臀部亦有皮疹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水疱。此外,光化性痒疹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唇炎和结膜炎等并发症。
如果在室外工作,那么要避免长时间的日光照射,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小时,或者选择在树下等有遮阴的地方活动。通常10时到14时为强日晒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比较大,此时最好待在室内。普通玻璃仅可以阻隔一部分紫外线的进入,即使在室内也应当与玻璃窗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阳光较强的时段,可以选择戴防紫外线的帽子、墨镜和穿长袖衣物等来遮阳。帽子能够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头皮和面部,墨镜可以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而长袖衣物能够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普通的夏季轻薄衣物和普通伞布无法对紫外线进行有效遮蔽,因此建议选购UPF值>25、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标识的特制织物产品。
作为预防光过敏的重要防护措施之一,防晒霜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紫外线的直接照射,防止肌肤被晒黑和晒伤。根据防晒原理,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物理防晒是利用反光粒子,使用物理遮盖的方式,阻挡、反射或散射掉紫外线,使到达皮肤的紫外线的量得以减少,来达到防晒的目的。物理防晒霜的成分通常有二氧化钛、珍珠粉、氧化锌等,其中二氧化钛能遮盖皮肤,防止紫外线透入,起到避光防晒的作用。而化学防晒通过吸收有害的紫外线来实现防晒,化学防晒霜的成分通常有二苯甲酰甲烷、二甲基辛酯、对氨基苄酸、肉桂酸盐、二苯甲酮、二羟基丙酮、水杨酸乙基己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西诺沙酯等。化学防晒霜吸收的紫外线由人体代谢而清除。
过敏体质的人群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避开容易造成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以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过敏症状加重。患者可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橘子、猕猴桃、菠菜等。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有助于恢复皮肤的弹性。
夏天使用墨镜和帽子进行防晒
脖子喷洒防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