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防控中的价值研讨

2024-04-15 08:00林晓珊沈鸿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结核病防控措施

林晓珊 沈鸿程

结核病是国家乙类传染病,是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疾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如果不及时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危重[1]。此外,结核病容易在密集人群中传播,容易在校园等区域大面积感染,因此学校十分重视结核病预防工作。结核病预防工作过程中,教师、学生、其他教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均是重要的参与者,但可以发现学生和教师能够起到的防控能动作用巨大[2]。学校人口密度大、环境容易受到污染、学生免疫力低下,如果能够号召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其中,主动依从结核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师生感染率[3]。健康教育是以健康疾病知识、意识为转移的结核病防控方法,强调通过不同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改变教育对象对结核病的认知,可以使其更好地配合防控措施[4]。鉴于此,本研究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对某高中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结核病中的防控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年1 月—2022年12月依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一所高中10个班级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时间。(2)能够配合结核疾病防控措施开展。排除标准:(1)请假时间超过14 d者。(2)中途转学者。选择该校400名学生,男性200名,女性200名。1~5班200名,男性102名,女性98名;年龄14~18岁,平均(16.15±0.18)岁。6~10班200名,男性103名,女性97名;年龄14~17岁,平均(16.17±0.1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5班采用常规校园疾病防控管理。(1)晨检:每日要查询各个班级缺勤情况,并了解具体原因,追踪学生身体健康状况。(2)症状了解:注意各个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详细记录发热、咳痰、腹痛学生。(3)怀疑有结核病时要及时上报。(4)告知各个班要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每天常规消毒管理模式。

6~10班采用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管理模式:考虑到校园防控疾病的持续性、专业性特征,上级医疗机构应该指导学校完成以下健康教育内容,并提供专业知识支持。

知识层面:(1)为各个班级发放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单,要着重讲解结核病核心知晓率,包括症状、传播途径、防控方法。(2)在班级宣传栏、校园门口宣传栏粘贴以图案为主的宣传海报。(3)每日校园广播进行结核病小案例防治讲解。(4)将结核病病症、传播途径、防控方法印制成小手册,为各个班学生发放。(5)将结核病防控措施编制成口诀“勤通风勤洗手,咳嗽喷嚏要遮挡,吐痰注意周边人,锻炼休息成规律”,让学生诵读学习。(6)要求各个班级向班级微信群转发结核病防控知识。

防控措施:(1)每周一、周五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包括衣着、头发、指甲、鞋子等。(2)每日进行班级卫生检查,不仅包括地面、台面擦拭情况,还要对室内是否按时通风进行检查,如果未进行每日规范的60 min通风,将对其班级进行批评、通报。(3)每日由校内专项负责消毒人员对各个班级、走廊、体育馆、图书馆等区域进行消毒。(4)设置专门的防控联系微信号,让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结核病上报,可以上报自己及周围同学疑似患有结核病的情况,并由校内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核实。(5)发现疑似结核病患者时要及时安排其进行隔离,并由教师为其进行线上辅导,避免学生因为担忧落下课程延误上报时间。(6)追踪已经患有结核病的学生,了解其住院情况、居家情况,给予持续的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其如何与家人进行隔离、安全用药、锻炼身体,让其尽快恢复健康。(7)需要注意,如果发现学生患有肺结核需要尽早安排其接受检查治疗,及时进行隔离,并且要保护学生隐私,同步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8)如果发现学生因为患上肺结核受到歧视或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则要立即进行心理干预,并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正视结核病患病者。

1.3 观察指标

健康知识水平:包括结核病病因及类型、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4项,单项评分0~1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健康知识水平越高。健康知识水平表为自制评价表。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优良率=(优+良)人数/总人数×100%。总分0~100分,达成一项则计10分,未达成则计0分,差<50分,良50~70分,优>70分。使用学校结核病防控管理工作评估表进行判断,共包括10项评估内容,每项评估内容达成且无问题为10分,达成评估内容但是不完美计1~9分,未完成则计0分。第1项,(1)工作要求: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各项防控工作;小组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2)评估方法:查看学校的相关文件及会议记录,工作职责及人员分工,全部完成,职责落实到个人,并且个人能清晰自己的职责,记录10分,否则递减分数。第2项,(1)工作要求:制定结核病防控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每年制定结核病防控工作计划,有一定比例的专项工作经费。(2)评估方法:查看相关资料,查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涵盖专项工作及经费。第3项,(1)工作要求: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医务室(卫生室),配备学校卫生工作人员(校医和保健教师),卫生工作人员每年接受相关业务知识培训。(2)评估方法:查看相关资料;查看培训文件、培训证件。第4项,(1)工作要求:有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追踪报告制度。(2)评估方法:查看相关资料;查看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情况、病因追查情况、返校诊断证明等。第5项,(1工作要求: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结核病疫情收集、汇总和上报。(2)评估方法:是否制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查看工作记录。第6项,(1)工作要求:密切接触者的筛查、随访观察及后续追踪管理记录。(2)评估方法:查看密切接触者登记筛查记录、随访观察及后续追踪管理记录。第7项,(1)工作要求:复学学生休复学管理及后续治疗管理的督促,在校治疗学生的服药管理。(2)评估方法:查看复学证明;查看在校治疗学生服药记录卡。第8项,(1)工作要求:学校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检查方案见《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由具备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学校师生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2)评估方法:查看体检档案。第9项,(1)工作要求:学校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人均使用面积;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2)评估方法:现场查看学校环境卫生情况,通风情况(通风次数、时间、方式);查看消毒记录。第10项,(1)工作要求: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展板,以及校园内传统媒介或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2)评估方法:查看相关资料;调查问卷。

新发结核病发生情况:发生、未发生。以研究结束前时间为阶段统计新发结核患者数。

结核病主动汇报及治疗情况:主动汇报:(1)患病或者疑似(未患病有疑似症状病例,如咳嗽、咳痰≥2周、痰中带血或咯血)患病1个月内上报则视为主动上报。(2)发现同学、家长及周边人患有结核病或者疑似为结核病后1个月内上报也视为主动上报。

各项数据采集完毕后均应该进行核验检查,确定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健康知识水平比较

6~10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高于1~5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1~5班与6~10班健康知识水平比较(分,±s)

表1 1~5班与6~10班健康知识水平比较(分,±s)

组别结核病病因及类型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1~5班(n=200)5.21±0.125.64±0.216.12±0.176.41±0.16 6~10班(n=200)7.12±0.157.65±0.177.98±0.187.84±0.12 t值140.616105.208106.242101.116 P值<0.001<0.001<0.001<0.001

2.2 2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比较

6~10班学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高于1~5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1~5班与6~10班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名(%)]

2.3 2组新发结核病发生情况比较

6~10班学生新发结核病发生为0,低于1~5班学生3例(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2,P=0.082)。

2.4 2组结核病主动汇报及治疗情况比较

6~10班学生结核病主动汇报15例(7.50%),高于1~5班学生4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P=0.009)。

3 讨论

学校是高密度人员场所,学校师生校内平均留置时间超过6 h,高年级学生留置时间超过8 h[5]。此外,学生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功能相对弱,容易受到致病菌感染[6]。分枝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致病菌,会对人体肺部等多个组织进行侵袭,致使感染对象患上慢性病,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7-8]。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打喷嚏、咳嗽、咳痰都有可能导致周围人群感染[9-10]。学校在结核病防控过程中有着天然的弱势,如果不加强干预措施,极易造成大范围传播。结核病防控过程中必须从传染源、传播途径、疾病治疗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够中断疾病传播,降低结核病发病率[11]。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教育对象的疾病健康知识水平,普及结核病防控方法,并督促校内落实相关政策,可以在校园结核病防控过程中起到更好的作用[12]。

既往校园结核病防控过程中学校是主要对象,尤其落实卫生管理、环境消毒、信息上报。但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管理人员少,学生十分密集,如果学生不配合各项措施,很难落实相关工作。校园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人数众多,多数健康教育措施也需要学生进行配合,因此应该将学生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并由学校监督学生完成各项健康教育内容。刘华[13]在研究中指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结核病知识的了解,通过认知改变带动学生结核病行为防控改变。健康教育开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常玉雪等[14]在研究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交流方式日益丰富,因此健康教育开展时也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多项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叶佳庆等[15]在研究中也认为健康教育要注意方法,不仅进行教育,而督促学生是否进行实际落实。

本研究显示:(1)6~10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高于1~5班学生。近年来由于结核病防控工作效果较好,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逐年降低,许多学生缺乏对结核病的了解。实际调查过程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对于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缺乏了解。但结核病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播危害性,在校园内流行度相对较高。健康教育模式相对于常规的结核病防控措施,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宣讲,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加深对结核病的了解,并通过强化监督等方法帮助学生落实结核病防控措施,所以6~10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水平明显更高。(2)6~10班学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高于1~5班学生。结核病防控措施包括预防、上报、治疗等多个环节,并且涉及知识内容众多,还需要学生具有主动意识[16]。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结核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并主动配合上报、治疗等,所以6~10班学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更好。(3)6~10班学生新发结核病发生率低于1~5班学生,结核病主动汇报率高于1~5班学生。校园内结核病发病率、主动汇报、治疗情况与结核病的防控措施有直接关系,防控力度越大,相关数据情况表现越好[17]。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知6~10班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高于1~5班学生,所以可以降低校内结核病新发率。此次研究同颜丙光等[18]研究观点一致,均认同结核病防治过程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校园结核病防控水平。需要注意,各个校园具备的结核病防控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实际落实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医疗单位给予长期指导与帮助,提供专业的知识支持、预防支持、治疗支持,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在校园内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校园防控结核病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提升疾病健康知识水平,使其更好地配合疾病防控措施,降低新发结核病发生率,提高其主动汇报率,改善患病者预后情况,具有极高的防控价值。

猜你喜欢
结核病防控措施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