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姗姗, 王军杰
(1.中央民族大学 期刊社,北京 100081; 2.中央民族大学 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北京 100081)
“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我国西部民族村寨众多,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亟待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并全面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村BA”是贵州省组织的“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以村寨群众为参赛主体,由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2022年夏和2023年春,该赛事“火爆出圈”,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在全网分别累积15亿人次和31亿人次传播量。这一民族村寨受到全国瞩目的现象级传播个案,折射出全民健身、乡村振兴、文化强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诸多亮点,被央视称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1)央视《二十大时光》节目上,主持人和嘉宾指出:“‘村BA’的火爆,是10年来经济社会大变化的小缩影。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新鲜的不是拿奖杯,是为了一起开心一起飞……篮球场的改扩建工程都是村民集体决定的,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可以看作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得到实现……我们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也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资料来源:“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EB/OL].https://tv.cctv.com/2022/10/17/VIDE51cQbd8fRYe2SqUpA0hS221017.shtml.。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举办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的通知》(农办社〔2023〕7号),揭幕赛及总决赛举办地仍在台江。对此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001).的新个案进行解读、推广,有益于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命指引下引领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亦关乎在民族地区基层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命题。
笔者先后于2023年5月、10月赴台盘村开展了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村BA”的成功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浅层看,其“火出圈”缘于民族文化伴随现代化进程的融合创新,引发全民共鸣并刺激了二次传播;深层看,世界三大球之一的体育项目能在贵州山乡落地扎根并且因糅合民族风情而焕发出以赛促旅的新动能,得益于村寨文化的历史渊源、节庆传统及各族群众对全球化时代传播规律的借力。质言之,“村BA”之所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样本,因其从文化积淀到创意破圈再到赋能乡建的历程,反映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01).的新时代实践。本文拟通过剖析台江“村BA”个案,展现西部民族村寨在现代化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并孕育文化创新的过程,以及民族文化底蕴是如何自发创新并转化为赋能乡建的现代力量的,这些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基层经验具有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
“村BA”走红一年来已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注意,有从传媒视角分析运动风、乡村风与民族风构建审美共同体的,(9)旷芳.审美视域下的黔东南“村BA”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3,(4).有从体育学角度探讨以赛事带动补齐乡村体育短板的,(10)蒲毕文,邓星华.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经验及启示——以贵州“村BA”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23,(2).还有结合其他省的“村BA”活动解读村落体育赛事对增进文化自信之意义的(11)王子涵.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项对“村BA”篮球赛事的社会学研究[J].文化学刊,2022,(12).。但总体而言,文献数量和研究深度有限,尤其对民族村寨文化创新的意义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挖掘不够充分。笔者认为,“村BA”最新颖之处在于:走红所依托的并非政令或非遗立项,而是靠乡土内生孕育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这一次,民族村寨不再是坐等“送文化下乡”的涵化边缘或者按游客审美装扮上传统服饰的“被凝视者”(12)“凝视(Gaze)”概念由萨特(Jean-Paul Sartre)、梅洛-庞蒂(Merleau-Ponty)、拉康(Jacques Lacan)等法国思想家引入学界后,多被用于分析主客体之间的微观权力运作关系。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的“旅游凝视(tourist gaze)”理论(参见:John Urry.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0.)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现代旅游与地方文化变迁的研究,且多数研究者都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多重建构持批评和反思态度。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者亦多借“凝视”理论研究民族地区的文旅开发,如彭兆荣分析了景区东道主会根据游客在旅游动机中的期待而呈现“舞台真实”的现象(参见:彭兆荣.景观与凝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又如孙九霞沿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凝视”与权力隐喻分析框架,剖析了民俗村等特殊旅游场域在全球化和地方性的互动中,族群文化被商品化、符号化的普遍现象(参见: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J].思想战线,2009,(4))。,而是凭与世界接轨的文体“通用语言”及自下而上的民族文化主体性创新走入大众视野中心,成为被全国点赞效仿的“网红”样板进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赛道上领跑。
“网红名片”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及文旅开发的稀缺资源,在此领域“村BA”的样本意义广受关注。2023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倡“探索推广‘村BA’篮球赛等赛事”;贵州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称其为“群众文化新亮点”;入选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还经华春莹、汪文斌等外交部发言人推介,赢得全球网友点赞。“村BA”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流量密码——此前广东、浙江等省都组织过乡球联赛,为何是在贵州山区一个不起眼的苗乡一跃为爆款?笔者经田野调查发现,“村BA”现象级走红源于以下3重反差感:
其一是业余与职业的反差感。露天球场,村民参赛,奖品是当地农产品,中场表演是民族特色的拉歌、踩鼓、“蹦苗迪”,这样别开生面的乡土赛事契合了大众对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美好生活向往。较之职业球员年薪千万、专业场馆设施豪华,却屡屡爆出打假球、耍大牌等负面新闻,“村BA”这一破土而出的群众性业余体育活动彰显新时代乡土中国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观赛者与比赛者同为“草根”,从传播渠道来看,2022年夏季台盘“村BA”赛事首次赢得全国关注,并非仰赖官媒自上而下地推介,而是经当地自媒体引流后被各省网友自发点赞、转发,进而逐步发酵成网络热点。这样的业余球赛自然“出圈”到被全国瞩目,秘诀在于浓缩了民族风情、乡土烟火和新时代文明图景的群众基础。
其二是民族与世界的反差感。贵州“村BA”超越广东、浙江等省乡球赛事的传播优势,恰在于多了一层民族文化审美因素的加成。当国际通用体育“语言”在中国西南一隅被赋予浓郁的民族风味,交融焕发出夺目生命力和传播吸引力。村民赤脚上篮、身缚背孩带的大姐远投以及穿戴苗绣银饰的“篮球宝贝”助威等形象,通过图片和短视频传遍全国、传向海外,展现的是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001).。从广大网友在线观赛时的评论、留言、弹幕来看,正因大众对民族地区的印象多停留在古色古香、能歌善舞,搞比赛也总是划龙舟、抢花炮等传统体育项目,所以“村BA”令人耳目一新,赞叹原来民族文化未必是传统的、静态的,民族文旅的主题也不一定是仿古怀旧,而是可以极具创意、朝气、时代感;当看到现场观众人数超过CBA、NBA时,大众集体感叹于祖国的伟大、人民的活力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三是公益与市场的反差感。“村BA”早在被网友关注和命名之前,其实一直在贵州诸多民族村寨自发地、公益化地进行;2022年半决赛引来全国瞩目后,县乡两级政府更是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定下了既保持“村”的纯粹也守住乡球比赛的公益性和群众基础等一系列原则。如台盘村驻村第一书记ZD所说:“‘村BA’原本就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我们自己有篮协,从上场打球到裁判、计分、组织的,都有一套很成熟的(人员和惯例)……现在火了,组织、策划、安保,我们还是依靠村民。”(14)资料来源:2023年5月4日,笔者于台盘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对报道人ZD的访谈材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全国网友爱“村BA”,并不是因为乡球的竞技水平有多高,而是缘于被乡村活力、文化自信刷新刻板印象后共情而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村BA”个案反映的文化交融创新,不再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外部市场的被动迎合,而是凭借主体性创新扭转大众关于农村青壮年外流、凋敝、“空心化”等印象,以现代性、娱乐性、群众性拉近城乡间、东西部间、内地边疆间、各民族间的心理距离。
新时代的网红地标、网红经济,从催生到运行模式均呈现新规律:不再依赖传统意义上的景观或商品价值,吸引消费的重点转向文化创意、人气氛围、情绪价值和配套服务。上述反差感正是文化传播的动能、旅游产业的看点。从传播学角度看,“村BA”能在2023年春引爆全网,显然并非因村民球员的竞技水平有多高,而是缘于3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令国民心理焦灼甚至影响信心斗志的关键阶段,却在云端看到祖国一隅的苗族同胞以全民健身的方式热火朝天地欢庆民俗节日,激发了广大网友热爱运动与生活的共鸣。从文化研究角度审思,现代化与文化创新在“村BA”个案中呈现具有示范意义的互构实践——篮球运动在苗乡的普及离不开西部大开发、村村通公路、5G信号全覆盖等“赋予现代力量”,村民自发融篮球运动于村寨文化离不开节庆传统“赋予深厚底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001).五大特征的阐述中,至少有3方面在“村BA”个案能看到集中体现——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至臻追求,体现于健身设施场地等物质条件提升基础之上的村民体质增强和精神生活充实,以及文体活动创新转化为文旅资源后又惠及生活条件的良性循环;又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鲜明特点,体现于传统民俗中天人合一的精神在新时代民族体育新生系统中得以保留并发扬,未陷入商业化侵蚀原生态的发展陷阱;再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本质特征,体现于乡村赛事组织保障过程中赓续民族议榔传统的共建共治,切实为以赛兴农、助旅、扶产的共富共享铺平了道路。
基态分子的构型如图2所示,八角主要成分莽草酸(shikimic acid),其分子内原子编号如图2所示. 莽草酸分子是由一个六元碳环和醇羟基、羧羟基共同结合,这种扭曲式的分子结构,使得分子不能实现所有原子共平面,左侧的三个羟基并非同时向上,O(12)呈现向下弯曲,而O(10)和O(11)原子超向平面上方,分子中存在着一定的不饱和结构,依据原子编号,将构型优化计算得到的键长、键角、二面角数据列于表1.
“村BA”让大众看到新时代振兴中的新农村。2023年春省赛决赛的直播评论区一条留言很有代表性:“这是农村?比城市还会玩”——台盘村刷新了观众印象中西部民族村寨依靠“脱贫攻坚兜底一批”的形象,展现了物质文明条件与精神文明风貌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
一方面,“村BA”的诞生首先建基于硬件设施普及、提质。乡村文体休闲场地的普及、运动器材的齐备、县域公路的畅通、手机自媒体的流行等,各方面物质文明现代化的条件赋予了乡球“出圈”的可能。其中尤以村寨广场公共文化空间为典型,作为折射农耕聚落向城镇化转型的场域,广场是村民社交中心、健身运动场所、文化展演舞台,也即孕育多元文化交融创新的容器。进而言之,村寨广场在新时代从传统的踩鼓场衍生出篮球场等新功能,不仅仅是被动地承载更多体育项目,而是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的空间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16)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认为空间不是静态的“容器”,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会有目的性地参与社会实践,亦可被视为具有增值性的商品(参见: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 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91:21~25.)。,其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并孕育旅游景观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桂榕等指出民俗广场与博物馆、文化传习馆一样,都处在大众旅游体验的核心层(17)桂榕,吕宛青.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人文地理,2013,(3).。台盘村的“网红篮球场”坐落于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门前,有标准塑胶场地、照明大灯、高看台及停车场,看台顶端“中国‘村BA’圣地”的字样分外醒目。对一个只有270多户、1100多人的小村庄而言,现代化程度如此高的球场,彰显了篮球运动对村民的重要性。高丙中等认为,“广场能够吸引居民的一个内在动力是基于居民群体自身的文化。”(18)高丙中,宋红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机制梳理与政策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6,(2).从广场管窥,随时代进步而提升的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的种种物质条件,有利于更好发挥包括孕育文化创新在内的空间生产功能,进而全面惠及村寨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从只有泥巴场地、竹藤篮筐,甚至篮球都只能用棉花做的假球代替时,当地村民就凑在一起进行这项运动了,随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条件改善,乡球比赛越办越好成为村民集体记忆中对现代文明感触最深的部分之一。台盘村篮球协会会长CJL回忆:以前不通公路时,步行两三个小时去邻村打比赛是常事。(19)资料来源:2023年10月28日,笔者于台盘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对报道人CJL的访谈材料。而今“村村通沥青路,组组通硬化路”,为黔东南各民族村寨间以球赛趣缘纽带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版图,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土中国注入活力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村民体质的增强、生活的丰富、精神的充实均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个人现代化(individual modernization)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容忽视的维度,“村BA”个案正从民族村寨群众精神风貌层面集中体现出了物质精神文明一起抓、各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意义。苑利等认为传统节日“在传承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特殊的作用。”(20)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台盘村民吸纳“村BA”联赛被为一年一度传统民俗“六月六”吃新节的保留节目,是现代化文体活动嵌入村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表征。黔东南原生态文化中自古就有与赛龙夺锦、舞龙嘘花等文体活动伴生的锻炼意识和拼搏精神,其在新时代通过篮球这一世界通用的体育语言呈现,属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的中国经验。同时,“村BA”作为民族文化创新与现代化互洽、互构的一个案例,其新颖不仅体现在基于文体活动交往的群众性,也体现在线上线下联动“中国梦”同频共振的时代感。笔者调研中看到,“抖音”“快手”及微信视频号等在台盘这样的西部基层村寨百姓中已形成了相当大的用户基础和黏性,简单易上手的自媒体成为扭转民族地区主流现代文化传播远多于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之“不对称性”的重要杠杆(21)李达.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台江县委宣传部的YYC告诉笔者:
“村BA”的热度从2022年开始酝酿,事实上初期是黔东南一些自媒体博主“无心插柳”地引流,形成一定社会关注度之后,报台网端等各级各类媒体才跟进,最终引起了央视等主流媒体的重视。(22)资料来源:2023年10月29日,笔者于台江县委宣传部对报道人YYC的访谈材料。
可想而知,“村BA”省赛累计近50亿人次的网络传播量绝不是凭推手营销可实现的,依靠的是全民自发点赞、转发。社交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反映个体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广场”,“村BA”这一小乡球大出圈的个案折射出的是现代体育与民族文化盘根错节、共生共荣的形象,堪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基层样板。
农耕文明的节庆活动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是能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滋养作用的中华文明之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聚落的节庆文化中有独特的生态智慧和审美情趣,这些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和各民族世代交往交流交融后积淀下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23)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于20世纪80年代建议重视“地方性知识”,意在从当地人观点出发并“矫枉现代化及全球化进程中的弊端”(参见: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9.)。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也提出过类似观点,“不同的民族要求在世界文化秩序中得到自己的空间”(参见:马歇尔·萨林斯.什么是人类学的启蒙?——20世纪的一些教训[A].马戎,周星.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2)。,在现代化进程中依托新载体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村BA”嵌入“六月六”吃新节即为生动一例。该节是黔、桂、湘等省苗、侗、布依、壮、仡佬等民族共享的农事节庆,在我国西南稻作文化中属于“半年节”,有鲜明的庆丰、祈丰意味,主要为庆祝收割早稻后品尝新粮,传统上配以跳芦笙、赛歌、斗牛、游方等活动。随时代的发展、农事生计的转型和城镇化的下沉,庆祝吃新节在斗牛、赛歌等传统节目之外增补了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偕行的新形式——篮球这一外来运动,以拼搏争先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契合了乡土节庆的文化内核。
一方面,民族节日中的赛事,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于集体欢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24)法国社会学家爱弥尔·涂尔干(mile Durkheim)于20世纪初提出“集体欢腾”概念,视其为人类文化创造力的温床,并指出“这种过度兴奋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实现”(参见: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24)。“集体欢腾”被民族学研究者广泛用于对仪式、节庆以及相关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分析。中凝结起团结、奋斗、乐观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笔者调研发现,较之农家书屋、电影放映等相对静态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体育运动设施下乡在黔东南普遍更受欢迎,因为动态的“赛”更契合当地民族文化。如苗族独木龙舟节,是竞渡娱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又如斗牛、斗狗、斗鸡等,是将家畜家禽视作力量象征以博一个日子红火兴旺的彩头。因混用汉语普通话、苗语、贵州方言解说球赛而走红的台盘村现场解说员WZG说:“一场球两三万观众,最带动气氛的是什么?就是我带头喊‘123——’,男女老少都呼应齐声喊‘呜——’”。(25)资料来源:2023年10月25日,笔者于台盘村文化活动室对报道人WZG的访谈资料。“村BA”赛场上这种“呜—呜—”助威声,来源于当地传统斗牛比赛的喝彩声。对抗性竞技活动中,此口号像一脉相承的通用密码,内蕴各民族共同培育并认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一定意义上,“村BA”有效解决了“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长期缺失或偏移无法重塑村民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26)叶敬忠,胡琴.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主要挑战与重点回应[J].农村经济,2022,(2).这一普遍性问题,在强化村寨公共性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传播激发了全国网友热爱运动与生活的共鸣,提振了拼搏信念与奋斗热情,也实践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另一方面,“村BA”之所以堪称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文化样板,内核在于现代化发展特点与传统文化传承规律因需而嵌、得当交融。篮球本是农村劳动力在农忙后舒活筋骨、休闲娱乐的体育项目,具有场地设施便利、男女老幼咸宜等群众基础;同时,在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乡村渐趋“空心化”的当下,将乡球联赛选在“六月六”吃新节举办,契合春节之外又一个在外打工者集体回村务农的时间节点,也通过形成村村组队联赛传统,构成一条新时代基层增进民族交往和村落共同体凝聚力的新纽带。打球的发小、看球的乡亲、富于民族文化氛围的节庆活动,成为除农活等现实考量之外,“请假也要回家过节打球”的返乡动力,民族村镇劳动力的城乡间双向流动因文化纽带而更富韧性,乡村振兴也因乡球聚人气而更具基础。就其本质而言,正因民族村寨群众持续将“村BA”等具现代化属性的符号编织入当地文化生态的“意义之网”,从而能与其原有自然生境和谐共存,越过商业化侵蚀原生态的发展陷阱,躲过大转型中的“文化真空”(cultural vacuum)与“文化贬值”(cultural debasement)(27)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35.。“爱过节”并热衷通过各种文体活动庆祝,是刻在黔东南各民族文化基因中的集体欢腾符号,也是中华文明多彩的一部分。“村BA”个案中,此理念是通过更全球化的文体语言(篮球)创新呈现,反映出外来文化融合于本土生态理念并落地生根的过程。其值得全国推广,缘于该民族村的文化生态并未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趋向凋敝式微的“淡化”或舞台真实式的“异化”,而是在依托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形成了饱含进取精神与文化自信的新生态。
“村BA”打出了文化自信、映出了时代特色。村民主体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文化创新,还体现在“以赛促治”的基层治理创新。苗乡侗寨自古有议榔、合款、张榜公开活动账目等传统,而今新的节庆项目(篮球联赛)搭载新的议事制度(“院坝协商”),在保障球赛顺利开展并借其实现兴农、助旅、扶产等现实利好方面,树立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样板。村民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国家多年来在民族地区“扶贫先扶智/志”的成果体现,也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末即提倡“一个民族的发展主要靠善于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在条件,提高自身社会生产力和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28)费孝通,鹤见和子.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中日学者共同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33.的生动实践。台盘围绕“村BA”的村务议事,体现出如今议榔已超越了“村”的边界,议事主体也从作为知识精英的“榔头”“鬼师”扩大到参与生产经营的每个劳动者。
一方面,村民议事对乡球赛事的全过程参与保障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典型经验。“村BA”的健身是全民性的,不仅有男子组、女子组,还有少年组(16岁以下)、中年组(37岁以上)以及人气最高的“村村组”(各村组队)等;“村BA”的组织也是全民全过程参与的——以2023年总决赛为例,三天两夜赛程有超10万人次现场观众,如此大的后勤保障压力,组委会依靠村民自组的篮球协会逐层分担顺利化解。在“网红篮球场”外南街经营小卖店的J大姐告诉笔者,春夏比赛期间尤其是总决赛那两天,生意非常好,卖饮料、零食、泡沫坐垫以及铁盆等加油助威工具供不应求,但即使店里最忙时,她也放了丈夫去组委会帮忙,被问及为何不先顾自家买卖,她笑着说:
叫了小孩从中学回来帮忙,最忙就那几天。我自己平时也爱打球,现在多人打球多人看,店就能越来越好,生意(赚)够了(我)不用再去深圳打工,还是在家好一点。(29)资料来源:2023年5月2日,笔者于台盘村篮球场外的小卖店对报道人J大姐的访谈材料。
村民有维护公共事业的高自觉性,缘于传统节庆组织经验,也得益于村干部的提前谋划和有效动员——2022年夏半决赛结束后的一周之内,村委会就连开两场村民大会,议定开放观赛不售票、开放场地不外租、开门办赛不冠名及坚持农民球员上场等原则,有效预防了后续赛事跑偏变味。参与议事的除了球员、村民,还有商户,大家就坐在球场看台上集体听方案、讨论并投票,协商中落实了“村BA”相关的各方面事宜,大到增设临时停车点、餐饮摊位等规划,小到约定不准抢占观众席、商贩不许哄抬物价,甚至具体到“游客吃一碗粉后可免费添”等细节。
另一方面,以乡村文化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的体现。正如共同富裕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缺少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不全面的。2023年初,李强总理谈及乡村振兴时强调的3个关键词——“全面”(全面彰显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的主体积极性以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30)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N].人民日报,2023-03-14(002).——均能在“村BA”个案中看到对位体现。现代化建设中民族村寨越来越重视文化资源,看似寻常但活态传承着的文体活动也不失为一种资源,善加利用可助乡村实现更多元、更进阶的经济功能,而善用的先决条件是依靠乡贤主体并调动村民主体能动性。如有学者建议,地方性的乡贤与合作组织应探索以监督或入股的方式,行使本地人群与文化圈的相应占取权。(31)李耕.乡贤回乡与资本下乡:双重逻辑下的乡村遗产实践[J].文化纵横,2022,(4).今年被选为村委会干部的CJL,也曾是为了打吃新节比赛而从广东厂里请假返乡的打工者之一。从他身上能看到球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后村民主体对共同富裕的愿景和信心,当笔者问及是否担心“村BA”火了各地都要办、今后省赛不落在台盘时,他爽朗地答道:
那个不担心,吃新节打乡球,到我这一辈已经3代人了,别处都没像我们这样几十年不中断。贵州(省级)的比赛(如果)不在台盘打,我们每年吃新节还是一样玩啊。(32)资料来源:2023年5月4日,笔者于台盘村篮球场对报道人CJL的访谈材料。
这种从容来自亲身参与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和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的自信,突破了“等靠要”刻板印象,反映出现代化建设中扶贫扶产之外“扶智、扶志”的成果。
2023年,“村BA”发源地台盘村举办了3组联赛:其一是本村传统的吃新节篮球赛,其二是贵州省第二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决赛;其三是全国首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的揭幕赛和总决赛。这里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也是文化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一块试验田。升级为全国赛事,意味着“村BA”从黔东南一个苗乡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上升为全国全面开花实践文化赋能乡建的大演习。农业农村部官宣“全国村BA”以来,社会各界提出了对于过度营销、比赛变味、劳民伤财、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问题的担忧。央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也向专家及台江的政府工作人员、球员等发问:“是否担心‘村BA’变成‘村人民币A’?”(33)《新闻1+1》升级“村BA”,“村味”如何延续?[EB/OL].https://tv.cctv.com/2023/06/09/VIDECbTMJ0GbpP3CzFkUFrfv230609.shtmll.全国的目光聚焦台盘,“村BA”的成功能否在全国赛事中广泛复制?其经验能否嫁接至各省乡村的其他文体活动中?笔者认为,至少要从如下3方面出发慎重稳进。
国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因地制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鼓励跨区域联合举办。”事实上,2022年以来全国已涌现“宁夏农民篮球争霸赛”“河南‘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等诸多类似IP;黔东南榕江三宝侗寨于今年5月开发了以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为主题的“村超”,也收获了群众好评、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应清醒认识到,乡村文化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像健身设施硬件那样可快速补齐,村民的文体活动习惯和参赛热情等“软实力”更非一朝一夕可培养而成。若为政绩自上而下地给基层摊派文体活动任务,将使村民丧失原生态活动的本真乐趣和文化创新的内生动力。因此,建议各地引入“村BA”时优先结合当地文化,如灵活搭配龙舟、舞狮、武术等当地群众基础深厚的项目。
“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与“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均为文旅部等6部门2022年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各地引入“村BA”时若只盯“网红”流量和游客流、现金流,有“BA”而无“村”,有“现代化”而无“中国式”,不啻舍本逐末。笔者在2023年10月25至28日的全国总决赛赛场上看到,冠亚季军奖品沿用了牛、羊、鱼、米等农产品为主的传统;来自全国各乡村的球队,赛前互赠的不是队旗而是本地的农特伴手礼;上场球队啦啦队方阵中,打出的除了“加油”“必胜”标语,也有宣传本地文旅的标牌。凭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创新,“村BA”实现了从“留住乡愁”到“靠山吃山”再到破解农村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乡村文化振兴驱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是值得推广的核心经验。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一项系统工程。台盘“村BA”经验,可视作民族文旅开发的一次供给侧改革——以实践证明了乡村开发文旅产业,不一定要依托非遗资源,也未必要建仿古建筑、扮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地等待游客光临,独辟蹊径地打出展示自我的乡土牌,同样能博得全国游客的青睐。建议全国“村BA”赛事的相关主办单位向台江“取经”时要透过网红经济现象看文化主体性创新的本质,借鉴其互联网思维和基层治理创新,也贯彻其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精髓。如台盘村切中时代脉搏又彰显民族风情的土法办赛、云端直播、以赛带货等“体育+农文旅”的开发经验,又如其依托苗乡侗寨自古传承议榔、合款、张榜公开活动账目等传统,依靠乡贤主体并调动村民主体能动性,动员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经验。守住乡球的公益性和群众基础,持续激发乡土中国的内生动力和创意活力,依托民族文化底蕴有序搭建特色产业,推动文体“多彩名片”转化为村民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