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雪, 刘 丹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11)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修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 楚两国。 自春秋战国时起, 有诸多王朝都修筑过长城。 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统一王朝的国家, 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集大量人力、 物力修筑了长城, 长度超过万里, 遂有了万里长城之称。 汉代以后, 长城上还增设了烽燧、 城障、 壕堑等设施, 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防御体系。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 西至甘肃嘉峪关, 与秦长城的东段、 中段几乎重合。 可以说, 明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两者比较来看, 明长城规模更大、 路线更长、 且用材不同。
明长城最初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而修建的, 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在推翻蒙古贵族统治的元朝后建立了明朝, 这就意味着自1368 年至1644 年间, 汉族与蒙古族一直处于一种对立冲突的民族战争之中。 元顺帝退至塞北后, 仍然拥有较为完备的统治机构与军事力量, 占据着呼伦贝尔至天山一带, 被高丽人称为北元, 最初的北元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强大的实力。 1368 年, 元惠宗命令扩廓帖木儿出兵雁门夺回大都, 结果以失败告终。 明朝借此乘胜追击, 于1370 年发动定西大战,徐达、 李文忠大败扩廓帖木儿。 直至元昭宗即位后, 明朝为彻底消灭对中原威胁最大的由扩廓帖木儿领导的军队, 于洪武五年(1372) 春大举进攻漠北, 史称 “岭北战役”, 结果明军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使明廷意识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与北元抗衡, 于是以攻为守, 保持战略上的防御局面。 同时在中原地区, 明朝为了巩固统治地位, 急需恢复社会生产力, 这就使得明朝无法兼顾塞北地区战争问题。 为缓解蒙古部族带来的战争压力, 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 命各方献上治边策略, 最终采取了淮安侯华云龙提出的“自永平、 蓟州、 密云迤西二千余里, 关隘百二十有九, 皆置戍守”[1]2235的策略,开始修筑边墙。 可以说, 明长城最初的修建是以巩固自身实力, 防御外敌为目的的。 随着王朝自身发展, 长城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 在明世宗时形成了相对完备的长城防御体系。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 西至甘肃嘉峪关, 途径辽宁、 河北、 天津、 北京、 山西、 内蒙古、 陕西、宁夏、 甘肃、 青海十个省市自治区, 横跨辽河平原、 医巫闾山、 黄土高原等, 呈东西走向, 地势复杂。 经测量, 明长城总长8851.8 千米, 其中人工墙体总长6259.6 千米, 壕堑总长359.7 千米, 天然险总长2232.5 千米。 根据 《长城资源保存程度评价标准》, 其中保存较好的有513.5 千米[2]14。
明长城总体由墙体、 敌台、 马面、 烽火台、 关隘、 城堡等结构共同构成, 是公认修建时间最长、结构最为完备、 规模最大的长城。 它吸取了历代长城修筑的经验, 以墙体作为主线, 将烽火台、 城堡作为支撑点进行延伸, 并且将沿线军事、 行政机构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从中央至地方多机构、 多层次的防御体系, 最大程度地阻挡了来自北方蒙古族的侵犯。 除此之外, 长城的存在还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场所, 形成了新的文化交融带, 推动了长城内外社会发展与生产繁荣。
如今, 虽然明长城这一伟大工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用, 但是却作为一项宏伟壮丽的文化遗产永久地保存了下来。 据各地文物与测绘局的调查与测量显示, 在长城墙体及其沿线附近, 建有敌台、 马面、 烽火台等结构、 功能各异的单体建筑以及关堡等设施。 其设施具体包括敌台7062 座、 马面3357 座、 烽火台5723 座、 关堡1176 处, 其中与明长城相关的遗存有壕沟、 挡马墙、 品字窖(也称陷马坑)、 火池、 烟灶、 驿站、 碑碣、 题刻、 刻石、 戍卒墓地、 砖瓦窑、 采石场、 居住址、 水窖、寺庙、 马市等559 处, 共计16142 处, 各地新发现的遗迹共有400 多处[2]15。
明长城作为一项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的文化遗产, 不仅代表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 还在革命战争年代被赋予了保家卫国的重大意义, 在现代更是中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对外宣传本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 从全新的视域下审视明长城, 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明长城, 而且有助于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明长城作为明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 本是统治者为了阻挡来自蒙古族的袭扰, 保障王朝安全、保存自身实力所修筑的一道边墙。 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它又是一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带。 虽然长城的外在形态是防御与分界, 但其内核却是汇聚。 虽然历代长城的存在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割裂开来, 但是从历史来看, 长城的存在更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明长城作为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分隔线, 通过经济贸易的方式使得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互交融与连接, 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1. 明长城促进了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汉族在明长城地带与蒙古族、 女真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主要体现在贸易方面, 其中马市是明朝在辽东地区开设的重要贸易场所。 在冷兵器时代,军马无疑成为最为重要的军用物资之一,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军马的培养与训练。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曾提出: “昔人问国之富, 即数马以对者何?盖事在戎。 其戎始轩辕。 其马载甲士, 代涉劳, 备边御辱, 足折冲, 斯力之大, 斯功之美, 可不爱育乎! 所以古人先马而钱粮, 故数马以对。 马之功不但备戎事耳, 若使君有道, 则马之力牵犁耜驾粪车,辟土沃田, 其力甚焉, 所以古重之者为此也”[3]1726。因此朱元璋在明朝开国初年就十分重视对马政的建设。 明代马市的兴起主要原因是由于蒙古部族的物资匮乏, 与中原王朝形成了经济上的依存关系, 不论是瓦剌也先还是达延汗, 都曾要求明廷互市贸易。 据 《明史·食货志》 记载: “永乐间, 设马市三: 一在开原南关, 以待海西; 一在开原城东五里, 一在广宁, 皆以待朵颜三卫。”[1]1982根据这一记载, 最初明廷在开原设立两处马市, 为女真、 蒙古服务, 在广宁开设一处马市, 专为蒙古人服务。 开原和广宁是临近长城的两个城市,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辽东地区的马市之外, 明廷还在宣府、 大同、 山西地区分别设立了马市, 这些地区恰恰是明长城所经过的区域, 于是就形成了一条沿明长城分布的贸易带。 明代马市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以隆庆和议为界。 前期为官办朝贡贸易, 蒙古贵族在接受朝廷封号后, 以朝贡马匹来换取明廷御赐商品。明朝的本意是以厚往薄来的方式来安抚拉拢蒙古诸部, 但是随着蒙古各部势力的强盛, 朝廷已无法满足蒙古贵族日益膨胀的野心, 便诉诸武力。 马市前期的贸易往来虽然是畸形、 不平等的, 但是也为汉蒙之间的互通往来打开了一道缺口。 据 《明朝汇典》 记载, 在景泰时, 蒙古以三千人朝贡马匹,“三千余人皆有赐, 织金至二万六千四百余疋, 绢九万一百余疋, 衣靴帽以万计”[4]587。 可以说, 明代马市在前期为汉蒙之间的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直至后期, 马市的性质发生变化, 由官市过渡为民市, 产生了数量更多、 更加密集的贸易交流市场, “华夷兼利” 是当时民族贸易的最大特征。 在后期的贸易交往中, 商品种类增多, 由最初简单的马匹交易发展为包含铁器在内的生产、 生活用品等商品的交易。 根据 《明代辽东档案汇编》 记载,“马二百一十八匹, 每匹税银六钱, 共银一百三十八两八钱; 牛四十一只, 共银八两二钱”[5]728; “小马二匹, 抽银四钱; 马驹二匹, 抽银二钱; 绵羊一只, 抽银二分; 山羊七只, 抽银七分; 小猪三只,抽银一分五厘”[5]721; 在后期时有“蜜一百斤, 抽银一钱; 蜡一斤, 抽银一分”[5]828; 有山货“木耳七十斤, 抽银七钱; 蘑菇二百一十斤, 抽银一钱四分;松子一石五斗, 抽银七钱; 榛子四斗, 用银四厘”[5]826;有食盐铁器, “官锅四十四口, 官盐八百四十斤”[5]823;有生产工具如“铧子二百五十六件, 抽银一两二钱八分[5]825; 木杴把一百二十一把, 抽银一钱二分一厘[5]826”; 有弓箭如 “弓一张, 抽银一分; 箭插一副, 抽银二分”[5]721; 有珍珠人参如“珠子三颗, 抽银四钱; 参九十九斤半, 抽银九钱九分五厘”[5]818。只有马市, 才能实现这种各民族之间的互通有无、物资互补。 马市贸易之利, 刺激了各族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其所生产的物品丰富了马市的商品, 促进了马市贸易。 马市之利, 激发了汉蒙两方的生产积极性, 互市规模随之扩大。 蒙古的马匹与中原的铁器、 盐、 茶等物品的交换, 代表了以游牧业为主的蒙古族文化和以农耕业为主的中原文化互相交汇、交融。 随着汉蒙两族的互通往来, 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 商业市镇的繁荣, 更是两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转变。
2. 明长城促进了汉族与女真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辽东马市的贸易对象主要是海西女真部、建州女真部以及通过海西人间接进行贸易的野人女真部、 东蒙古兀良哈部, 并且中原王朝会派遣高级别的官吏、 天子近臣担任马官。 由此可见, 中原王朝对于与女真族的交往交流主要是通过辽东长城周边马市的开放。 根据记载, 早在嘉靖、 万历年间,马市就完成了官市向民市的转变。 特别是在隆庆和议之后, 辽东马市规模扩大, 在辽东及蓟镇新增了17 个市场, 互市对象均为女真等部。 随着贸易市场的扩大, 两族交易商品数量、 种类也随之增多。“皆利我市赏, 便我市易, 我若闭关不与通, 我布帛锅口田器等项, 皆彼夷日用所需, 彼何从得, 彼之牛马羊及参貂榛松等货又何所售?”[6]329由此可见,在互市中由最初的马匹买卖扩展到日常用品的交换。 例如女真族牧养的马、 牛、 羊、 猪, 狩猎所得的黑狐、 玄狐、 红狐、 貂鼠、 猞猁狲、 虎豹、 海獭、 水獭、 青鼠、 黄鼠等的皮毛, 采集所得的人参、 松子、 木耳、 榛子、 蘑菇、 蜂蜜、 珍珠等地方特产与汉人的生产生活用具, 铁器如铁锅、 犁铧等, 陶瓷器如缸、 罐、 盆、 碗、 碟、 盘、 杯等, 生活必需品如食盐、 茶叶等, 丝布如棉花、 针线、 布匹、 丝绸等相交换[7]481。 贸易的扩大随之带来的是交流交往的增多, 汉和女真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 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 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有着较大的助推作用。
在近代, 在明长城沿线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诞生了许多围绕长城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这些更是为明长城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广为传诵, 这个观念出现的时间是在1933 年。”[8]1151933 年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长城抗战是中国早期抗日斗争中的重要事件,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主要包括喜峰口战役、 古北口战役、 冷口战役、 古城战役等多个战役。 抗战队伍中以宋哲元所率领的被称为“大刀队” 的第二十九军战士最为著名, 大刀队的勇士们奋勇杀敌, 给敌军以重创,阻挡了大部分的日军侵袭。 当时, 梁中铭在《时事月报》 中发表了大刀队的照片, 并题名为《在喜峰口前线之我军大刀队越壕杀敌》, 记录了第二十九军在长城附近英勇杀敌的身姿。 除此之外, 还有《在古北口加紧训练之义勇军》 《石河前线之抗日军队》 《九门口前线之防守兵》 等几幅照片, 都记录了正规军和义勇军们在长城沿线奋勇杀敌的身影[9]134。 除照片外, 表现长城的其他艺术形式也纷纷涌现, 例如1934 年5 月, 聂耳、 田汉所创作了《前进歌》, 歌中唱道“我们不做亡国奴, 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把强盗们都赶尽! 让我们结成一座铁的长城, 向着自由的路, 前进!” 为长城赋予了光荣而悲壮的色彩;1935 年5 月抗战电影 《风云儿女》 中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 唱道“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935 年10 月,毛泽东在长征途经六盘山时作 《长征谣》, 于是便有了我们今日所说的 “不到长城非好汉”; 1936 年2 月, 毛泽东做了题为 《沁园春·雪》 的词, 词中写道“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词中表达了乐观豪迈的精神; 1938 年2 月, 《抗战漫画》 刊登了一幅名为《用我们的血肉, 做成我们新的长城——一九三八年的新阵容》 的漫画, 这幅漫画寓意中国将士以顽强的意志铸成钢铁长城;1940 年1 月15 日, 《新华日报》 发表了一幅名为《向我们铁的长城致敬》 的漫画, 在画中展示了“为国家尽忠, 为民族尽孝” 的中国精神。 综上所述, 这一时期的明长城不断地在漫画、 诗歌、 影视作品中被提及, 逐渐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坚强的精神支柱, 成为鼓励被压迫人民奋起斗争、 被侵犯民族奋起抵抗的精神象征。
在古代, 明长城是为阻挡南下的蒙古族和女真族而建立的, 其目的是防御与进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国受到日本的侵略与压迫, 在明长城沿线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战役。 在这一时期, 明长城不仅是各地战区的重要防线, 更是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 “钢铁长城” “血肉长城” 等代名词不断被创造出来, 象征着中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以及必死的决心, 为长城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中国结束了百年来被侵略的历史, 迎来了思想的解放, 人们对长城有了新的定义。
明长城作为世界上公认规模最大、 修建时间最长、 结构最为完备的长城, 其文化内涵也在一直不断地变化。 在当代, 明长城已经摆脱了悲壮凄苦的象征意义, 转而成为代指祖国大好河山的代名词。在国际上, 长城的受关注度也在日渐提高, 引来了许多国外友人的参观, 间接地体现了中国多元一体、 包容并蓄的文化特质。 明长城作为一项军事防御工程, 不仅可以防御外敌侵略, 而且也保障了各民族之间和平有序的交往。 其修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停止战争, 实现长城内外长久的和平, 从中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特性。 虽然中国对外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但是在面对困难时, 中国人民始终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明长城正是这种外柔内刚、 向往和平的形象代表。
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对外展示形象的物质性桥梁, 是高度凝练的文化精华, 人们通过符号即可窥见一个国家、 民族、 社会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底蕴。长城作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 不仅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价值。 深入探究明长城的当代价值, 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明长城, 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长城遗址。
长城被视为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奇迹, 见证了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 其重要性是其他文物无法比拟的。 明长城由敌台、 马面、 烽火台、 关堡等多种设施组成, 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以其复杂和艰苦的施工、 严密而科学的战略布局、 宏伟而坚固的结构闻名于世。 并且在修筑过程中巧妙利用自然山体、 河流的形势, 坚持因地制宜、 用险置塞的理念, 根据不同地理区域特点, 采用不同材质构建多样的结构, 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修筑技术的高超。 明长城与周边自然、 人文环境完美结合, 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是具有显著文化景观特征的巨型线性文化遗产。 其总体布局及各构成要素保存完整, 其位置、 工艺、 形状、结构基本保存了历史原貌, 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009 年, 国家文物局对明长城展开了细致的调查。 明长城途经辽宁、 河北、 天津、 北京、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9 个省市自治区,现存敌台7062 座, 马面3357 座, 烽火台5723 座,关堡1176 座, 相关遗存1026 处。 另外, 通过调查还新发现了与长城有关的各类历史遗迹498 处, 明长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与遗产资源[10]444。 可以说,明长城本体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
2021 年8 月, 国家提出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是指由国民高度认同, 能够代表国家形象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由一系列文化资源所组成的为公众提供了解中华文化与休憩的空间。 目前已知辽宁、 河北、 天津、 北京、 山西、 陕西、 宁夏等明长城沿线各地纷纷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这不仅更好地保护了长城, 而且将沿线地区经济有效地带动了起来。 2021 年12月, 辽宁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印发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 建设保护规划》, 在规划中将辽宁段长城分为“两带、四区、 多点”。 其中以明长城为主体, 分为辽西长城和辽东长城共同构建核心形象带, 并且以虎山长城、 绥中蓟辽长城、 燕秦早期长城和广宁城为核心建造主题标识区。 同年天津市决定采取多项措施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并建立专家咨询小组,结合天津段长城分布特点及遗产特征, 制定了“一核、 一带、 两片、 两轴、 多点” 的空间布局及29个重点项目。 河北省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河北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本省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在体现长城辨识度的基础上, 河北省以“众志成城·雄关天下” 山海关、 “坚韧自强·金山独秀” 金山岭、 “和平开放·大好河山” 大境门、 “自信自强·冬奥胜景” 崇礼4 个重点段为核心, 精心打造凸显本省长城特点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11]。 北京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北京段) 建设保护规划》 中提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第一、 传承优先的样板区, 通过改造提升, 形成中国长城博物馆为引领的长城展示陈列馆、 长城乡村记忆馆、研学基地系列, 结合“京畿长城” 国家风景道, 形成特色突出、 互为补充的长城文化综合展示传播系统。 在长城文化弘扬方面, 持续开展北京长城文化系列节庆活动, 举办国际长城学术论坛、 长城设计周、 长城非遗表演, 形成长城文化传播的品牌影响力[12]10。 2022 年6 月, 山西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山西段) 建设保护规划》, 在规划中以山西明长城为主线, 将沿线长城特色文化、 风景以及遗产串联起来打造特色主题风景区, 形成 “一带、 三段、 六区、 多点” 的总体空间布局。 2022 年3 月12 日, 宁夏印发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 该规划结合宁夏长城由南向北的特色地形, 构建了 “一轴、 两镇、 三单元、 四带、六段、 十二区、 多点” 的空间格局, 全面展示长城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价值。 从以上规划内容可以看出, 明长城沿线省市自治区打造长城文化公园都是在发展本地特色的基础上, 以明长城为中心, 带动周边旅游、 美食、 民宿等产业发展, 为周边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方向与机会, 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 长城是代表我国形象与中华民族精神最显著的符号, 也是最典型的文化遗产。 从文化符号视域下深入探究明长城内涵及价值具有深刻意义, 是我们了解明长城、 保护明长城的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 更是要用全球视野、 时代眼光来讲好明长城故事, 传承明长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