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贵榕,谢义涛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关键字:校地合作;乡村振兴;精准;高校
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全面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支点,也是近年来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视线焦点。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由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几个部分组成,要想实现以上几个战略目标,需借助大量的资金、人才及技术。我国人才培养主要以高校为主。高校作为一个重要社会组织,一直扮演着科研创新、教书育人等重要角色,为我国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贡献了许多尖端技术,因而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高校这颗“灵丹妙药”,才能有力把握好“主动振兴”的时代机遇。各地高校有效嵌入乡村振兴战略,除了“点对点”的帮扶模式外,还需要借助以地方政府为介体的校地合作形式来展开。本文即拟对校地合作这一选题进行初步探索。
校地合作是指大学在地方政府合作框架的支持下,与政府及其所管辖的相关社会组织,如企业、研究院所、行业组织、事业单位、其他机构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合作。[1]校地合作模式的萌芽衍生于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这一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高校将“服务社会”与“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维护、传播以及研究真理的能力”视为现代美国多元化大学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2]当前我国校地合作形式多样、层次不均,虽然部分校地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乡村振兴除了需求各类人才作为支撑外,优质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以乡村教育资源为例,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发挥着培育人才和文化传承等关键作用,是减少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乡村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育师资力量,校地合作内嵌到这项工作之中,成了必然趋势。当前校地合作有效嵌入乡村教育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校地合作产生的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稀少,导致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速度缓慢。二是校地合作产生的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现象,受关注度高或原本建设基础较好的村落能够获得此类资源的概率更高。三是校地合作嵌入乡村教育缺乏有力的保障体系,导致许多师范院校的重要资源或其他非师范院校的相关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综合来看,校地合作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教育等相关优质资源,但如何通过校地合作开发出更多优质资源,及更精准地利用此类资源服务乡村,有待深入观察及思考。
农业是事关乡村产业振兴、宜居兴旺的关键问题。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乡村经济的主要来源。新时代乡村农业发展需要向专业化程度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型。技术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高校“技术下乡”本应成为乡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实践中却遭遇严重的信息壁垒。一是,广大农民既缺乏有效地及时获取最新的相关信息与技术的渠道及能力,也缺乏表达意愿与要求的途径。二是,高校无法有效感知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有效需求,无法及时向农民提供更多有关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的服务,无法及时收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来作为后续科研成果的创新目标。三是,高校科研创新需要大量经费作为研发支撑,乡村并不具备这一条件。高校经常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但却难以和村集体或个体经营户开展合作,从而使高校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无法有效惠及乡村发展或惠及乡村广大民众。
人才培养在高校教育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校完成理论学习等相关任务;二是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也可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天赋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与启迪。因此,各类高校为了有效感知社会对人才要求,检验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愿景之间是否存在良好的衔接性,通常会定期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规模组织学生到乡村等地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但从目前的实践成效及发展趋势观察,高校人才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并不明显,某些志愿服务活动甚至从原来的“服务乡村”逐渐变成了“乡村接待”,面对浩浩荡荡的高校志愿服务队伍,当地村民常常保持着“警惕心”。乡村志愿服务与村民需求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且许多社会企业开始投身于创办高校。这本应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突破的重要机遇,然而,民办高校虽然在资金方面较为充裕,但并未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发挥其对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助推作用;而各公立高校在办学层次、社会影响力、资金财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导致各高校在资源拥有率方面存在差异,间接影响部分高校科研工作,使得部分高校出现科研成果转化周期过长、转化速度缓慢、成果价值不高、适用范围狭窄等问题。因此,精准校地合作模式必须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方能有效黏合高校科研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愿景。应在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应全面实施精准化的校地合作共赢模式,把握好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与地方发展愿景相契合这个基点,方能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普适性应用,助力地方高效发展。
校地合作未能精准嵌入乡村振兴,根本原因是校地合作资源依然处于紧缺状态,校地合作缺乏有序性及持续性,无法满足高校与乡村发展需求。
校地合作与乡村振兴没有达到水乳交融的理想状态,究其本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利益分配不均匀。校地合作涉及利益主体众多,导致校地合作的过程难以做到精准的统筹兼顾,利益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尤为常见。因此,利益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各参与主体的实际情况,而非不断让高校或政府加大资源投入,却在利益分配上未能获得相应回报。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校地合作常出现项目推进速度较慢或是项目成效不佳等现象,这也是校地合作不够精准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主要源于各方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明晰各自的主体责任,从而经常导致各方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让校地合作项目无法按时按质完成,并引发更多后续问题。三是缺乏多维监督机制。校地合作发展到目前阶段依然还存在服务不精准、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最为迫切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多维监督机制。因为校地合作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权力与利益,这就决定了校地合作必须建立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之中,才能防止“以权谋私”的现象,让校地合作真正成为一项惠地惠民惠校的长效性工程。四是民意收集不精准。如何及时收集村情民意,找准校地合作方向和服务准点,形成校地合作服务清单,并有序推动各方高质量完成校地合作服务清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校地合作必须有完善的领导机制作为保障,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进行联络沟通,以统筹各方协力并进。只有这样才能精准推进,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校地合作想要达到“沟通高效、服务精准”的理想状态,必须借助一个长效的沟通机制,以此全面打通校地合作信息传递的堵塞脉络。造成校地合作沟通长效机制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责任主体不明晰。校地合作主要负责机构的确定,一直是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这与精准化的理念相悖。惯性思维普遍认为政府是校地合作的第一责任方,实际上地方政府更多是充当项目合作的发起人,只发挥组织与协调作用。而高校、乡村作为直接获利方,在推动合作的过程中反而主动性不够强,导致各方没有形成获利应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二是地方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介体作用。政府在校地合作中应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两大核心作用,及时了解多方需求,制定相应计划来推动校地合作精准有效推进。但地方政府只是提出相应的发展愿景,并未能提供更多有效资源来推动校地合作发展,尤其是在现今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校地合作需要政府发挥其“老大哥”的作用,去解决一些超出高校能力范围外的问题,为校地合作营造良好环境,方能助推校地合作的精准化发展。三是其他组织或机构参与校地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除了地方高校、乡村,地方企业、社会团体也可从校地合作中获利,但实践中,地方企业或社会团体往往没有看到校地合作的现实意义,主动参与校地合作的意愿较为低下。多元化发展是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重要趋势,只有推动各类主体、组织和机构积极参与校地合作,才能更加精准有效地制定与完成各项任务清单。
服务是为了满足某一对象的需求,从而获取收益。乡村作为校地合作重要服务对象,需明确自身的需求,才能让高校展开更为精准的服务。造成高校人才志愿服务活动成效不佳的原因如下:一是乡村服务需求不够明确,未能形成有效的志愿服务清单递交到高校,同时高校对于乡村服务需求的前期调研结果通常也不够精准,这导致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通常取决于高校主观意愿而非村民意愿。二是乡村村民表达自身服务需求的积极性较弱。村民对高校人才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存在观念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此类活动只是高校单纯的“走过场”,并不能为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且有些村民对高校人才抱有严重的戒备心理,不敢主动与其进行过多的沟通,认为高校人才是处于“象牙塔顶端”的人,即认为他们脱离实际,不知民生疾苦。三是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愿景未能有效融合。校地合作提倡的产学研一体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与监督,高校人才在服务乡村过程中并未能精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解决乡村发展需求。四是在人才使用与文化传承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两者并没有精准利用好校地合作平台,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力度,以及对乡村先进的新文化进行识别并加以推广宣传。
科研创新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综合水平,是高校得以成为“学术常青树”的重要路径。针对地方经济振兴和发展,高校通过组织相关学科带头人、举办专门研讨会,积极参与地方科学研究和科研决策,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慧。[3]但碍于各地资源存在差异的现状,一些高校科研创新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等问题。因此,精准运用地方资源助力高校科研创新的目标同样任重而道远。当前地方资源与高校科研未能实现精准对接,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校地科研合作的特色化不突出,地域优势不明显。所谓的合作,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成一致目的,互相配合、联合行动的一种行为方式。高校科研活动及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与属地资源、发展规划、地方需求实现精准有效结合,才能推进校地精准合作,实现双赢。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帮扶力度与高校健康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地方政府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与调节作用尤为关键。当前校地合作尚未能精准嵌入乡村振兴之中,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主动发挥其强大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与属地高校保持稳定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科研合作长效机制。一方面,高校需要围绕为社会服务、为地方服务的理念而开展校地科研创新合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主动借力地方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推进校地合作,推进地方发展,打造精准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校地合作模式。二是校地合作过程中地方资源相对有限且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地方资源作为地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地方发展愿景的重要保障。但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校地合作作为地方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校地合作并不意味着需通过索取更多地方资源才能得到发展。当前校地科研合作资源常常存在“经费来源不够多”“资源利用效果不够好”等问题。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如何扩大校地科研合作经费来源途径、提高校地科研合作的资源利用效率这两个根本问题进行调整,方能破除校地合作不够精准的内因。三是地方企业没有很好地融入到校地合作模式当中,为高校提供更多资金帮助、信息交流。高校与地方企业经常存在相互隔阂状态,企业无法与高校、农村之间开展有效、互利互惠的合作,导致企业难以在校地合作中获益,故而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或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从而使校地合作经费来源、资源利用受限,也不能充分实现校地科研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及助力地方发展目标。
校地合作精准化发展路向,需描绘到乡村振兴蓝图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设立专门的校地合作领导机构,一是可以发挥统筹作用,即统筹推进校地合作各项事宜。校地合作利益主体众多,例如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地方乡村等,如何有效统筹各方资源与需求,制定合理有效实施计划,是助推校地合作精准化的关键。校地合作利益分配问题,是事关能否推动高校良性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增长、构建和美宜居宜业乡村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在实施校地合作过程中拥有一个富有领导力的“老大哥”,来明晰、均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和愿望,并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促发展的合力。可设立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多方协同参与的校地合作领导机构。二是可以发挥推进与监督作用。校地合作的顺利推进,需要激发各方积极性,落实各方责任,有效化解各种潜在的或已发生的矛盾。校地合作领导机构可有专人负责,周期性收集乡村服务需求,制定相应服务清单递交于高校,然后通过相应的考评机制来监督高校与乡村落实好自身工作,从而提升校地合作项目推进速度。在各方共同监督的基础上,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领导权,让其充当校地合作过程的“领头羊”,对于校地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给予其使用警告、减少或停发原有相应奖励等处理方式的权力,同时各方也有权对其进行监督与反馈,形成相互制衡监督机制。
校地合作涉及的主体繁多,要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分配,精准解决乡村发展需求,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协同机制作为支撑,以更加高效利用有限资源,释放校地合作模式红利。何为高效的协同机制?协同可以理解为元素对元素的相互作用,表现了元素在整体发展运行过程中协调与合作的性质,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乡村相互之间需要谐调一致、互相配合。在校地合作这个整体结构之中,通过主体元素各自之间的协调、协作,从而形成相互拉动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对事物双方或多方而言,协同的结果使各主体获益,强化整体性,推动各方共同发展。为了增强校地合作的协同性,推动校地合作向积极方向发展,通常需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同理,校地精准合作的运作过程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同时开展工作,这个过程想要做到“步调一致、高速运转”,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合作目标,即校地合作的各方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作为工作前行的方向。这个目标既应当包含有长期目标,也应当包含有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应当是一个让校地合作模式富有意义的目标。校地合作领导机构应当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引领各方同向而行。其次,合作的内容需要精细化、工作要求规范化、工作执行具体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提升校地合作工作运行效率。最后是需要有专门的监督与评价渠道。适度有效的监督可对校地合作项目的推进速度以及质量进行强有力的把控。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对过往合作内容作合理评估。在深度总结经验的基础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可进一步提炼出更具成效的工作流程,为后续校地精准合作提供可行性经验。
高校服务社会,不仅是高校开放性办学理念的有力展现,同时也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深度优化的关键。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导向,在结合地方资源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利用高校人才精准服务地方发展,是校地合作的现实愿景。何为因地制宜?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合理有效的措施。目前校地合作中普遍存在高校服务不够精准的问题,只有通过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之需,因地制宜地发挥高校服务功能,才能凸显校地合作的成效。首先需要去了解高校与乡村之间的现存资源,将各方可用于合作的资源进行登记造册,或建立相应的资源检索系统,以便实现对现存有限且稀缺的资源进行细致管理,做到“统筹兼顾”。其次是需要详细了解高校育人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对各方的需求、资源进行精准匹配,确定并落实相应的合作意向、合同等。最后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尤其是需要充分利用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高校师生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精准服务乡村。以广东省湛江市校地合作为例,广东湛江麻章区政府与属地高校共同创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并以此为领导机构,开展校地精准合作。其属地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建有滨海农业学院、水产学院等,拥有优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信息,当地农村对于引进先进技术、人才来振兴乡村具有较为强烈的兴趣,且愿意提供相应支持,共同创新。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研究院聘请属地多所高校专家担任研究员,采取科研立项的项目驱动发展方式,建立长效校地合作管理与监督机制,来推进校地精准合作,振兴乡村农业经济,已取得一定成效。
校地合作想进行成果孵化,助力地方攻克技术难题,应采用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持续进行项目建设的方式去解决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个过程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对科研创新实施系统性的保障,需要吸纳政府、企业、乡贤及各方的资金与人才,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推动各方自主联合开展科研创新、服务地方活动。首先是遴选恰当的合作领域,确定合作范围与方式。通过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乡村发展状态进行系统性的调研与评估,准确掌握各方的需要、意愿及可用于合作的资源,然后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与科学论证,选定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事项进行科研创新合作或科技助农合作。其次是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将乡村、企业的现实需求提炼成科研项目,公开招投标,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项目的产出率与社会效益。再次,高校应抓住契机,鼓励校内人员主动承接各类专业项目,通过合作承包方式,精准引导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各类人才为地方提供咨询、技术等服务,构建起“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利益共分”的校地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最后规范项目监督体系,设立由政府、高校及地方组织等共同组成的监督组织,主要针对项目的运营情况、取得成效等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各个项目是否起到相应作用,根据项目成效实施对应的奖惩。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校地精准合作模式,一方面可实现“技术+人才”的双重赋能方式来推动乡村发展,另一方面可有效转变属地高校“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精准提升政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耦合作用,可有效兼顾各方利益,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校地精准合作,实现科技创新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产学研良性发展势态,从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