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芝宁 张春泉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被动句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被动关系的句类,生成语法学派将其称为“推动语言理论建设的杠杆”。汉语被动句历来为中外语言学者所重视,陆俭明先生将汉语被动句概括为有明显标记的被动句、准标记被动句/使役性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三类(1)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汉语学报》2004年第2期。,傅雨贤、赵清永、徐杰、何洪峰、屈哨兵、石毓智、杨红从主被动句式的变换、句法理论、语法动因、认知基础、被动语态的翻译研究等不同方面对被动句进行了研究(2)傅雨贤:《被动句式与主动句式的变换问题》,《汉语学习》1986年第2期;赵清永:《对被动句的再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何洪峰:《试论汉语被动标记产生的语法动因》,《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屈哨兵:《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04页;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杨红:《被动语态的翻译研究》,《中国科技翻译》2010年第3期。。近年来,汉语方言被动标记也逐渐成为被动句研究的一大热点,王春玲在研究四川客家方言语法时,将其与毗邻带官话及其他客家话进行对比,系统论述了四川客家方言有标记被动句的类型、被动标记的动词用法,并从方言接触的角度对客家方言被动标记的分布、来源、形式和演变进程进行了理论探讨(3)王春玲:《四川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99-105页。。方言中被动标记的来源及用法不一,李蓝指出现代汉语方言中存在由“拿持义”“给予义”“得到义”“遭受义”“使役义”等五类动词演变为被动标记的实例(4)李蓝:《“着”字式被动句的共时分布与类型差异》,《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1期。,左林霞、左福光、张雪平、邓永红、王振来、王树瑛、毛文静、王平(5)左林霞:《孝感方言的标记被动句》,《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左福光:《四川宜宾方言的被动句和处置句》,《方言》2005年第4期;张雪平:《河南叶县话的“叫”字句》,《方言》2005年第4期;邓永红:《湘南土话的被动标记和处置标记》,《汉语学报》2005年第4期;王振来:《从语法化和方言的角度考察被动标记》,《汉语学习》2006年第4期;王树瑛:《恩施方言的被动标记“着”》,《汉语学报》2017年第2期;毛文静:《汉语方言被动标记“得”的来源及其语法化》,《方言》2019年第3期;王平:《四川合江方言的被动标记》,《方言》2021年第2期。等都深入探究了方言被动标记的特点、来源及语法化。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中,绵阳方言属西南官话成渝片,主要有“着”字句、“拿给”句、“教(给)”句和“等”字句四种被动句,分别以“着[au21]”“拿给[na21ke21]”“教(给)[iau45(ke21)]”“等[t∂n53]”为被动标记,使用频率为“着>拿给>教(给)>等”。
目前对绵阳方言的研究集中于音系、词缀、语气词和程度副词方面,关于被动句的研究,陈君兰(6)陈君兰:《绵阳涪城方言调查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第54页。在调查绵阳涪城方言时稍有提及,但目前并无专文对其进行描写、分析。而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有其内部类型和特殊表达意义,虽与普通话被动句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方言特色。吕叔湘先生曾提出动词和句型是语法研究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动词是被动句的句式及语义结构之中心,其语义特征与施事受事等其他语义成分有着密切联系,故研究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也应研究其动词的构成和语义特征、施事受事的隐现情况等。基于此,本文在考察上述被动标记来源的基础上,细致描写绵阳方言被动句的句式结构及语义色彩,兼论施事受事的隐现条件及规律、构成VP的动词类型及语义特征,深入挖掘地方语言资源,以期丰富方言被动标记及被动句研究。
绵阳方言是笔者母语,文中绵阳方言语料源于笔者内省以及对当地发音合作人的调查,其他语料源于文献并随文注明出处。现将发音合作人信息介绍如下:
杨渝,男,生于1960年,初中文化,从事运输工作,世居绵阳。
杨志西,男,生于1958年,小学文化,先后从事厨师、工厂行政管理工作,妻子及子女均讲绵阳话。
梁思明,男,生于1949年,小学文化,从事工厂机电工作,在绵阳生活60余年,妻子及子女均讲绵阳话。
关于被动标记“着”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或“着”字使役句的问题,学界尚存争议。蒋冀驰和吴福祥(7)蒋冀驰、吴福祥:《近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456页。、张振羽(8)张振羽:《“着”字被动句来源的多视角考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刘海波(9)刘海波:《“着”字被动句的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等认为“着”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冯春田(10)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9-648页。和蒋绍愚(1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认为表被动的“着”来源于“着”字使役句。李蓝和郑宏描写了“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认为被动标记“着”的来源有二:一是动词“着”的遭受义,多体现在南方汉语方言中;二是“着”字使役句,多见于北方汉语方言(12)郑宏:《近代汉语“着(著)”字被动句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语文研究》2006年第2期。。田春来考察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文献,认为“着”字表被动最初源自遭受义动词“着”的虚化,而近代汉语后期的部分“着”字被动句也可能来自于同形的“着”字使役句(13)田春来:《近代汉语“著”字被动句》,《语言科学》2009年第5期。。
绵阳方言“着”的被动用法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石毓智提出,被动事件从认知上看是受事不期而遇的“遭遇”,出发点在于受事对被动事件的感受(14)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从时间上看,“着”的“遭受义”早于“使役义”,故其被动用法并非源于使役用法。田春来引证“凤阳门南天一半,上有金凤相飞唤,欲去不去著锁绊 。(《邺人金凤旧歌》,引自《先秦汉魏晋 南北朝诗·魏诗》)”(15)该古籍语料参见《邺人金凤旧歌》,本文摘自田春来《近代汉语“著”字被动句》,《语言科学》2009年第5期。指出,“着”字被动句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着”字使用较少,但均保留较强的“遭受义”动词性质。而刘海波在比较“着”字被动句和使役句产生时间时指出,“着”字使役句最早出现于唐朝中前期韵文,如“故人赠我我不违,着令山水含清晖。(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到后期散文中才表具体的“使役义”,如“专著(差)鹪鹩往捉,鹪鹩奉命,不敢久停。(《敦煌变文集·燕子赋》)”(16)该古籍语料参见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本文摘自刘海波《“着”字被动句的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从地域分布上看,李蓝考证出“着”字式被动句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及华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海南、福建等省市(17)李蓝:《“着”字式被动句的共时分布与类型差异》。。由“遭受”义虚化为介词作被动标记是西南官话的普遍现象(18)王平:《四川合江方言的被动标记》。,绵阳方言“着”有“遭受义”的动词用法,这也成为了“着”表被动的基础。
与普通话“被”字句相同,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的基本句式结构为“NP1+着+NP2+VP”,被动标记“着”连接受事NP1和施事NP2。构成VP的V大多是具有[+动作性的]二价行为动词,如“吃、丢、打、咬、偷、批评、开除”等,心理活动动词(如“爱、怕、希望”)、关系动词(如“姓、似、像、等于”)、形式动词(如“进行、加以、给予”)等二价[-动作性]动词不能充当该结构中的V。根据施、受事的隐现,还有“NP1+着+VP”和“着+NP2+VP”两种非完全句。否定式是在“着”前加“莫”“没”“不得”。
1.NP1+着+NP2+VP+(补语/定语/宾语)
这是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的基本句式。VP可为“[+动作性]单音节动词+了”以组成单动核“着”字被动句(如“他着狗咬了”),由于V可以是一些[+动作性][-结果性]的单音节动词(如“写、听、划、看、选、搞”等),故在说明具体情况及结果时,也可在V后加上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的补语、对主语成分进行限制或描写的定语、对动词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宾语,以组成双动核结构的“着”字被动句(如“脚着狗咬伤了”)。又如:
例1 张三着警察抓了。(VP为单个动词)
例2 薯片着妹妹吃完了。(动结式,“完”是对动词“吃”进行补充说明的补语)
例3 这着他搞得乱七八糟。(动结式,“乱七八糟”是对“这”限制或描写的定语)
例4 腿着蚊子咬了五个包。(动宾式,“五个包”是对 “咬”进行解释和说明的宾语)
以上施事NP1分别是“警察”“妹妹”“他”“蚊子”。受事NP2的范围较广,可为典型施事(人、动物)和非典型施事(对人、物产生影响的有生或无生名词)。此结构中,施事受事都出现便于清楚描述事件具体情况及结果。
2.NP1+着+VP
此句式隐含了施事NP2,规律有三:一是施事指向明确,能根据具体语境推断出,为表义简洁可不出现;二是施事被隐含在语句中,能根据常识判断得出;三是施事指向不明确,且不是语句重点,无必要出现。如:
例5 办公室着偷了办公室被偷了。
例6 他上个月买的狗粮已经着吃完了他上个月买的狗粮已经被吃完了。
例7 我们都着晒黑了我们都被晒黑了。
例8 快去医院,小陈着打伤了快去医院,小陈被打伤了。
以上例句施事均未出现,但可根据语义补充出来。根据具体语境推断例5发出动作“偷”的是小偷,根据语境判断例6“吃完狗粮”的是狗,施事指向明确,可省略;根据常识可得出例7施事是“太阳”;例8虽施事不明,但语义重点在于“小陈被打伤”这一结果,而非被“谁”打伤,故无必要出现。在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中,施事不常出现,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3.着+NP2+VP
在对话中,受事NP1不用出现或已出现在前文问句中,故可在答句省略NP1。“着”字被动句中受事的隐现规律可避免句法成分重复情况的发生,体现语言的经济原则。如:
例9 A:这只狗咋不叫喃? B:它不敢叫,怕着主人打怕被主人打。
例10 A:李四咋回事? B:他去会议厅闹事,着保安赶走了被保安赶走了。
例9—10的受事都已在提问时出现,且说话双方都知道,指向明确,回答时。例9“着主人打”的受事是“这只狗”,例10“着保安赶走”的受事是“李四”,在对话中为避免重复,故可省略。在绵阳方言中,这类句式的使用相对较少,要结合上下文分辨出受事指向的内容,否则易产生误解。
不同被动标记构成的被动句在传情达意上存在差异。被动标记“着”与“被”虽分属于方言和普通话两个系统,但仅就语体和情感态度角度看,仍有一定区别:“着”一般用于口语,多传达不称心、不如意的消极态度;“被”主要用于书面语,表意上多为中性或积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普通话“被”字被动句带有中性或褒义的语义色彩,而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以消极情感态度为主,带有贬义的语义色彩,故谓语动词一般不具有积极义。
“着”字被动句的使用多表示人们主观上不愿意遇到、受事不应遭受的情况。例如“车着他开走了。”这句话看似不褒不贬,但实际上可能说话人想用车,并不希望“车”被他开走,用“着”含有消极意味;又如“A:娃儿在几班?B:哎,着分到C班了。”语境是补充语言信息的客观条件之一,在该语境中,由于被动标记“着”字的使用,整句话的意思由陈述客观事实变为表达不如意情况的发生,说话人主观上并不愿意受事“娃儿”被分到C班,暗含希望孩子被分到A或B等优于C班的意思。
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带有较浓厚的口语色彩,通常表示消极的情感态度,常含有不满、遗憾等意思,这与普通话被动句、其他方言被动句以及本方言其他类型的被动句都有一定区别,显示出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的特色。
川渝地区方言点以“拿给”为被动标记的主要有四川成都、四川宜宾、四川西充、四川泸县、重庆开县(19)苏玲:《四川宜宾落润乡方言被动句式和使役句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第11页。。在绵阳方言中,“拿给[na21ke21]”可表示给予、使役和被动。表给予义时,相当于普通话“给”,多用“把+NP1+拿给+NP2+(V)”结构,如“把书包拿给他”;表使役义时,相当于普通话的“让”,多用“拿给+NP+V”结构,如“箱子太重了,拿给他抬”;表被动义时,作被动标记,连接受事和施事。“拿给”在绵阳方言被动句中使用频率较高,仅次于“着”。
目前学界对“拿给”的来源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由表“给予”义的述补短语“拿给”演变而来,以高名凯为代表,认为汉语中存在“给予”义转化为“受动”义的一般现象,并且四川话的“拿跟”(即“拿给”)也属此类。二是与“拿”有关,以何洪峰、苏俊波为代表,他们探讨了“拿给”的来源,认为“拿”字表被动是其“握持”义支配某一对象,对象“拿来”给施事施加行为,进而语法化得出(20)何洪峰、苏俊波:《“拿”字语法化的考察》,《语言研究》2005年第4期。。
绵阳方言被动标记“拿给”源于表给予义的动介短语“拿给”,语法化路径为“给予—使役—被动”。首先,持拿义动词“拿”和给予义动词“给”组成“拿给”,引介交付对象,表示“用手取东西交付于”。“给”本无给予义,在古代汉语中只表示“供给”,直到清代才逐渐替代“与”“馈”等表给予义的词,这也为“给”的“给予义”向“被动义”发展提供了基础(21)刘利红:《被动标记“被”、“叫”、“让”、“给”语法化程度的差异》,《安徽文学(下半月)》2019年第9期。。其次,根据何洪峰、苏俊波考察的南方方言中“拿”表示“处置”的功能义十分突出,且能与其他字构成功能词,可以发现“拿”逐渐呈现“持拿—处置—使役”的语法化趋势,意义虚化,在句中成为次要动词。江蓝生在考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时指出,给予义动词“给”和“与”的虚化规律是平行的,因此可以类推出“给”是在兼语句中发生词义引申和功能虚化进而演变为表“让、允许”的使役动词(22)江蓝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中国语文》2012年第4期。。由此,“拿”和“给”逐渐凝结为表允让使役的动词。最后,“拿”经过“持拿—被动”的路径语法化为表被动的介词,即施事将受事“拿来”并施加行为。而李炜认为“给”在双宾结构中进一步虚化,产生“表被动”的功能义,加强了被动语势(23)李炜认为这里的“给”是以加强语势的助词身份由主动句扩散至被动句中的。参见李炜:《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这也为“拿给”成为被动标记提供了条件。
绵阳方言“拿给”式被动句基本结构为:NP1+拿给+NP2+VP。施事NP2在句中必须出现,受事NP1是句子主语,由体词性成分充当,其隐现规律与普通话“被”字句和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一样,在对话中或说话双方都知道受事所指事物的情况下可省略NP1,否则不能省略。“拿给”不能直接放在VP前,当的确不清楚施事时,可用“人家”“别个”等泛指的对象宾语充当。V多为[+动作性]的及物动词或[+致使力]的一价动词(如“震惊、感动”)。当VP为单音节动词时,“拿给”前要加“要、应该”等能愿动词或表肯定、否定的副词(如“肯定、莫”)作状语,也可直接在V后加补语、定语、宾语和数量短语等。如:
例11 他闯祸了,肯定要拿给他爸爸打他闯祸了,肯定要被他爸爸打。
例12 *大家都拿给震惊了。
大家都拿给你的故事震惊到了大家都被你的故事给震惊了。
例13 *空调咋样了?——拿给修好了。
空调咋样了?——拿给师傅修好了被师傅修好了。
例14 *十个选择题拿给选对了九个!
十个选择题拿给我选对了九个十个选择题被我选对了九个!
“拿给”动作性较强,不允许宾语空置,其后必须有施事才能构成正确的句子。NP1和NP2共同参与了动作行为并完成了整个过程,当此过程被表述出来时,听话人能够了解受事、施事、事件过程、目标、结果等,整个被动句对此事件的描述十分具体。若将NP2省略或无条件省略NP1,则无法清楚说明事件,会造成表意不明、产生歧义或使听话者无法理解的情况。
“拿给”是中性标志词,说话者诠释被动事件的出发点在于施事与受事的相互作用关系。左福光认为“拿给”句既可表示拂意,又可表示称心,王平指出“拿给”句消极义较弱,也有少量的中性义和积极义。不同于“着”字句主观性较强和多传达消极义的特征,绵阳方言“拿给”句的客观性稍强,在陈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既能表达消极或积极情感,又能体现中性态度。表示拂意时,主要从客观上说明受事主语的非自愿遭遇,传达令受事不愉快、不称心的意味;表示称心时,施事和受事之间没有利弊关系,仅表达说话者对被动事件的兴奋、意外和惊喜。例如:
例15 这次考试他只得了50分,拿给他老汉打惨了被他爸爸打惨了。(拂意,不愉快)
例16 你拿给别个骗了啊你被别人骗了啊?(拂意,非自愿遭遇)
例17 这次我得了第一,拿给老师表扬了这次我得了第一,被老师表扬了。(称心、惊喜)
例18 教室头的电脑拿给班长修好了,可以用咯教室里的电脑被班长修好了,可以用了!(称心,兴奋)
例19 这道题竟然拿给小明写出来了这道题竟然被小明写出来了。(意外)
“拿给”与“着”在表达拂意时常常可以互换,使用“着”的句中都可以使用“拿给”,只是“拿给”的消极程度稍弱于“着”。而在使用“拿给”的地方则不一定能使用“着”,如例17“被老师表扬”是称心的,情感色彩是积极的,故在此特定语境中便不能使用“着”这一多表消极的被动标记,如果说“着老师表扬了”,则为说话人不希望受事被老师表扬。
在“教(给)”句中,“给”可省略,且在上文“拿给”句里已有讨论,故我们主要探讨“教”的来源。现代汉语被动式有以“教(交)”“叫”“让”“给”为标志的,其语法化的共同路径是由“表使役”到“表被动”(24)郑媛:《汉语被动式的界定及其语法化》,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34页。。关于“教”的使役义和被动义转化问题,蒋绍愚、江蓝生(25)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21-227页。、张虹倩(26)张虹倩:《也论“教”的使役和被动之间的转换》,《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和朴乡兰(27)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北京大学2010年版,第33页。等进行了研究。“教”在古汉语中有古孝切和古肴切两读,分别意为“教化,政教”和“教授,传授”。在引申为“教唆”后,“教”以泛义动词的身份进入兼语式(28)张虹倩:《也论“教”的使役和被动之间的转换》,《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此时的“教”已具有一定的使役义。而据江蓝生考察,“教”的被动意义约在初唐时才出现。它是在兼表使役和被动的阶段中逐渐过渡的,并非直接由使役变为被动(29)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第221-227页。。这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有体现(30)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第33页。。
绵阳方言被动标记“教”源于使役动词“教”。“教(给)”的动词义与古肴切“教”的本义相同,都是给他人传授知识。在此基础上,“教”进入“教+NP+VP”结构,引申出“教使、令某人做某事”的使役用法。绵阳方言使役句和被动句的表层结构均为“教+NP+VP”,这为使役句向被动句转换提供了形式条件。在相似的句法和语义共同作用下,“教”逐渐演变成被动标记。
“教(给)”在句中充当被动标记,引出施事,强调受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
1.NP1+教(给)+NP2+VP
此结构为“教(给)”式被动句的基本结构。受事NP1和施事NP2由被动标记“教(给)”连接,构成VP的V一般是[+动作性]的二价或三价行为动词,且要加上说明、描写或补充的成分,也可加表实现或完成的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完成,说明结果或事实,V不能是单音节动词(如“*项链教给你妹妹扯”)、心理动词(如“*他的猫教给人讨厌”)、存现动词、关系动词及形式动词。如:
例20 那本书教(给)你妹妹撕烂了那本书被你妹妹撕烂了。
例21 他的手机教(给)老师收了他的手机被老师收了。
例22 平板电脑教(给)他带回家了平板电脑被他带回家了。
上例中“给”均可省略。例20中,VP为“撕烂了”,是对受事NP1的描写,说明“书被撕烂了”的结果;例21中,VP为“动词+了”,说明“手机被收”这一事实;例22中,VP为“带回家了”,对“平板电脑”的处所进行了说明。此结构与绵阳方言“着”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用法相同。
2.(NP1)+教(给)+(NP2)+VP
该结构多用于对话,在施事和受事均已出现在上文或者说话双方都知道施事和受事的情况下,NP1和NP2可有选择性地不出现,由此也转换出另外两种句式:
A:NP1+教+VP
该句式强调事件结果,省略NP2,施事受事的隐现规律为:一是受事NP1为句子重心,二是施事NP2可根据常识判断出、非语句重点、具备有定性。构成VP的V除了动结式动补短语外,部分述宾式双音节一价动词(如“撤职、停业”)也能处于VP的位置。如:
例23 那个娃儿教淹死了那个小孩被淹死了。
*那个娃儿教给淹死了。
例24 卫生纸教用完了,你去买一包回来卫生纸被用完了,你去买一包回来。
*卫生纸教给用完了。
例25 听说她哥哥教撤职了听说她哥哥被撤职了。
*听说她哥哥教给撤职了。
例23中,根据常识可知,“被淹死”的动作发出者NP2是水,故省略NP2,强调小孩被淹死这一事件;例24中,NP1“卫生纸”被谁用完了不重要,说话者想要强调的是卫生纸被用完了这一结果,可省略NP2;例25中,NP1“她哥哥”被谁撤职并非语义重点,故施事NP2可省略,强调她哥哥被撤职这一事件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结构中,“给”绝对不能出现,不能说“NP1+教给+VP”,即“教给”与NP2必须同时出现,否则句子不成立。
B:教+(NP2)+VP 或 教给+NP2+VP
该句式仅用于对话,说明受事被如何处置的事件及结果。说话双方交流时,受事NP1已出现在问题中,回答时为避免重复可隐去。如:
例26 你晓不晓得张三去哪里了?
——教(他妈妈)接回家了。/教给他妈妈接回家了被(他妈妈)接回家了。
*教给接回家了。
例27 桌子上的可乐呢?
——教(我)喝了。/教给我喝了被(我)喝了。
*教给喝了。
例28 我记得你有个卷发棒啊?
——那个啊,教(我)带回家了。/教给我带回家了被(我)带回家了。
*教给带回家了。
该句式中“教给”的动作性较强,与绵阳方言被动标记“拿给”相似,不允许宾语空置,“教给”与NP2必须同时出现。单独使用“教”时,才可省略NP2。
绵阳方言“教(给)”式被动句多说明受事不愿遭受的行为或不如意的事,表达消极的情感态度,与普通话被动句的表义特征大致相同,在语义色彩上以消极和中性为主。
在表达中性的情感态度时,说话者是从客观角度说明、解释、描述受事的状况或施事的行为,使用该句式不带有主观色彩。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组织受一定语境的制约,如对话“A:鼠标呢?B:教给他放到讲台上去了。”回答者仅站在旁观者角度回答问题,向提问者说明鼠标的状况,无任何主观情感,故在此语境中,选择“教(给)”构成的被动句式略佳。
在表达消极的情感态度时,多用于令说话者不满或受事不希望发生的事。有两种情况:一是非期盼或意外事件,施事动作的结果在说话人或受事意料之外,不是其期待发生的。二是表达说话者对施事行为和事件结果的不满,如“喊你去晾床单,结果我才洗好的床单又教(给)你整脏了!”句中“我”是说话者,“才洗好的床单”是受事,施事“你”是动作行为“整脏”的发出者,说话者将受事托付于施事,并期待其完成任务,施事非但没有完成,反而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故说话者用此句式暗示对施事不满。“教”作被动标记时也可写为“交”,从字形和意义看,均有将受事交付于施事的意思,而施事对受事的所作所为带来了消极结果,故“教(给)”在特殊情况下也表示说话者对施事的责怪。
绵阳方言“等[t∂n53]”的用法较为特殊,有三种词性八种用法:一作“等级义”名词,如“一等”“次等”;二作动词,与普通话动词“等”相同,或表示“等待”(我在教室等你),或表示“允让”(你等让我看一哈下嘛!),或表示“等同”(在山路上飙车等做相当于死路一条);三作介词,可引出协同对象,相当于普通话的“跟”(我等跟他一起去教室);表比较,引出平比对象(莫不要等像你哥样/一样);表“趁机”(等过年晾点腊肉哈/趁过年的时候晒点腊肉哦);还可以充当被动标记,在被动句中引出施事,表示“被动”(莫别等被你妹妹发现了)。
用“等”作被动标记的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湖北和四川等地,如江西九江(张林林)(31)张林林:《九江方言中的“等”字句》,《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第Z1期。、湘西花垣(向超)(32)向超:《西南官话花垣话中三个被动标记“等”“遭”“请”的语法化》,浙江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第22页。、湘南宜章(曹慧萍)(33)曹慧萍:《湘南宜章一六土话“等”“俵”表被动的成因略论》,《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湖北巴东(黄婧)(34)黄婧:《巴东方言中的被动标记研究》,《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江西樟树(习晨、罗昕如)(35)习晨、罗昕如:《论樟树方言被动标记“等”及其语法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四川合江(王平)(36)王平:《四川合江方言的被动标记》,《方言》2021年第2期。等。
“等”在古汉语中意为“相同、一样”“等级、次序”“多数或列举未尽”“等待”,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义包括“等级、类”“等待、等候”和“列举未尽”。可以发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等”直接继承了古汉语的用法,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等”的意义与方言里表示的“让、被”义都没有联系。张林林认为由于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是由动词动作性弱化演变而来,因此,“等2”(被)是从“等1”(容许、听任)虚化而来的(37)张林林:《九江方言中的“等”字句》,《九江师专学报》1989年第Z1期。。何亮从认知心理角度出发,提出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用法是在词义演变和句法结构内部语义关系的变化双重影响下形成的,经历了“等1”(等待、等到)→“等2”(让 、允许)→“等3”(被)的发展过程(38)何亮:《方言中“等”字表被动的成因探析》,《语言科学》2005年第1期。。而林素娥则认为被动标记“等”的本字是南方方言中其他的方言词,其源头是给予义动词,语法化路径为:等给予→等让、使→等被(39)林素娥:《一百多年前宁波话连-介词“等”的用法及其来源》,《语言科学》2015年第4期。。
绵阳方言被动标记“等”源于使役动词“等”。魏钢强(1998)提出“等”表示“听任、由着、任随”的意义(40)魏钢强:《萍乡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页。,而绵阳方言的“等”除最常见的等待义之外,还有“让、使、允许”等使役义,相当于普通话的“让”,使役性和动作性较弱,应属于允让类使役动词,此时的“等”后连接兼语,在句中变为次要动词,为其成为被动标记提供了基础。基于此,“等”进一步呈现虚化的趋势,在时间上指向未然,兼语变为施事。从施事角度看,被动事件是某客观情况容许施事者对某对象施加动作的意志行为,故具有“容任”用法的使令动词便发展为被动标记(41)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绵阳方言的“等被”处于从施事角度诠释被动事件的阶段,施事对受事施加行为,故从“使令、致使”演变为“被动”。
“等”字句是绵阳方言的非典型被动句,基本结构为:( NP1 ) +等+NP2+VP。“等”是被动标记,相当于“被”连接受事NP1,引出施事NP2,V一般为“发现、晓得知道、看到看见”等[+认知性][+多价性]的感知动词或动结式动词短语(如“喝完了、搞砸了、烧糊了”等)。虽然“等”字句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也有独特用法。
1.NP1可省略,NP2必须出现
在普通话被动句中,不论施事NP2出现与否,句子都成立。而绵阳方言“等”字句语义重心在于施事,施事受事的隐现规律为:NP2一定不能省略,必须与VP同时出现,NP1出现与否均可。与“拿给”式被动句有相同之处。如:
例29 搞快!等被他们看到就着完蛋了。
*快点!等看到就着了。
例30 这个猫等被你妈发现就惨了。
*这个猫等发现就惨了。
例31 你小声点,要是等被老师听到就要罚站。
*你小声点,要是等听到就要罚站。
“等”字句一般是假设复句,如“小心点,要是等被他们看到就完了”,例29-31的“等”前都可以加“要是”表假设。在“等”字句中,NP1出现与否对句子是否正确不造成影响,如例29,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知道受事NP1是被催促的对象,因此NP1可以不出现,而VP的施动者NP2是整个句子强调的对象,如例30-31,语义重心在于“被谁怎么样后会产生的结果”,所以只有当NP2存在时,句子才能成立。
2.“等”前多加“莫”“没”
王平在探究合江方言被动标记时指出,“等”字句只有否定形式或句子有否定意义。不同于合江方言,绵阳方言“等”一般多出现在否定句中,但也可出现在肯定句里。表否定时,VP动作并未发生,仅预示、推测某事的发生或施事会对受事产生不利影响。如:
例32 你小心点,莫等车撞到了你小心点,不要被车撞到了。
例33 他把你咋个了?——我没等他咋子啊他对你做什么了?——我没被他怎么样啊。
说话者在“等”前加“莫”“没”等否定词时,主要是对受事进行告诫、叮嘱、劝告和提醒。如例32,施事“车”撞“你”的动作并未发生,受事并没有被车撞,说话者只是出于担心,叮嘱受事小心;例33中VP还没有发生,施事“他”并没有对受事“我”做出动作、造成影响,“没等”是对提问者关心、担心的回应,也是对未发生动作的否定。
3.VP为动补短语,“等”前加“都”
当VP为动补短语,如“烧糊了”“搞砸了”“吃完了”“打碎了”等,此时动作已发生,多在“等”前加“都”,加强语气,表夸张或惊讶。如:
例34 这么多排骨都等你吃完了啊这么多排骨都被你吃完了啊?
例35 无语!菜都等你老汉烧糊了无语!菜都被你爸爸烧糊了。
例36 这台晚会都等那几个跳舞的搞砸了这台晚会都被那几个跳舞的人搞砸了。
“等”前加“都”在表达夸张、震惊的同时,也暗示说话者对施事的指责、抱怨或不满。例34中施事“你”把受事“这么多排骨”全吃完了,也许施事平时胃口很小,却吃完了那么多,令说话者震惊,又或者是说话者对“你”吃完排骨表达不满,暗示“你”不应该把排骨都吃完,应该留一点给其他人;例35受事“菜”被施事“你老汉”烧糊了,说话者用此句式表达对施事的指责和对事件结果的抱怨;例36中受事“这台晚会”被施事“跳舞的人”搞砸了,说话者在抱怨的同时,也暗示了对晚会被搞砸的不满。
“等”作被动标记时,语义色彩以消极为主。绵阳方言中,“等”最常见的“等待”“等候”义虽不是被动标记“等”的直接来源,但也对其语义色彩产生了影响。从认知心理角度出发,等待是一种心理期待过程,作被动标记时,“等”暗含不耐烦或催促之意,如例28“等他们看到就着了”,在情况紧急的语境中,说话者希望受事加快速度,不要被“他们”看到,用“等”而非被动义较强的“着”作被动标记,原因在于,“等”强调的是“被看到”这一心理期待的过程,不希望过程发生且产生消极结果,而“着”虽然表达了被动义,但缺催促之意,强调的是“被看到”这一行为及结果,故“等”略佳。
普通话被动句主要从客观上陈述受事主语经历过的不情愿遭遇,表达不愉快不愿意的情感。而在绵阳方言中,以“等”为被动标记的句子在表义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说话者对未发生事件的消极预测,不希望事情发生,带有消极意味较强的主观性;二是说话者在说明受事遭到非自愿行为的同时,抱怨和指责施事做出的行为,表达对事件及结果的不满,多用于否定句或具有否定意义的句子。
以上探究了绵阳方言四个有标记被动句的标记来源、句式结构和语义色彩,同时也考察了句中动词的构成和语义特征、施事受事的隐现规律等,力求在对比中全面描写和分析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相对而言,“着”字句使用频率最高,被动标记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VP可为“[+动作性][-结果性]单音节动词+了”或动补/动宾短语,语义色彩以消极为主,描述“不满、遗憾”等含有“遭受”义的事件;“拿给”句的使用频率仅次于“着”字句,被动标记源于给予义动词“拿给”,V以[+动作性]及物动词和[+致使力]的一价动词为主,既能传达不愉快、不称心的消极义,又能表示兴奋、称心的积极义和表示意外的中性义;“教(给)”句的被动标记受句法和语义的共同影响,源于使役义动词“教”,VP一般是“[+动作性]二价/三价行为动词+了”或动补短语,语义色彩上以消极和中性为主;“等”字句的被动标记由使役义动词“等”虚化而来,VP多为“[+认知性][+多价性]的感知动词+了”或动结式短语,一般是假设复句,表示说话者的消极预测,或用动结式表示对施事、事件结果的抱怨和不满,消极义较强。
绵阳方言有标记被动句在内部的动词语义特征、句式结构和语义色彩上同中有异,同时也与普通话、四川其他方言区的被动句有所差异,体现出鲜明的方言特色。考察绵阳方言的有标记被动句,有助于丰富方言被动句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地方语言资源,从方言保护的角度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