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科学艺术馆馆长,通过灯光设计将科学艺术馆打造得更专业、吸引更多的“可可豆”,是小酷龙眼下最关心的问题。为此,他探访了一位美术馆馆长前辈,向他讨教灯光设计的经验。
为什么每次在美术馆里,我几乎留意不到灯光,一眼看到的就是展品呢?
降低灯光的存在感是美术馆灯光设计师的重要任务,让人感觉不到光才是这里灯光布置的最高境界。
美术馆灯光设计三大原则
第一原则:灯光要忠实地反映展品的颜色和特征。
第二原则:避免眩光干扰参观者的视线。
要注意灯的安装高度和角度,避免将其安装在视线干扰区内,并尽量选用低反射玻璃作为展柜
第三原则:避免灯光对展品造成损伤,避免日光直射展品。
不少文物展品的展柜采用的是夹有防紫外线膜的双层玻璃,部分灯具还要安装隔热装置。
神奇的光束角
光束角越小,光斑越小,中心光强越大,反之亦然。
射灯常用的光束角是15°、24°和36°,光束角小于20°的射灯就被称为小角度射灯,而大于40°的射灯就被称为宽角度射灯,介于两者之间的被称为中等角度射灯。
不同展品对灯光的选择
大部分展品需要标配一盏射灯,有的还会在展品最精彩的细节处补一个聚光的低温灯,以提示参观者认真地去欣赏策展方给予提示的部分。
大画幅的美术作品还会使用洗墙灯。洗墙灯通过专门的透镜投出多个矩形的光斑,而且光线越均匀越好。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展品,要进行多角度布光,以避免产生暗区或阴影。
展品对光的敏感度
不同材质的展品对光的敏感性并不一样,有机材质的展品一般对光比较敏感,需要谨慎选择灯光,做好防紫外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