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糟蛋,米酒与蛋的碰撞

2024-04-12 00:00:00胡泽超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3期

“难以名状的味道直冲鼻腔,有人甘之如饴,有人避之不及。”央视纪录片《风味人间》里“冰火两重天”的描述,说的便是出自浙江平湖市的“怪味”特产——糟蛋。

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我有幸品尝了平湖糟蛋。从酒酿中捞出的糟蛋,蛋白呈乳白色胶冻状,晶莹如玉;蛋黄橘红如火,醇香浓郁。甜、咸、酸、涩、辣集于一体,只需一小口,味道便刺激得直冲脑门。这是一种舌尖上的震撼,让爱它的人直呼“过瘾”。

平湖糟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当时,平湖西门城外有一家小糟坊,老板徐源源带着几个学徒经营着门店。一年清明时节,徐老板没有按惯例独自去祭祖,突然点名让学徒枣倌一起去。枣倌本来想趁老板不在偷吃几个鸭蛋,情急之下把藏在兜里的两个鸭蛋扔到了一缸酒糟里。等到祭祖回来,枣倌早把鸭蛋忘了。当年的中秋节,徐老板打开酒糟缸发现了两颗“倒霉蛋”,形态已经变得软乎乎、嫩稠稠。他抱着怀疑的态度尝了一口,风味出奇,于是“将错就错”,把这个糟蛋做成了产品,深受当地人喜爱。

“成熟的糟蛋无硬壳,破开糟蛋外层的软壳,蛋白便会溢出,风味也跟着袭来。”平湖糟蛋非遗传承人潘弟观介绍,“这层留在蛋上的薄薄‘蛋衣’是制作的关键。”首先,选一枚好的鸭蛋是基础,要新鲜、匀称、无损。然后,把清洗干净后的鸭蛋放在太阳下晾晒,直到蛋壳完全干燥,再用一根厚薄均匀的竹板敲打鸭蛋壳,既要使蛋壳裂缝均匀,又要保证蛋膜不破、蛋液不溢出。

“敲蛋是考验制作平湖糟蛋技术的关键,敲蛋时手腕要灵活、力度要均匀、手眼要专一。这敲敲打打的手艺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而是经验和悟性的结合。”潘弟观做糟蛋有40年,一枚鸭蛋到了他手里就变得很听话,裂得均匀,却又不破。

发酵工艺是制作糟蛋的第二个关键点。鸭蛋准备就绪,便进入酒糟进行长时间的“沐浴”。在坛底铺一层酒酿,将敲好的鸭蛋“大头朝下、小头朝上”,间距约一厘米竖着放置,使蛋壳的裂纹充分接触酒酿。一层蛋一层酒酿,层层相叠,均匀摆放,最后在最上面留约十厘米的空隙,用牛皮纸将坛口密封。接下来,美味便交给了时间。五个多月后,糟蛋醇香与酯香相互融合,一种独特又复合的“怪味”便形成了。

“清明下蛋,中秋吃蛋”一直是平湖当地的习俗。不过,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平湖糟蛋早已突破时令限制,成为随时都能吃到的美味。2023年,面对一部分人没法接受糟蛋怪味的情况,平湖糟蛋的生产企业与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携手,开展了“糟蛋制造过程中关键微生物的种类与功能项目”的合作。这项合作让平湖糟蛋散发出新味道,不仅鹌鹑蛋代替了鸭蛋,制作桂花味的糟蛋也提上了日程。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