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村超、村晚……“土气”里的文化磁场

2024-04-12 00:00:00孔德淇
风流一代·青春 2024年3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继2023年明确提出“要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之后,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村BA”、村超、村晚。

“村字号”为何这么燃?其命名中或许就有答案。近年来,各地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村BA”、村超、村晚等接地气、有活力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这些以原汁原味、“土里土气”著称的活动,不但有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激情展示,更有独属于乡村地域的特色场景,吸引了村民热情参与。可以说,“村BA”、村超和村晚已成为基层群众的节日,人人都可上场,人人都是“民星”。

这些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是农村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也侧面揭示了乡村并非只有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拥有丰富文化内涵;乡村振兴不止于关注经济发展,还要推动文化繁荣,实现由外及内、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村BA”、村超、村晚遍地开花,农民有机会展示才艺,丰富精神生活,也彰显了中国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一场场火热的文体活动,拉开乡村振兴大舞台,打开以文促商新空间,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乡土变成了游客络绎不绝的打卡地。除此之外,以文化为媒、以产业为介,“村BA”、村超和村晚吸引了不少市场主体入驻其间,让乡村文化多元发展的同时,带动文创商品和农副产品趋向火热。

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精神也要饱满起来。现象级“出圈”之后,“村BA”、村超和村晚还在“发光发热”,继续扮靓村民文化生活空间,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激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亟待进一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育乡村文化人才,提高活动组织水平,搅活“一池春水”。同时,保持活动的纯粹和自然,避免“村味”被商业化与功利性过度侵蚀。

事实上,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以农村作主场、村民为主角的“村BA”、村超和村晚,已不能简单看作是文化体育盛宴,更蕴含着村民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期待。让乡村好戏音量更足、传播范围更广,仍需坚持“群众活动群众办、办好活动为群众”的理念,留住浓浓“乡愁”,锁住层层“土味”。

推动“村BA”、村超、村晚继续走向深入,不能简单复制已有的经验,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思作为文化生活的“村BA”、村超和村晚的未来,保护、滋养与传播“土味”,同时重视群众基础,确保赛事、晚会参与感强、互动性高。惟其如此,“村字号”的种子方能播撒到更广阔的乡间田野。

小舞台亦有大作为。如今,在广大乡村,从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到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乡村的未来体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的字里行间。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把好日子唱成歌、绘成画,让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村BA”、村超、村晚正好为乡村提供了一个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村味”活动,不仅立体生动呈现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表达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还能够激发乡村前进的新动能,展示村民的精气神,推动乡风民风正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结出更丰硕、更甜美的果实。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