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黄河哺育着亿万中华儿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变迁。她本身也因凝聚了历史、经历了沧桑,而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精神象征。纪录片《黄河安澜》以6 集300 分钟的时长,从大河之“魂”、大河之“安”、大河之“绿”、大河之“兴”4 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黄河时代风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治河智慧,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回应了黄河安澜的千年期许。
“双驱动”叙事策略,凝聚黄河地缘情感
《黄河安澜》着眼于黄河故事,采用“故事驱动+ 共情驱动”的“双驱动”叙事策略,在情理相融中凝聚地缘情感。地缘即地理缘由,如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饮一江水”,都是对故乡故土的追寻,都彰显了地缘的意义所在。人们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似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进而形成共通的文化情感。
以黄河故事解码共识。《黄河安澜》共6 集300 分钟,借一个个黄河故事的演绎来呈现黄河的历史与发展。在第一集《国脉千秋》中,河南渑池仰韶彩陶残片的发现,引出中华民族大起源时代,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黄河文化中心的形成肇始,随之又在各个王朝的历史演进中娓娓讲述黄河历史。第二集《力挽危澜》中,讲述了为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三门峡市研究员李鸿雁父子两代与黄河大坝荣辱与共的故事。第三集《量水而行》讲述1400年前洪洞和赵城两县百姓因抢水而采取油锅捞铜钱断输赢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农业时代水资源之于百姓生活的重大意义。第四集《重现盎然》以藏族牧民吾智、索索为主人公讲述三江源退牧还草、生态保护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重大政策的落实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幸福变化。第五集《发展新路》讲述了因塔拉滩实行光伏发电基地“光伏板+羊舍”的发展模式,使牧羊人王贵林得以重回园区放牧的故事。第六集《幸福长河》中,讲述了撒拉族青年马学明靠着政府提供的培训和资金支持,只身来到北京创业的故事,展现幸福长河与黄河儿女之间的密切关联。可感的个体及故事化叙事,再塑人们对黄河流域的认知。
以共情传播触发共鸣。传播过程亦为共情的过程。传播者借助编码、释码和译码向受众传递信息,通过此传递实现被人感知,而受众则在交流沟通后产生反馈与共鸣,并在认知及行动层面产生共情。跨越故事文本与传播框架的局限,更为深入人心。《黄河安澜》全片集集如此,集集相连,在完整构筑黄河历史全貌的同时步步唤醒我们的黄河情。在第二集《力挽危澜》中,长垣县一位老书记以身堵堤,在滔滔河水中几度浮沉最终沉入黄河,家犬俯卧河边绝食守护至死的动人故事触动人心。老书记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家犬的忠诚相守都让人不禁落泪。在第四集《重现盎然》中,广袤草原上,一只小狐狸舒展地伸着懒腰打哈欠,娇憨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令人感慨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好。于细微处着力,于细微处动人。不单故事,影片中亦运用了诸多符号来传递信息,引发共情。例如第一集《国脉千秋》中的狗尾草,让人联想起土地、农业。《义勇军进行曲》这个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乐章,一响起便激起满腔豪情壮志。游牧民歌、腰鼓、扭秧歌……一个个特色的区域符号点燃心中情感。《黄河安澜》极好地在分散而多元的文化符号中寻找与受众的共情点,在传播主体中形成了共享性表征,实现共情传播。
《黄河安澜》另一突出特点便是将主流叙事融入整体群众叙事,即在讲述某一时段黄河故事的同时,就其当时的黄河境况增添权威专家的解读。例如:第四集《重现盎然》中,中国科学院王光谦院士讲解黄河断流原因及影响后果;第六集《幸福长河》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讲解幸福河的含义等。
《黄河安澜》每集都加入了专家讲解,为黄河故事的叙事建构了一个更为多样、开放的叙事空间及叙事表达,在答疑解惑彰显历史真实的同时,呈现出主流媒体在传播中的人情味儿,也更好地传播了黄河文化,让观者更为深入地感知与了解黄河,具有文化教育的传播价值。
“多模态”传播方式,展现黄河时代风貌
模态是彼此沟通的一个渠道或媒介,是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与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現象。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黄河安澜》运用多模态传播方式,于视听表达与技术创新方面着力,追溯黄河千年历史,纵览黄河之美,展现黄河时代风貌。
多元传播矩阵构筑视听奇观。《黄河安澜》在构图、景别、镜头、声音等多方面都运用考究,呈现出了全景式、多方位的黄河文化视听奇观。
在视觉方面,多次航拍全景镜头展现黄河万里奔腾的恢宏气势。如:地上悬河的镜头画面,用全景拍摄、细节抓拍、特写镜头等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磅礴宏伟;全景俯拍壶口瀑布,泥沙俱下。此处,还用动态镜头和细节捕捉方式展现生态景观,巴颜喀拉山下泉眼处的清水涌动,夕阳西下、群鸟飞翔,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骏马奔腾、小狐伸腰,直观展现人与自然之和谐,形成一种极为舒适的观赏体验。
在听觉方面,《黄河安澜》配音整体歌颂赞扬的基调给人以振奋激越之感,又随故事情节而变化,在讲述革命历史、具体人物故事时又不乏温情。配乐是《黄河安澜》一大特色,随场景演进而变化。例如在第一集《国脉千秋》中,回顾革命时期时,配乐为《义勇军进行曲》,转至当今水下洛神舞《祈》的画面时配乐明快轻扬。还有很多黄河流域的特色音乐,如黄河号子、游牧民歌、坠子等随地域故事而响起,实现人文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其间,亦有很多自然音效的呈现,风声、水声、鸟叫声……一系列的自然音,增添真实的同时又富有画面美感。
技术赋能多维立体的传播效果。智能化媒介技术为场景传播奠定了技术基础,技术驱动下情感与叙事融通,在媒介深度融合中,智能化的媒介传播形态彰显传播的新态势。第二集《力挽危澜》中,在讲述长垣县一位老书记因治黄殉职、家犬绝食守护至死的动人故事时,采用真实画面与CG 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历史影像与虚拟动画相融,实现多重空间并置叠加的创新型表达。第四集《重现盎然》中,2005 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启动的数字文件再现,彰显影片真实性。第六集《幸福长河》中,引入红军长征的历史影像,皆借助新兴的媒介技术,以场景呈现或场景再现的方式,建构场景化、符号化传播体系,扩大黄河文化的传播范围,促进黄河文化的弘扬。
多模态的传播路径打破时空限制,扩宽黄河文化传播渠道,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以多模态传播实现更多创新性表达,以有温度的多元媒介传播矩阵,形塑黄河文化肌理,全面展示黄河时代风貌,将黄河故事讲新、讲好、讲透,让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故事传得更广、更远。
深挖黄河文化内涵,引领认同
《黄河安澜》从大河之“魂”、大河之“安”、大河之“绿”、大河之“兴”4 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黄河时代风貌,引领观者对黄河流域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审美认同、经济认同。
文化认同是精神脉络,是个体对集体产生的归属感,是家国認同的基础和纽带。当千年文脉随着《黄河安澜》的播放化作鲜活流动的历史跃然眼前,心中对黄河的情感随之升腾。河流孕育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黄河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影片中独属大河之“魂”的一个个文化符号出现时,都在唤醒黄河儿女心底对母亲河的深厚情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
政治认同是价值之根,《黄河安澜》以生活故事消减官方学术语言的严肃刻板,推动了集体身份认同。《黄河安澜》将主流叙事下的微小个体、治黄百姓的生活置于主位,凸显以民为本的政治本色。以黄河文化自古便有的优良政治基因串联其中,从西北大漠的草方格到遍布中国大地的绿意,一个个宏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黄河安澜》中,20 世纪80 年代山东菏泽地委书记周同兴为百姓过上安稳生活而殚精竭虑,因心挂群众生活而落泪。当代滩区重建中,当点对点银行补贴引起84 岁老人樊铁创担忧时,村支书李焕堂为使其安心而立下血指欠条。一个个宏伟政策落实切实改变了沿黄百姓生活,一座座新居、一处处美景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状。政治之“安”带来了大河之“安”。
审美认同以价值审美为领,不断推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安澜》运用创新话语内容、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讲好“黄河故事”,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文化力量展现大美黄河、大美中国。《黄河安澜》借助情感化叙事、多模态传播等策略呈现出极富美感的视听盛宴。CG 动画、历史影像、数字化呈现、虚拟动画等数字赋能,黄河安澜主流价值观的贯彻,展现黄河的发展兴盛,大河之“绿”处处彰显着我们的中华审美。
经济认同,在大河之“兴”中认识这条世界上最复杂的河流,这是一条数字黄河、一条智慧黄河,更是一条惠民的幸福河。《黄河安澜》中,我们能看到青海戈壁荒滩的上“光伏板+羊舍”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风、光、水多能互补的系统,使辽阔的原野成为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贺兰山废弃的沙坑上,远道而来的赤霞珠葡萄在此安家落户;依据独特地理优势,宁夏中卫建起了云计算基地,古都西安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地处中原的郑州以其地理优势发展起了陆港物流。一幕幕的画面将黄河流域新时代的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河之“兴”带来黄河儿女的幸福生活。
《黄河安澜》厚植文化沃土,深挖黄河时代价值,担起主流纪录片价值引领之责,凸显黄河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全新、全面的视角带领我们再次走近黄河,领悟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纵览大美黄河的同时感知母亲河的无尽能量。让我们再次看到:历史的天空中,黄河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时间的长河里,黄河情怀的源流绵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