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老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不仅在创作上个性鲜明、风格独特、语言风趣活泼,在生活中也非常诙谐幽默。老舍用他的平民化的幽默唤醒了一代又一代人,也使他成为一位艺术巨匠和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性情朴实无华,却常常喜欢借题发挥,插科打诨,让生活充满了喜感和情趣。1930年5月,老舍辞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一职返回北京,暂时借住在朋友白涤洲教授的家中。北京当时很有影响的文艺团体——“笑社”获悉后,当即委派作家陈逸飞登门造访,正巧老舍正在午睡,陈逸飞不忍打扰,就留下一封信,希望老舍能担当“笑王”一角。第二天,陈逸飞就收到老舍的回信——“辞王启”,只见其中写道:“您封我为‘笑王,真是不敢当!依中国逻辑,王必有妃,王必有府,王必有八人大轿,而我无妃无府无轿,其‘不王也明矣。我星期三上午在家,您如愿来,请来;如不方便,改日我到您那儿去请安,敬祝笑安!弟舒舍予鞠躬。”陈逸飞看后忍俊不禁,为其幽默的拒绝艺术折服。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青年界》雜志编辑赵景深给老舍写了约稿信,只见信纸上只写了一个大大的“赵”字,而且“赵”字还被一个大圆圈围了起来。老舍顿时明白了:“赵某被围,要我快发救兵。”他在寄去稿件的同时,幽默地又附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两千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幽默也是一种执拗,一种偏偏要把窗户纸捅破,放进阳光和空气的情感。老舍的幽默绝不是油腔滑调,亦非玩世不恭、只追求表面的笑料,而是他不甘在平淡无奇的世俗生活中行走,始终有着照耀文化阳光的冲动和执拗,希望去营造精神愉悦的交流氛围,表达更真挚的思想情感,让幽默成为心灵的阳光。或许老舍的幽默告诉我们: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193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的40岁生日。这天,有家报社向他约稿,请他写一则《自传》。老舍痛快答应了,并于当天将写好的自传寄了过去: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老舍说,“幽默是一种心态”“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一番幽默自白,充满对人生境遇的调侃和对平凡生活的乐观。老舍意欲传递和表达的是:生活一半烟火,也需一半清欢;人生一半清醒,更应有一半释然。这也启示居沧海尘埃、食人间烟火的我们,面对悲欣交集的苦乐人生,不妨固守豁达淡泊的心境,保持一分自信从容的态度,与生活和解的同时不失对梦想的追求。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楼不解其话,走近书桌一瞧才明白,随即一阵大笑,原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如林语堂所言:“真正的幽默是欣然独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而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老舍先生以他抚慰心灵的独笑和上乘的幽默魅力,感染和惠及了无数人。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曾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