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鸭儿芹蛞蝓诱杀技术研究

2024-04-10 18:15王丽君徐玉萍牟玉杰胡凤新陈杏禹
园艺与种苗 2024年2期
关键词:蛞蝓乙醛橙子

王丽君,徐玉萍,牟玉杰,胡凤新,陈杏禹*

(1.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2.扎兰屯职业学院,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俗称“鼻涕虫”,为腹足纲蛞蝓科动物统称,是一种软体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蛞蝓日益成为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温室内可周年繁殖,繁殖量大、繁殖周期短、生命周期长,也因其多产卵和躲避于湿润土块及枯枝落叶下,防治难度极大,一旦聚集暴发常导致蔬菜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2]。经鉴定,温室内为害鸭儿芹的蛞蝓品种为野蛞蝓,长20~25 mm,宽4~6 mm,体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体背前端有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内有一退化贝壳,其后方腹部背面似树皮纹状,腹足扁平,腺体分泌无色黏液[1-2]。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为密植作物,喜水,常使温室内环境湿度大,通风透光性差,从而有利于蛞蝓的藏匿,致使蛞蝓发生严重。猖獗的蛞蝓常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同时排泄粪便,污染植株;也会在植株上造成伤口,引起其他病害,如灰霉病或软腐病多从伤口处侵入[1]。有时采割扎捆销售,常在捆内发现蛞蝓,又因其分泌黏液,附着力强,清洗时不易被洗掉,大大降低了顾客的购买欲,也使商品价格大打折扣。保护地内鸭儿芹栽培密度较大,蛞蝓往往潜伏在密度最大的茎部和根部,药剂不易喷到,触杀剂不易作用到害虫。在温室地面撒施一些颗粒剂或粉剂,可杀死蛞蝓,但会污染环境,在蔬菜中残留,不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笔者偶然将橙子皮扔到温室过道上,第2 天上午发现橙子皮上布满了蛞蝓爬过的黏液薄膜,随之当天傍晚又在鸭儿芹过道上放了几片橙子切片、苹果切片、大白菜切片,发现橙子切片和苹果切片上又布满了蛞蝓的黏液薄膜,且橙肉已经被取食干净,仅剩橙皮;苹果也被取食了很多,但果肉仍有剩余;而大白菜上只有少数几条蛞蝓留下的黏液薄膜,遂决定用橙子、苹果和大白菜这3 种易得的材料作诱饵,加入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试验观察这几种诱饵对蛞蝓的引诱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农场日光温室内,地理位置为40° N,122°09 E,年平均气温9.2℃,全年无霜期169 d。日光温室为北方常见暖棚,由两侧山墙、后墙、钢筋骨架和塑料薄膜组成,利用太阳能,通过后墙吸收热量,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温度水平,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为48 g/kg,pH 6.7,适于鸭儿芹生长。温室长度为92 m,跨度为10 m,全部种植鸭儿芹,种植面积为820 m2。

1.1.2 试验材料。橙子、苹果、大白菜均从生鲜超市购得,鸭儿芹就地取材。橙子品种为汁液丰富的手掰橙,苹果品种为红富士,大白菜为冬贮绿帮白菜,鸭儿芹为播种苗,采割1 次后重新萌发43 d 后的割茬苗,直接从温室内栽培的畦间割取,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为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鸭儿芹采用直播方式栽培,于2022年11月12日播种,2023年2月5日进行第1 次采割。试验于2023年3月18—24日进行,此时鸭儿芹处于第2 次萌发阶段,株高约为35 cm。鸭儿芹播种于畦内,播种畦与温室后墙垂直,做成1.1 m×9.0 m 平行畦,畦上按行播种,每畦播种7 行,每行按埯播种,每埯播8~10 粒种子,埯距8 cm[8]。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 次重复,以简便易得的几种试材来设计试验水平。鸭儿芹为温室内主栽品种,是蛞蝓的唯一为害寄主,故设为对照。药剂浓度采用说明书上推荐剂量。利用蛞蝓喜食香甜食物和湿度大食物的特点,设计3 个处理(3 种诱杀剂)诱杀蛞蝓[10]。分别为:A:橙子切片+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B:苹果切片+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C:大白菜切段+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以鸭儿芹切段+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为对照(CK),共设3 次重复,研究3 种诱杀方法的可行性。

1.2.2 试验方法。3 个水平分别为:①诱杀剂A:每份称取30 g 橙子,带皮纵切,切成0.5 cm 厚的薄片,再拌上3 g 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盛于直径12 cm 的塑料浅盘中;②诱杀剂B:每份称取30 g 苹果,带皮纵切,切成0.5 cm 厚的薄片,再拌上3 g 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盛于直径12 cm 的塑料浅盘中;③诱杀剂C:每份称取30 g 大白菜,切成长2 cm 的段,再拌上3 g 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盛于直径12 cm 的塑料浅盘中;④诱杀剂D:每份称取30 g 鸭儿芹,切成长2 cm 的段,再拌上3 g 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盛于直径12 cm 的塑料浅盘中。

每2 畦为1 个小区,约20 m2,设每个重复内的小区代号为X、Y、Z,将诱杀剂沿畦间过道摆放,每条过道等距离摆放5 份相同诱杀剂,每2 个小区中间隔1 个种植畦,3个区组,随机安排。试验期间不使用任何其他药剂,不采取任何其他防治措施。蛞蝓多昼伏夜出,温室内野蛞蝓主要活动时间为天黑后,活动高峰期为22:00—23:00,故每晚20:00 开始投放,第2 天早晨8:00 开始检查诱杀效果,记录诱杀剂周围死亡或中毒失能的蛞蝓数量[4]。检查后将诱杀剂倒入垃圾桶,埋入50 cm 的深坑中,做无害化处理。试验时间为2023年3月18—24日[5],连续投放7 d。投放结束后的2023年3月25日晚间分4 次于22:00、23:00、24:00 和次日1:00,用充电强光手电筒仔细检查、抓捕试验小区内的蛞蝓,直至小区内的蛞蝓数连续2 次为0。该试验统计的蛞蝓为体长0.5 cm 以上个体,卵和初孵幼体由于不能到达诱杀盘内,故未统计。潜藏于土缝或密植鸭儿芹株间的卵或低龄幼体待长大后可再投喂诱杀剂消灭。试验杀死的蛞蝓数和人工抓捕的蛞蝓总数暂视为小区内的全部蛞蝓数[6]。

1.2.3 数据处理。计算3 种诱杀剂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按所得数据计算蛞蝓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诱杀率)=(诱杀蛞蝓数/全部蛞蝓数)×100%。

校正死亡率= [(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对照组生存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对试验数据采用SPSS 软件进行分析,4 个处理对蛞蝓的诱杀效果差异极显著,以A 处理效果最好。4 个处理3 个区组诱杀的蛞蝓情况见表1。

表1 4个处理平均诱杀的蛞蝓数量

为计算小区内的全部蛞蝓数量,于2023年3月25日夜晚在原来诱杀的小区内进行人工抓捕,把剩余的、没有诱杀到的蛞蝓抓到,3 个区组抓捕的蛞蝓数量见表2。

表2 4个处理人工抓捕蛞蝓数量

4 个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见表3。

表3 4个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从表4 可以看出,用橙子切片加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诱杀蛞蝓效果最好,对蛞蝓的诱杀率可达到96.3%;用苹果切片加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诱杀蛞蝓效果次之,但也达到90.6%,二者差异不显著。在生产中这2 种方法都可以对蛞蝓进行有效控制。大白菜加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诱杀蛞蝓效果较差,蛞蝓的死亡率仅为26.6%,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生产中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表4 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蛞蝓是保护地内一种主要害虫,冬季保护地内湿度较大,温度又适宜,常造成蛞蝓的泛滥。以往较多使用颗粒剂或粉剂,撒在温室土壤内,常使土壤内农药残留,造成土壤污染[3,7]。种植作物后又通过根系进入植株,增加植株内的药物残留,对健康构成威胁。使用橙子切片或苹果切片加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这2 种方法来诱杀蛞蝓,诱杀后将诱杀剂、蛞蝓尸体一同深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不费工,防治成本大大低于撒施颗粒剂或粉剂,此方法可在生产中推广。

过去常用生石灰对蛞蝓进行防治,但鸭儿芹喜酸性土壤,经常使用生石灰会使土壤碱化,不利于鸭儿芹生长。由于蛞蝓对香甜气味有强烈趋性,利用橙子强烈的香甜气味可诱集蛞蝓,而大白菜气味较淡,对蛞蝓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虽然蛞蝓也取食大白菜,但效果不佳。生产中为减少工作量,不必每天更换诱杀盘,可连续使用3 d。试验中要注意防止人畜中毒,做好防护,戴好手套、口罩,防止吸入和粘到皮肤上。

猜你喜欢
蛞蝓乙醛橙子
偏旁之差
满意还是不满意
海蛞蝓的多彩世界
海蛞蝓
橙子变变变
蛞蝓化学成分的研究
橙子的圣诞劫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p53和γ-H2AX作为乙醛引起DNA损伤早期生物标记物的实验研究
L-半胱氨酸对乙醛消除及A549细胞内环境抗氧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