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

2024-04-10 08:12李政崔慧永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

李政 崔慧永

Doi: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3.12.003

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29-144.Doi: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3.12.003.

Citation Format:

LI Zheng, CUI Huiyong.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nnotation,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ffective paths[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24(1):129-144.Doi:10.11835/j.issn.1008-5831.pj.2023.12.0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以创新为引领增强国有经济‘五力研究”(22AZD032);吉林师范大学2022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李政,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1282280618@qq.com;崔慧永,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不仅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具有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上,这些构成要素质量的提升即“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劳动资料的改进与广泛应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等,形成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主要有:一是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以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这两个要素的质量;三是建设超大规模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实现劳动对象的扩展;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以实现企业管理的变革。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统一大市场;劳动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F042;[F0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24)01-0129-16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言,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也就没有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也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多次到东北视察和调研,并围绕东北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时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重要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对黑

龙江省和整个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在习近平总书記正式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之前,相关研究已经存在,但尚未形成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研究的客观环境与条件。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与过去大相径庭。在此背景下,加快形成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变得日益紧迫。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成为历史必然。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视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习近平总书记连续提及“新质生产力”,充分表明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

(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前学界的相关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开始出现类似“新质生产力”相关提法。如杨广文[3]认为,“新质的生产力通过自身的质变量变而引起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总和发生根本的变革……看不到新质生产力已经破土而出的幼芽是错误的”,“总的来说,生产力质的变化带来的明显的经济效益,必然要求和推动量的变化……这就又为新质的生产力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一飞跃,新质的生产力就会带来新的量变”,“这说明,我国的生产力总和当中有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杨广文是在区分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新旧事物比较的意义上提到新质生产力的。他的提法仅仅是通过对比而得出的简单的推论,且混淆了“新质的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差别,将二者等同起来使用,说明他还没有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独立范畴进行研究。此后,胡潇[4]、周延云和李琪[5]、王学荣[6]、张黎明和周晓宇[7]等与杨广文也曾在相同意义上使用“新质生产力”这一提法。不同的是,周延云和李琪、张黎明和周晓宇认为信息生产力是一种新质的生产力;王学荣认为生态生产力是当代生产力的新质态;廖才茂[8]在其论文摘要的第一句强调,“知识生产力是不同于物质生产力的一种新质生产力”,而在正文中只有一处强调“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导的生产力是一种新质的生产力”;高伟梧[9]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更替的决定因素角度提出新质的生产力;张忠良[10]在其文中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只是将新质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在含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上加以使用。

总之,虽然早期一些学者使用了新质生产力及其类似的概念,但他们都没有系统地概括与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至多只是站在“旧的生产力”或“原生产力”“传统生产力”的对立面,在矛盾思维模式中形成的自发的文字表述。也就是说,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前,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研究已经出现,但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面,也未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对学界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后,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学术期刊和媒体陆续刊发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文章。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开始深入化、系统化、理论化,并与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等研究相结合,对有关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考量,在能够检索到的文献中,较为典型的关于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学术论文,涉及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视角:关于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研究(蒲清平、向往[11],周文、许凌云[12],令小雄、妥亮、金喆威[13],姚树洁、张小倩[14],等等);关于新质生产力实现路径的研究(胡莹[15],柳学信、曹成梓、孔晓旭[16]等);关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历史、现实逻辑的研究(李政、廖晓东[17]等);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的研究(蒲清平、黄媛媛[18],高帆[19],张林、蒲清平[20],等);关于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的研究(周绍东、胡华杰[21]);关于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徐政、郑霖豪、程梦瑶[22-23]);关于教育对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贡献的研究(李奕[24]);关于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的研究(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25]);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的研究(王珏、王荣基[26])。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与内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对于人类而言,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活动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这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会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一个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力;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并不是孤立的存在。

(一)新质生产力的本质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内核是生产力,属于生产力范畴。从本质上讲,生产力专属于人类,是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利用自然并与自然相处的能力的体现。自然界包括人之外的生物是不具备这种生产力的。自然界以及各种生物,在人类诞生以前就已经存在了,遵循着自己的独特轨迹运动;在人类诞生以后,自然界以及各种生物依然按照原本的轨迹运动。自然界中的任何自然现象,其发生都不会有意识地针对人类去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优良环境亦或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恶劣环境,不管人类是否能够、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界的自然活动。而各种生物的活动也不会有意识地针对人类去采取支持或反对人类生存的态度,对人类的影响非常有限,其活动只是生物自身生命存在的要求,是生物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活动就是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自然活动、各种生物的本能活动不同,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是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人类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没有人类参与其中的活动不是生产活动,自然界的自然活动、生物的本能活动都不属于生产活动范畴。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是有人类参与的规律,而自然界的自然活动规律即自然规律以及生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是不需要人类参与的。因此,生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经济规律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规律。自然活动产生的巨大力量是自然力,生物活动产生的活力与力量是生命力,人類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作用力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异于自然力,也异于生命力。生产活动专属于人类,生产力也专属于人类,生产力的本质就在于“人”,生产力是“人”的生产能力。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亦称为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力,而社会生产力的称谓则突出了生产力的“人”的本质。新质生产力在本质上仍然是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和相处中展现出来的一种“新质”的生产能力。

(二)新质生产力的含义

新质生产力属于生产力范畴,“新质”是生产力的特征的规定性。新质生产力中的“新质”即“新的质态”,也就是“新的形态、新的形式”之意。新质生产力是崭新的、更先进的、更高层次的、更高质量的、更高效率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其落脚点在于生产力水平之高度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考量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质,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部分质变,但是事物一旦发生了质变,该事物就否定了自身。依此可知,新质生产力在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就是说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的基本规定性是没有改变的,新质是表明生产力水平由量的大幅度提升而引起的部分质变,所以,“新质”就是“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质”表面上看是“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的意思,它还有更深层含义。事物的质变与量变是有区别的,生产力与生产力构成要素并不等同。生产力自身质的规定性是人的生产能力,而生产力量的规定性恰恰是通过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状况体现出来的。一方面,生产力构成要素的“量”可能增加,例如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财、物等各种要素数量增加,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数量增多,毫无疑问,这是生产力量的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也可以提升,例如使用了全新的原料、采用了包含全新技术的更为先进的机器设备、提升了管理水平等,这些要素的质的提升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也增多,但这种情况依然还是生产力在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无论生产力构成要素在“量”上的变化还是在“质”上的变化,生产力的本质即“人的生产能力”并没有改变。以往学者们对生产力的质变与量变的理解,其实都是在生产力构成要素质变与量变的意义上讲的,生产力的质变、生产力的跃迁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变,是生产力由于量变引起的局部质变。由上述分析可得,如果将新质生产力中的“新质”解释为“崭新的本质”,那么“新质”就是特指生产力构成要素出现了“崭新的本质”即质变,是因为生产力构成要素出现了质的提升,所以生产力表现为全新的形式,出现新质生产力。

鉴于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有两层含义,概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质的不断提升而呈现出来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

(三)新质生产力的性质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出更为明显的实践性、全面性、发展性等性质。

1.实践性

新质生产力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具体把握的概念,具有实践的性质。新质生产力外显于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也是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新质的要素既包括要素自身素质、品质、质量等的明显提升,还包括要素在“质”上的显著跃升即要素自身的质变。新质的要素加入生产力,便会出现新质生产力。因此,研究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量的方面的大幅度提升,更为关键的是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质的方面的提升问题。这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摆在人们面前的实际问题,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最想解决的实际问题。

2.全面性

由于新质生产力外显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所有的构成要素都能够体现生产力的状况,所以新质生产力涵盖了几种要素或者全部要素的量与质的提升所形成各种形式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以往只为突出强调某一种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作用与意义而提出来的生产力形式,例如知识生产力、生态生产力、信息生产力等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将各种生产力形式涵盖进来,概括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因而更加科学。

3.发展性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简单工具的使用相对于原始人的双手是一种新质生产力,铜制、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相对于简单工具的使用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大型机器装备的使用相对于铜制、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如此等等。可见,生产力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构成生产力要素的质是不断提升的,这也决定了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具有动态性质的概念,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与态度去对待。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一个科学的概念,就必定要具有前瞻性,必须是发展的。未来的生产力是超越了当代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

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或者几个要素或者全部要素,在量上、质上的大幅提升会呈现新质生产力,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生产力构成要素为切入点,分别考察每一种要素引起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条件,这样既简化了研究过程,降低了研究难度,也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一)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

劳动者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27]208的载体,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状况体现与决定着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是全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由劳动者发明创造的,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是由劳动者制造和使用的,任何生产劳动都必须有劳动者的参与。没有劳动者,任何科学技术都不会出现、更谈不上进步,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是一堆废物,任何产品都不会被生产出来。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观要素,是唯一的“活”的要素,发挥着能动作用。没有劳动者,就不会形成生产劳动,就没有一切。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生产力的状况,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水平的生产力是相匹配的,没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一定不会出现高水平的生产力。基于此,新质生产力的出现要求有高素质的劳动者,现代社会要求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持续提升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本质要求。

生产劳动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单独个体能够完成的,而是社会生产。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劳动者集体劳动的结果,因而生产力是人类以某种集体的形式与自然界形成一定的关系。从原始社会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到进入文明社会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就是社会生产。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就是企业,从生产力角度考察,企业就是劳动者的集合体,是马克思所讲的“总体工人”[27]393。企业普遍存在着、活动着,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新质生产力仍是由企业承担的。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就构成了产业,产业是劳动者集合体即企业之间的再一次集合,也就是同类“总体工人”的集合,属于更高级别的社会化生产形式。产业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是经济之本,也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出现。

(二)劳动资料改进与广泛应用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者承担劳动的传导体,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资料,是使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劳动资料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马克思这样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27]210先进的劳动资料不断地被发明与广泛使用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为直接的标志。

劳动资料的内容很丰富,在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三大类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类劳动和其他生物活动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的劳动一开始就是在使用生产工具的条件下进行的。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和使用,特别是石器的广泛使用是原始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铜制生产工具是奴隶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铁制生产工具是封建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复杂的机器体系作为标志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延长和扩大了人的器官,突破了人自身的生理限制,因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三次工业革命表现为生产工具的突飞猛进: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作机的诞生为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实现了生产工具对劳动者双手的解放;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实现了生产工具对劳动者“体力”的极大增强;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方面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些生产工具在多方面同时发展了劳动者的素质,原子能让劳动者力大无穷,空间技术工具让劳动者长出翅膀,生物工程工具让劳动者具有看透自身的透视力,最为重要的是电子计算机让劳动者拥有了超強计算能力,这种超强计算能力将是未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新一轮产业革命处于正在进行时,它将是以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基础的多领域百花齐放式的生产工具的诞生与使用为标志。在电子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与互联网的超强连接能力的作用下,生产工具将会实现迅速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各领域的新质态的生产工具将不断被发明与使用。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崭新的、先进的劳动资料总会逐步代替旧的、落后的劳动资料,崭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总会逐步代替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劳动资料越来越先进,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这样就会出现新质生产力。

(三)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张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施加于其上的东西,是被劳动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最初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自然界物质都是劳动对象,只有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界物质才成为劳动对象。即使到今天,仍然有未被发现、未被利用的未知领域:人类不能完全自由地翱翔太空,对宇宙中占物质总量95%的暗物质还是一无所知的;人类不能完全自由地畅游海洋,还不能驻足海洋底部;人类仍然没有完全了解自身,还不能治愈癌症之类的疾病;诸如此类的人类未解的自然之谜不在少数。如果实现了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未知领域转变为已知领域、未知自然界物质转变为已知自然界物质并进入生产过程,这无疑会出现新质生产力。

已经进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界物质,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后转换成为有利于进一步劳动加工、可以生产更多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能够满足人的更多更新更高层次的需求的物质资料,这样的物质资料就是原料。原料既可以说是已知的,因为它已经进入了生产过程,劳动者正在运用劳动资料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原料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未知的,有的原料的物理的、化学的属性可能未被发现,如果发现并且利用了原来未被发现的某种原料的属性,这也会提高生产力水平。石油的用途很广,古人发现石油时只是将其作为燃料使用。到了近代,人们先是从石油中提炼出煤油,然后又提炼出汽油,分解出各种化工原料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合成纤维等,石油分解后剩余的残渣即沥青用来铺路。石油诸多用途的发现与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逐步实现的而不是同时被发现和利用的。未来石油会有新用途被發现和利用虽然不是定论,但这却是一种现实的可能。

未被加工的自然界物质成为劳动对象、经过加工以及深加工的原料作为劳动对象,导致劳动对象范围扩展,这取决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劳动者。无论如何,离开了劳动对象是无法形成生产力的,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今世界,市场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28],具备劳动对象的属性。市场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市场产生的需求信息是现代生产不可或缺的内容。没有市场需求信息参与的生产是盲目的生产,盲目的生产容易造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出现过剩的现象,这就是无效生产。无效生产导致资源错误配置,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从而破坏了生产力。市场需求信息是生产的指示灯,生产中必须包含市场需求信息,这样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力。市场会在量上产生更多的需求、在质上产生更丰富、更高级的需求,这就刺激生产必须生产出更多、更新、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需求,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市场还会孕育新技术,促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跃升,离开了市场,新技术会像植物失去了阳光、空气、水和养料一样逐渐枯萎。市场滋养了新技术,新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明确指出,“开辟一个新市场”是创新的基本形式之一,新市场又孕育新技术以提升生产力水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完善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支持产业发展,实现发展效率和发展动力变革。可见,开辟新市场,能够孕育新质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马克思早已经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9],邓小平同志也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0]。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要素,本身是抽象的存在,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即渗透到载体之中,通过载体呈现出来。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其他构成要素之中,在融合的过程中提升其他要素的素质、质量。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相融合,表现为劳动者学习与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将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劳动者就可以操作先进的生产工具,有利于劳动者作为主观要素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发挥,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同时,劳动者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与反复应用,量变达到质量,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相融合,表现为劳动者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制造上,促使生产工具得以改进与革新,增强生产工具的功能,提高生产工具的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相结合,表现为劳动者劳动范围的扩展与劳动内容的丰富,这样劳动者能够大显身手,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相结合,表现为管理的方式与方法得以改进与提升,降低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减少与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明显提升管理绩效。可见,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是实物形态的表象,科学技术是生产工具的灵魂。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的出现,也就不会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以随手捡起的树枝、石块等自然物作为生产工具实现生产力的提升,这应该是最初的技术。经过岁月漫长的积淀,人类开始有意识地打磨石块,出现了石质的生产工具,与此同时,火的广泛使用、弓箭的发明与使用,这不仅仅就意味着技术的进步,甚至可以看作科学的诞生。铜的冶炼与铸造及广泛应用,铁的冶炼与铸造及广泛应用,这是人类在科学技术史上向前跨越的一大步。到了近代,以蒸汽动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技术的发现与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完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三次工业革命也被称为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在科学技术史上登上了新台阶。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都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这将是以计算机与网络为基础,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这是当下乃至未来的新质生产力的标志。

(五)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管理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形成生产力,生产过程都不能发生;科学技术是渗透型的要素,通过与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融合,提升各种要素的质量,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意义重大;管理是生产力中最为抽象的要素,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将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联系起来。

“人”是生产力的本质,这个“人”是通过生产关系联结起来构成的人的“集体组织”。只要有集体组织存在,就需要管理活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使所有个体达成一致的目标,实现任何单个个体无法实现的目标,这才维系了集体组织的存在。脱离集体组织的单个个体是无法生存的,人的集体组织性也即人的社会性。人类诞生之时就具有社会性,就需要管理活动存在,管理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管理是对集体组织中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活动,也就是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合理配置的活动。具体而言,管理就是寻找并确定各种要素之间的最佳配比关系以获得最优结果的活动,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生产所需的各种要素,如果没有管理活动,这些要素就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管理活动,各种生产要素被“黏合”在一起,而且是按照最佳配比关系很好地“黏合”在一起,各种生产要素才能释放各自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获得预期的效果。可见,管理活动是使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条件。

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生产力不仅有一个能否实现的问题,还有一个效率水平高低的问题。在各种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并不是完全确定的,这与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就直接取决于管理的水平。各种要素没有在最佳配比关系上结合,生产活动亦可以进行并取得结果,但是此结果不是最优的,效率可能非常低,这就是低水平的生产力,是低水平管理的结果。通过协调各种要素之间的配比关系,使之越来越接近,甚至达到最佳配比關系,相同要素的投入就会获得更大,甚至最优的结果,这就实现了高水平的生产力,这也是管理的作用与意义,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管理水平决定了人类以何种状况去面对自然界,也就是决定了社会生产力能以何种程度发挥出来。马克思在论述“协作”时指出,“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27]378。任何集体劳动都需要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是创造这种集体力的源泉。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腾飞被总结为是靠“技术”和“管理”两个翅膀使经济飞起来的,相比之下美国人将自己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功概括总结为“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管理可以创造更新更高的生产力。管理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人类并不是在最初就意识到管理的作用,那时只是无意识的管理、依靠经验的管理。直到近代,在真正的科学管理出现以前,科学技术是走在生产活动前面的,表现为许多资本主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高,根本达不到生产技术上的设计与要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状况发生了改变,由于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使企业的管理活动实现了从经验向科学的飞跃,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才大大提升。管理科学是近代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新的管理理论的不断出现充分证明,人们已经认识到技术与管理都非常重要,必须真正把技术和管理看作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车轮。可见,管理的革新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会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人类社会的进步最终决定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还是靠发展生产力,因而我们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的提升:培育高质量的劳动者

简单意义上的劳动者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质生产力不仅仅要求个体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更需要“总体工人”的劳动者即企业,以及“总体工人”的集合体即产业不断提升“素质”。

1.提升教育质量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劳动者素质的持续提升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最为核心的内容,新质生产力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是人们常讲的“人才”。党的二十大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31]。一个社会,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引领发展方向的高端型人才,也需要各领域出类拔萃的专业型人才,还需要精通业务的操作型人才。一个劳动者可能在上述各种“才”的方面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态度端正、认真负责、积极努力,总是能够保质保量地、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生产过程也离不开这种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也是人才。正是因为拥有各种人才,才使得生产力有了高质量发展的可能。尊敬、珍惜、厚待、善用各种人才,激发每一位人才的创造力,使其潜力成功地转换成为现实力,这才是一个社会应该而且必须要做的事情。一种真正的、全面的、正确的人才观非常必要。

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基本路径,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所在。这是简单的逻辑,也是经常被忽视的因素,更是不容易落到实处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已经指明:“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于教育。”[32]也就是说,只有办好教育,才能获得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各类人才。办好教育、培育人才,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依靠外部力量办教育,必将出现被“卡脖子”的现象。美国对我国的遏制是全方位,教育领域亦是如此,限制中国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设置留学生留学的障碍等种种低劣行径,其目的无非就是破坏我国教育事业对人才培养的安排,延缓我国人才培养的脚步。基于此,我们要重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国的教育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增强动力,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加大教育投入,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奉献的教师及教师队伍。教育强,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与独特的文化底蕴,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人才。我国教育要走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我们的教育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引导人才具有爱党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我们要优化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教育水平提高了,一个社会的人才数量就会越来越多,人才整体质量就会持续提升,高素质的劳动者这一要素就形成了,生产力必然不断呈现新品质。

2.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体

企业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劳动者的集合体,是社会形式的“总体工人”的劳动者,是社会生产、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在当今社会,站在国家层面来看,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细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企业是冲在最前面的主力军,要大力扶植、支持、促进各类企业发展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与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33],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支持其改革与创新,加大力度对其培育,使其快速成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于企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鼓勵企业走出去,不仅利用好国内市场、国内资源,还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提升企业全球资源配置与资源整合能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打造更多优秀企业。

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实力,要普遍施策、突出重点,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是那些在全球市场上经过激烈竞争胜出的优秀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先进的世界一流企业”[33],我国需要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体是各类企业,市场是检验企业是否优秀的尺度。衡量世界一流企业的要素即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每个要素都包含了丰富的可量化指标,而且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并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各类企业无论是央企、地方国企、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都应该有自己卓越的产品,形成卓著的品牌,做优做强做大企业规模,成为冠军企业或领军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内部治理结构巩固自身的地位,同时重视创新、保持创新优势以增强发展动力,这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3.促进产业发展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产业作为同类“总体工人”的集合,以更高的社会生产形式承载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判断,正是从产业尤其突出强调“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角度提出来的,可见,产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可以而且必然

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既能稳定经济增长,又可以改善民生福祉,其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在一定意义上讲,传统产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点内容。传统产业要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使自身焕发新的巨大生机和活力。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减少无效低效产能;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重点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顾名思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能够取得又大又好的综合效益,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必须要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它是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布局、培育未来产业将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领域中展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进行具有前瞻性意义的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效能;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生态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瓶颈;准确定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功能,发挥各自优势,激发活力,促成“国”“民”合作,在“国民共进”中提升产业实力;强化人才支撑,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充分调动和激发各层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释放人才活力。

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并不是独立的,是一个有机系统。建设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新型基础设施、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等;二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具体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不断优化升级制造业、建设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积极采取制造业降低成本与减轻负担行动等;三是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具体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化、扩大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等;四是前文提及的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等。

(二)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及科学技术的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生产力水平最直观的标志。但是,生产工具只是一具外壳,科学技术才是生产工具的灵魂。生产工具与科学技术这两种要素是融合在一起的,是融合得最为紧密的两种要素。生产工具的进步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会出现生产工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科技含量越来越低的生产工具会越来越快地走进垃圾场。先进的生产工具的问世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源于创新驱动。可见,创新驱动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关键。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源自科技创新[34],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5],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具体要做到:转变与提升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完善财政科研投入体制,改变部门分割和小而散的状况;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组织管理的方式;健全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二是不断健全运用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在战略层面重视知识产权,健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体而言,要加快知识产权立法的脚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进程;增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度;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公共服务平台等。三是积极促进科技开放与合作。在既开放包容又互惠共享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的创新网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在重大创新领域加快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提升国家级创新基地,推进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科研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第二,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制定和实施涉及重大战略的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提前布局,专心攻克科技难关。第三,坚持不懈,加强基础研究。创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系统,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优化支出结构,实行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建立与健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等。第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方面的资源库、大数据中心、高端交流平台等设施,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水平与使用效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积极为企业创新提供条件。一是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活动。二是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整合提升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大力支持建设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鼓励各类企业融通创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打好企业创新的基础。三是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通过进一步向企业开放国家科研平台、科技报告、科研数据,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使用科技成果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等措施,从外部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三)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的提升: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

没有劳动对象,不能形成生产力。除自然界物质与原料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呈现新质外,最为重要的劳动对象就是市场了。作为最稀缺的资源,超大规模的统一市场蕴藏着无限机遇。对我国而言,加快建设制度更加完备、结构层次更加优化、更具有影响力与吸引力的统一大市场,既是推进深层次改革、促进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主动选择,也是畅通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大市场是肥沃的土壤,能够孕育出新质生产力,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战略。

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发挥我国的市场资源优势,需要以内需为根基,循环畅通,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国内统一大市场循环畅通起来,关键要使供给和需求对接好。在供给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释放供给能力,还要提升供给水平,让供给的产品更加适销对路,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在需求方面,坚定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不断完善与加强基础设施,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促进就业和居民消费,释放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需要完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各项制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不当的市场竞争、市场干预等行为,打破各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显性壁垒与隐性壁垒。另一方面,要做好“五个统一”:一是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各方面分别实现各自的统一;二是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丰富平台功能,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统一;三是积极建立健全统一的要素市场,打造要素和资源市场的统一;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的高水平统一;五是积极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推进市场监管的公平统一。

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功能,加快建设高标准的统一市场体系,让“看不见的手”大显神通,把“蛋糕”做大做好,实现效率与效益双丰收。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会导致资源错误配置、周期性震荡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存在。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保持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使“看得见的手”大显身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仅要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而且更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市场的优势,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让“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握手”。

(四)新质生产力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党的领导与培育企业家精神

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由多个“局部工人”集合构成的“总体工人”的组织形式,其中必然离不开管理这一要素。在其他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管理水平决定了生产力的实现程度,即管理水平越高,生产力实现率越好,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管理水平越低,生产力实现率越差,劳动生产率越低。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在一定的限度内,管理水平可以弥补其他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短板,例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企业在技术落后、面临技术封锁的局面下,能够实现从技术“跟跑”到技术“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的技术“领跑”的转变,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变革提升不无关系。生产越是发展,科学技术越是进步,越是需要管理的变革与提升。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国企业要健康发展,首要的事情是保持正确的方向,把握正确的方向成为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在我国,正确的方向是由中国共产党指引的,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企业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都要服从党的领导。企业加强党的领导是由相应的体制机制实现的,通过加强工作机制,使党的重大方针和重大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得以贯彻和落实,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是党要包办一切,而是发挥为企业把方向、定战略、议大事、保落实的作用。在实践中,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加强企业内党的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释放科技创新的潜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锚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标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管理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管理者,管理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要具有企业家精神。熊彼特讲的企业家精神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意义的商人、管理者、首席执行官、投资者或资本家所具有的素质或能力,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和气质[36]。在我国,包括宋志平、宁高宁、方洪波、潘刚、刘汉元等企业管理大师们一致认为[37],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是创新进取精神。评价一位企业管理者是否优秀、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可以从五个方面考量:一是具有创新进取精神,能够带领企业持续创造优异业绩;二是具有厚德修身的品格,值得企业员工尊敬和追随;三是在逆境中能够坚韧不拔地带领企业渡过难关;四是具备责任担当,关键时刻勇于担责;五是具有家国情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企业家精神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有重大意义,中国经济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企业创新及其背后的企业家精神,拥有一批勇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38]。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所有者、创始人都能称为企业家,他们只是企业的管理者或高层管理者、最高层管理者,只有拥有企业家精神这种特质的企业所有者、创始人才有资格称为企业家。在企业之中,并不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天生具有企业家精神。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所有者、创始人以及企业中的管理者进行教育,使其拥有企业家精神。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将企业家与民营企业老板联系并捆绑在一起的认识是错误的,坚决抵制与批驳弱化甚至否定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等错误的言论与做法,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消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使其轻装上阵。企业家、管理者要带领企业创造价值、获得利润,他们多分得一些经营获得的财富是理所应当的,要保护他们的个人财产不受侵犯,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企业家、管理者要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这可能面临失败的局面,整个社会要有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们经营的失败与带来的损失,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大力宣传企业家、管理者的社会贡献、先进事迹,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让企业的管理者拥有企業家精神,不仅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提升经营效益,还能孕育出新的企业和企业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EB/OL].(2023-09-0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7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EB/OL].(2023-09-0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32.htm.

[3]杨广文.关于生产力的质和量[J].晋阳学刊,1985(2):24-28.

[4]胡潇.历史辩证法的辉煌:论毛泽东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矛盾分析的科学性[J].广东社会科学,1994(1):28-34.

[5]周延云,李琪.生产力的新质态:信息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6(7):90-92.

[6]王学荣.从传统生产力到生态生产力:扬弃与超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15,28.

[7]张黎明,周晓宇.论信息生产力的质态变化、特征与价值[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5):108-111.

[8]廖才茂.试论知识生产力及其生成条件[J].当代财经,2000(9):3-7.

[9]高伟梧.生产力的质变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J].商业经济文荟,2002(6):58-61.

[10]张忠良.我国现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与党的“三个代表”作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9.

[11]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7-85.

[12]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13]令小雄,妥亮,金喆威.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273-282.

[14]姚树洁,张小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战略价值与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12-128.

[15]胡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及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6-75.

[16]柳学信,曹成梓,孔晓旭.大国竞争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45-155.

[17]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46-159.

[18]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11.

[19]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27-145.

[20]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 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6):137-148.

[21]周绍东,胡华杰.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247-255.

[22]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

[23]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22.

[24]李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来自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11-14.

[25]刘志彪,凌永辉,孙瑞东.新质生产力下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以江苏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3(11):59-66.

[26]王珏,王荣基.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1-17.

[2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77.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3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3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3.

[3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EB/OL].(2022-02-28).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2/28/content_5676110.htm.

[34]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EB/OL].(2023-03-06).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06/content_5744931.htm.

[35]新华社.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8).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99599.htm.

[36]向松祚.熊彼特对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强调是具有突破意义的[EB/OL]. (2020-03-13).https://www.163.com/dy/article/F7K8TAUC0519A8F3.html.

[37]吴立群.何谓企业家精神[EB/OL].(2023-10-08).https://new.qq.com/rain/a/20231008A05J5400.

[38]吴晓波,吴东.中国创新驱动的演化:从追赶到超越追赶[J].China Economist,2023(4):86-114.

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nnotation,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ffective paths

LI Zheng1a,2, CUI Huiyong1b,3

(1. a. China State-owned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b. Institute of Economic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P. R. China; 3. Institute of Marxis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P. R. China)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which is not only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but also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s more advanced form of productivity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productivity. In essenc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Marxist productivity, with the nature of practicality, comprehensiveness and development.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se constituent elements include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abors, the improvement and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means of production,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objects of labor,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forming the conditions for nurtur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e main formation path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cultivating world-class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labors; the second is to deeply implement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ird is to build a large-scale unified national market to realize the expansion of objects of labor; the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 unified national market;quality of the workforce

(责任编辑  彭建国)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创新团队风采展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1)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