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领”加持,工厂迎来“繁花时代”

2024-04-10 02:41morlee
青年文摘 2024年7期
关键词:蓝领繁花工厂

morlee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新动能驱动下的新职场》显示:在投向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跨行业求职者中,16至25岁的求职者比例在过去三年间从21%提升到31%。

我们不禁要问,原本让年轻人“闻之色变”的工厂为何重拾了吸引力?工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进入工厂之后,年轻人又能收获什么?

从粗放到智能,工厂正在如何进化?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厂打工的经历,邵迪至今心有余悸。17岁时,因学习成绩不佳,邵迪离开学校,随父母南下打工。在那家私人作坊里,邵迪的工作是剪线头,工资计件,一件两毛钱。干了没几天,来了一批货,堆在厂房里顶到天花板。邵迪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2点,那一刻,邵迪绝望了。他要立刻离开这里,回学校上学。

重返学校的邵迪很争气,逆袭考上了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到毕业时,本专业的同学大多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考公、考编,进入体制,一条是进入工厂,专业对口。邵迪更渴望后者,在他看来,现在智能制造业的工厂不论是工作环境、工作待遇还是工作前景都十分可观。他的目标是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当地最具规模的智能制造工厂。

不过想要拿到offer并不容易。在邵迪的竞争者中,不乏更好的院校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经过几轮面试,邵迪幸运地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技术员。

2024新年伊始,邵迪出差到兄弟单位,刚刚落成的联想天津创新产业园。站在大门外,你几乎意识不到这是一座工厂,反而更像一片写字楼。而当你走入其中,会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一间间整齐的办公室、会议室、茶水间,穿过安检门,一条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开始出现,工人们穿着整齐的蓝色和灰色工服,若干机械臂从他们身旁伸展出来,在电流低沉的蜂鸣声中,极简风格的制造设备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LED灯带,几乎让人分不清那究竟是指示灯还是氛围灯。

工作环境巨变是产业升级的投射,这种升级也在工厂中创造了新的岗位。邵迪的工作,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擎着螺丝刀埋头苦干。从进厂开始,邵迪从技术员一路晋升,组长、班长、工程师,一直到现在的生产规划主管。他现在的工作,是对生产线进行整体规划,用最小的成本满足最大的生产任务。有时候,他的一个微小的规划决定,就有可能为全厂节省10万元的成本。

过去,传统制造业需要大量体力劳动,固化的生产单元也造成了去技术化的现象,拧螺丝的工人只会拧螺丝,贴胶带的工人只会贴胶带。而現在智能机器正在不断取代传统劳动,对人机结合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对工作人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对生产全流程有大局观,还要具备管理和统筹能力,更要有跨学科的教育背景。

这些在工厂中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正在成为一个崭新的、不断扩大的、有别于以往“蓝领”“白领”和“金领”的新群体,社会学家将之称为“紫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认为:“‘紫领是‘蓝领‘白领‘金领的混合体,既具有‘蓝领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拥有‘白领的管理创新能力,还具有‘金领较高的知识结构、公关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社会关系资源等综合素质。”

当然,除了工作本身的社会价值之外,邵迪也拿到了在同学中还不错的薪水。收入和价值感的双重满足,让他心满意足。

从沿海地区的服装作坊,到智能制造业的智慧工厂,从修线头的小工到高技术的“紫领”,邵迪的故事,就像一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缩景观,也解释了为何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涌入工厂。

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升级又改变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和工作价值,催生了对高水平人才的新需求,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终重塑了工人的价值。“紫领”群体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为时代浪潮的新产物。

一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出现了白领空心化的现象,许多白领虽然坐在办公室中,但实际的工作价值、成长潜力和晋升机会都少得可怜;另一方面,工厂中的“紫领”群体却能够获得丰富的职业培训、个人成长空间、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成就感。因此,如今的工厂已经不再是过去令人“谈之色变”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片就业新蓝海。

从“操作工”到“课长”,普通人如何改变命运?

除了像邵迪这样本科毕业进入工厂的“高起点”求职者,许多专科甚至职校毕业的基层“蓝领”,也在制造业领域找到了自己向上攀登的出路。

专科院校毕业的汪全斌在刚刚进入社会时做过许多工作,但总是不得其法,“干来干去也没干出个名堂”。

后来为了谋求稳定,汪全斌进入工厂,成为一名一线操作工。刚进厂时,汪全斌颇有些落差感,但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快来了。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弦歌工坊”在合肥开办。汪全斌通过面试被纳入其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再学习”。

虽然困难不少,但汪全斌也收获颇丰。除了在业务层面刻苦学习,他还借着这个机会,锻炼起自己的管理能力。汪全斌毛遂自荐,竞选成为学习班的班长,负责班内的日常管理工作。

由于在“弦歌工坊”表现优异,毕业后,汪全斌由制程工程师提升为车间课长。再之后,他接触了更多的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参与了部门和公司重大决定的讨论,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如今他管理着10个班,300多名员工。

从一线操作工到车间课长,从“蓝领”到“紫领”,汪全斌的故事背后,是“紫领”群体为基层工人带来的巨大上升潜力和穿透性。通过企业内部的培训、培养、晋升激励等方式,让广大的“蓝领”群体有机会成为“紫领”,甚至在未来成为“金领”。

工厂的“繁花时代”

在我们讨论“紫领”群体时,一个显著的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的技术人才缺口由来已久,在多年前便已成为媒体上讨论的热点。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统计,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业数字人才缺口约430万人,人才供应与需求比率为1∶2.2。预计到2025年,行业数字人才缺达550万人,人才供需比为1∶2.6。

当智能制造业开始雄起,“紫领”群体应运而生,它的工作难度、工作价值、薪资收入、个人成长和工作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尽管社会舆论还在转变的过程当中,但智能制造业的工厂已经通过“紫领”群体的中产化重构了它自身的价值。我们可以将当下称为工厂的“繁花时代”,各种教育背景、专业背景、能力特点不同的年轻人,都可以在工厂中找到自己的机会,像繁花一样各自伸展,开枝散叶。

对于求职者来说,制造业进入“繁花时代”显然是一种良性的进化。在就业形势紧张,白领空心化等问题日益显著的今天,“紫领”群体的出现不仅让他们收获新的职业通道,更让他们在不确定的时代中,找到了可以稳定上升的,能够获得快乐、价值感和个人成长的新赛道。

汪全斌想告诉那些想要进入工厂工作的人们,只要你做好了准备,工厂中总是有无限机会。同时,他还想告诉更多工厂之外的人们,今天的工人群体,其实是一群值得被尊重、值得被关注、值得被扩大的可爱的人。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范李丽图)

猜你喜欢
蓝领繁花工厂
报告:中国蓝领群体月均收入5 000元至8 000元
繁花之梦
王建清为蓝领代言
郭锐20年磨炼成“蓝领状元"
心有繁花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蓝领“高薪”背后的尴尬
“繁花”如麻
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