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茹,梁 盼,吕东博,程 铭,朱兵兵,高剑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2)
胃癌是全球第5常见恶性肿瘤,居癌症相关死因的第4位[1];其分化程度为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准确评估对于制定诊疗决策及预测预后至关重要[2-3]。本研究观察脾脏CT表现用于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价值。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82例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男137例、女45例,年龄25~86岁、平均(60.0±11.1)岁;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低分化组(n=89)及中-高分化组(n=93):低分化组男60例、女29例,年龄25~82岁、平均(56.7±12.5)岁;中-高分化组男77例、女16例,年龄40~86岁、平均(63.1±8.7)岁。纳入标准:①接受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腺癌;②于术前2周内接受腹部CT扫描;③术前完善胃镜检查;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肝硬化、脾脏缺失、脾脏疾病、胰腺疾病或严重感染性疾病;②CT图像质量差或胃癌病灶过小而难以评估;③术前接受放射或化学治疗;④既往胃手术史。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KY-0035-003),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嘱患者检查前禁食6~8 h,检查前15 min饮温水800~1 000 ml。采用GE Discovery 750HD CT扫描仪行腹部扫描,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FOV 500 mm×500 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5 mm;之后采用双头泵式注射器以流率3~3.5 ml/s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350 mgI/ml)1.5 ml/kg体质量,分别延迟30 s和70 s采集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
1.3 临床与CT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肝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准确位置,分为贲门胃底癌、胃体癌及胃窦幽门癌。
由2名不知晓患者临床资料、具有5年以上CT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于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阅片,意见不一时经讨论达成共识。记录肿瘤厚度、最长径、CT值(分别于轴位平扫图像、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显示肿瘤最大层面尽量避开坏死、钙化进行测量,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及Borrmann分型,临床T(clinical T,cT)分期、临床N(clinical N,cN)状态(+/-)、临床TNM(clinical TNM,cTNM)分期[4],以及脾脏厚度、CT值(分别于轴位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图像中测量,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计算肿瘤动、静脉期强化率:动脉期强化率=(动脉期CT值-平扫CT值)/平扫CT值,静脉期强化率=(静脉期CT值-平扫CT值)/平扫CT值。见图1、2。
图2 患者男,68岁,贲门低分化腺癌,BorrmannⅡ型,cT分期为3,cN(-) A.轴位平扫CT图示贲门部胃壁明显增厚(箭),平均CT值33.32 HU; B.轴位动脉期CT图示病灶轻度强化,平均CT值38.10 HU; C.轴位动脉期脾脏最大层面CT图示脾脏厚度48.41 mm,平均CT值77.99 HU; D.轴位静脉期CT图示病灶中度均匀强化,平均CT值86.09 HU,肿瘤厚度19.69 mm; E.冠状位静脉期CT图示肿瘤长径52.55 mm; F.病理图示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异型性明显(HE,×4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独立影响因素单一及联合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资料 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炎、高血压、糖尿病及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182例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CT表现 组间肿瘤厚度、肿瘤最长径、Borrmann分型、cT分期、cN状态、cTNM分期及动脉期脾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182例进展期胃腺癌患者CT表现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Borrmann分型、cT分期、cTNM分期及动脉期脾脏CT值均为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2.4 ROC曲线分析 以单一患者年龄、性别、Borrmann分型、cT分期、cTNM分期及动脉期脾脏CT值及其联合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AUC分别为0.639、0.577、0.621、0.690、0.714、0.606及0.861。见表4及图3。
表4 单一独立影响因素及其联合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效能
图3 以单一独立影响因素(A)及其联合(B)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ROC曲线
通过术后病理明确肿瘤分化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而言存在滞后性。内镜活检为术前明确胃癌分化程度的最常用方法,但易因采样误差而漏诊或误诊,约18.4%未分化型早期胃癌被误诊为分化型[5]。腹部CT为胃癌常规影像学检查方式,其所示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以及动、静脉期强化率等参数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术前以之预测进展期胃癌分化程度可为制定合理临床策略提供有力依据[6-8]。既往研究[7]发现老年男性胃腺癌倾向于中-高分化;本研究中,患者年龄、性别均为影响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之相符。
CT可显示胃腔内及胃壁情况、判断有无胃周淋巴结转移或浸润,为术前明确胃癌TNM分期的首选方法。本研究组间肿瘤厚度、肿瘤最长径、Borrmann分型、cT分期、cN状态及cTNM分期均存在差异,与既往研究[7-8]结果相符。有学者[8]发现不同分化程度胃癌肿瘤动脉期、实质期强化率及动脉-实质期强化率存在差异;但本研究组间肿瘤3期CT值及动脉期、静脉期强化率均未见明显差异,可能与患者分组不同有关。
脾脏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免疫功能障碍时CT常见脾脏密度弥漫性减低[9-10]。李森等[11]认为脾脏密度弥漫性减低为影响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XU等[12]报道,服用健脾中药可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脾脏CT值为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中等预测效能(AUC为0.606);联合临床及肿瘤CT表现可将AUC提高至0.861。
综上所述,脾脏CT表现可用于预测进展期胃腺癌分化程度,动脉期脾脏CT值可作为有效预测指标;联合临床及肿瘤CT表现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样本量有限,且未将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纳入研究,亦未进行生存分析,有待后续进一步完善。
利益冲突:全体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刘梦茹研究设计和实施、统计分析、撰写和修改文章;梁盼、高剑波研究设计、修改文章;吕东博、朱兵兵研究实施;程铭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