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管理研究

2024-04-09 11:05刘朝阳魏文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刘朝阳 魏文娟

[摘 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导向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ESG为衡量要素已成为近年来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机构重要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行动指南。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ESG表现良好的公司更能获得竞争优势,实现生存和发展。基于此,文章系统梳理我国ESG发展情况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价值及其中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管理建议。

[关键词]全面注册制;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2.019

[中图分类号]X322;F271;F8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2-0059-03

0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当前,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需要持续加强对外部环境、社会伦理和内部治理的关注,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推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ESG作为一种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协调发展的投资理念,其向市场传递了企业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的绿色发展价值观,高度契合国家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又公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此全面注册制实施正式拉开帷幕。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并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从某种意义来看,全面注册制希望实现的目标与ESG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一改以往的“严进松退”机制,加快不良公司出清,从而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公司治理,自觉规范经营,而ESG表现优异的上市公司则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     我国ESG发展情况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1.1   我国ESG发展脉络

我国ESG信息披露制度以政府、监管部门、交易所、行业协会发布的一系列指引和政策为主,相较于发达资本市场,我国ESG政策法规建立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建成利益相关者协同框架下的制度体系。我国ESG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ESG理念形成与倡导自愿披露责任报告阶段(2008年以前)。2002年1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上市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此举被认为是监管机构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步。第二阶段,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阶段(2008—2015年)。2008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作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两种模式。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披露制度阶段(2016年至今)。近几年,我国ESG信息披露原则和指引不断完善,如2022年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更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首次加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表述,主要包含在公司治理中加入社会责任范畴,要求上市公司依据规定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以及损害公共利益可能会被强制退市等3个方面,并明确指出上市公司需要根据规则定期编制并公布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报告。同期,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将科创50样本公司纳入强制披露范围。2022年4月,《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发布,其中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将ESG信息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重要内容。

1.2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现状

2023年7月11日,商道融绿发布了《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2023》,其中对近5 000家A股上市公司的ESG数据进行了研究,并对中证800指数成分股2018—2023年共6年间的ESG评级表现作了重点分析,反映了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ESG信息披露及ESG风险的整体情况。截至2023年6月2日,

A股中有1 75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ESG报告,占35%,其中,沪深300成分股上市公司中有278家,占93%。虽然当前上市公司ESG报告仍处于自愿性信息披露阶段,但近两年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率有显著提升。在指标的披露数量層面,社会、治理相关的指标披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自愿披露指标的披露率已经接近50%。值得注意的是,定性指标的披露率仍明显高于定量指标。在ESG指标的披露质量层面,统计平均得分在60分(满分100分)以上的指标占比接近50%,这意味着仅有1/2的ESG指标表现达到“及格线”水平。

总体而言,2022年A股上市公司ESG指标披露率和披露质量均在稳步提升,以中证800成分股为代表的头部上市公司提升更为明显。但我国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落后于披露数量的提升,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要继续提升披露率和披露质量。

2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价值及存在的困境

2.1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价值

上市公司ESG表现与企业投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高杰英等人指出,良好的ESG信息披露可以让潜在投资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公司非财务状况,尤其是在发展成熟、信息有效性高、公司治理效果好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1]。这是因为除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行业环境、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优秀的ESG评级已逐渐成为决定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标准之一。李井林等人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对其融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2]。研究发现,与未披露或披露质量较低的上市公司相比,高质量披露ESG信息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高的融资成功率。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良好的ESG信息有助于债权人充分了解标的公司,从而降低选择成本,进而减少风险溢价补偿,最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3]。此外,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声誉保险和信息监督机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上市公司高质量的ESG信息,意味着其在践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付出了努力,这将给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增强利益相关方的价值认同感。若上市公司遭遇负面事件影响,良好的社会声誉将起到保险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弱负面事件对企业的冲击,这反过来又继续促进上市公司持续优化ESG表现,形成正向反馈机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而且有助于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更会给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2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困境

上市公司实施ESG信息披露的困境主要集中在制度成本和ESG信息內容方面。第一,从上市公司成本效益的管理角度来看,如果ESG信息披露成本高于披露带来的收益,那么公司可能会拒绝披露或进行不规范的披露。第二,从上市公司处于不同行业的现实角度来看,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根据A股相关数据研究得出,金融、房地产和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最好,而电力、采掘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最差。原因是电力、采掘和制造业普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4],相较于金融等行业,其ESG评级偏低是必然的,这便与上市公司经营领域密切相关。若不充分考虑这些现实情况,ESG可能会给部分实体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三,从ESG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的现实角度来看,当下披露内容缺乏权威指引,造成ESG报告主观性较强。近五年发布的上市公司ESG报告数据显示,其定性的文字表述比例远远高于定量的数据表述,从而导致报告的主观性较强、客观性较弱,而这又造成一系列问题。例如,将导致ESG报告的风险揭示作用降低。由于ESG报告标准未定,具有一定灵活性,上市公司一般不会在报告中披露自身的ESG缺陷,那么报告将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揭示功能。又如,上市公司可能会披露部分ESG信息来宣传自身业绩,让ESG报告成为其宣传推广的工具。由于缺乏统一的ESG披露标准,ESG信息可能存在歧义。

3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管理建议

3.1   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体系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核心,加强ESG信息披露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势在必行[5]。由于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时存在天然的自利性,上市公司一般会通过模糊化表述披露或选择性披露来维持自身良好的外在形象。对此,首先建议由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协同调研,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ESG信息披露体系,通过细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标准,压缩上市公司自利性披露操作空间。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根据行业属性进行分类,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由自主披露转变为“填表披露”,由此提高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标准性和有效性。其次,基于正向示范效应,建议由现代服务业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作用,积极落实我国“双碳”目标,严格遵守ESG信息披露指引,证券交易所同步配套相应奖励机制,正向激励其他企业进行高标准的ESG信息披露。最后,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完全自愿ESG信息披露的制度有效性较低,而完全强制ESG信息披露的制度成本又过高,因此这两种极端状态均无法适应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的资本市场环境,建议我国可先试行半强制化的ESG信息披露制度。

3.2   将ESG评级纳入上市公司监管和评价体系

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ESG评价认证体系,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治理[6]。建议将ESG评级纳入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和评价体系。通过将指导性制度与强制性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发挥制度的惩戒作用,通过明确ESG各个维度的负面问题,对那些ESG表现不佳的公司进行更多的指导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治理效果;另一方面,明确ESG激励标准,在绿色信贷和政府采购等方面对ESG表现较好的企业给予更多优惠支持,以确保ESG在资本市场上能够产生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信号。

3.3   推进ESG融入上市公司治理体系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需要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ESG的内在价值。上市公司良好的ESG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融资约束[7]。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在战略层面加强对ESG的认识,将ESG发展理念嵌入公司治理和战略决策管理机制之中,发挥ESG在企业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和内部控制中起到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首先,增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识。引导上市公司管理层加深对ESG及其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公司对ESG信息披露的意识和热情,变“被动披露”为“主动披露”。其次,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ESG信息披露使上市公司能够梳理自身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有助于上市公司综合掌握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加强对ESG数据的收集、验证和报告,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可靠,有条件的话,可聘用第三方机构对其ESG数据进行审计,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最后,构建上市公司ESG管理架构。建议上市公司根据公司治理状况、业务规模、行业影响等因素,选择最优的ESG治理架构,以便上市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充分发挥ESG的职能作用。例如,上市公司可制定科学的ESG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ESG信息披露团队,负责ESG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告,确保ESG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合规性。日常经营中加强内部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全员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度和认识,把ESG理念实质性地融入企业日常运营中。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等.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1(11):24-34,72.

[2]李井林,阳镇,易俊玲.ESG表现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来自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J].企业经济,2023(2):89-99.

[3]陈晓珊,刘洪铎.投资者关注影响上市公司ESG表现吗:来自网络搜索量的经验证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2):15-25.

[4]白牧蓉,张嘉鑫.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构建路径探究[J].财会月刊,2022(7):90-99.

[5]沈洪涛.“双碳”目标下我国碳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22(9):2-9.

[6]邓建平,白宇昕.域外ESG信息披露制度的回顾及启示[J].财会月刊,2022(12):75-80.

[7]李昕.浅析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文化,2023(6):141-143.

[收稿日期]2023-06-03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X证书制度专项研究课题“1+X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20200101)。

[作者简介]刘朝阳(1989— ),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会计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公司治理;魏文娟(1987— ),女,河南许昌人,硕士,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