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娟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智能媒体时代,技术革命已经改变了传播者、媒介、内容之间的互动模式,网络用户对智能媒体内容的认知、体验、态度和行为在文本、视频、图像、语音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分布和发展趋势。短视频作为新的传播形态,充分利用大众碎片化的网络消费习惯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传播着形态多元的内容信息。在“内容为王”的消费语境下,PGC 短视频冲击着传统媒体,改变了短视频的创作模式,引发了网红现象、直播经济、短视频社群社区、草根狂欢等文化,因此创作内容精致的精神产品提高网络用户的文化审美品格,取得娱乐时间的有效性就需要采取有利的手段提高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具身认知理论将身体、心理和具身环境三要素相互镶嵌,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将这三要素转移到PGC 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将PGC 短视频创作中的内容生产者、视频用户和视频生态媒介平台三要素借助具身认知理论在学习、行动、反思和实践的具体活动中进行相互转化融合交互,形成PGC 短视频创作内容生产与产出消费的良好循环互动机制,以完成PGC 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在创作实践中的具身认知交互及意义构建。
对于PGC短视频媒体文本的认知和意义表达是“有机体在与世界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构建和理解意义的”,意义建构是一个“植根于生物性有机体的、关系型过程”[1](P38)。这里的“有机体”实为PGC 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他们在PGC短视频生产创作与消费的过程中具有自发的组织性,循环的交互性特点,同时拥有“有机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身体内部生理结构与外部社会自然环境的沟通关系通过PGC短视频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构成了意义生产与表达的情绪对接点和交流互动的情感共振,这种认知的具身性、交互性和网络化使得PGC短视频的传播主体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关于社会交互的对话、交流和意义表达成为现实。
(一)视频化与现场感的话语表达。一种技术体系,往往体现了这个社会时代“配置内部”的协调性;同时,“根据它所处的文化环境,都具备一个不同的象征层面”[2](P50)。PGC短视频是由所谓“象征层面”的媒体视频文本的字幕、图像、视频、语音、符码等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所构成的媒体文本或视频话语形态。新的传播形式PGC短视频是社会化媒体在网络空间传递信息、话语交换、人际交互、意义建构的实践活动产物,直观的表达就是视频化。所谓视频化,是视觉和听觉两个维度在现实时间和网络空间联合传递信息的一种表达方式,视觉信息以物象、图片、字幕、色彩、线条、构图、影像、明暗等可视的视觉形象展现,听觉信息由人的语言、自然界的音响或模拟音响以及主观创作的音乐形式组成,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视听兼备的视频化形象相比于文字表达更能在短时间内以直观化形象化的影像实现信息的传播,并辅助人体大脑或身体在认知上进行思维与实践的双重刺激完成认知过程。同时影像信息视频化的表达辅以运动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真实地展现在受众眼前,完成了视觉图像和听觉符号在媒体文本中线性或非线性排列组合的媒体视频文本建构,消除了传统文本的多释性和多义性,在人体大脑中可同时调动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两条通道来处理信息,实现视频信息的有效传播。
从现场感的角度讲,网络传播的速率已经进入5G时代,技术的先进性、传播的快捷性、共时性甚至是时空维度的零距离,大大压缩了PGC短视频话语生产的时间间隔性,现场直播的同步性缩短了短视频媒体文本生产—消费的过程周期和时长,即使是相隔千里万里借助网络技术网民也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同步直播的影像中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仿佛置身短视频现场,即时传播即时互动成为网络人际传播的特殊属性。这种视频化现场感的话语构建方式,推动了PGC短视频传播的矩阵式链接,也更加从垂直或综合的维度加大了短视频传播的范畴,专业化、市场化、精品化的PGC短视频内容生产与创作,是时下以“内容为王”消费语境的直观体现。
(二)“观看”与“凝视”的语法表达。“观看”与“凝视”的两个概念旨在阐明PGC短视频用户即受众介入短视频媒体视觉文本的本质。“观看”的本质不仅仅意味着摄像机的定位使得短视频受众以某种方式“观看”特定视频文本当中的特定对象,它更能将受众在“观看”时“带入”到一种文化体验中。换言之,短视频受众在具体的媒体体验中所具有的文化背景促使其采取某些“观看”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看”并不是完全中立的。PGC 短视频受众在观看某个形象时所“带入”的因素与其对该形象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这决定了“观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凝视”的概念与短视频受众关注形象的强度有关。智能设备上短视频播放平台有无数的短视频视觉文本供受众选择,受众的“观看”因视频文本内容信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浏览,无效点击,有效点击,全程观看、扫视等,不同的形式会因其他因素的介入而产生变化。在特定的情境下,大部分的受众可以有效观看其所选择的视频文本,而且能够让短视频受众“凝视”的视觉文本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因此,与其说“凝视”的概念与短视频受众的目的性相关,不如说“凝视”与意义的生产、身份/认同的构建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有关联。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讲,PGC短视频受众的观看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认知过程,受众不仅认同于短视频的某些元素,比如短视频里的某些事物某个人某种现象,还要认同于通过摄像机完成“观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短视频受众成为视觉文本话语的主体。PGC 短视频是某种程度上的写实主义和叙事所构成的影像世界,受众认同于屏幕上的影像世界,主宰自己可以感知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完成了意识形态对社会性产物短视频的意义构建,从而让自己的成为认知领域的主体。由于受众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参与了视觉文本的意义构建,其中的“凝视”外作用于对与PGC短视频画面,同时也内化于具身行为和大脑思维的运作,这正是“凝视”行为在考量作为主体的受众所具有的结构、功能和行动的理论阐释。
PGC 短视频用户在观看视觉文本的过程中会建立其自己在短视频影像中的主体位置,这样的认同使得短视频影像具有了一定的意义。法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雅克·拉康(Lacan 1993)指出,理解“凝视”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理解“镜像自我”的概念[3]P168。无论是照镜子还是观看短视频,受众都会在观看影像的过程中产生兴奋和快感,而镜子或影像屏幕上出现的自我影像是否是真实的自我会给受众带来疑惑的区隔困惑,并给受众造成相互对立的心理定位:受众在凝视短视频的时候把它们当作是“真实的”,但同时又知道它们不是“真实的”。
在智能联网的今天,PGC 短视频创作需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知行合一等传统文化思想的理念,将网络社会的关系动态与规则秩序相结合形成平衡,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关系的处理中寻求PGC短视频创作的文化精髓和哲理思辨,这不仅仅是“身心共同体”认知的观念意识,更是“内容为王”在 PGC短视频创作与消费中意义表达的原则体现。
按照传统认知理论,话语的意义结构来自大脑的信号编排、加工,外界的物理刺激一经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一切关于“意义”的组织都是超越物质性身体的高级认知的结果[4]P24。而具身语义学(Embodied Semantics)观点认为,“概念表征过程中有感觉运动脑区的参与,这些脑区决定了概念的意义”[5]P32。正因为如此,PGC短视频的话语认知除了依据视频文本所传达的视听语言符号语义作用于人的大脑神经细节外,也依赖于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和视频用户的感知系统和行动系统。PGC 短视频视觉化的观看机制是经短视频文本视听符号等镜头内容在观者思维中快速思考的流程中活动运动着的大脑和具身行为的实际运作后,形成的关于短视频媒体文本的话语理解和意义表述。人的身体、智能设备、观看场景以及刷频的过程是所有外在因素与内在心智感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互动循环过程中的各个因子共同铸就着PGC短视频生产创作与消费的“情境化”话语空间,并引导或延伸或限定具身因子对话语空间的延展和解释。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传播机制的嬗变,PGC 短视频的创作与消费都需要各种具身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达成话语意义表达的最优化。只有在PGC短视频的内容观看消费语境下,“观看”的意义才能产生和构建,关于短视频网络传播的“部落化”“社群化”“圈群化”的社会文化情境新天地才能生成。这不但凸显了PGC 短视频传播的市场效应,而且短视频观看过程中人们对视频文本的接受不再是单一接收,而是受众—视频文本—群体—社会直接的对接融合与循环互动,这种圈群互动的裂变式传播是智能时代网民全员参与共享的传播生态,不论是创作与消费的目标驱动模式、内容消费的高质量追求、偶发的情境结构系统还是网络社会空间的拓扑与重构,传统具身认知的模式将被颠覆,大众所依赖的个性化的心灵体感在心智的思考中进一步强化了身体和外部客观世界的情境性交互机制和对话模式,PGC 短视频媒体文本所传播的话语和意义才能被理解和延展。想要真正实现PGC短视频创作与消费情境化的意义表达,需要内容生产者和视频用户在内容生产上有效互动双方的经验、思想、言说和认知,以自身的亲历亲为投身到短视频媒体文本话语传播的交流情境中,对其中的话语修辞、语法句式和意指行为进行选择、调试和互动沟通,才能获得现实社会的个人或群体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建立熟人或陌生人的结构关系并形成群体共同性的价值肯定和身份认同。
具身认知所蕴含的“身心合一”“身心一元”的认知图式与PGC 短视频所蕴含的观念、思想、价值信仰等有利于短视频内容创作凝聚力量和达成共识,以视觉和听觉形式存在的短视频媒体文本所具备的文化符号、故事叙事、创作理念等作为短视频内容价值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支撑,这要求着PGC短视频创作必须与具身认知理论共创共享,并不断助力PGC短视频创作在“内容为王”消费语境下的价值共创和模式完善并产生认同。
PGC 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创作离不开视频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从媒体文本的策划、拍摄提纲的制定、拍摄过程的执行、后期编辑剪辑到整体作品的系统性把关检查都离不开专业的机构或个人的具身实践和艺术努力。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者的眼里,人类的话语行为和观看活动离不开环境、心智、身体的交互作用,身体在整个认知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PGC短视频创作与消费的话语理解中,“身体”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与短视频的内容文本、光影、形象、影像等人为主观创作的物质形态共生共存的介质,它们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双重引导下限制着“观看”主体的情绪情感和生理感知,又是在对短视频文本进行观看时进行着多样化想象与解释的知觉工具。所有的短视频传播平台想要实现短视频传播与消费的长尾效应和粘性用户及价值生产就必须在短视频创作的“内容”上寻找出路,具身认知与专业化制作的结合是最佳的合作途径。视频形象的直观性、运动性、逼真性、连续性、形象性与叙事内容的戏剧化建设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助力下才会延展短视频修辞话语与意义解读的叙事空间,在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才会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将短视频内容的话语符号和意义进行解码解读和意义重建,那些短视频内容文本所蕴含的隐喻才能被“懂得”,不同场景、艺术情境下塑造的角色形象才会让视频用户在情感、认同、观念和价值中产生心智共鸣和身体共振,短视频内容消费的真正价值才会实现。这足以证明,短视频所承载的隐喻意义和价值意义也将经由网络智能媒体和具身认知得到纾解、释放和建构。
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正在重塑着网络文化、技术传播与消费模式之间的结构关系,短视频消费的碎片化、移动化、社交化和智能化以及意义构建的开放性、群体性都将在改写传统传播模式的注解下体现出身份认同、自我表达、社交互动的多元价值追求,它深刻续写着短视频传播的生态格局和内容信息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掌握具身认知机制、认知逻辑和短视频话语表达的技巧,PGC 短视频内容生产创作与消费的健康、绿色、专业、艺术、规范的生态传播景观才会被成就和被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