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的构成性构图

2024-04-09 17:55:55郭愉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构图构成

摘 要: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在绘画构图形式上积极探索,形成了新的构图形式感,这种构图形式感源于对设计中构成因素的应用。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个方面,探讨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构成性构图。

关键词:构成;构图;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瑶族题材工笔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研究”(2021KY0688)阶段性研究成果。

1949年以来,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一直受到画家们的青睐,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从而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工笔人物画作品。这些民族题材工笔画创作真切地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文化,充分反映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已成为中国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在继承传统艺术表现方法外,大胆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艺术表现手段,在艺术形式上有了新的面貌,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这些发展和变化也为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构图是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的直接因素,也是影响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在绘画中,构图是指在一定的二维平面范围内根据画家的意图和思想情感,将各种形态、色彩、线条、体积、比例等形式语言进行合理的、有秩序的布局和安排,使得画面符合人的视觉审美需求,从而产生形式美感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中国画构图讲究立意定景,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运用开合、宾主、呼應、藏露、繁简、疏密、虚实等对立统一法则来构图取景,并巧妙地运用画面留白的手法,使中国画形成了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感。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鲜明、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民族艺术程式,在画面的构图形式上强调平面的装饰性,且利用散点透视突破时空局限,创造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构图形式。

近年来,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也在画面构图形式上积极探索,形成了新的构图形式感。这种构图形式感源于对设计中构成因素的应用。“构成”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对构成主义进行了发展与传播,这广泛影响了当时欧美各个国家的美术界和设计界。从根本上说,构成是指将点、线、面、形、色、质等各种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和形式法则分解并重新进行有机组合,使之具有美的视觉效果的新形象。构成更强调的是各造型要素所具有的独立审美价值,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其分解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符合审美规律的视觉艺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它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人的直觉的判断力和思维的想象力。

构成与构图具有一定的共性,它们都是在二维平面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形式美法则将所要表达的形象有秩序、有规律地组织和安排在画面中,从而表达画家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构成与构图又是有所区别的,构成中强调的视觉元素一般是指从自然形态中提取和概括出来的点、线、面、色彩以及几何形态。这些视觉元素在画面中经过分解之后重新建构新的画面形式。因此,“构成是解决形态的组织、形态搭配、形态与空间的结合,以及结合的法则、规律、方式的问题,使得物与物之间、形式与形式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机联系和统一,使单一的形态构成丰富,使凌乱的形态构成秩序,使其有活力”。

结合构图和构成的含义,本文所讨论的构成性构图是指具有构成意识的构图。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构图中一般应用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所以本文将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两个方面探讨。

一、平面构成在构图中的应用

随着当代视觉理论与视知觉原理研究的兴起,画家们开始探索平面构成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视觉形式美。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内,将点、线、面、形等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从而构成新形态的组合形式,形成理想的平面视觉效果。由于传统工笔画本身具有平面装饰性特点,因此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构图中引入平面构成也十分顺理成章。平面构成的引入也对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画面呈现了新的视觉效果,大大拓展了表现空间。

(一)分割与组合

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引入分割形式,是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最明显的形式表现。分割构成是平面构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画家将造型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秩序对绘画空间进行分割、组合,或是将整体切割成部分构成形式的视觉创造活动。分割构成可分为有形分割和无形分割。有形分割在画面中能看到明显的或直或曲的分割线,需要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在面积、位置、方向、疏密上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分割。如刘泉义的《小青》和《红线》,画面背景运用了有形的分割,这种分割形式构成感明显,具有一定的设计感。另一种分割是“无形”的分割——自然分割,也就是看不到明显分割线,分割线隐含在形象中,或由形象的组织排列形成块面,或由不同的色彩关系组成色块面积。如刘泉义的《闻香》,画面背景的油菜花自然形成了一个长方形块面,和前景的人物形象形成的纵向的长方形形成对比。无论是有形分割还是无形分割,都可以运用比例分割、等形分割以及自由分割等分割方法进行分割。这些分割形式具有自由、丰富的变化,能产生独特和新颖的画面效果。

在这些分割形式中,黄金比例分割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黄金比分割是指按照事物各部分间的数学比例关系将整体一分为二的分割方法,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分割。许多绘画分割法中都运用了黄金比分割,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也不例外。如孙震生的《大美西藏——迟归》,利用墙作为分割线将画面一分为二,墙的分割线正好处在黄金分割线上,左边较小的部分表现人物,右边为大面积墙面的肌理,使得左右两边形成强烈对比,也能引导观者产生联想。

(二)重复与韵律

重复性构成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构图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重复性构成是指同一事物的形态在画面中有规律并连续地出现,而相同形的不断重复能产生静态的韵律美感,相似形的重复或渐变能产生动态的韵律美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有秩序感的视觉效果。重复性构成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中重复现象的形式,许多民族服饰中的图案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构成,这也为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了许多视觉要素,也是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构成性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重复性构成包括重复基本形和重复骨格形两种形式。重复基本形是指同一基本形在画面中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基本形可以是点、线、面,也可以是同一基本形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形式。运用重复基本形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韵律感,也可以加深观者对这一事物形象的记忆。在民族題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常常采用相对重复的形式进行构图布局,即改变基本形的方向、位置,或是利用基本形的虚实变化和大小变化进行组织和排列。如王水清的《三月三》,苗族男子吹芦笙的形态被重复安排在画面中,高低错落的芦笙形成了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重复骨格形主要采用骨格线对视觉空间进行重复的分割,不仅能使画面产生一种冲击力,增加画面的张力,也能形成和谐并富于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在最近几年的许多画展中,较常见的是方格骨格形式的运用。这种构成形式最早见于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它由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纵横交叉而构成,形成一种骨格框架结构,再将基本形排列在方格之中,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秩序美感。如十三届全国美展中赵东的《塔吉克情》、何香凝的《净土》,都是采用了方格的骨格形式分割视觉空间,采用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头像作为基本形排列在方格之中,用构成的形式表现少数民族的人物群像,改变了以往集体照式的人物群像画法,既有一种秩序美感,也突出了不同性别、年龄人物的精神面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对称也是一种特殊的重复现象,是指同一形态在某种变换条件下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称、镜面对称等等。对称式构图一般会给人以庄重、均衡、稳定的美感。如王水清的《苗红之恋》,画中上方的两枚印章隐含的垂直线将画面一分为二,左右两边各有一苗女手拿红线,形成镜像对称形式。虽然两个人物的形象和着装基本一致,但是姿态和高低略有不同,这使得对称中既有均衡也有变化,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和时代感。自然界中有许多的对称生长结构,例如人本身就是一个对称生长的结构,所以人类很早就有了对称审美的习惯。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中,许多作品都巧妙利用了人物形象的对称生长结构构成一种对称式构图,如张国圣的《吉祥蒙古》采用竖构图的形式,描绘了一位身着蒙古盛装的少女,人物服饰上的装饰图案也形成了左右对称的结构,竖长的人物形象加上华丽的装饰图案,在对称式构图的布局之下让画面产生了一种高大、庄严、神圣的美感,令人为之惊叹。

二、色彩构成在构图中的应用

人对色彩的感觉是主观生理基础决定的,色彩是视网膜受不同波长光线刺激后产生的一种感觉。另外,由于地区、民族、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等不同,人对色彩的感受具有差异性。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因此,色彩构成是色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工笔画较之于写意画,更注重色彩的表达,往往在色彩方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体系以及表现方法,在色彩的表现上强调事物的固有色以及事物色彩类型化配置。少数民族服饰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引入色彩构成的表现方法,大大提高了色彩的表现力,既有重彩也有淡彩,作品色彩或绚丽,或清淡,或古朴,或雅致。

(一)协调色构成

协调色构成是指所使用的颜色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段上,都能互相弥补、互相协调的搭配关系,在色相环上是指60度以内的色彩搭配。协调色一般包括同类色构成和邻近色构成。同类色是指同一类型的、相同色相的色彩。在中国画颜料里,如曙红、胭脂、朱砂、朱磦等属于同类色颜料。同类色构成也就是同类系列色彩的组合和配置。同类色搭配出来的效果给人以协调、柔和的美感。在同类色构成中,为了使色彩有丰富的变化,通常运用同类色的明度、纯度的强弱变化来表现的色彩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如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王海滨的《塔吉克祝福》整体采用了红色的同类色构成,营造出了吉祥、喜庆、欢乐的气氛。邻近色在色相环中是指相距60度的两色。由于临近两色的色彩之间包含着同一色相的因素,所以邻近色的色相较相似,冷暖性质和感情特性较一致,色彩统一和谐,而色彩之间的差异性又使得画面有丰富的变化。如中国画颜料中的藤黄与朱磦、石青与石绿等,都是邻近色组合。邻近色的色彩构成是绘画色彩中较理想的色彩配置,色彩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给人以和谐雅致的视觉效果。

在协调色构成中,除了同类色和邻近色的应用,色彩明度和纯度的改变也会使得两色关系变得较为和谐。通过加入水、白色或墨色,可以提高或减弱两色的明度,也会降低它们的纯度,但是两色之间的关系更协调统一了,因为这两色之间有了共同的色彩因素。尤其是在淡彩作品中,这种方法应用较多,色彩清淡,色彩纯度较低,色调较容易协调统一。

(二)对比色构成

对比色是指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间的两种颜色,对比色构成一般包括补色对比构成和冷暖色对比构成。由于对比色缺少或没有同一要素,所以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鲜明、刺激、兴奋的画面效果。如补色对比构成,一般需要加入其他的调和色来调和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还可以改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来协调补色的不和谐感。王海滨的《塔吉克祝福》虽然整体采用了红色的同类色构成,但是大面积的红色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所以画家在服装上用了两小块绿色来和红色互补,又利用皮肤的白色调和了红色和绿色的补色关系。

由于色彩不能脱离面积、位置、形状等而独立存在,因而色彩的面积、位置、形状可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对比关系。色彩面积的大小决定了画面的色调倾向,而不同大小面积的色彩在画面中位置的安排和组织也能使画面产生节奏感。一般来说,视觉的焦点总是停留在孤立且适中的面积上,相对较难停留在很小或很大的面积上,王海滨的《塔吉克祝福》由于整幅画采用了红色调,所以在画中偏右一点点的小姑娘的裙子上用了一块适中的绿色,既能与红色互补,也能吸引观者的视线,成为画中的画眼。

构成形构图的运用使得当代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同时,构成性构图的引入突破了原有的传统思维模式,给了当代画家更多的思考空间。他们有意识地变换角度,思考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表达问题,为我们建立起新的观看方式。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构图与形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陈川.工笔新经典:多彩边地:少数民族创作技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郭愉勤,贺州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画。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构图构成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女性人物画探析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7:21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4:23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中国工笔人物画与时尚题材结合探究
浅谈构图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31:56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探析水建筑物中水闸的构成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