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军 马晓伟 梁丽
植树造林发挥着维护生态平衡、防火固沙、减少噪音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市地区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建设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植树造林技术,对病虫害实行有效防治,降低病虫害对林业带来的危害,促进林木健康成长。
一、植树造林的必要性
森林资源的减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在生态战略指导下,要践行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储备,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噪音污染。噪音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开展大范围的植树造林工作,能够利用树木有效隔绝或是吸收造林,从而实现减音降噪。通过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要改变通过牺牲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减弱汽车尾气、空气污染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危害。开展大范围的植树造林,通过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同时林木的增加也能够达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植树造林还能够通过发展林业产业的方式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所以,要重视植树造林,增加森林储备。
二、植树造林技术
1、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技术又称直播造林技术,通过播种实现大规模植树造林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撒播、穴播、块播、条播等,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一般情况下,适用于颗粒较大、易发芽、数量充足的种子,例如核桃、山杏、红松等,播种时,要保障播种量大体上相当于种子短径的2-3倍。东丰县在种植红松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考虑是否选择播种造林法完成植树造林作业。其次,要保障土壤肥力、水分充足,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播种最为适宜。最后,关于播种季节,播种造林技术不受季节局限,但不同树种在不同地区的播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春季的一些湿润地区以及高海拔地区、高纬度地带的山地,若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可以播种造林,若春旱严重,则播种效果相对较差。在秋季,林木果实成熟,在采种后可以立即播种,以减轻劳动压力,种子在土壤中过冬也能够在来年春季更早发芽,但弊端在于留在土中的种子容易被鸟兽蚕食或是被吹散,所以,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播种造林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播种造林时可以使用无人机取代人工或是机械。在选种时,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的不同选择优良品种,若播种时,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未达到播种标准,可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增加土壤湿润度,以保证种子获得充足的水分。该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工艺简单便捷,适用于山地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山地地区已经采用了播种造林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移植栽种的一种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是植树造林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最为简单的造林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且林木对外界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等优点。树苗栽植方法包括穴植、缝植、沟植三种,移植时间不受季节变化影响,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但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各自有着最佳的栽植时间。在春季气温回暖、土壤湿润、树木苏醒,大多数地区均可以开始植苗造林作业,具体植苗造林时间需要根据根系活动情况以及土壤解冻时间为依据。由于春季时间短,若确定在春季栽植,则要抓住时间,避免耽误林时。在雨季,植苗造林需要根据雨情适当变动,受雨季天气变化不定影响,蒸发量增大,苗木不易存活,植苗造林时选择蒸腾量较小的针叶树或是萌芽力强的阔叶树。为了减小蒸腾量,在栽植前,可以适当地修剪掉部分枝叶,或是截去主干,适当剪短主根,刺激新根生长。
3、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是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一种造林方法,包括插条造林、插干造林、分根造林等多种方法。优势在于成本低、工时少,但应用条件有限,不适用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插条造林的具体方法如下:以树木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该步骤的重点在于插穗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中、壮年优良母树1-2年生枝条或是1-2年生的苗干。以杉树为例,在选择时,会选择从根部萌发的1-2年生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要求不低于30厘米,不高于70厘米。根据土质类型和地下水位的高度确定扦插深度,一般情况下,若是干旱沙地,则要深插,且要扦插较长长度的插穗;若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条件较好,可以适当浅插,并选择长度较短的插穗。插条造林时,林木的存活率受季节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会在春秋两季开展插条造林作业,且根据树种的不同明确扦插深度,若是常绿树种,插穗的扦插深度是插穗长度的一半;若是落叶树种,扦插深度是在地面上留出5-10厘米长的插穗。插干造林是将幼树树干或是大苗的苗干直接扦插到造林地上,但在扦插前需要平整土地,为林木树苗的生长打造有利的生存环境。分根造林是将长度约为15-20厘米的根穗插入造林地中,扦插时既可以按照垂直方向进行,也可以斜插,在插入后要封住切口,以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4、种子处理技术
为了保障种子拥有良好的发芽率和较好的抗病能力,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浸泡、搅拌以及消毒等。在春季播种前,会将种子放在特定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间,一方面是为了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的停留时间,让种子尽快发芽,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病虫害对种子的危害,从而为后期树苗的生长打下有利基础。此外,在收集种子时,要选择籽粒饱满、外表颜色深且光泽度好的种子,要选择晴天收集种子,同时也要避免过早或是过晚采集。在收集完树种后,要及时晾干并去壳、去杂质,按照种子质量进行分级,同时将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以恰当的方法储存管理,避免种子出现问题。要密封储存种子,将干燥的种子放置在密封且干燥的容器内,并放置在阴凉处;或是将干燥的种子放在袋子或是木桶中,同时要保障储存环境干燥、通风,要做好鼠虫防范工作,避免虫鼠啃食种子。
5、水肥灌溉技术
树木的生长离不开水肥。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水肥灌溉工作,以保障林木的存活率。水肥灌溉量、灌溉周期等需要根据林木生长习性、当地环境特点等综合考虑后决定,严禁单纯地根据植树造林经验盲目施加肥料和灌溉。要科学灌溉,智能灌溉。在灌溉后,要及时松土,降低土壤蒸发量;要检查水质,严格控制灌溉量,要节约用水;适当使用雨水、井水、河水等进行灌溉,要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要根据植物生长习性明确是否使用硬水或是软水灌溉。要重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的应用,实现对水肥灌溉量的精准控制,进行环保理念。
6、整地除草技术
在栽植树苗前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林木的生长习性、造林方法等做好整地工作,使土壤松软度、透气度等符合林木生长需求,同时也要在播种前和播种后做好除草工作,避免林木生长所需养分被掠夺。在除草、松土时,要避免损伤根部,以保障林木正常生长。
7、封育造林技术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造林技术是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环节,涉及多种方法来确保森林健康成长与生态平衡。在传统的播种、植苗、分殖、种子处理、灌溉及整地除草之外,封育造林技术也是一种关键性的绿化手段。封育造林,即通过对一定区域实施保护措施,禁止人为干扰,让自然力量主导植被恢复,从而达到恢复和增加森林资源的目的。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力量,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投入,对生态环境的干预最小,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土壤水分的保持。封育造林不仅有利于植被的自然恢复,还能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如水源涵养、土壤侵蚀控制及碳汇增加等。然而,该技术也需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如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原有植被状态等因素,以确保封育效果。此外,适当的人工干预如剔除入侵物种、恢复性植被种植等措施,也常被结合在封育造林中,以加速生态恢复过程。总体来说,封育造林作为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友好的造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生态退化严重或自然灾害后的森林恢复中,封育造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常见问题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受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影响,其防治效果与预期相差较大,严重危害了林木的正常生长。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作,虽然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优惠政策,但防治体系的缺失使病虫害防治效果大打折扣,阻碍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经验的缺失,造成了在实际操作中各种问题频出,对技术、设备的操作未达到理想状态。除此之外,病虫害监控机制的欠缺影响了病虫害的预测精准度等。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一种无公害的病虫防治技术,且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拥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益鸟防治、天敌防治以及微生物防治三种。首先,益鸟防治。是指将益鸟投放到林区中,让益鸟去捕捉林中的害虫,以减少林区中害虫数量,控制病虫害危害范围。投放的益鸟包括但不限于啄木鸟、雀鸟。若使用益鸟防治手段治理病虫害,要控制益鸟投放数量,监控益鸟繁殖情况,避免出现其他问题。其次,天敌防治。是指将害虫的天敌投放到林区,以控制病虫数量,解决病虫害问题。最后,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微生物控制病虫害数量,减轻病虫害危害。例如,东丰县通过投放赤眼蜂预防叶松毛虫。针对落叶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东丰县林业局购买并组织投放了2.5万多个赤眼蜂卵卡,放置面积为1000余公顷。赤眼蜂是落叶松毛虫、松梢螟等有害生物的天敌。赤眼蜂会在落叶松毛虫、松梢螟等害虫产卵时将卵产在害虫虫卵内,通过破坏害虫虫卵的方式预防林地虫害。通过采购并投放6000卡周氏啮小蜂的方式防治美国白蛾,旨在2023年完成2300亩落叶松毛虫和15000亩红松球果害虫灾害防治任务,对年度灾情发生林分全面实施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2、农业防治措施
在育苗期,选择抗病抗灾能力较强的健康树苗,并在栽植前将树苗上的腐败物质清理干净。然后,及时修整林场,以合理密度栽植树苗,避免树苗过密或过稀影响其生长状态。要及时清理掉林场内的腐败落叶和垃圾杂质,从源头减少病源,为树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栽植多种树种的方式防治林业病虫害。在选择树种时,合理选择多种树种,并采用交替种植、错位间作等方式栽植树种,通过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方式提高林区病虫害防治水平,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减轻病虫害危害。
3、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是最常用的一种防治手段,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较为严重,与绿色理念相悖。为了契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在使用化学防治手段时,要精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以及浓度,从而降低化学药剂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并促进树木健康正常生长。根据病虫类型选择化学溶液的种类,根据病虫害严重程度确定溶液浓度,在喷洒时要精准控制喷洒量,以提高防治效果。在东丰县2023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实施方案中提到,在5-7月份,采取“生物防治为主,物理、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化学防治需采购无公害1%苦参碱1000公斤,生物防治需采购赤眼蜂卡10000个,物理防治以人工捕捉为主的方法防治落叶松毛虫,通过采购无公害环保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1500公斤的方式防治森林鼠害,旨在完成12000亩林鼠灾害防治任务,全县新造林鼠害致死率不超过15%,中幼龄林不超过10%的病虫害防治目标。
4、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对周边生态环境以及林木健康不会产生任何损害。诱杀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手段,通过安装捕虫灯、捕虫网等方式集中处理林业害虫。例如,可以通过拉下网罩的方式处理在林下区域繁殖的林业害虫,减低蝗虫、蚜虫等林业害虫对林木产生的影响。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林区安装杀虫灯以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安装黄板等诱杀工具减少林区害虫数量,控制灾情。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林木表面覆盖保护膜的方式阻止害虫繁殖和入侵。除此之外,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检查工作,及时清理虫卵,避免林区内大量害虫繁殖。东丰县在2023年计划完成全县79.6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全面监测工作,一方面,要全面实行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复检告知制度,加强检疫巡查,降低病虫害传播风险,另一方面,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日常巡查制度,做好月报制度。当发现异常枯黄松树时立即取样镜检、焚烧。此外,在春秋两季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做到防控无死角,一旦发现疫情能做到迅速防控。
5、合理规划,科学防治
建立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相关部门要根据规定和要求做好对应的疫病监测、检查和防疫工作,防止林業有害病虫入侵,同时加大对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以改善防治效果。要加强植树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力度,提高林木存活率,加大防治力度,为林木生长营造有利条件,深化对各种防治技术、种植技术的认识,并投入实践,以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要重视创新发展,以此改善病虫害防治效果。除此之外,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树种、栽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取得预期防治效果。
总而言之,植树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林木的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保障造林效果,要科学使用植树造林技术,提高林木存活率,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方面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轻病虫害的危害,为林木的健康生长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36300 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林场;136300吉林省东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136300 吉林省东丰县仁合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