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漪
2023 年,北京市进一步完善稳外资体系,推动各区、各园区、行业主管部门及第三方机构形成招商引资合力,通过服贸会、进博会等平台加强宣传推介,制定重点领域外商投资指引,开展外商投资地方立法研究论证,着力稳外资规模、优外资结构。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实际利用外资137.1亿美元。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729 家,同比增长22.8%。
为持续打造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推动全市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日前,《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对外发布。作为综合性的稳外资政策,《若干措施》突出北京特色、加大探索创新、注重需求导向,标志着北京市将在更多方面,以更大力度促进外商投资发展。
26条措施聚焦外商投资者关切
《若干措施》既吸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简称《意见》)的相关举措,又结合了北京市实际情况。据了解,《若干措施》涉及30 多个部门职责,全面涵盖并贯彻落实《意见》条款和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北京市“两区”建设等新开放领域实际,吸收了知识产权保护、外汇便利化、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最新政策,覆盖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政策内容,拓展了政策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新政策注重需求导向。聚焦外商投资者的重点关切和共性政策诉求,进一步完善投资服务、投资保护、要素保障等内容,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新兴业务拓展等需求,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从具体内容来看,《若干措施》由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八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发挥“两区”建设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推动优化外商投资企业外籍员工停居留政策、提升外商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等26 条措施。
同时,《若干措施》加大探索创新,提出了“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等方面符合北京市特色的创新举措,明确了“试点探索便利化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等《意见》中由北京市承担的试点探索任务。
去年,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也相继发布,这些政策文件在促进外商投资,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方面均有相关内容,例如“探索对干细胞与基因领域医药研发企业外籍及港澳台从业人员的股权激励方式;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外籍人员持护照可在线办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等。
据悉,在《若干措施》制定过程中,与相关法规及政策文件做好了衔接,包括吸收借鉴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和已经获批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外商在中国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受到外国投资者的青睐。
近年,外资研发中心在北京集聚发展,数量、能级不断跃升,在畅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渠道,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支撑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1 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第四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名单,共计34家,涉及医药、航空、环保、交通出行等领域。其中北京加科思新药研发有限公司、金叶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4 家企业为外资研发总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认定外资研发中心107 家。
据了解,外资研发中心是指全部或者部分由主要业务在国外的外国投资者投资,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业务范围中包括开展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研究开发和实验发展( 包括为研发活动服务的中间试验) 的机构。目前,外资研发中心分为研发创新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两类,其研发内容包括基础研究、产品应用研究、高科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
为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设立和发展,激发城市创新活力,自2022 年以来,《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相继发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支持知名跨国公司和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在京首次设立实体化研发创新中心或开放创新平台。根据其在引入国际创新资源、扩大开放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提升创新能级,支持在京外资研发中心由区域级研发中心提升为大区级或全球级研发中心。根据其在提升本地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的综合评估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 万元资金支持。
总部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跨国医疗集团医科达,为全球6000 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肿瘤和脑部疾病的放射治疗领域,其治疗解决方案和肿瘤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临床医生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医科达(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医科达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入选了最新一批的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名单。据了解,早在2006 年,医科达便在北京设立生产研发基地。2018 年,企业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后,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此后不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目前,醫科达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已超出其全球研发力量的一半,其中位于北京的研发中心是其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配备严谨完善的产品、技术开发流程及管理体系,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持续创新,为肿瘤患者所需的精准和安全治疗提供保障和支持。企业方面表示,研发中心将加快提供新一代直线加速器产品,全面满足中国各级医院及放疗中心对放疗设备的实际需求。
根据最新发布的《若干措施》,在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方面,除了支持外国投资者设立或提级扩容外资研发中心、外资研发总部,首次提出“支持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本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认定工作并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这意味着外资研发中心及研发总部将获得更多参与北京相关领域建设的机会,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
丝路资讯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深化教育合作
日前,中国教育部和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共同举办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百校合作论坛,双方签署《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大学合作北京宣言》,两国将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交流机制,搭建互学互鉴平台,推动数字教育合作发展。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第一副部長卡里莫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两国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自两国1993 年签署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文凭)及学位互认协议以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共享。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掀起“中文热”。数据显示,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目前约有2000 名学生学习中文,以中文为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加。
第37届非盟峰会聚焦地区安全与发展
2 月17 日,非洲联盟第37 届首脑会议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总部开幕。本届峰会持续两天,主题是“培养适应21 世纪的非洲人:在非洲建立富有韧性的教育体系,让更多人获得包容、长期、优质且符合实际的学习机会”。
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聚焦地区安全局势、非洲大陆发展、非盟改革、提升非洲影响力等。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在开幕式上对非洲一体化、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和机构改革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呼吁采取更积极的经济恢复措施。他表示,非洲仍面临安全局势不稳定、气候变化、经济治理缺陷、贫困以及社会不平等等重大挑战。他同时指出,非洲国家在气候、全球治理改革、非洲维和特派团经费筹措等问题上取得了更多共识。
柬埔寨首都跨河大桥项目开工
2 月19 日,柬埔寨百达隆巴萨河大桥项目在首都金边举行开工仪式。百达隆巴萨河大桥项目位于金边市南部,全长1650 米。项目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并设置两条摩托车道和两条人行道。
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计划于2027 年建成通车。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在仪式上说,中国一直以来为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支持,特别是十分重视帮助柬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迄今已使用各类资金为柬修建了十余座大桥,柬政府和人民对此心怀感激。2024 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柬方愿与中方一道,继续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扩大各领域友好交往,推动旅游业发展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