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人们在吉庆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假期,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市场呈现一派火爆景象。在北京,春节“消费力”更是强劲迸发。据统计,春节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7.4 亿元,同比增长36.8%,较2019年增长64.1% ;全市60 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到3144.2 万人次;文化娱乐类消费同比增长30.7%,旅游售票类消费人次、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5%、11.2%。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1749.5 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7.4%, 比2019 年同期增长25.7% ;旅游收入286.5 亿元,同比增长40.6%, 比2019 年同期增长27.4%。北京春节消费市场的优异表现折射出正在建设中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亮丽风采。
自开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市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新时尚、新业态模式为引领,推动消费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提档升级,高质量推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 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效格外亮眼。据统计,2023 年全市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4.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据市商务局介绍,这一年,北京市抢时间、抓进度,精心谋划部署,增强统筹合力,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全力实现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稳中有升。
高位部署形成合力
2023 年以来,北京夯实“高位部署、高频调度、协同联动”工作体系,依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财经委会、领导小组全体会等市级会议专项部署消费工作40 余次。对标商务部五大维度72 项评估指标,持续优化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发起“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智库”,构筑培育建设工作智慧辅助体系。
2023 年1 月10 日, 第190 次市政府常務会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2 年工作进展及2023 年工作要点。会议指出,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抓实抓细促消费工作,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和消费回暖。
2023 年2 月14 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展调研。他强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培育和促进新型消费,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潜力,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023 年2 月28 日,2023 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启动活动在前门大街举办。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首届京津冀消费季将统筹三地商业、文化、旅游、体育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标志性主题消费活动、发布一批京津冀旅游线路、举办一批新兴体育赛事活动、推荐一批特色美食、推出一批展会活动、推出一批特色消费场景、推选一批城市“伴手礼”、发放一批专项消费券,举办千余项促消费活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2023 年7 月10 日, 市委书记尹力主持召开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和专家等的意见建议。他强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型城市,要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释放消费潜能、优化消费环境,以首善标准打造一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3 年7 月26 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取得成效和下一步的部署安排。2021 年7 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 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来,北京以落实“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指引,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优化消费环境,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经过两年的培育建设,北京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方面稳中有升。
2023 年10 月25 日, 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工作情况等事项。会议强调,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正是有了来自高位的精心部署谋划,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协同联动,才形成了强大的统筹合力,推进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
加快补齐商业设施
商业设施是消费市场的基础性工程,是繁荣消费市场须臾不能离开的硬件支撑。2023 年,北京市落实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全年新开大型商业设施240 万平方米,完成崇文门等15 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任务,新落地西三旗万象汇、丽泽16 号、五棵松万达等项目均衡全市商业设施布局。扎实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列为全年民生实事任务的82 个便民生活圈已全部完成。
北京市出台商业步行街支持政策,首开LONG 街、门头沟檀谷等特色商业街等相继亮相。首开LONG 街位于昌平回天地区中部的霍营街道,全长约650 米,是昌平区政府精心打造的京北首条全时品质生活型商业步行街,是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由商业、办公及中央共享花园三部分组成的全新生活空间。2023 年6 月30 日,LONG 街正式开业运营,当日共接待游客21 万人次。原本普通的小区配套商业,化身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绿洲;原本空旷冷清的大马路,如今每时每刻都充盈着欢声笑语。首开LONG 街是北京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实践,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街区环境,这里的每一处改变,都精心地链接到回天百姓的需求,每一点创新,都致力于实现回天地区的活力复兴。
2023 年9 月28 日,正值“双节”前夕,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山谷新生· 慢闪启程——檀谷慢闪广场· 开街仪式”在檀谷商街顺利举办。作为门头沟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项目之一,该街区汇聚了31 家高品质店铺,涵盖3家全国首店、7 家北京首店、10 家区域首店,为门头沟区灾后的经济恢复提振了信心,注入了活力,也为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持续深化传统商圈改造提升行动。2023 年9 月16 日,THE BOX 正式营业,通过片区联动方式打造城市更新改造典范,布局多元融合网红打卡地。THEBOX 朝外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的北京特色UIC 城市活力创新中心,由北京市朝阳区政府联合朝阳文旅集团及URF 盈展三方共同打造。作为朝外UIC 北京特色片区的首个商业空间,THE BOX 朝外召集国潮热的青年文化和社群群体,多家独具本土潮流特色的品牌店铺与艺术创意单位的北京首店皆落户于此。
2023 年12 月30 日,喜悦购物中心焕新亮相,为百年金街新添一座主打国潮体验的新国潮购物中心。作为东城区2023 年重大项目之一,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位于王府井步行街南口,总建筑面积7.8 万平方米,共9 层。在外观设计上,王府井喜悦整体偏重于金色潮流盒子,室内空间设计以“Z 时代”年轻人喜好为主,聚焦潮流构建个性。
正是有了来自高位的精心部署谋划,以及各有关方面的协同联动,才形成了强大的统筹合力,推进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
不断拓展商业设施新空间。2023 年1 月6 日,DT51 亮相,为消费者提供时尚生活方式新选择。北京DT51 位于朝阳大屯路商圈的北苑路和小营北路交叉口,紧邻奥林匹克中心区,距离地铁5号线与15 号线的大屯路东站约600 米,交通极为便利。项目定位为高端社区消费,面向年轻时尚家庭的创新零售商业项目,覆盖地上7 层至地下1 层,总建筑面积约4 万平方米。
2023 年3 月17 日,西长安中骏世界城打造城市TOD 創新商业综合体。西长安中骏世界城集合地铁、公交枢纽中心、中骏天字系住宅、商业购物中心、方隅长租公寓等多业态于一体,以“超级TOD 综合体模式”,焕新城市活力,赋能城市发展。项目择址北京西部经济圈核心位置,一层直通门头沟地区最大交通杻纽中心,汇集20余条公交线路, 二层与地铁S1 号线桥户营站无缝连接。纵横交错的道路和轨交网络,为项目创造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3 年5 月19 日,西三旗万象汇开业,打造24 小时餐饮服务空间。作为西三旗地区2023 年第一个新开业的综合商业MALL,这里搭建起服务功能完善、消费场景丰富的区域型商业功能闭环,聚集了盒马鲜生、万象影城、优衣库、西西弗书店、星巴克、哈根达斯等240 多家知名品牌,其中北京首店及区域首店共计37 家。餐饮业态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青年公社、湊湊火锅、外婆家、太二酸菜鱼、温野菜、牛角日本烧肉等特色品质餐饮品牌齐聚。
各式各样的商业设施极大地丰富了北京的消费空间,让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更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景。据统计,2023 年1—11 月,全市60 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到22 亿人次,同比增长19.1%。
着力培育消费增长点
首店、老字号和新消费三个领域首都消费品牌矩阵不断完善,大宗消费绿色升级,数字消费创新迭代,服务消费高速增长,融合消费优势凸显。2023 年北京市下大力气持续培育消费增长点,将巨大的消费潜力转化为消费增长的真金白银。
首店方面,持续繁荣首店首发经济,2023 年1—11 月新落地品牌首店864 家,首店总数超3600 家。老字号方面,新认定第八批北京老字号15 家,老字号总数达244 家,年销售收入近1800 亿,实现“九成触网、七成直播”。新消费品牌方面,形成300 余家新消费品牌企业库,领跑智能科技和国潮玩具本土品牌赛道。
2023 年5 月26 日,“2023 全球首发节暨硬科技嘉年华”在中关村壹号正式启动,搭建“1×4×N”活动体系,推出“北京首店地图”,举办N 场新品首发、首秀、首展、首演系列活动,为国内外品牌搭建首发首秀展示平台,持续打造品牌消费新地标,引领时尚消费新潮流。
2023 年9 月12 日印发《进一步促进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四个方面,通过十大行动,30 项工作举措,四个保障措施,全面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
2023 年9 月26 日举办“第二届北京新消费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共话新业态、新场景、新品牌,并带来促进消费品牌矩阵培育、数字消费创新引领、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等多方位的政策指引。
在大宗消费和数字消费方面,2023年3 月21 日发布的《北京市关于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的方案》,鼓励本市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对本市符合条件的旧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进行8000 至10000 元的补贴,进一步促进本市汽车消费增长,优化汽车结构。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政策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60 亿元,带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分别增长12%、43.8%。3 月22 日发布的《关于支持二手车扩大流通和经销发展的通知》,对本市二手车扩大流通和经销发展业务给予支持,有力地扩大了本市汽车消费。二手车经销自行开票企业上升至249 家,开票金额38.39亿元。
2023 年 9 月8 日至11 月12 日,举办“2023 北京消费季家居焕新节”,联动百余家家居企业,活动期间,京东、联想、苏宁、小米、美团、建行生活、红星美凯龙等24 家参与企业线上平台发放京彩绿色消费券,消费券总金额超1 亿元,消费券核销100 万张,带动绿色智能商品销售超50 亿元。
2023 年6 月至12 月,举办“开放共享合作共赢 共建首都跨境电商新生态”系列活动,聚焦技术赋能,强化服务对接,服务支持进出口企业会做跨境电商、做好跨境电商,整合“关、汇、税、商、物、融”全链条生态资源,共同打造系列交流对接活动。认定潘家园、新发地等首批“北京市特色直播电商基地”13 家,头部企业交易额占全国直播电商比重过半,累计培育3 批15 家跨境电商产业园,落地跨境电商体验店10 家。
在服务消费及融合消费方面,加速转化服务消费资源优势。累计评选北京网红打卡地300 个,“北京礼物”达922件。依托“双奥之城”优势,持续引进国际体育赛事52 项,开展射箭公开赛等新兴赛事500 余场。新布局国际学校24 所。互联网医院数量达62 家。成功举办服贸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京港洽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积极顺应居民消费由单纯购物消费向沉浸式、场景化、个性化消费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促进融合消费支持政策,加快项目场景布局。
2023 年8 月13 日至8 月20 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京举办,包括“天坛奖”评奖等九大主体板块。电影嘉年华板块推出48 项沉浸式文化活动。
2023 年9 月21 日,2023 第二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正式发布。全年共发布京畿长城风景道等114 条“漫步北京”主题旅游线路。
2023 年9 月26 日至10 月8 日,2023 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京举办。共有来自51 个国家和地区的309 名球员参赛,其中WTA 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选手悉数到场,ATP 前十名中有8人参赛。门票销售3300 万元较2019年增长1.2 倍。
2023 年12 月,连续启动冰雪消费节、冰雪运动消费季、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发布“2023 北京冰雪消费地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线路,发放冰雪消费券、体验券8 万张。
2023 年全年新增4 个国家级文旅和体育项目。据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3 地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分别是北京隆福寺文化街区、石景山首钢园、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和旅游景区。据体育总局年度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北京温榆河公园入选。
演艺消费是重要的服务消费和融合消费。2023 年,全市共开展营业性演出49524 场,观众1138.5 万人次,票房收入23.04 亿元。2023 年1—11 月,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123 场,观众超100 万人次,票房收入超7 亿元。“大戏看北京”2023 展演季先后有百余部精品剧目和影片在线上线下进行展演、展播、展映,总观看人数超3800 万人次。
不断优化消费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2023 年,北京市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舒心消费。
2023 年1 月30 日,出台实施《清理隐性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方案提出51 项改革任务,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八个重点领域,清理制约企业发展不合理的限制,坚持不懈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型活动“一件事”改革等工作,将大型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活动办理时限压缩超80%。
2023 年2 月24 日,出台实施《北京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施方案》,餐饮店、咖啡厅等40 个行业“一业一证”已全部上线。
2023 年7 月11 日,北京优化热门景区门票预约服务,95% 的旅游景区不再实行预约。全市离境退税商店1058 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14 家,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2023 年9 月1 日,发布实施《北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及预收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预收资金余额达50 万元规模的经营者要在商务部门强制备案,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3 年11 月6 日,出台《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将建设高效协同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等六大环境,实施人才服务品质创优等八大行动。
2023 年12 月7 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京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邮出口模式正式開通,境内商品可直接邮寄至境外消费者手中。
除以上列举的政策举措外,北京市还制定了优化商业项目改造审批工作方案,启动商业设施城市更新技术导则编制。在市场监管方面,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推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环境优化提升,会同各成员单位同向发力,通过创新事前服务机制、推进差异化精准监管、畅通消费诉求办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项措施,不断创建更优质的首都消费环境,助力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4年,商务部明确全年定位为“消费促进年”,同时也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攻坚之年
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一项头绪繁多、宏大而精细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北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政府和行业企业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
2024 年,商务部明确全年定位为“消费促进年”,同时也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攻坚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传统商圈改造升级,规划建设三里屯等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引进一批国际消费品牌。支持美食、时尚、会展、演出、冰雪和美丽健康等服务消费发展,完善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周边消费配套设施,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支付环境,促进商文旅体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
北京充满信心,正在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快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