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博
本文通过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着重讲述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带状种植模式的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目的为生产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依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玉米大豆间作可充分发挥玉米的边际效应和大豆的固氮优势,促进种地养地、农艺农机相融合,可有效缓解粮油争地、种养不协调等问题,是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稳粮增收、提升地力的种植技术。
在实践中,大豆玉米的带状组合栽培技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一时间播种玉米、大豆的条形间作;一种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在玉米的中后期进行套种。不管采用何种播种方式,其目标都是提高耕地产量。由于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另外,玉米、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生产基地遍及全国,传统的玉米、大豆间作布局不够合理,种植密度也比较小,但产量仍有提高的余地。据此,逐步完善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优势
1、高产出、固氮补肥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一种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的种植方式。该种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大豆与玉米之间的互补作用。大豆固氮作用可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通过适当密植、科学配置行距、选择合适的播期以及高效施肥等措施,不仅可以稳定玉米的单产,而且还能在同一块土地上增收一季大豆。与过去的间作模式相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可以增长约10%。这是因为大豆的固氮作用为玉米提供了充足的氮肥,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与传统混作模式相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的产量可以达到1650kg/hm2,增产显著。这是因为大豆和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相互协调,大豆的生长不会对玉米产生负面影响,反而可以为玉米提供养分。此外,该种植模式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發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总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种植模式将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2、机械化播种与收获
播种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这种种植模式采用了宽窄行种植,通过将大豆和玉米交替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稳定的农作物收成。在这种模式下,播种机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可以在土地上准确地种植大豆和玉米,确保它们的间距和排列方式完全符合要求。通过使用播种机,农民可以更快地完成种植工作,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在收获阶段,选择不同的机械收获模式也是必要的。由于大豆和玉米的成熟顺序不同,农民可以选择玉米先收、大豆后收或者同时收获这三种模式中的一种。这种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以确保农作物在最佳时期收获,从而保证产量和质量。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的手工耕作和收获方式,使用播种机和机械收获设备可以降低种植与收获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耕作与收获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加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这是大豆种植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也是一种可行的种植方式,可以减少肥料使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当大豆和玉米在带状种植时,它们会形成互补的生长模式,大豆会将氮固定在土壤中,而玉米则会利用这些氮来生长。这种生长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收益,还可以改良土壤条件和提高土壤肥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有其他的优点,例如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因为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保持土壤覆盖。此外,它还可以增加种植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这对于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都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是,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加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因为它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技术
1、种子药剂处理方法
大豆、玉米苗期病虫害是发生缺苗断垄,整齐度差的主要因素。大豆种子往往有很多较小、破损、病斑、饱满度差的籽粒,种植户因疏于筛选造成出苗不齐;用大豆专用拌种剂时,浓度配比不准确,随意加水,降低了大豆对种衣剂的吸附性和保护效果;拌好的种子暴晒对种皮造成损伤。大豆、玉米种子拌种或包衣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或选用现成的包衣种子),是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用10%噻虫·咯·霜灵悬浮剂的包衣种子预防玉米生长中的茎腐病、黑穗病、灰飞虱、玉米螟、二三代黏虫等病虫害;用溴氰虫酰胺拌种的包衣种子可防治地下害虫;用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大豆立枯病、根腐病、豆荚螟、黏虫等病虫害。大豆种子要切实做到精选、精拌和阴干,严禁暴晒。因大豆属于常规高蛋白种子,种植前必须做发芽率试验,发芽率大于85%为合格种子,根据实际发芽率,合理增加播种量,确保苗齐苗全。
2、适时整地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11月初冬灌或次年3月上旬春灌,灌水60~80m3/667m2,通过这样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蓄足底墒水,利于播后种子快速吸水发芽。犁地前每667m2撒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5~2.0m3、尿素10~15kg、磷酸二铵20~25kg、硫酸钾3~5kg或复合肥(N-P2O5-K2O为15-25-5)30~35kg、硫酸锌1~2kg;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待土壤化冻后,于3月中下旬犁地,紧接着用联合整地机前耕后耙,耕深25~30cm、耙深12~15cm,整地达“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使土壤呈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的待播状态。
3、适期播种
大豆玉米早播种、早出苗,有利于搭好丰收架子,为整个生长发育期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大豆玉米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播种时墒情不足地块一定要先浇水造墒、补墒,确保适墒播种,这样大豆玉米可以同时下种,有利于苗前喷施封闭除草剂,确保苗前化学除草一次成功。
适期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夏播麦收后空闭7~10天,根据土壤墒情在6月15~25日播种。播前2~3天进行晒种和二次包衣,提高种子发芽率。
精量机播。前茬作物灭茬后采用种肥一体化播种机进行免耕机播,播种深度玉米3~5cm,大豆2~3cm。大豆玉米采用机械条播,既提高播种效率,又节约人工成本,播种时大豆、玉米都实行种肥同播的等行播种方式。玉米抢墒播种时如遇干旱,墒情不足,要采取播后镇压提墒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
4、玉米大豆科学种植技术模式
田间配置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技术,其实质是扩大玉米行宽及与大豆的间距,缩小玉米和大豆的株距,保证与清种同样的种植密度。通过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达到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空间,通风透光,保水保肥的目的,而且还能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实现两种作物的优势互补,提升种植效益,一块地当成两块地种植,玉米不减产,又多收一季豆。因种植户对玉米、大豆种植密度不足,下种量过小,且转弯衔接行距过大,达不到目标产量。适应生产和生态条件及机械配套现实的带状结构种植,应选择2行玉米、4行大豆的种植模式。一个玉米带和一个大豆带构成一个带状套種生产单元,全田有多个生产单元组成。大豆行距30~40cm,株距10~15cm,春播鲜食大豆种植密度10000株/667m2左右、夏播粒用大豆7000株/667m2左右、夏播鲜食大豆5500株/667m2左右。玉米行距40cm、株距10~14cm,有效株数力争籽粒玉米达到4000株/667m2以上,鲜食玉米3000株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70cm。也可根据原有田块畦宽采取玉米带种植2行,大豆带种植3行的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兼顾高低协同、优势互补、保水保肥、机械化操作等诸多优势,在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5、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
播种后及时检查覆膜压土情况,防止大风将地膜吹起。密切观察种子萌芽情况,对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块及时补水,保证土壤相对湿度在70%~85%。玉米和大豆一般在播种后7天左右出苗。播种前未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地块,可以在播后芽前进行封闭防草,用金都尔80~100ml/667m2和草铵膦80~120g/667m2,兑水30kg喷施于地表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该除草剂配方展现出对单子叶杂草、1年生莎草及部分1年生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防效。在间套作环境中,该配方对玉米和大豆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6、玉米肥水管理
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吸收纯N 2.2~4.2kg、P2O5 0.5~1.5kg、K2O 1.5~4.0kg,三要素比例大约为3∶1∶2。为实现平衡施肥,一般根据测土配方结果来施肥。玉米全生育期需施纯N225~270kg/hm2、P2O545~60kg/hm2、K2O 20~150kg/hm2,换算成尿素525~600kg/hm2、过磷酸钙300~450kg/hm2、氯化钾195~240kg/hm2,也可施用三元素复合肥或玉米专用肥150~600kg/hm2。有条件的田间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可以发挥土壤储水、保水、供水的功能。缺锌地块需施硫酸锌15.0~22.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氮肥1/2在播种时施入,1/2在玉米拔节期至抽穗前作为穗肥追施,可以预防后期玉米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达到增粒增重的作用。玉米专用长效控释肥可在播种时一次底施,后期根据苗情适当追施尿素或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玉米苗期因苗施肥,对弱苗、黄苗追施速效氮肥,起到促弱转壮的作用。拔节期对弱苗、小苗施偏心肥,适当多施;对于叶绿株壮的苗要适当少施,一般追施尿素80~150kg/hm2。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玉米穗大、粒多、粒重的关键时期,一般肥力田块,在已施肥的基础上,按施氮总量的40%~50%追肥,可施尿素225~300kg/hm2。由于穗肥追施正处于夏季高温季节,为减少化肥挥发损失,可根据土壤墒情深施,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如遇高温干旱,要带水追肥,追施后随即覆土盖严,如遇降雨天气,可雨后撒施。玉米抽雄前后对肥水比较敏感,水分缺乏会引起“卡脖旱”,玉米不能正常授粉,易导致果穗小、秃尖缺粒、穗粒数减少,严重的出现空秆或空棒,从而造成减产。因此,遇干旱要及时浇灌。玉米灌浆期,可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兑水450kg/hm2喷施,隔7天后再喷1次,也可结合后期锈病、蚜虫等病虫防治喷施。在雨水多的年份,要加强清沟沥水工作,预防玉米发生涝害。
7、化学除草
除草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瓶颈。因受播种质量、土壤类型、栽培模式、除草剂等的选择、上茬作物留节过高、施药方法和时机掌握不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化学除草效果不理想。首先,选用土壤封闭除草,足墒下种。大豆、玉米出苗前,用96%精异丙甲草胺加80%唑嘧磺草胺兑水喷雾进行封闭。其次,做好苗后喷雾除草。在玉米3~5叶期、大豆2~3复叶期及杂草2~5叶期,玉米带用5%硝磺草酮加20%莠去津,大豆带用10%精喹禾灵加氟磺胺草醚,严格按照配比浓度,分别使用不同的喷雾器单独喷施,喷头上加装定向伞形罩,在大豆、玉米带间设置隔帘,压低喷头,防止除草剂漂移,造成药害。为避免除草剂对出苗造成不良影响,在大豆、玉米播种后两天内需完成封闭除草作业。建议播前彻底灭茬,并对已出苗杂草的地块用除草剂草铵膦、农达等先行除草,对清茬不彻底且干旱的田块,加大用水量,以便形成完好的除草剂药膜,提高除草效果。
8、病虫害绿色防控
①大豆病虫防治
大豆虫害主要有蚜虫、食心虫、玉米螟、豆荚螟等。其中:蚜虫用3%啶虫脒1800~2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用20%杀灭菊酯或48%毒死蜱喷雾防治;豆荚螟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防治。大豆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斑病、锈病,大豆初花期易发生锈病、叶斑病、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50%代森锌600倍液喷雾防治。
②玉米病虫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有蚜虫、飞虱、玉米蓟马、地老虎、二点委夜蛾、棉铃虫、黏虫、玉米螟等。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玉米螟可选用毒死蜱或米乐尔15kg/hm2混细沙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或用18%杀虫双800倍液或50%辛硫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淋施,或拌土撒施或拌诱饵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茎腐病、顶腐病、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褐斑病等,茎腐病、顶腐病可选用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0%龙克菌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具体可根据当地植保站的病虫情报及时用药科学防治。
9、机械选型与收获
目前,现有的农机具多为单一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的机械,涉及大豆、玉米两种作物带状复合种植的农机具和植保机械存量少。建议在生产播种环节,用复合种植一体专用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收获环节,根据实际田块规模,株距、行距、带宽等作业条件,准确调整作业参数。玉米选择与带宽及行距相匹配的割台配置收获机,行距偏差控制在5cm以内,防止漏穗;大豆用作业幅宽1.3~2.0m,整机宽度小于2.1m大豆收获机,作业时尽量放低割台高度,贴地收获,避免漏收豆荚,做到减损收获。玉米先熟,先收玉米,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5km/h;大豆先熟,先收大豆,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6km/h;同时成熟的,选用常用的收获机一前一后同步减幅收获,机械作业速度控制在3~6km/h。这样的控制不仅可以保证收获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针对生产中相配套的专用品种,各级农业相关部门需要提高供应能力,保障生产需求;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农机手、种植户的技术技能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和农机具及植保机械的使用操作。对于家庭农场、种地大户,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保证作业机具到位,种植规格标准、规模效应突出,树立样板和示范田,发挥带动作用。
(作者单位:112003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清河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