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昭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面瘫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面神经损伤,从而引起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表现为一侧眼睑闭合不全,额纹变浅或消失,鼓腮漏气,刷牙漏水,人中沟歪斜,面部表情僵硬;少量患者合并面部疼痛、耳后疼痛、局部疱疹等。临床根据面瘫发病部位将其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可归为中医学“口僻”“口眼斜”范畴。大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面肌功能在发病后2~4周开始恢复,3~4个月后完全恢复。若周围性面瘫治疗2个月以上,面肌功能恢复仍不明显,可诊断为顽固性面瘫,又称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1],后期还可能出现倒错、联动、鳄鱼泪、面肌萎缩、面肌僵硬、面肌痉挛、耳周疼痛等症状[2]。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探索中总结出四维平衡针刺疗法,临床治疗顽固性面瘫在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等方面有良好疗效。现将四维平衡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机制探析如下。
顽固性面瘫多由面神经损伤较重或年老基础疾病多或失治、误治导致。西医学认为,该病预后与面神经损伤程度及部位有关,面神经损伤位置越高,病变部位支配的区域越大,恢复时间越长,预后越差[3]。目前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该病,以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及神经营养剂为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者多考虑手术治疗,采用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术等[4]。然而,使用激素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一般;手术治疗存在费用高、风险大等弊端,不易被患者接受。
中医学认为,面瘫初期多为风寒或风热之邪侵入人体,伤及阳明、少阳筋脉,导致经脉阻滞,筋脉失养,面部肌肉迟缓,出现口眼歪斜。《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卒口僻……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风、寒、湿邪痹阻足阳明、足太阳经脉,导致经筋失用。若病程迁延不愈,邪气羁留日久,则气血愈虚,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瘀,津液滞留不行,聚而为痰,痰瘀互结,闭阻经络,经络失养愈盛,久之成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由周围性面瘫发展为顽固性面瘫。由此可知,痰瘀互结、正虚邪恋是顽固性面瘫的主要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顽固性面瘫的主要治则[5]。研究[6]表明,针刺等传统治疗方法可以改善面瘫患者面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及变性,缓解面肌痉挛,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低等优势,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和认可。
针刺治疗面瘫疗效确切,但因顽固性面瘫病情复杂,常规针刺效果较局限。四维平衡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确切,现将其机制介绍如下。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伤寒论》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中医学在发展融合的过程中,吸收借鉴古代先进哲学及儒家、道家的精华,提出天人合一的平衡思想。四维平衡针刺疗法在方位平衡、经络平衡、阴阳平衡、五行平衡的理论依据下,以局部与远端取穴、健侧与患侧交替施穴、扶正与祛邪并举为基础,在治疗面瘫的过程中着眼于患侧与健侧左右的平衡、局部与远端上下的平衡、脏腑经络内外的平衡及五行亢害承制、相生相克的平衡,在这4个平衡维度的框架下针对顽固性面瘫的不同表现因人而异辨证取穴,达到阴阳自和、病自愈的目的。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色。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与经络、气血、形体、官窍等内外相连。脏腑功能紊乱反映于外,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通过四诊合参搜集疾病信息,进而了解脏腑功能的异常,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在针刺辨证治疗中,不仅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还应辨别病位(表、里、脏腑、经络)、病性(寒、热、虚、实)[7]以确定相应治法,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若患者存在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标本兼顾,给予合理配穴及相应针刺手法,以求达到阴阳平衡。
顽固性面瘫为周围性面瘫治疗2个月以上,面肌恢复仍不理想者。痰瘀互结、正虚邪恋为顽固性面瘫的主要病机。针对此病机,周建伟教授提出顽固性面瘫的总体治疗原则是标本同治、宛陈则除之[8]。《医林改错》曰:“大凡经主气,络主桥,久病血瘀。”故久病者多根据“补之不足,损其有余”的治则,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或具有此功效的穴位或外治法相互配合,往往事半功倍[9]。《素问·刺要论篇》曰:“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深浅不得,反为大贼。”指出掌握针刺深度的重要性。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需要考虑腧穴的部位,病情的需要,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季节等多种因素[10]。面瘫在发展期、静止期的针刺深度也有很大区别,如:发展期多采用患侧局部浅刺、平刺,不宜深刺、透穴及强刺激;静止期可适当深刺、透穴,并行提插、捻转等中等刺激[11]。当进入后遗症期,甚至为顽固性面瘫时,多以透刺取穴为主,高频率行针强刺激,针感较强;同时增加四肢补益正气、活血通络的穴位,如足三里、血海、梁丘、三阴交、太冲等;必要时可以配合面部梅花针扣刺,以微微渗血为度,增强疏通经络之力,缩短病程。
顽固性面瘫因治疗周期过长、治疗费用多、极易出现后遗症等,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易怒、失眠等不良情况[12]。此种情况的出现不利于患者的整体恢复,特别是部分患者对治疗缺乏耐心,频繁更换治疗方法,导致经络疲劳,进一步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笔者基于中医学天人一体观指导下的身心同治方案,在面部施针的同时配合四肢部位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的穴位,不仅能够缓解焦虑,还能加速面瘫恢复。
针刺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是穴位的配伍[13]。笔者基于四维平衡针刺的理论基础及顽固性面瘫的病理特点,总结出以下组穴方法。
主穴:百会、率谷、阳白、太阳、人中、风池、合谷、太冲、足三里。配穴:耳后疼痛明显者,加翳风;额纹恢复较慢者,加鱼腰、攒竹。
主穴组穴原则:百会为诸经阳气之会,“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在四维平衡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体系中作为主穴,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均需对其针刺。率谷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与足厥阴肝经之太冲合用,疏肝通络,活血祛瘀。阳白、太阳、人中为局部取穴,体现穴位所在,有近治作用。风池别名热府,出自《灵枢·热病》,为少阳经、阳维脉、阳跷脉之交会穴,能激发少阳经气,调畅气血,在面瘫的治疗中,既可祛内外风疾,又能活血荣血和通络止痛[14]。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素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可祛头面部之风。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穴,可清肝经郁热,还有活血作用。顽固性面瘫患者后期可能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选用太冲乃组穴之妙。合谷属阳主气,为多气多血之经穴;太冲属阴主血,为少气多血之经穴。两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为气血通行之要塞,对其针刺有助于畅通气机、通经活络、消痹止痛[15-16]。《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足三里为足阳明之穴,因顽固性面瘫后期存在正气不足、虚实夹杂的病机,故针刺此穴使中焦气血充盈,上充于面部经筋,使瘫痪经筋得到濡养[17]。
操作要点:百会平刺0.5~1寸,施以捻转补法;率谷向耳尖方向透刺;阳白向头维方向透刺1~1.5寸;太阳向颊车方向透刺1~3寸;人中采用针尖向鼻尖方向针刺,施以捻转泻法;风池向对侧风池穴透刺1~1.5寸;合谷、太冲垂直进针1寸左右;足三里用三寸毫针,针尖朝向上巨虚穴方向透刺。
透穴刺法在扁鹊时期就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后世《玉龙歌》等均有其相关记载。笔者临证发现,采用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可以发挥一针两穴、一针多穴、交经透刺的作用,更好地激发经气,“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效果要优于普通针刺。周建伟教授将其运用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原因概括为:①顽固性面瘫患者多伴有气虚,无力承受重刺、深刺,透刺可一针两穴,可减少患者痛苦;②透刺的轻、浅刺激体现了针刺补法的操作要求,间接起到补虚的作用;③透刺涉及多经多穴,刺激范围广,可以增强疗效[8]。
以额纹消失3个月以上为例,笔者临证时采用阳白四透法,以阳白穴为中点,分别向头维、神庭、丝竹空、攒竹4个穴位方向透刺,同时施以捻转泻法,留针30 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较好。
顽固性面瘫治疗周期较长,每日均行针刺有可能产生经络疲劳。因此,四维平衡针刺大量采用巨刺和缪刺相结合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篇》曰:“身形有痛,九候莫病,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素问·缪刺论篇》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为巨刺、缪刺提供了理论基础。巨刺、缪刺均为通过针刺健侧穴位治疗患侧疾病的交叉取穴治疗方法,但两种针刺方法的病位不同。巨刺治疗疾病的病位在经脉;缪刺的病位在络脉。巨刺要求得气,重手法深刺以祛邪;缪刺不强调得气,刺激深度较浅[18]。经络之气是左右相通且互注的,健、患侧的经气“从左引右,从右引左”。巨刺和缪刺可激发机体的经络感应,调整健、患侧的气血阴阳失衡,提高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愈率[4]。巨刺和缪刺相结合,深浅交替,补虚泻实,同时避免长时间深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或心理不耐受的情况。
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一般。四维平衡针刺疗法在方位平衡、经络平衡、阴阳平衡、五行平衡的理论依据下,重视整体与局部、气与血、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汇聚巨刺、缪刺、透刺、围刺等多种针法,同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合理调整针刺的深度及相应刺激强度。顽固性面瘫虽属难治之证,但运用四维平衡针刺疗法,同时患者配合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