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骏 陈桔
新闻工匠精神提倡对新闻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髓是追求极致品质。在当下融媒体快速发展的实践中,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媒体人工作繁重、难度增加、持续学习不能间断,这在客观上对新闻人弘扬工匠精神提出新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匠精神内涵发生嬗变,媒体人重塑工匠精神为传媒业赋能,需要顺应变化、不忘初心,也需要制度、规范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对新闻品质的坚守,砥砺深耕,打磨出独具匠心的优秀作品,不负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有个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新媒体时代,媒体早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载体概念,成为讯息的一部分,传播形态也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院传媒研究中心近期开展了一次面向浙江省、市、县各级媒体及行业报等媒体从业者的问卷调查,从考察新闻工匠精神的传播指数、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持续学习这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一)传播形态改变,新闻工作繁重复杂
据统计,51.4%的受访者每月发表新闻作品超过30个,33.3%的受访者每月发表视频报道或直播时长累计超过30 分钟。由此可见采编人员日常发稿任务较重,工作强度较大。
在对发稿形态进行调查时,发现使用3 种以上发稿形态的人数超过71%,其中使用4种以上发稿形态的人数占15.8%,约45%的受访者使用6种以上传播平台来发表新闻作品。可见在新媒体背景下,媒体人需要掌握多种新媒体报道形态,并为适配不同传播平台的用户需求对新闻进行二度创作,其工作复杂性远超传统媒体时代。
从作品的传播效果来看,约25%的受访者每年能生产5 条以上10 万+的新闻作品,这部分受访者大多来自省级媒体。57%的受访者每月在新媒体平台上与用户互动次数累计超过1000 次,这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也大大增加了从业者的工作量。
(二)内容生产跃迁,精品意识尚有提升空间
作为新时代新闻精品的风向标,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奖评奖标准强调短视频的表达形态,整体内容突出新闻性、现场性和用户思维。由此可见,抵达新闻现场成为新时代新闻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次调查显示,记者抵达现场采访的新闻产品占产品总数的39.3%,反映了媒体人的新闻现场意识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新闻工匠精神的另一个新内涵是具备用户思维,强化创新是其重点,包括选题、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等。在对新闻选题来源进行调查时,选择“党政机关>行业信息>社会问题>网络舆论”这个排序的受访者最多,达23.5%,说明媒体人选题策划“规定动作”较多,自主创新不够充分。
(三)持续学习加码,新媒体技能成为立身之本
在持续学习维度,7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媒介融合技术手段掌握程度在良好以上,87%的受访者每周投入学习媒介融合技术在3小时以内,50%的受访者每月阅读书籍数1 至3 本。由此可见,融媒体时代继续学习已经成为媒体人立身的必备条件。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见,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当下的新闻从业人员发表稿件数量较多,发稿形态和风格多变,内容生产要求高且新,新媒体技术需要持续学习掌握,整体上工作任务繁重、强度大、难度加码,精品意识不够充分,发扬新闻工匠精神走入某种困境。
新闻工匠精神的精髓是追求极致品质,但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改变,媒体人工作强度和难度增大,发扬新闻工匠精神面临挑战。
(一)融媒网络基因,导致“流量先导”倾向。融媒体时代,新闻的载体从纸质、网络到移动智媒,短视频大行其道,新闻“碎片化”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新闻碎片化适应了人们浅阅读的习惯,但是客观上造成了新闻报道多为微观视角、一事一议的特点。而且,短视频新闻的网络基因,让其“天生”带有求快求多、追求煽情轰动以及宽松审核的倾向。这与传统媒体时代严谨、多角度证实和反复推敲的工作风格存在很大不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难以得到充分传承和弘扬。
(二)考核任务繁重,导致“重数轻质”倾向。新媒体的新闻产品承载量大大增加,每天都在生产和传播海量的新闻,媒体人发表新闻作品的数量较传统时代增长较多。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媒体人日常工作任务较重,过重的负担使好新闻的生产模式被边缘化,而技术代替艺术、共性代替个性、数量代替质量的模式开始出现。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对于记者来说,一个新闻作品花2 小时和花10 小时生产,考核时都计为一篇。因此,不少记者为稻粱谋,首先考虑完成考核任务,缺乏更多时间、精力去打造精品,少数记者更是走入了重数轻质的误区。
(三)生产流程改变,导致“精度降低”倾向。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流程发生很大变化,以“中央厨房”为统合核心,对“策、采、编、审、发”系统进行流程再造,形成一体化生产流程新格局。新媒体报道“数量众多”“即时发布”“实时更新”的特点,令其编审流程的审稿数量增加、审稿速度加快,这在客观上导致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细节的新闻生产方式不易实现。
(四)注重工具理性,导致忽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来追求事物的功效,讲究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价值理性是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如是否实现极致的、精益求精的品质等。追求价值理性的记者,往往能为了心中的新闻理想,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在现实中,少数记者有时过于注重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欠缺投入精神和精品意识,工匠精神比较难以发挥。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种种压力,媒体人发扬新闻工匠精神,需要抓住其内在的支点:专注性、执着性、完美性。
(一)专注性新闻工作者应该树立新闻理想,推崇工匠精神,要有严格的标准、严谨的态度、严肃的把关,突出专业性,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摒弃浮躁喧嚣,对新闻作品的每个细节都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品质。专注性还体现在深入一线,脍炙人口的新闻名作,都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心血之作。
(二)执着性新闻工作者要有执着心,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冷板凳,用愚公移山式的坚持与坚守,等待花开。虽然多数新闻都是速成品,但也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长期系列报道。《农民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蒋文龙20年持续关注“千万工程”,先后发表100多篇报道,记录了浙江农村从脏乱到净美、生态富裕的发展过程,这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体领域十分稀缺。这才是“工匠精神”的代表。
(三)完美性新闻工匠精神还体现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等方面。优秀的新闻作品要有语言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版式之美、画面之美等,美的境界是对新闻作品品质更高的追求。美的新闻作品都是很接地气的,充满生活气息,带着泥土芬芳,触摸人间冷暖,人物描写生动,情感流露细腻。
在喧嚣纷繁的碎片化信息大潮中,媒介生态已然骤变,但媒体在经历了阵痛与迷茫之后,重新认识到新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新时代新闻工匠精神的发扬需要依靠制度创新、规范创新来实现。
(一)强调制作精品,优化绩效考核制度
对媒体人来说,“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一种信仰,“内容为王”“强调精品”才是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媒体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创新制度来激励记者重新回到新闻本源,下苦功夫去创作和打磨优秀的新闻作品。比如,对考核机制进行优化调整,以稿酬体制为杠杆,拉开优秀作品与一般作品的档次,让记者们能静下心来打磨作品,点润羽化,写出有创新性的精品力作。同时,引入AIGC 等现代科技改变新闻生产流程,在新闻生产的质与量上找到动态平衡,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让记者有时间和精力去采写重点报道。
(二)理性看待流量,建立新闻作品规范
生产文化产品与制造工业品不同,个性化生产也与标准化生产不同,新闻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需要有观点、有温度、有深度。新媒体时代虽然绕不过流量对新闻产品的考量,但媒体要警惕“唯流量论”,不要默许点击率对新闻工匠精神的伤害——如制作刊发博眼球的标题、奇闻等。新媒体要建立起一套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规范,如“网络用语规范”等,在新闻生产的速度和内容天平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三)激发新闻使命,创新制度催生动力
罗曼·罗兰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记者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传媒工作,才能享受到创作优秀作品带来的幸福感,践行新时代新闻工匠精神。媒体要通过创新各种制度、方式、奖项,如设置调研假期、新闻研究员制度等,帮助记者腾出时间创造高质量成果,激发记者使命感,催生内在动力。
(四)重视高等教育,培育全新“新闻匠人”
大学生是新闻“工匠精神”传承和媒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等教育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加强记者职业工匠精神教育,提升自豪感和使命感,怀揣着梦想前行,树立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培养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二是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建设采、写、编、评、摄、制、播全媒体实训平台,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等。三是主动对接行业龙头媒体共建“新闻学院”,完善师资结构,持续推动业界精英进课堂,传授一线实战经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新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