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 月3 日举行的上海市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推进会透露,上海正在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输出地及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突破了600 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了1 000 亿元。
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经信委”)提出,2024年,上海计划新建70 家市级智能工厂,其中达到示范性(L3 级)和标杆性(L4 级)智能工厂标准的比例力争超过70%。
另据介绍,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环,智能制造已在上海持续推进多年,各项指标领先全国。在2023年年底工信部等五部委公布的2023年度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上,上海共有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等11 家单位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中化学华谊装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在线运行监测”等33 家单位的62 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获评工厂数和场景数均高居全国城市首位,包揽了“双料第一”。
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 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19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60 家单位的111 个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在上海已建成的智能工厂中,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带动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据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智能工厂建设已进入到分级分类构建“产业大脑”的层面。所谓“产业大脑”,就是以AI 为驱动,在智能工厂“机器换人”基础上作进一步跃升,可分为终端级、工厂级、企业级、产业级、行业级,也涉及汽车、船舶、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等不同分类。不同级别的智能工厂,需要配置相应的“产业大脑”,如L3级示范性和L4 级标杆性智能工厂,前者适合装上“产业级大脑”,后者则应配以“行业级大脑”。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对“产业大脑”的内涵进行了诠释。他说,“产业大脑”就是引导实体企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智造新实体”;通过数据协同与AI 赋能,构建集市场需求、研发设计、原料采购、资源配置、生产制造、绿色低碳为一体,需求快速感知和供需精准匹配的“智慧大脑”。钱锋认为,数实融合将为产业新赛道注入新动能,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格局。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会上强调,2024年智能工厂建设重点工作在分级分类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建设的同时,将推动智能工厂全场景赋能,力争新建智能工厂中达到示范性和标杆性比例超70%。
在具体操作中,2024年,上海将具体做好5 个到位:
一是“一业一策”谋划到位,根据具体行业特性,推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二是“一业一专”支撑到位,围绕全市六大重点产业,组建相应的智能制造专委会;
三是“一业一标”规范到位,支持链主企业制定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指南,带动上下游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是“一业一融”服务到位,鼓励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加强产融合作;
五是“一业一群”发展到位,引导各区彰显特色,以集群式的发展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此外,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生态联合体在会上宣告成立。上海通过搭建“需求发布+揭榜挂帅+产融合作”平台,已累计为智能制造创新企业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超500 亿元专项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