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琦
(河北省衡水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原名千顷洼,1958 年开始筑堤建闸蓄水后改名为衡水湖,被誉为“燕赵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衡水湖在20世纪80—90年代陆续出现干涸情况,1994年引水补充水源后情况有所好转,再未出现干涸。所有入湖口均设有闸门,使衡水湖成为一个与河渠没有直接水循环联系的“独立”湖泊,仅依靠人工输水补水,呈现出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具有其他湖泊没有的特殊性[1]。
衡水湖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2.7℃,最低气温为-23.0℃,最高气温为42.7℃;1 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1℃;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9℃。常年以偏南风为主,每年3—6 月为多风期,记录到的最大风速为28 m/s(西北风)[2]。
蒸发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量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水体循环的重要环节。蒸发资料在水文计算、水资源规划利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特别是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水体蒸发研究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水体蒸发量一般采用间接资料分析获得。
目前,中国水体蒸发量计算大多利用蒸发皿(池)观测的陆地水面蒸发量换算而来。但是,蒸发皿(池)观测到的蒸发量一般情况下比实际水面蒸发值偏大,因为蒸发皿(池)的材质构造以及蒸发皿(池)周围的风速、温度等自然环境均与天然水体不同。因此,天然水体的蒸发量需要用蒸发皿(池)的观测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求得[3]。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小型蒸发皿(池)观测到的蒸发值与天然水体蒸发量也有一定差异,当蒸发皿(池)面积超过20 m2时,蒸发皿(池)观测到的蒸发值基本与天然水体蒸发量相同。因此,利用小型蒸发皿(池)观测的蒸发量推算天然水体蒸发量公式为:
式中:E天然表示天然水体蒸发量(mm);K为折减系数;E仪器表示蒸发皿(池)观测到的蒸发值(mm)。
利用面积超过20 m2蒸发皿(池)观测的蒸发量推算天然水体蒸发量公式为:
式中:E天然表示天然水体蒸发量(mm);E仪器表示蒸发皿(池)观测到的蒸发值(mm)。
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池观测到的蒸发值,同步计算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公式如下:
式中:E衡水湖表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万m3);K为折算系数;A水面面积表示衡水湖的水面面积(km2);E水面蒸发表示衡水水文实验站测得的蒸发量(mm)[4]。
利用衡水湖2012—2021 年逐月平均水位推得其对应的月平均面积,整理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池观测到的蒸发值,推算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计算结果详见表1。
表1 衡水湖水面逐月蒸发量万m3
衡水湖水源主要包括西南部汇水、引蓄卫运河和黄河之水,年内大部分时间常态化引水。衡水湖水量除蒸发、渗漏等自然消耗外,还为衡水市工农业用水提供保障。衡水湖是目前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该湖属于平原淡水湖泊,水量的变化会引起水位的变化,而湖面面积与水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2—2021 年衡水湖月平均湖面面积,如图1所示。
图1 2012—2021年衡水湖月平均湖面面积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变化较大,主要受温度、气流速度以及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通过整理、计算2012—2021 年相关数据,得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平均值为3 187 万m3。其中,1 月蒸发量为69.6 万m3,约占全年蒸发总量的2.18%,为全年最小;6 月蒸发量为496.8万m3,约占全年蒸发总量的15.59%,为全年最大。2012—2021 年衡水湖逐月平均蒸发量,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21年衡水湖逐月平均蒸发量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年内变化情况:春季(3—5月)蒸发量为964.1 万m3,约占全年总量的30.25%;夏季(6—8月)蒸发量为1 327.9万m3,约占全年总量的41.67%;秋季(9—11 月)蒸发量为652.0 万m3,约占全年总量的20.46%;冬季(12—次年2 月)蒸发量为242.8万m3,约占全年总量的7.62%。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不但受气温、风速等气候因素影响,还受蓄水量、工农业用水、水面面积、湖内动植物生长情况等因素影响。收集整理2012—2021 年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池的观测数据,推算出2012—2021 年衡水湖逐年水面蒸发量,计算结果详见表2。
表2 2012—2021年衡水湖逐年水面蒸发量万m3
4.2.1 极值差分析
极值差是指观测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可以称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区间跨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为极值差(万m3);max(Xi)为最大蒸发量(万m3);min(Xi)为最小蒸发量(万m3)。
极值差数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区自然特征的变化。衡水湖2019 年水面蒸发量最大为3 487.5 万m3,2016 年水面蒸发量最小为2 915.4 万m3,极值差为572.1 万m3。通过极值差可以发现,2012—2021 年衡水湖最大水面蒸发量与最小水面蒸发量相差572.1 万m3,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对该地区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很大,极值差更能体现该地区蒸发量年际变化的情况[5]。
4.2.2 极值比分析
极值比是指观测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a为极值比;max(Xi)为最大蒸发量(万m3);min(Xi)为最小蒸发量(万m3)。
极值比越小,蒸发量年际变化越均匀;极值比越大,蒸发量年际变化越大。衡水湖2019 年水面蒸发量最大为3 487.5 万m3,2016 年水面蒸发量最小为2 915.4 万m3,极值比为1.20。极值比在相对角度反映衡水湖蒸发量年际变化情况。
4.2.3 变差系数分析
变差系数又称为离差系数,是指均方差与均值之比,用于衡量系列数据相对离散的系数。变差系数越大,系列数值中各项较均值离散越大;变差系数越小,系列数值中各项较均值离散越小[6]。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v为年蒸发量变差系数;xi为蒸发量系列数值中第i项值(万m3);-x为蒸发量系列数值所有项平均值(万m3);n为蒸发量系列数值总数量。
变差系数越大,表示衡水湖年蒸发量年际变化越大,反之就越小。采用2012—2021 年衡水湖蒸发量数据计算,得变差系数为0.06。
除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影响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年际变化外,引水水质、年度用水量、年度蓄水量等因素也会对衡水湖内动植物、水面面积形成影响,进而造成蒸发量的年际变化。
水面蒸发量观测仪器受多种因素限制,天然水体蒸发量通常直接采用E601型蒸发皿观测数据,但E601 型蒸发皿观测数据又与实际蒸发值存在一定误差。大水体蒸发池观测数据可以很好地体现天然水体蒸发量变化,通过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池观测数据,同步计算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年内变化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春季(3—5 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量的30.25%,夏季(6—8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量的41.67%,秋季(9—11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量的20.46%,冬季(12—次年2 月)蒸发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62%;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3 187 万m3,极值差572.1万m3,极值比1.20,变差系数0.06。多年来,衡水湖水面蒸发量约为引水量的50%,是衡水湖水量损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衡水湖水平衡计算分析关系密切。在衡水湖水量的计算分析中,加入衡水湖蒸发量可以大大减小水平衡分析的误差,为引水工作、湿地生态保护、工农业用水等提供科学依据。衡水湖的蒸发量计算对研究、保护以及利用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