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婷 李颖 李淑英
脑卒中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属于多发病,该病的致残率较高,且有较高的致死率[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该类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存活率有很大提升。但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往往伴随多种功能障碍,所以存活下来的脑卒中患者致残率较高,这在近来的研究中并未得到改善[2]。脑卒中患者各种并发症中,偏瘫是最常见的一种。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相比于其下肢功能而言,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面临的困难更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与上肢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3]。根据统计,脑卒中患者经过治疗存活下来后,出现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占90%左右[4]。当前临床康复治疗中,如何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研究的重点[5]。本研究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不同康复治疗策略促进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82例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63.77±5.19)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9例,脑出血22例。研究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3.71±5.16)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0例,脑出血2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或MRI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一侧上肢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③脑卒中首次发病者;④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⑤无视觉和听觉障碍者;⑥患者无精神方面疾病,认知功能正常[6]。
1.2.2 排除标准:①曾有脑卒中病史者;②进展期脑卒中,病情不稳定者;③合并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④上肢功能障碍发病之前即存在者;⑤存在沟通障碍和严重精神障碍者;⑥正在应用乙哌立松、肉毒毒素、巴氯芬等降低肌痉挛的药物者[7]。
1.3 方法 给予82例患者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和营养脑部神经等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和营养脑部神经等药物治疗等。
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患者发病2周内开展,治疗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①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人员要坚持每日指导其主动和被动活动偏瘫肢体,训练患者肢体关节活动度,偏瘫侧上肢中的各个关节均要求进行各方位的训练活动,20 min/次,3次/d。②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时,要指导患者应用自身健侧肢体来带动患侧肢体进行训练。③患者的肩关节和肩部,采用Bobath握手方法对以上身体部位进行训练。④患者无法下床时,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向健侧翻身和向患侧翻身,在翻身训练完成后,要注意将四肢摆放好,对于肌张力较差的患者,为避免引起损伤,康复治疗人员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各个关节。⑤为后续患者下床行走训练提前做好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桥式运动,该运动在床上展开,锻炼患者的腰背部力量。⑥进行坐起训练,依据实际情况,从健侧开始训练,帮助患者锻炼立位平衡能力。⑦等患者能下床时,让患者训练上下楼梯和步行。⑧指导患者穿脱衣裤、使用筷子、洗脸、刷牙、吞咽等精细化动作训练。持续训练2个月。
1.3.2 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康复治疗时,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体感模拟系统,进行虚拟体感运动训练,训练所用的系统是Wii体感游戏模拟系统,内容有WiiFit中的平衡、瑜伽项目,WiiSports中的网球和保龄球项目,Wii第一次接触中的设计、桌球项目、钓鱼、人物动作吻合、弹珠台。在开展训练治疗时,指导患者选坐位,训练时使用上肢,训练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健侧上肢辅助患侧上肢进行训练。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无法握住控制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可将控制器绑于偏瘫患者的患侧上肢上。每日训练时选取3类项目,轮流进行,30 min/次,1次/d,每周进行6次康复训练治疗。患者采用以上系统进行训练的期间,可依据自身情况对游戏的时长和游戏数量做出调整。训练时间为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总分42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受损程度越高。
1.4.2 精细化活动能力: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9]评分评估2组的上肢和手的精细化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上肢和手的精细化活动能力越强。
1.4.3 上肢活动功能: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量表[10]评估2组的上肢活动功能,包括手关节、肘、肩、腕的功能和腱反射等10个方面,共31个条目,总分66分,分值与上肢活动功能成正比。
1.4.4 生活自理能力: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11]对2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自理能力成正比。
1.4.5 满意度调查:治疗结束后,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12]评估康复患者治疗满意度,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60~89分)和不满意(0~59分)。
2.1 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n=41,分,
2.2 2组患者STEF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的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ST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为(60.73±5.29)分、(75.16±5.39)分高于对照组的(51.42±5.33)分、(62.89±5.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TEF评分比较 n=41,分,
2.3 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Fug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为(45.25±5.26)分、(61.19±5.35)分高于对照组的(35.36±5.13)分、(46.89±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 n=41,分,
2.4 2组患者MB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个月后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MBI评分比较 n=41,分,
2.5 2组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满意度为97.56%(40/41),远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康复治疗满意度比较 n=41,例(%)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患者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且该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年轻化。对于脑卒中的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手段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脑卒中经过治疗后,仍有>70%的患者出现身体残疾情况,该病的致残率较高[12]。发生脑卒中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肢体偏瘫是该疾病所有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生后的半年时间内,约80%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可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而偏瘫上肢功能的改善率不理想,远差于下肢运动功能[13]。由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个体日常生活能力与其上肢活动功能、手功能密切相关,因此,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是当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点内容,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4]。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翻身、立位平衡、肢体关节活动度、坐起等,上述训练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显示治疗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在改善患者上肢功能方面也能发挥较好的效果[15]。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上述康复治疗方法有一定劣势,对康复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近年来,体感模拟训练系统逐渐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被使用。这一训练系统采用的是互动游戏模式,患者利用该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灵活性较强,可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游戏进行训练。使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能促使康复训练治疗的互动性、趣味性得到提高,患者训练时模式不再单一,趣味性较强,可提升患者训练时的主观能动性[16]。患者训练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变换动作,能促进患者躯体平衡能力、肢体功能灵活度和特定肌群活动度的提高,对患者康复能起到积极作用。该系统也能重塑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对患者的脑部功能区起到刺激作用。这一系统还能向医师反馈患者的训练效果,对医师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调整训练方案有利[17]。
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方法结合在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方面效果显著。原因分析,应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可加强刺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部相关功能区,有利于神经系统重塑,促使其受损的运动神经元恢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18]。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STEF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和康复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体感模拟训练系统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这一康复策略要优于单纯的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二者结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效果显著。原因可能是,体感模拟训练具有功能性、互动性,且趣味性较强,患者训练时,准确度、训练量有保证,训练方式全面,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从而促使患者的上肢康复效果更佳,患者康复治疗满意度随之提升。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