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源 于传锋
(烟台大学,烟台 264005)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大特征,这在诗词典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演讲、指示等,多处引经据典,诗词典故中既蕴含着丰富的先贤思想,也有其时代内涵,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对原语意思的传达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性文本中的诗词典故服务于政治话语,因此其翻译有别于传统文学翻译,既要体现诗词的美学特征,又不能喧宾夺主,在统筹考虑词语、句法翻译问题的同时,也要顾及篇章,使之能更准确地服务于政治话语。本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论框架,聚焦诗词的模糊性问题,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日文版为例,探讨政治文本中诗词典故的翻译策略问题。
德国语言学家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最先提出了“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根据目的语文本所要传达的意图以及翻译任务的不同,同一个文本可以采取不同译法,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互动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译者应采用最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原语想要传达的目的。
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核心原则,是所有翻译活动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政治性文本内容上属于非文学范畴,但由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用典广博、形式多样,也兼具文学文本的特征。就诗词翻译而言,文学性译本注重审美效果,而政治性文本的翻译首要目的在于精准地传递信息,政治性文本中的诗词典故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因此,翻译时首先要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其次才是文学性翻译的审美取向。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使译文可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涉及的诗词典故内涵丰富,译者应充分考量中国与外国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忠实原则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政治性文本涉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政治思想,要求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
模糊最早出现在数学领域,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在《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了模糊集合论。该理论的诞生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影响,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产生。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模糊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之中,它扩大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容量,拓宽了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增强了文字的表达效果。
模糊性在诗词典故中的运用尤为丰富,诗词的模糊美在给我们带来丰富审美体验的同时,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周方珠[1]将文学模糊分为了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句法模糊、语用模糊和主题模糊。本文借鉴周方珠的分类方法,根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诗词典故的文本特征,将其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分为数字模糊、意象模糊、句法模糊、主题模糊四个类型,以下从这四个方面对日译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词义模糊性是指许多词语的内涵或外延并不确定,其精确定义仅依据某一特定语境[2]。在诗词中数词具有传递信息、塑造意象等功能,数词概念意义的模糊是语义模糊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例1
原文:“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3]360
译文:「天言わずとも四時行われ、地語らずとも百物生ず」[4]398
例1出自唐代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大意是,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季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生长,比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中文中“四时”一般指春夏秋冬四季,有时也指代一天中的朝、昼、夕、夜或一年四季中的农时。日语中「四時」解释为「①春·夏·秋·冬の四つの季節の総称。②一月中の、晦·朔·弦·望の四つの時。③一日中の、朝·昼·夕方·夜の四つの時。また、黄昏·後夜·早晨·晡時の四つの時」(精選版 日本国語大辞典)。中日文中的“四时”虽然都是模糊的概念,指代的内容有外延的不确定性,需要依据具体语境而定,但因为中日文化背景相似,意思大体对等,进行直译,字面和字义上都可以使原文内容得到体现。日语词汇中虽没有「百物」一词,但有与之相似的「万物」的概念,且“百”“万”在日语中也都是常见的表示概数的词,日语读者可以理解其意义。根据目的原则,运用汉文训读的翻译方法将词语直译为日文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信息,保持目的语内连贯的同时也准确地把握了原语的意图,保留了原诗的意象与韵味,既忠实于原语,又传达出了诗句的意思,符合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
例2
原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248
译文:「亦余の心の善しとする所なれば、九死すと雖も其れ猶未だ悔いざるがごとし(心中の理想に合致するなら、たとえ九死一生でも後悔しない)」[4]274
例2出自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该句表达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信念。其中的“九死”是虚数,泛指多次或多数。在日语中也有相同的用法,「九死」日文释义为「ほとんど命が助かりそうもないような危ない状態」(デジタル大辞泉)和中文意思对等,同时日语中也有「九死一生」这样一个四字熟语。在将该句翻译成日文时,译者将原文直译为汉文训读,依照日文句式特点将词语位置进行调换,并添加连接词补全中文中暗含的逻辑关系。该句在日本认知程度不高,考虑到读者理解的需要,又采用归化策略,在后面的括号中加注进行意译,具体解释其中内涵,弥补在直译过程中造成的语义不清。将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解释为“符合我心中的理想”,为了便于理解,在「九死」的基础上增译「一生」,与前句提到的「イノベーションはこれまでずっと九死一生だったが」中的「九死一生」相呼应,更清晰明了地表达出了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传达出了讲话的主旨目的。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使诗词具有含蓄性、模糊性,在诗词创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意象模糊是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抽象的语言对意象进行描述,由读者透过自己的“期待视野”对意象进行品味,从而产生美的享受[5]。
例3
原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3]454
译文:紅日初めて昇り、その道大いに光る(旭日が東に昇り、前途に希望がある)。[4]501
古诗中有很多表示“红日”的意象,红日可以指早上初升的太阳也可能是傍晚的落日,在例3的译文中,先是按照汉文训读方法对原诗句进行了直译,但「紅日」这一意象在日语中并不多见,而且汉文训读更体现为与中文诗句形式上的相似,对诗句意思上的解释不是很清晰,会影响主旨的表达。因此,该句在直译为汉文训读后,又在后面的括号中进行了意译注解,补充完善其意思。在意译时将「紅日」翻译为「旭日」,将模糊语言翻译为更加精确的语言。解释整句诗意思是红色的太阳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寓意前途有希望。这种汉文训读加解释性翻译的策略,可以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诗句中具体词语所代表的含义。因此译文能够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很好地遵循了目的原则和语内连贯原则。
从句法层面上看,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意合性。所谓“意合”指的是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6]。汉语常用虚词、词序等手法来显示句子内部成分关系,这种语句特征使汉语句式灵活的同时也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古诗词中的这种句法模糊尤为明显。
例4
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373
译文:「遅日江山麗はしく、春風花草香し」[4]413
该诗出自唐代杜甫《绝句二首》。“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并列了描写春日的词语,描绘出意境,体现出汉语意合语言的特征,但没有明确表示意象之间的联系,属于句法模糊。译者在翻译该句时按照汉文训读的方法进行了直译,最大程度保持典籍的古文面貌。“丽”“香”是句中的谓语成分,在译为日语时依据日文句式添加词尾进行了相应的变形,符合日本诗句的表达方式,是连贯原则的体现。翻译为日文后基本保留了原语诗歌的形式,句式工整,不仅在内容上做到了忠实于原语,结构上也完全遵循于原语,符合忠实原则和目的原则,很好地体现出了原文的韵味和风格。
我国古诗词创作者将外界事物的客观同自己的主观世界相结合,强调“情在词外”“意在言外”。古诗词中有很多题材鲜明、主题明确,也有很多由于或意象或创作手法的模糊性主题并不明确,可以依照读者的理解进行多元的解读。
例5
原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在执着坚守上,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3]326
译文:好ましい職業モラルは粘り強く堅守することに体現され、「天涯に消える道を望む」ような追求する気持ちを持ち、「昨夜の西風が強く吹き、木の葉を落とした」ような肌寒さと「一人で高楼に登る」ような寂しさに耐え、「ふと振り返ってみたら、なんと明かりが疎らなところに、彼女がいるではないか」という悟りに達するようにな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4]36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时引用了北宋晏殊和南宋辛弃疾的以上诗句。在外文社出版的官方译文中将“那人”翻译为「彼女」,将“那人”明确为“佳人”,是基于诗词表层含义进行的直译,将原本模糊的代词翻译得更为清晰具体,诗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表达男女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以及职业道德时,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说,根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年6月的统计,在2003年到2014年12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共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说6次,是其引用率最高的十大典故之一。此处诗词典故虽然是辛弃疾的诗句,但应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三种境界”的化用。结合上下文,“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对于“三种境界”,王国维谦称“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从原诗中将有情人的相思相望转到做学问中来,被世人公认为创造性的误读。
中国古诗词中语言和手法的模糊往往决定了主题的不确定性,很多诗句中暗含弦外之音,要想译出深层含义就不能仅靠简单的直译。这里译者想要传递的并不是诗词原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而是发言者的立场态度。这就需要找出所引用的诗词与其观念态度的契合点,从而将引用的真正意图传达给目标语听众。因此,笔者认为这两句诗文更像是对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说的引用,官方译文中对诗词原句的直译处理,可能影响讲话内容主旨的表达,为了更清晰地表述讲话内容,此处“那人”意译为「求めていたもの」更为明确,在主题上更加靠近主旨意思,更能明确地传达出讲话目的,减少模糊语言对主题表达的影响。
从上述例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诗词典故的处理主要有汉文训读法、汉文训读加解释性翻译法、解释性翻译法(括号解释或者意译形式具体解释用典的内涵)三种。其中汉文训读法是古时中国的汉籍传入日本时,为帮助理解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存在任何增译与减译,将原文信息完整地传递给译文读者,避免了翻译过程中的信息缺失或走样。古语诗词和句子由于其文言形式,通常对仗工整,概括性较强,内涵丰富,采用汉文训读法能最大程度上保持原诗词典故的形式,最大可能地还原原文的风格特征。且由于汉文训读法出现时间较早,是日语母语者学习汉文时的必用方法,广为日本人所熟悉。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汉文训读法符合目的论中目的原则和连贯原则。虽然中文、日文中有相似的文化和很多共通的汉字,日文读者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诗句中仍有很多汉字词语在生活中并不常用,尤其是生僻汉字或诗句中的模糊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因此,在诗词典故所涉词汇较难时,采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可以弥补汉文训读法在词义不明确时传达意思方面的不足,符合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翻译策略的灵活使用有利于更好地阐释思想,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政治性文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政治观点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理想。
与文学性翻译不同,政治性文本中的诗词典故服务于政治观点,翻译时应更加侧重于对内容的准确传达。同时,还要兼顾其上下文语境,理清讲话的主旨内容,做到语篇翻译避免上下文意思的重复和不明确,让文学表达能更好地为政治性文本服务。
本文将诗词典故中的模糊分为数字模糊、意象模糊、句法模糊、主题模糊四种类型。从译例中可以发现,在对诗词典故的模糊进行处理时,运用汉文训读法和解释性翻译的策略,互为补充,利于原文语义的传递,体现了目的论三原则,有利于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能够促进中国理念、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