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2024-04-06 17:34阴晓艳
学周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区域

阴晓艳

(河北内丘中学,河北内丘 054200)

地理教育在高中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实践能力和人地协调观的形成,让他们真正理解和关注地球和人类的发展,从而成为具有地理思维和全球视野的终身学习者。然而,当前地理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地理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生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高,认知程度和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因此,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现状

(一)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是指学生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地关系,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将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全局性的思维能力。在地理学科中,学生需要从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等方式实现。区域认识是指学生对地球上不同区域的特征、变化和相互联系的理解。它涉及地理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分析,以及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地图阅读、模拟推演等方式实现。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实践活动,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的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二)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一些地理教材的内容和深度有待完善、增强。有些教材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和深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因此,必须更新和改进教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其次,部分地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改进。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和重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需要接受更多的专业培训,以便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再次,由于学校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地理实践环节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然而,一些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的经验不足。最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应该积极跨学科合作,将地理与历史、经济、政治等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跨学科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跨学科多视角学习,培养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跨学科多视角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策略,能够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地理问题,促进他们形成全局性的思维能力。跨学科多视角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历史、经济、政治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和问题。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能够获取更全面、多样化的信息,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2]。以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为例,可以进行跨学科多视角学习,如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学习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从经济学科的角度,学习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学习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引导和调控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加强跨学科多视角学习。

首先,可以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设计跨学科的课程项目,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地理问题。例如,在人口迁移的单元中,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调查和研究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次,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互联网资源、实地考察等,让学生获取来自不同学科的信息,从而形成多视角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经济报道等,拓宽他们对人口迁移的认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或班级讨论,学生可以展开对人口迁移与历史、经济、政治等学科之间关系的讨论,通过分享观点和发现,加深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加强跨学科多视角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够形成全局性的思维模式,从而具备更广阔的视野,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策略。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地理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理探究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以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单元为例,可以开展一系列地理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调查和分析、水循环的观察和模拟实验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水资源的分布、水体的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究水资源的相关问题。例如,进行水样采集和水质检测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质如何会受到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通过模拟实验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水循环过程,了解水资源的运动和分布规律。例如,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水循环路径,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水的流向和储存,培养他们对水循环的理解和模拟推演的能力。通过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实践能力。同时,他们将学会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同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问题,如水的分布不均、水质污染等,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加强区域认识

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可以有效地加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区域认识。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能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特征、变化和相互联系。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动、探索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他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数据处理和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得更加全面、多角度的区域信息,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地理判断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字地图和卫星遥感技术,让学生通过电子地图软件或在线地图服务,实时观察和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变化情况。例如,在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和数字地图,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貌、气候、资源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如电子表格软件和统计图表制作工具,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区域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呈现。例如,在研究区域发展战略时,学生可以收集相关的经济、人口、环境等数据,并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统计图表,以便更直观地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此外,网络资源和虚拟实践的利用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和虚拟实践平台进行虚拟实地考察和模拟体验,以加深对不同区域的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在线旅游平台,参观不同地区的名胜古迹,了解其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导游、多媒体资料和互动展览,感受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模拟经济市场软件,体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决策能力。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提供实时更新的数据和案例,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区域发展动态。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区域发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他们可以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探究不同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四)引入地理生活实际案例,培育人地协调观

引入地理生活实际案例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地球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在教学中引入地理生活实际案例时,要遵循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强调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引入地理生活实际案例,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深入理解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这能够促进他们更加关注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人地协调观,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地球的影响,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4]。举例来说,在《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入地理生活实际案例,如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城市垃圾处理对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城市垃圾产生的原因、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方法,以及不合理的垃圾处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如垃圾填埋场的扩建、垃圾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学生可以应用地理概念,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土地利用等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城市垃圾处理的复杂性。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考虑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政策层面的因素。通过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意识到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对城市环境的重要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通过以上策略和方法的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能够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这些策略和方法时,教师的引导和激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结合具体的地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和价值。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全球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区域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