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亚明,王 巧
(1.贵州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党和国家直面“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其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01版。。在某种意义上,正确把握这4组关系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支点,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抓手。“在这四组关系中,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管总的,对其他三组关系起着引领作用”(2)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载《中国民族》2021年第11期。。深刻理解与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新发展和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民族工作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保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构建和实践推进过程中不会出现方向性偏差的现实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尝试从哲学认知、理论意涵、实践要求3个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这一论断进行初步阐释。其一,从哲学层面领会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到两者的内容和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及两者的关系是可调节可优化的客观事实;其二,从理论意涵的层面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进行剖析,在正确把握两者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清两者在共同体内的定位,深化对两者关系的认知与把握;其三,在实践层面,以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来指导民族工作,以便切实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3)《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1年08月29日第01版。,这一理念自身就内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正如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一般,共同性和差异性亦存在于一切统一体中,并且贯穿于统一体发展过程的始终。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是认识统一体的基本逻辑,就正如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对于矛盾体的认知亦是一样。对于统一体而言,承认共同性是进一步探讨差异性的前提,而承认差异性才能使共同性有持续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从哲学视域深化认知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可以更加系统性地、总体性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
共同性和差异性之于共同体,就如同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之于矛盾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一,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互相区别的。正确把握统一体内二者关系的前提,就需要正确把握其本质,就类似于正确认知矛盾统一体中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本质。一方面,共同是指共有财产、权益等属于统一体内所有成员所共有的,任何成员、个体对此不可单独分割、舍弃。另一方面,共同可以指主体、现象或事物之间相同的特征或属性,也可以指统一体或统一体所属成员为了集体或自身的各种发展与追求而共同努力所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共同意味着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指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能够共生共存的客观存在,是事物或现象内在本质的一致性与共通性。而差异不仅可以指属性的不同,有时也是矛盾形成的根源,它还表征着事物和主体间相互区别和自身区别的哲学范畴。差异性不仅展现了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质,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与属性;也正因为统一体内各部分或各构成要素间相互分化、相互区别的属性特征,才有了统一体内在本质多样性、特殊性与个性的展现。
其二,共同性和差异性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性寓于差异性之中,又统摄着差异性,差异性只有在共同性场域中才能存在,二者互为存在前提,并且有机统一,共同形成事物的整体面貌。”(4)陈智,赵冬,金浩:《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一方面,共同性只能存在于具有差异的具体事物之中,共同性是包含着差异的具体的共同;另一方面,具有差异性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蕴涵着某种共同性,不为某种共同性所规定的差异性彼此间也就不成其为差异,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差异,统一体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继而通过不同的要素丰富自身的内涵。由此,共同性和差异性彼此之间相互依存,才能保证事物(统一体)的稳定发展。所以,若无统一体之共同性,差异性则失去立身之本;若无统一体之差异性,共同性便欠缺发展之源。
其三,共同性和差异性是相互作用的。差异性的存在与发展必须是在统一体共同性的规约下才能实现,并且才能不断地交融整合;而共同性也必须依赖差异性的存在与互动为其稳固和发展提供动力与活力。共同性是使差异性得以生长的根基,只有在共同性的作用下,差异性的存在和发展才有意义、有价值;而差异性是使共同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在差异性的作用下,共同性的发展才有活力、有生气。需要注意的是,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的探究是基于统一体之上的,脱离统一体来讨论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问题就如同空中阁楼,是没有意义的。
共同性和差异性无论是自身的内容还是彼此间的关系,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内容而言,共同性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更不是同质化;差异性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也并不意味着差异性的特征和展现是不可调整与改变的。就统一体而言,共同性不仅包括各族群在互通有无过程中的齐心协力与共同实践,还包括其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享价值、共通情感、共同利益、共有身份”(5)郝亚明:《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这些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统一体的物质层面,也根植于统一体的意识层面,还扎根于统一体的精神层面。对于统一体内部的差异性而言,则表现为各族群“在历史演进发展中所形成的在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服饰图样、饮食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差异”(6)王延中,张少春:《新时代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研究》,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需要知道,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内容并非百世不易,这既取决于具体的讨论范畴,也会由于情境的不同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
就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而言,差异性的种类和程度会随着时代发展、环境嬗变、技术更迭和人口迁徙等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且在此基础上,特别是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传播技术和媒介,差异性会不断新生、交融、整合。共同性亦会不断增多,其内容与边界将得到持续不断的开阔和延伸,且共同性在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在身份归属、价值信念、目标追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亦会得到更进一步地巩固与强化。再者,各族群为了自身的发展所达成的共识或目标以及为此所做出的合作互助,都可以成为统一体的共同性。但与此同时,需知差异性是统一体内各族群多样性、个性的体现,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不同文明既丰富多彩,又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虽然差异性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整合并发展为共同性,但在此过程中,亦会生成新的差异性。此时,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在统一体内、发展变化过程中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动态平衡,因为共同性和差异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在明了共同性与差异性不仅生成于统一体的整体结构之内,而且还同为统一体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以助力统一体的持续发展,既不能过度追求差异性的整合统一而忽略了差异性自身的丰富内涵,也不能过度强调和人为夸大差异性而忽略了共同性的根本与依托作用。
共同性和差异性在统一体中的地位虽然不是对等的,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可调节、可优化的。在这一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共同性是统一体内在构成的本质属性,具有优先性,并统领着差异性;差异性则是历史的、具体的,是多元的体现,在共同性所奠定的根基上得以滋养和发展。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对于统一体而言,不仅不能缺乏共同性,若共同性的根基不够坚强与稳固,那统一体的存在、维系与发展必将会困难重重乃至失败。如若失去差异性,统一体将失去活力,从而走向封闭和僵化;如若忽视共同性,统一体内的关系结构将紊乱,而其内在的秩序也将会破裂,从而统一体将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共同性和差异性在统一体内有着各自的地位与作用,调整两者间的关系达到更好的动态平衡,也可以为推进统一体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调节和优化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过程中,统一体内每一个部分的主观能动性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正确认知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客观性事实。共同性既不是简单的在统一体内自然而然的形成与发展,也不是简单的对统一体内在的差异性的抽象概括,“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真实互动中逐渐产生的”(7)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共同性具有包容性和整体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表现,同时它会根据统一体的发展与统一体内各族群成员的需求进行调节,在政策、精神和信念等多层面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使统一体与其成员得以指引和提升。与此同时,统一体内差异性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差异性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善、个体的需要与喜好等多方面的变化而改变和调整。对于共同性和差异性两者关系的调节与优化而言,则既不能以共同性否认差异性,也不能以差异性忽略共同性,而是应主动增进对共同性的认识与把握,同时尊重和保护差异性,促使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得以良性发展。
从哲学视域体会共同性和差异性在系统结构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则和原理,可以为领悟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的理论内涵提供方向指引。而深刻领会二者关系的理论内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理念及其实践工作的展开也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首先是深度解析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基本内涵,这可以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奠定扎实稳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明晰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定位,进一步透析两者关系的发展指向。
从词义上说,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共同是指各民族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一种关系状态,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所共同具有的内生性质,是中华民族一般性特征的总体表达。共同不仅意味着是共同体内所有成员所共有共享的,还意味着共同体的所有成员,且共同体的共同性主要是指共同体内的所有成员在利益、权利和信念等层面上通过主观能动创造所具有一致性的过程与结果,就如我们广袤疆域、悠久历史、绚丽文化以及伟大精神都是各民族所共有共建共享的。与此同时,对共同性的理解还必须和共同体关联起来,因为“拥有共同性固然不一定能够形成共同体,但缺乏共同性则必然无法形成与维持共同体”(8)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载《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有学者曾提出:“把共同体视为一种主观性的想象产物,这种主观的想象过程其实是再次张扬了那种彼此承认的共同的生存信念和价值取向”(9)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正是因为在共同体的基础上具有这些彼此承认的共同的信念与取向,共同性涉及的面越广泛、程度越深,共同体的根基也就越稳固。费孝通先生也认为,当中华民族接受某个民族的特长时,该特长就不仅仅只属于某个民族,而是属于该整体,这便成为了共同体的共同性。(1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如同桥梁与纽带般的共同性就越能把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紧紧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加团结紧密的整体,促进更多集体目标的达成,继而形成全方位紧密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一同向前发展。与之相对,差异性是指事物或主体间相互区别所展现出的属性或特征的不同,例如不同群体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各具特色而相互区别。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差异性正是各民族特殊性与个性的总体表达。森罗万象的地域环境、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丰富多样的个体特征等都是各民族差异性的产生源泉与展示途径。差异性是与生俱来且长期存在的,也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丰富了共同体的多样性与个性,让共同体的发展具备充沛的活力与动力,但也只有在共同性的规约下,差异性才能成立,差异性的存在与发展也才有保障。
从两者性质来说,共同性和差异性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还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基本关系与基本属性。“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11)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10页。。深化对二者自身性质的认知与把握,是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问题、规划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共同性对于共同体的存在、维持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中华民族作为整体得以运作与发展的前提与根本。一系列重要理念的提出、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亦体现了共同性作为基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坚定与稳固。另一方面,尊重、包容并保护各民族积极正向的差异性。保证差异性的多元,是为共同体提供活力与动力的同时,也可以为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再者,共同性和差异性正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两面的呈现,在这一整体中,二者互嵌共生、并存不悖。二者作为影响整体生存和发展的两个主心轴,不仅树立起中华民族这一整体形象,还在中华大地上培育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整体观念,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这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方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深化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性质,不仅可以提升对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以及共同体整体性的认知,还可以促进二者自身以及彼此间关系的良性发展。
从对民族工作实践的指引来说,我们要坚持强化以问题为中心来调整实际工作中的偏向和误差,所以必须对“共同”和“差异”的范畴有清晰的认知。“搞清楚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12)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载《中国民族》2021年第11期。。对于共同性而言,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与法治意识层面,以及在“‘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13)郝亚明,秦玉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分析》,载《民族学刊》2022年第07期。层面不能有差异,并且还需扩大并提升相关方面共同性的广度与深度。对于差异性而言,各民族在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实践与追求都有各自的需求与特点,我们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不能盲目冒进,而应该根据各民族、各领域对其的认知与把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做好民族工作,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并且必须纠正大汉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加强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认知与把握,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全面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建设与民族工作实践。
对于共同性和差异性在共同体内的定位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其提供了重要借鉴。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时演变过程中,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不仅决定了“一”与“多”的关系处理在国家建设中会处于中心地位,而且在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实践推进过程中,亦会是关键的一环。再者,“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本质上还是‘一’与‘多’的关系问题”(14)郝亚明:《从政治定位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对“一”与“多”关系的认知程度,以及对“一”与“多”关系内在张力的把握,都会影响到各族人民对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领悟,从而最终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发展以及民族工作的展开。由此,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定位问题,亦是为中华民族作为整体的发展奋进筑牢根基。
在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1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载《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第001版。。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知道“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16)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载《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以此为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对于共同性和差异性这组关系而言,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是先决条件,也是必要根本,具有优先性,是共同体内在构成的核心要素,也彰显了其本质属性,是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依托,只有共同性的广度与深度得到持之以恒的拓展与深化,中华民族作为一体的根基与方向才能坚若磐石而不被动摇,力求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其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根本性与方向性的错误。而差异性是历史的,是具体的,是中华民族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由于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中华文明多姿多彩的同时还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动力,继而才能持续丰富中华民族多元的要素与动力。再者,通过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可知,只有在注重对共同性的强调与凸显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差异性才是有意义且切实可行的。要做到深化理解两者的关系,就要在明晰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定位的基础上,一方面,必须保持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之间的平衡与稳定,做到“既不以差异性遮蔽共同性,也不以共同性否认差异性”(17)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载《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另一方面,还必须突出共同性的主导地位、主线方向和根本作用,切实认识到共同性对民族工作践行乃至多民族国家治理的价值和意义。
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共同体的构成要素,通过深化解析二者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系统结构中的关系定位,不仅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出二者在共同体内的碰撞与合作,还可以更好地把握共同体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是根本,也是前提。各民族若只有差异而没有共同,则无法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有承认并肯定了共同的内涵与边界,进一步探讨差异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另一方面,差异性是动力,是要素。只有承认各民族积极正向的差异,并给予尊重、包容与保护,共同才有巩固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差异性的存在与多样也正体现出了共同体的包容性、活力和吸纳力,且各民族的差异性是一种长期的客观性存在,(18)罗慧翾:《国家凝聚力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4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之需与发展之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强调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19)《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01版。。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为“两个大局”背景下的基础性工程,就更加需要秉持着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20)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10页。来指导其逐步完善、更趋协调的发展,从而加快高质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步伐。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对共同性的认知与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所以对于作为我国基础性工程的民族工作来说,必须加强稳固中华民族共同性这一根基,以及从始至终将增进共同性这一举措深入刻画到民族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增进共同性”不仅是在意识层面需要推进共同性的构建,实践层面也需要同步跟进。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多维度来推动“增进共同性”的实践与发展。
第一是在历史层面,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正是对各民族身份认同与情感连接最好的印证。在这共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各民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每一步砥砺前行都是彼此携手在共同书写并创造着属于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共同”(21)“四个共同”是指:“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不仅体现了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也彰显了其内在的共生情感与共同经历。所以,作为历史共同体,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的共同性的认知,深入挖掘其共同经历、共同发展的历史事实,深化各民族对彼此以及对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的认同,加强相互间的纽带链接。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明积淀与历史渊源的拥护和认可,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打好基奠。
第二是在文化层面,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凸显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的历史书写与创造不仅是对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的客观事实进行展现,还是对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炼表达。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华民族需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新性,构建各民族共享的新时代文化符号象征体系,从文化源流上廓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概貌。在此,各地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当地文化媒介的运用以及文化资源的宣传,帮助各族人民认识到各种文化要素背后的族际联系及其所内涵的凝聚意识。与此同时,加强推进彼此间的交流,因为文化交流正是通过民族交流这一重要路径才更好地得以实现。再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要素以及相关的文化介质,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浓厚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及其价值信念,通过文旅融合、文化结合再创新等形式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与互动,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加强对本地群众与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以及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与梦想精神的培育,以此深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结构交融,为民族复兴提供充实的精神粮食,也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助力。
第三是在政治层面,要践行“五个认同”的思想内核,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22)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载《中国民族》2021年第11期。。在2015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提出的“五个认同”(23)“五个认同”是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正体现了各民族所共持的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共同体,要加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不仅“需要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24)郝亚明,秦玉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分析》,载《民族学刊》2022年第7期。,还需要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根本利益的维护,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与此同时,亦需要将党的领导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融入到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教育中,因为这不仅可以正确引导各民族的行动规范、意识归属以及价值选择,还可以为坚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第四是在经济层面,要加强各民族间的区域关联,携手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中华民族在自身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经济联系都是十分紧密的,彼此间在经济层面的互动往来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层面颁布实施了“全国一盘棋”、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政策以及民族地区开发支持援助等政策,把国家富强和各民族繁荣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民族与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关联性、互补性以及全国经济体系的一体性。作为经济共同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丰富的社会资源以改善民生,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缩小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距,积极推进各民族与各地区间的互惠共赢经济发展模式,以此扩大并加深各民族在经济层面共同性的范围与程度,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形成全民族携手增进共同性的社会实践。
第五是在社会层面,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01版。中央提出要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其目的正是在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促使各族人民能达到互嵌共生、共融共进的良好状态,以此营造一个彼此间互通有无、同心合力的族际居住格局,构建一种有机的民族团结,为增进共同性提供一个稳固的空间基础和社会基础。由此,我们应该在各民族情感相通相融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生活机遇与社会资源,以及从社会互动和各种群体圈子入手来加深建构各民族在结构上的相互嵌入。同时,加强多民族社区系统的整体性教育,进而深化培养互嵌式社会结构化意识。再者,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更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多民族社区群众的服务对接,从而积极营造各民族相辅相成、互嵌共生的社会条件,在具备一定共有共享的空间基础条件下,开展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合作互助与融洽感情的工作,促使各民族形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
增进共同性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但这并不是要否认、消灭差异性。需知“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体;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体”(26)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载《中国民族》2021年第11期。。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差异观,并且是在增进统一、强化团结、促进和谐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一方面,需要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尊重差异。对此,在提升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会条件的基础上,要做好对各民族各方面的尊重、保护与传承,即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充分尊重各民族积极的民族意识及其发展追求;充分尊重各民族在具体利益上的差异性。各民族基于自身的特点、特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不同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需求与不同的目标定位,并且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整体的利益下也会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我们要在积极引导各民族将自身的具体利益整合进整体利益的同时,充分尊重各民族实现与发展自身的愿望,更好的达到各民族彼此间休戚相关、和衷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状态。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过程中包容差异性。差异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正是这些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使得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与活力来推进自身的发展。对各民族客观差异性的把握以及对共同性的塑造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对于其中的差异性而言,则需要各民族更多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承认差异、尊重多样不仅是一种认知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原则”(27)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载《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当然,就我国历史发展演变而言,求同存异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所实践力行的。需知,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也得是在强调并凸显共同性的基础上才有意义,这也是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基本原则。
与此同时,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实践进程中,还需要注意两个层面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一个层面是群体意识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这正体现在要正确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上。群体意识内在的包含着一种归属关系,即对群体(统一体)的认同和忠诚,个体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群体意识。对此,就是要在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方位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另一个层面是文化层面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这正对应于要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上。中华文化是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的总体性表达,是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建的文化,是对各民族文化进一步提炼而成的综合有机体;而各民族文化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文化,可以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汇聚能量。中华文化并不是由各类文化简单相加所产生,而是由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不断的互鉴融通过程中所共同创造、世代相传继而发扬光大的。对于各民族在经济生活、宗教礼仪、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性,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从而更好地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沃腴的土壤。
总体来看,就如何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及其实践推进的问题而言,无论是从多维度推进各民族的“增进共同性”实践,还是从群体意识以及文化层面等的“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举措,都是各民族为踔厉奋发、携手向前所作出的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依据。
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我们正面临着新征程上的新变化、新风险与新挑战,这就更加坚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宏伟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的重要论断,为我们更好把握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定位、现状与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具有鲜明的思辨性、理论性、实践性。真切领略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不仅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契机,也为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提供了思路。
不容置疑的是,明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问题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贯穿于中华民族奋进前行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对两者关系的把握程度会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进效果。对此,首先要从哲学视域剖析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辩证关系,这可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基础与缘由有更加全面与深入的理解。深化认知两者间内容与关系的不断变化、两者在共同体内的地位以及两者的关系是可调节和可优化的客观事实,认识到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让统一体得以运作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保证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可以得到平衡与良性的发展。其次,要深切领悟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理论意涵。这不仅要充分认识两者的基本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清晰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自的定位,深刻把握二者关系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更进一步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支撑及其实践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最后,透彻领会“增进共同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向前迈进的重要根基与根本指向。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有效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倾向。同时,只有在增进共同性的基础上,尊重和保护差异性才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切实可行且有意义的。简而言之,本文旨在探讨深化领悟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实践要求,从而再次审视各民族间以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为迎接中华民族在新局面有新发展奠定扎实稳固的根基,并且不断推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心理认同与文化认同,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为推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奋进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