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高校防控对策

2024-04-06 06:19蒋圣露
中国军转民 2024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

蒋圣露

高校承担着人才的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多项社会责任,但由于高校人口基数较大,再加上高校人员流动性强,因此一旦出现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必然会引起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高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一、当前高校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的培养

当前,大部分高校教育往往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体系等方面,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很多高校在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应对领域缺乏相关专业教师,即使一些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再加上部分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对风险形势缺乏警惕,学生由于缺乏相关常识和技能,不懂得如何正确应对突发事件,一旦遇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则会立刻陷入到恐慌当中,不知道如何应对[1]。除此之外,当前高校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和专业能力,对于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方面的培养并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和关注,这使得高校学生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很难应对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不科学

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中,各部门在职责和任务分工上因为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在实际应对过程中出现沟通不畅、协调困难、责任推诿等情况。而在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中,由于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可能不够畅通,导致信息流动不及时、不准确,从而影响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阻碍了快速而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在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中,相关人员缺乏应急管理和组织培训,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使得组织结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显得缺乏效率和专业性。再加上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在设计和实施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应对需求的变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组织结构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无法实现快速调整和响应,以至于高校很难及时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三)思政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校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 由于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滞后性,导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实际需求脱节,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应对突发事件。虽然有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思政教育功能融合的课程,但高校思政教育往往还停留在理论灌输和书本知识层面,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学生缺乏切实参与和实践的机会,无法真正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限,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其间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无法发挥出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再加上部分教师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可能存在不足,从而影响到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准确传递相关知识和价值观,无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

二、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措施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在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使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和应对措施。为此,高校应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安全教育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2]。在拓宽教师队伍时,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提高高校在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应对领域的师资力量。日常教学中,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实践环节和应急演练,让学生亲身参与救援和应对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也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组织讲座、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不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在调整考核评价体系时,将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纳入考核范畴,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高校与相关部门、专家以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才能共同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和生命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建立科学的应急保障机制

在应对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应急保障机制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每个单位、岗位与职责紧密结合。同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时,做好对内部通讯、线上平台、会议等形式的完善,以此确保信息快速准确传递,提高组织间的协调和合作。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应对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组织结构,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基于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高校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组织效能和响应能力,更好地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还需要跟进评估和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急需求。

(三)加强思政教育使其融入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中

高校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思政教育内容,关注社会和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等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提高教育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体性和参与度,设计思政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社会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同时,加强教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知识和应对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并建立和完善教师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在思政教育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培养,使其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四)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

在完善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时,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制定相关的监测指标和监测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传染病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环境卫生监测等。确保监测指标科学合理,并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数据。同时,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建立高校内部和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包括与医院、政府部门、社区等的密切合作。共同分享信息、资源和经验,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应对的能力。

三、结语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此提升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视力度,并做好相应的人员、设备的补充,才能为高校后续应对公用卫生突发事件而给予必要的保障,以此助力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