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2024-04-06 01:15:38
学苑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形式教学内容核心

茆 洁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学校,陕西 西安 710077)

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要更好地落实这些要求,教师就需要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始终将学生的兴趣激发、个性化成长、素养培养置于教学活动的首要位置,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良好情感的渗透,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艺术的张力与表现力。教师应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来实施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利用趣味课堂的构建、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导向性更加明显,那就是利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可行的路径来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言,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欣赏、理解、表现,以及传承。音乐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仅仅有艺术表现力,还包括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元素。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深入分析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教学设计、活动组织间的关联性与影响性;另一方面,更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掌握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包括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创新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与活动实践计划,才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成果来看,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效果还不尽如意,这也意味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更好养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音乐课程设计落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由不同的音符、音阶、音调、音色构成。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以及不同的创作者,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都不同。所以,音乐是没有统一标准和固定模式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从兴趣的激发上着手,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理解、尝试、表现。这也意味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更投入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中来。但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来看,音乐教学离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音乐课程设计的形式仍然单一,而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没有结合初中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在音乐乐理的基础认知上、在教学内容与资源的选择上没有契合学生的特点,导致课堂的高效性特征不显著,无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音乐内容缺乏有效拓展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而是要求运用跨学科的教学理念来充分发挥出音乐学科的综合育人作用。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形式中,更好地加强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以及对音乐作品中文化思想的解析。这也意味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不断拓宽范围,丰富形式,以此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与品鉴能力形成更好的启发。但从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素材有限,多以教材中的内容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切入点,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不足,往往会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拓展不足,也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形式缺少创新

音乐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持续的创新,每一个时代,不同的环境下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在教学上,就需要突出这种创新性。创新的前提是大量的积累、广阔的认知,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作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形成。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艺术表现能力,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通过多样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只有学生有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创新表现的目的。由于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是影响学习氛围与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很显然,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上这些问题已较为突出。无论是在音乐理论知识上,还是在音乐表达的实践上,由于师本理念仍然较为突出,在教学的节奏掌握上,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程缺乏及时总结评价

音乐学习,需要从基础上进行强化,从审美能力上进行培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浸润作用,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才能有更显著的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并实践有效策略,是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但任何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就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形成性测试来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包括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第三方的角度来进行有效评价和总结,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报告来对音乐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对节奏进行掌握,对活动进行完善。由于对教学策略的应用过程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对教学成果的有效性了解不足,对学生的实际学情掌握不全面,无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至于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有许多亟需改革与完善的地方,需要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对症下药,持续完善,尤其在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课程的设计、实施、总结与评价上围绕学生特点来进行。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解读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设计

要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就需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了解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特点,从审美感知素养、艺术表现素养、文化理解素养这三大学科素养的特点出发,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上紧紧地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音乐教材的结构体系也包括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内容,而要对学生形成更好的启发与应用效果,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持续地改进与创新。

通过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目标导向、内容特点,以及音乐知识体系结构的基础构成,再明确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与任务。比如:在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上,可以从音乐欣赏上着手,那么课程设计就需要围绕欣赏课的展开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比如:在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上,就需要从实践活动上着手,那么在课程的设计上,就围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着手,实践的主体、实践的视角要从学生视角出发,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更大的启发。比如,在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上,就可以从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形式着手,除了理论与实践外,还要融入一些优秀的传统音乐形式,以传统音乐形式的独特性、地域性特点来解析不同文化的背景与内涵,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在课程的设计上,不仅仅要对内容进行选择,对活动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对课时、理论与实践的比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对学情的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之上,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将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开展下去。在进行学情调研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现有的音乐学习水平进行调查,对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进行调查,对学生想学的音乐类型进行调查,以及对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进行调查。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再结合学生日常在音乐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反馈与考核反馈等综合性因素,来科学地设计音乐课程。

(二)结合学生实际,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要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就需要构建高效课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用上,就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来不断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以当前初中生都广受欢迎的歌唱教学来说,歌曲的选择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部分,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民俗歌曲,都有着独特的韵律、丰富的内涵,在进行歌唱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歌曲内容,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当然,这仅仅只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文化理解力,还可以对这些歌曲形式进行拓展,例如利用多媒体来对同一曲名进行搜索,可以得知,有许多的表演者进行演绎,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表演者的表现形式进行比对、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在赏析、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是音乐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在音乐表现中表达并表现个性是十分重要的,是推动作品、推动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前提。这也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创新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践活动开展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身对音乐理解与认知的角度来尝试创作与表现,在领会音乐艺术之美的同时,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知。在音乐实践活动的创新运用中,既要从理论课程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声乐的表现形式,同时也要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有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在领会艺术之美的同时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知。

因此,教师就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或是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方法,以教学内容中的某种声乐表现形式为学习切入点,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对不同声乐形式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演绎,创新。多数学生,对于《白毛女》这部著作都有深刻的印象。作为重要的近代歌剧,《白毛女》一度影响了几代人。在音乐教学课堂中,也可借鉴《白毛女》的思路,即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游戏活动来传承优秀音乐文化,包括让学生以现代说唱的形式来改编《白毛女》,或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来展现《白毛女》,比如,通过美声唱法的形式来呈现《白毛女》。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道具、材料等进行歌剧的编排等;可以利用时下大热的短视频平台,鼓励学生对中国歌剧资源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与二次创作。总而言之,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方法,先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习与传播。

总之,教师应通过学习并实践更多音乐形式,给予学生更多创作灵感,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巩固教学成果

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无论何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经验进行传播。所以,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教学评价形式的创新,对于促进音乐高效性课堂的实现作用是积极的。除了对教师的课程特点、设计形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之外,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与分析,即对学生的所学、所感、所得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与表现进行总结。除此之外,还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对高效性课堂构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转化与应用。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与改进,为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提供有效参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化成绩的提升,而是利用多途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要积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创作活动,加强对教学成果的总结与完善,来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猜你喜欢
形式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