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运用研究

2024-04-06 01:15:38
学苑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栏目法治道德

肖 莹

(江苏省泰州市海军中学,江苏 泰州 225300)

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展开取得了一定成果,实际教学效果有所提升,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通过进一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落实细化分析,能够了解到的是,在“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与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成效的更好提升。需要落实重点分析与处理,促使“拓展空间”栏目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升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类型的分析

第一,实践型。该类型活动内容的实践性相对较强,主题相对新颖且活动形式多样,学生在相应类型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普遍保持在更高水平,且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活动任务。同时,该类型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入的课内外资源更多,并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

第二,探究型。该类型活动的探究对象主要为学科主题、新知与技能等,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家庭互动等探究形式的应用条件下,完成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对事物本质、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思辨型。在该类型活动中,更多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或是组织辩论会,针对特性议题展开思考、分析,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确定自己的立场与见解,并可以围绕自己的立场与见解提供论据支持。

第四,体验型。该类型活动需要结合主题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讲述、分享、反思、表演等多种方式,在具体情境内生成特定情感体验、价值理念等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现状分析

第一,教师对该栏目的认知有待提升。多数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价值,但是对该栏目的实际开设目的、价值内涵等并没有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实际应用“拓展空间”栏目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拓展空间”栏目的价值性与作用性未得到全面、充分发挥。

第二,学生对该栏目学习的完成度低。学生在“拓展空间”栏目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其内容的学习自主性不高。同时,所应用的学习方法也有着一定的不足,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有待进一步更新与完善,而这也就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拓展空间”栏目的实践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三,学生对该栏目的学习兴趣不高。现阶段,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只有较少的学生愿意主动完成“拓展空间”栏目学习任务。实践中,需要教师切实参考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目标与内容,以及初中学生的现实学习能力水平,选定更为合适且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四,该栏目教学评价方面有所不足。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评价中,单一性较为明显,且实际生成的评价结果并不全面。同时,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若是单纯应用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势必会出现评价不合理、不全面的问题。目前,存在着单纯使用考试成绩落实教学评价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拓展空间”栏目本身所具备的学习效果评价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实际的教学评价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优化应用策略探究

(一)加强教师对“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能力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其专业性相对较强,且当前教材内“拓展空间”栏目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也愈加广泛。基于这样的情况,想要充分发挥出“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价值,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升级,就必须要提升教师对“拓展空间”栏目的认识程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对“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能力,增强现实教学效果。

实践中,为了更好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效果,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升级,学校应当定期安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带领开课老师走进其他初中校园,组织跨区域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的听评课交流,进行线上、线下的磨课探讨,同其他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联合教研交流活动,以此达到推动教师“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

(二)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并转变其实际学习方法

第一,要重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当切实参考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心理活动规律,落实对教学设计的调整,搭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拓展空间”栏目教学前,围绕学生更为关注、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后第一时间与其他学生或是教师展开交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端正学习态度,与其他学生、教师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从而实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效果的目标,使学生展开“拓展空间”栏目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第二,要合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更好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教师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合理转变。实践中,要求教师重点更新教学方法,应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学习,主动学习、接受教材中的知识点,逐步形成学习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重点落实对学生良好、正确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展开问题探究,强化对学生探索意识与批判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更加充分的时间支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讨论,实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显现。

(三)参考“拓展空间”栏目内容合理教学方法

1.应用活动教学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依托活动教学法的应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展开效果,并促使“拓展空间”栏目在教学中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3]。实践中,要重点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平易近人;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零距离;要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快乐成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从学生生活出发,不拘泥于简单条文的讲解,而是着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只有面向学科本身,追求学科本质,注重素养培育,才能切实改变课堂教学。

2.应用情景教学法

应当重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教学情境落实对“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例如,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一课中,教师需要抓住情感的主线,由浅入深,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选取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分享参加公益活动等真实情感体验中进一步感悟升华。既感悟到生活处处都是美,又体验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同时选取身边的感动人物典范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结合这样的教学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美好并能够传递美好,并在“拓展空间”中设置“阅读一本好书,例如《呼兰河传》《张晓风散文集》,和家人、朋友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传递、创造美好情感。

3.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利用

为了更好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深化“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程度,教师还应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要在尊重教材、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上“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和“拓展空间”四个栏目运用到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中。在设计活动、组织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使用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小组活动以及活动任务单等方式开展,此举既兼顾学生的活动型课堂模式,又能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小组合作、任务单活动等初中道德与法治常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在知识讲解、思维训练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渗透课堂笔记记录、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等做法,并设置一定高度的辩证思维训练,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要点。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在舒适区边缘学习,不断推进认知和思维的拔节,课堂张力十足,学生乐在其中。

4.引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综合展开教学、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评价,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期间,教师应当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将“评价”设计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以此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核心素养是否得到发展。

例如,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寻梦、识梦、赏梦、析梦、筑梦”五个环节,分别聚焦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精彩瞬间、视频《百年劳动者面孔》剪影、《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图片《天津的二十大代表风采》、电视剧《觉醒年代》高光时刻、歌曲《少年中国说》,依次关联劳动的重要意义,阐述每个岗位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原因,以及怎样发扬实干精神、将中国梦变为现实,青少年承担历史重任的做法,构成议学过程,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能力。

5.在教学中重视小初教学衔接

依托小初教学衔接的优化展开,能够达到进一步实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现实教学效果与质量的目标,让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实现更好发展。在小学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内容的衔接。例如,小学的《守法不违法》与八年级上册《做守法公民》衔接;小学的《多元文化多元魅力》与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衔接;小学的《学会尊重》与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衔接。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开课教师而言,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前期认真研读小学和初中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小学和初中教材,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上好小初衔接教学展示做好充分的认知和心理准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教学教研一体化,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承接和贯通,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打造创新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四)推动“拓展空间”栏目教学评价机制完善

第一,推动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针对“拓展空间”栏目学习效果展开自我评价,重点完成对学习动机、现实学习成果等内容的评价;引导学生针对“拓展空间”栏目学习效果实施相互评价,鼓励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入手,挖掘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内容,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实施更具合理性、客观性的评价;结合学习与活动内容,安排家长、第三方成员参与到“拓展空间”栏目的学习评价中,针对学生展开综合性更强的评价;由教师针对学生的“拓展空间”栏目学习效果做出评价,重点纳入对学生参与整个“拓展空间”栏目学习与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促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拓展空间”栏目学习情况,变更自己的学习态度、行为与方法等,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第二,推动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发展。提升“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活动评价的主体性,鼓励、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的参与到“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活动中,并在此期间针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思想变化等做出评价。提升“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活动评价的交流性,引导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实现观察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实现对学生学习所得以及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强化。提升“拓展空间”栏目教学活动评价的发展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明确自身的不足,并能够结合其他学生所表现出的优点,进行自我思想与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内容的调整与变更,实现更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诚然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成效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实践中,需要及时展开针对性优化处理,更新教学策略,推动教学升级。

猜你喜欢
栏目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关于栏目的要求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栏目主持人语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