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的人才培养探索

2024-04-05 23:51张洪强张雪娜张禹刘永胜张艳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张洪强,张雪娜,张禹,刘永胜,张艳杰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已经从层次走向类型、从以政府为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职业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进程,如何培养符合新产品、新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岗位技术人才,成了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在进行职业教学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1]。因此,本文探究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为助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产教融合育人发展方向

针对当前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专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应制定合理的计划,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应贯彻落实“双师”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专业团队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

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是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目前,产教融合已进入2.0 时代,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化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3]。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并在师生的未来发展中建立多维的教学目标[4],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一致。

2 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

2.1 企业应积极履行校企合作协议

首先,企业应该正视自己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才供需市场的差异较大,企业缺乏专业性的技术类人才,而服务行业人才过剩,且部分企业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这就表现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实际上,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不低于6 个月,占整个培养过程的1/4,且实习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它决定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接下来的就业。

其次,企业要履行校企合作协议中的任务。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要履行校企合作协议中的内容,通过与学校合作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派遣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将企业岗位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过程,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

最后,企业要认真执行《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以国家颁布的文件为依据明确其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在校企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应该进行附加协议的规定,对于薪资待遇、人身安全等要进一步细化,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

2.2 企业应积极参与共同育人过程

首先,在校企合作中,企业需要为学校提供企业文化、教学资源、实习岗位等,参与学校师生的需求预测、专业发展、课程制定、课程开发[6],参与教学过程和人才发展的质量评估,并提供教师培训和实践基地。

其次,课程开发应基于对企业工作流程和任务的分析,组织企业的员工、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和构建优质课程,使课程内容实用且处在技术发展的前列,最终实现专业与岗位之间的衔接、教学课程和岗位技术之间的衔接、育人过程和生产过程之间的衔接、毕业证与技能证之间的衔接、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之间的衔接,突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社会责任,使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更加易于实施。

3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任

3.1 职业院校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授课内容

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来讲,生产任务有淡季和旺季,所需求的实习生(毕业生)数量也不同。而职业院校是系统性、持续性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应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授课内容。职业院校提前为学生做好实习(就业)准备工作,使其及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双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要对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更要对应学生的长远发展[7],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思想素质等有机结合,将校内实训、企业实习、未来就业等有机结合。

3.2 职业院校应牵头执行校企合作中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职业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并在合作过程中牵头执行[8]。针对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理论环节由学校教师讲解,实践环节主要由合作企业的技术经理或一线技术人员指导。同时,企业指导教师为学校教育和教学提出明确的建议,以促进学校管理机制的不断改进。比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能够满足企业技术岗位的需求,邀请企业向学校提交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和培育计划,帮助学院建立和改进校企合作机制。合作企业不仅能够支持学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还可监督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可引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规章制度,模拟企业对员工的考评过程[9],使校内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致,逐步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

3.3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校企合作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为目标,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首先,企业需要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人才。职业院校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

其次,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的人才。职业院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培养学生热爱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心理健康的新时代人才。

最后,企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精湛的人才。职业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安全意识、技术要领、操作流程,引入企业真实的环境,学习就是生产,实训就是上岗。

4 践行“校企共同育人”新模式,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1 将专业设置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提升育人成效

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而不是基于未来的产业结构,且人才培养的准备不足。因此,职业院校应调整专业设置,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职业院校要根据未来市场需求打造合理科学的布局,结合产业链的发展来调整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10]。即职业院校要通过产教融合,聚焦未来人才市场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切实解决人才就业问题,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11]。比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产业发展设置新能源动力电池方向,将原有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进行深化培养,课程内容以企业人才需求+学院培养流程+学生人生发展为主线构建,最后的就业岗位是新能源动力电池检测与修复。在专业设置中实现了校企结合,为国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修复、保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有效实现了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4.2 系统优化课程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职业育人目标

企业根据岗位标准对员工进行资格评级,可以更好地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拓展能力进行评价。因此,职业院校还应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和优化课程内容,即整合行业、企业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逻辑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应根据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人才培养[12]。比如,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校企合作的目的,明确公司各岗位的专业职责。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吉利汽车集团的校企合作中,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践行“五定五共同”人才培养模式,五定:定系部、定专业、定学生、定课程、定岗位;五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设课程、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共同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筛选本专业学生35 人,依据岗位专业职责进行精准培养。在第2 学年,将吉利汽车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技术以课程形式融入教学过程,比如员工发展流程、线束技术、关键部件装配技术、质量检验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学院还进一步系统优化教学内容,并根据岗位标准规划教学目标,实现了对学生的定向培养。

4.3 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机协调产教融合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相关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为产教融合提供保障,以便更好地实施校企共同育人[13]。为确保校企合作质量,职业院校应搭建教育平台,充分整合产业教育的优势,实现当地产业的优化和提升。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为人才交流互动提供信息,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产业的协调发展[14]。学院为了能够落实产教融合,与企业、研究机构深化合作,通过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的教育资源,依托信息交流平台,培养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4.4 开展多元化产教合作,创新教育培训服务模式

首先,在实施产教融合模式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构建人才输送渠道,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发挥企业育人资源的作用。按照专业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形成多家企业的共同发展模式,更好地实现合作平台建设,形成职业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库[15]。例如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构建了跨行业、跨专业的群体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优势。

其次,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培训,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训,通过实习岗位锻炼和职业技能考核,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安全和职业道德,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新知识和理念融入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产教融合是未来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重点。我国正式迈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进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非常迅速。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新时代所需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结合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探讨了在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中落实“五定五共同”的具体案例,明确了校企共同培育人才的策略,为实现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