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2024-04-05 21:38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生共同体学院

李 双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安排,从最初的校企合作制度建构,到产业学院建设主体的激励,到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指导,正一步步有序、深入地推进。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式,一方面成为职业教育研究者从意念建构到实体运行的重要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也成为高职院校提质增效,探索与实践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教育界与产业界的“跨界”组合体,不仅具有鲜明的“跨界”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共生”特征。鉴于此,本文将“共生理论”运用于高职产业学院的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探索新思路、构建新路径。

一、共生理论运用于产业学院的契合性分析

(一)共生理论的内涵

“共生”起源于生物科学,指不同物种因利害关系而相互关联、相互协作,以维系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并不断演化,因而可以说共生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源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创新,共生的概念开始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由此共生的内涵不断拓展,共生理论不断完善。社会学领域的共生,衍生为不同组织体系的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以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互为依存的共生关系[1]。其中,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能量产生的基本单位;共生模式是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相互发生作用、能量相互流动的方式,分为共生组织模式与共生行为模式;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发生共生关系的外部环境,包括共生单元的多种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

综上所述,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核心,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2]。三个要素既互相关联与影响,又互相作用与结合,在彼此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传导与融合,以最佳状态的要素合理配置达成平衡和谐的共生关系。

(二)产业学院共生现象

运用共生理论加以分析可知,高职产业学院普遍存在共生现象。

第一,就共生理论的共生单元而言,共生需建立于确定的共同体之中,即共生的范围与领域。这一共同体由各个不同组织共同构建,形成稳定的系统。而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合作构建的,其主体是分属于不同组织类型的集合体,共同构成产业学院这个共生系统。

第二,就共生理论的共生模式而言,共生组织模式强调合作的频次、程度与稳定性,共生行为模式强调实力均衡与利益分配。共生模式的最佳状态为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与对称互惠式共生行为模式共同作用,使共生单元的各要素互通互融,良性循环往复,使共生关系达到最稳固的状态。产业学院的主办方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政行企,都是基于彼此的资源与优势、以取得利益为目标而进行合作的。当产业学院形成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与对称互惠式共生行为模式时,其各个共生单元即成为利益耦合、命运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就共生理论的共生环境而言,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的共生体,其共生环境包括对产业学院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主要有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二、当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中“共生难”困境分析

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情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

(一)共生单元视角:产业学院各方“共生单元”能量不足,尚未形成供给互补的共生关系

各个共生单元的贡献度与依赖程度决定了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就产业学院而言,共生关系的稳定性依赖于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能否实现各自所需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各个共生单元所能提供的共生能量不够均衡,彼此之间兼容性差。产业学院的主要功能为人才培养、社会培训与技术研发。从高职院校共生单元视角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产业学院合作方的需要。产业学院中,高职教师应在教学之外,承担对员工的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与科技咨询服务。但是,高职教师的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已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不达标现象,出现教师课时数增加、科研时间分配不足、自我提升的培训机会不多等问题,这些因素使产业学院中高职院校难以向其合作方(例如企业)提供令其满意的共生能量。从企业共生单元视角分析,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未得到预期的成本收益,影响了企业与学校建立共生关系的意愿与动力。企业在产业学院中投入了人力资本、生产设备等成本,但受限于高职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难以满足技术性岗位的长期生产需要,未能达到企业的营利目的,因此,产业学院中企业长期共生的动能不足。从政府与行业组织共生单元视角分析,一些政府官员与行业组织受到理念、任期与权力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对产业学院的长远性谋篇布局与长期有效投入。因而,各个共生单元能量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共生单元各个层次之间的合作不平衡,彼此之间兼容性不足,影响了产业学院共生关系的紧密度与层次。

二是各个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不同,影响共生关系稳定性。在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中,各个共生单元均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政府层面,在满足高职院校办学需求与企业生产需求、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希望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促进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企业层面,希望通过人力资源支持、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等方式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其社会影响力。高职院校层面,希望通过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声誉。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产业学院各个主体价值取向的碎片化,制掣了彼此之间的合作。

由此可见,产业学院中各个共生单元隶属不同的组织体系,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且难以平衡。而在产业学院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实现跨界中的利益融合,如何形成利益共同体,成为制约产业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共生模式视角:产业学院各方“共生模式”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对产业学院的组建与运行模式进行了多种探索,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与成熟的范式。现有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按照共生单元的不同组合合作划分,产业学院各方的合作共生模式或两两合作,或三边协同。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产业学院,分为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共建、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与行业协会联合共建三种组建形式[3];武夷学院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主要有校企综合型、校企订单型、校行合作型、校地合作型、校会联合型五种[4]。

二是按照共生系统中合作的共生模式划分,产业学院的共生模式为各共生单元要素的结合。产业学院依据要素结合的程度,可分为订单式、合作式与融合式;依据要素结合的类型,可划分为项目型、资产型和融合型;依据要素融合的空间区域聚集度,可划分为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5]。

不管产业学院采用哪种合作模式,从共生理论视角来分析,都是基于共生模式中共生程度(资源融合的形式、程度与强度)来划分的,即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6]。

产业学院中的点共生模式往往发生于某一时期特定的需求,具有短期性与偶然性。如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出现用人需求,而学校又需要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需求等。其共生行为模式多为寄生共生或偏利共生,且主动权与利益偏向企业。一旦企业失去用工需求,共生关系也将迅速消失。订单式产业学院便是这种点共生模式的产物。

产业学院中的间歇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个别或者少数方面发生相互作用,具有随机性与周期性。如企业发展比较稳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在固定的某一阶段有用人需求。因此,校企双方基于之前点共生模式(如用人需求)的合作基础,进而开展社会服务、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使校企双方均获得所需利益,达到互惠共生的效果。但是,这种互惠共生具有一定周期性,一旦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校热企冷”的现象。合作式产业学院就是间歇共生模式的表现形式。

产业学院中的连续共生是指在一段较长时间区间内,共生单元在多领域连续发生互动,持续维持共生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共生模式使校企双方都能获益,是一种互惠互生关系。融合型产业学院即为连续共生模式的形式。

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共生是指长时间区间内,共生单元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相互作用,具有长期性与稳固性。政府对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加以引导,并在政策制度上予以支撑。大型优质企业具备育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和学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从而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

因此,产业学院的共生模式作为共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形式与互动强度。根据共生理论,共生模式最佳状态是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与对称互惠式共生行为模式相耦合。只有形成一体化的互惠共生模式,才能促进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持续发展,实现各个共生单元稳定的共生共荣。

(三)共生环境视角:产业学院各方“共生环境”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协同共促的良好氛围

如前所述,共生环境是指共生系统中各共生单元之间发生共生关系所需要的条件与环境。基于产业学院共生系统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指政府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与支持条件,是产业学院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就现有政策文件来看,产业学院在顶层设计方面还有所欠缺,相关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学院法律地位不明使其运行具有法律风险;政府偏重发布关于产业学院的宏观政策,缺乏针对企业参与育人的奖励性政策以及学生在产业学院的报酬鼓励等具体规定。

经济环境主要指产业学院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其中市场环境起主导作用。产业学院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区域产业经济,因此,当地经济环境越发达,其合作层次越高,程度越深。另外,市场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不断推动产业的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因而产业学院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也应是市场经济。而现行产业学院中,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政府主导掌舵的局面。

文化环境方面主要指产业学院内部文化氛围的形成。优秀的产业学院文化,能增强学院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对员工既是激励与鼓舞,又是规范与约束。在产业学院实践中,作为产业学院主体的在校学生,或因缺乏吃苦难耐精神,或因缺乏适应岗位的自信心等,出现了高参与期望与高流失率的矛盾现象。在校学生的流失,对参与产业学院的企业的经济效益、高职院校的育人成本等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政策、经济、文化是产业学院共生环境的构成要素,而共生环境影响产业学院的生存状态。任何共生环境的缺乏或缺失,都会影响产业学院的自身活力与发展张力。因而,产业学院应构建同向、共和、共生的环境共同体,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又能包容各个共生单元。

三、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优化路径

推动产业学院建设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优化。

(一)构建利益共同体,促进共生单元融合

从共生理论来看,产业学院要长期有序运转,必须实现资金、资源、技术等能量在各个共生单元之间循环流动、要素互补,从而不断演化成一个协同共进、关系稳定的一体化共生系统。此外,产业学院既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机构,又具有以追求利益为宗旨的企业属性。产业学院建设需实现各共生单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资源利益整合,构建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第一,主体多元、混合所有。一是各个利益主体多元共建产业学院。高职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这些共生单元源于类型不一的异质组织,其共同构成的产业学院内部体系复杂多维,因此,产业学院的运行与管理,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二是产业学院需采用混合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高职院校的育人过程,同时高职院校参与企业(产业学院)的生产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构成命运共同体。依据《公司法》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高职院校提供教师、学生等人力及教学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生产线等生产必需资源,共同建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业学院。

第二,公平考核、合理分配。产业学院应以尊重各共生单元的利益诉求为基础,以各自的投资比例与贡献程度为根本,以全程多元的监督评价机制为保障,以合理的人事安排制度为依据,围绕产业学院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运行效果等方面制订评价方案,实现人、财、物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发挥各共生单元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保证产业学院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由此,各个共生单元在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中,政府为高职院校与企业提供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等;企业向政府提供税收与就业岗位等资源,向高职院校提供资金支持、场地使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资源;高职院校既向政府提供社会效益等资源,又向企业提供产品生产加工、复合型人才供给、员工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支持等资源。各个要素各显其能,利益交融,资源共享,成为目标不同、密不可分、互为依存、各取所需的利益共同体。而利益共同体的搭建,使各共生单元的共生关系更加稳定与持久。

(二)构建治理共同体,形成共生一体模式

良好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关键是要构建产业学院各共生单元利益互赢的营利模式,找到产业学院良性运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促进产业学院规范运作、高效运转,构建出共生的治理共同体,才能形成共生一体模式。

第一,混编团队构成治理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即多元治理主体以共同理念为指导,以共同的目标为维系纽带,以互为认可的制度为保证,采取一致的治理行动,实现现代化的治理。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能够将多元治理主体的思想认识实现一致化,建立起共同的价值信仰,增强对团队的认同感,从而提高治理效能。

产业学院的治理共同体,由高职院校教职工与企业员工双方构成混编团队来实现。产业学院的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制,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水平竞聘合适的岗位,因此,不管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企业的员工,都可通过竞聘成为产业学院的管理人员,实现混编团队对产业学院的共治。

第二,通过管理体制树立治理责任。首先,确立独立法人地位。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是产业学院进行现代化治理的保障。政府应赋予产业学院独立的法人资格,允许其注册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以保证其运行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其次,实行董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管理体制。董事会的管理职权依据产权比例予以划分。同时成立监督机构,即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对董事会的决策与执行情况加以监督[7]。董事会主要履行发展规划制定、重大决策制定、章程制订与修改、资金预算审定、重要事宜决定权等职责。董事会通过定期召开全会,对产业学院的教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院内实习实训岗位等事项进行商议决定。产业学院的院长,可以从行业、企业中管理经验丰富、生产流程熟悉的人员中选聘。院长严格执行董事会的相关决议,行使日常管理权力,保障产业学院顺利运行。而副院长可以由了解教学管理实务、具有管理经验的高职院校教师担任,负责产业学院中教学项目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审定、课程体系设置、指导教师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院长与副院长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在生产顺利运转的同时实现人才共育。

现代化的产业学院应通过治理体系的结构化改革实现多元治理,使治理体系的各个共生单元实现全方位的互动;实现共生单元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新能量资源的产生与交换;构筑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互惠互利的一体化平台,从而构建互惠共生的一体化模式,形成稳定、高效的共生业态。

(三)构建环境共同体,营造正向共生环境

产业学院的共生环境,主要是由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成的环境共同体。环境共同体是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的新能量产生的重要支撑。环境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与形态类型,都影响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进程与活力程度。因而,需从政策、经济、文化方面构建环境共同体,营造正向共生环境。

政策环境方面,制定各方持久稳定共生的政策。政府应从政策文件与规章制度方面做好产业学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实现各个共生单元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产业学院的发展处于最优生态位,为推进产业学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经济环境方面,实现产业学院与产业要素的深度对接。产业学院应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要素在共生单元之间合理流动、相互作用,以促进共生关系长期稳定。一是产业学院专业设置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产业学院教育内容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将产业内先进的技术、最新的行业标准、职业标准等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是产业学院的社会服务要对接产业需求,将解决产业的发展问题作为学院的科研目标,并将科研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化,以创新研发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

文化环境方面,用劳动教育铸造工匠精神。一方面,产业学院具有实施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产业学院既有学生劳动实践的真实劳动场景,又有校企跨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更有企业能工巧匠的以身示范,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另一方面,产业学院劳动教育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方式。在产业学院全面推行劳动文化,结合职业理念与职业素养的培育、技术知识与岗位技能的传授、企业文化与匠人精神的融合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践行劳动精神,培育敬业执着、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作为职业教育中新型且备受推崇的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建设、管理与运营面临多方面、多层次的困境。产业学院这一共生系统,从组织形态到治理结构、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从精神塑造到文化培育,需要各个共生单元的共同努力与积极探索。共生单元要共同搭建利益共同体、构建治理共同体、打造环境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形式不断实践,及时梳理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丰富产业学院的建设内涵,为新时代产业学院的新征程提供新路径。

猜你喜欢
共生共同体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