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冰
苏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对苏绣进行研究,指出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以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和2005年先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表达方式的公约》,这两个公约的意义在于与之前的《世界遗产公约》一起形成一个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把遗产的保护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遗产保护与人类发展的系统。
苏绣起源于苏州吴县地区,曾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苏绣兴盛的传统环境发生改变,传承人和受众越来越少。当代苏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与此同时,关于刺绣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关注刺绣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以及刺绣的技艺和技巧,很少有学者对刺绣的保护与传承给予足够的关注。换言之,学者的研究大多流于表面,很少针对传统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可行的措施。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现存的苏绣,成为当今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而新媒体的出现和迭代改变了信息的展示和传达方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新媒体的崛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项目以苏绣为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研究过程,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ICH)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方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风俗,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原则在于,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当代价值。
阐释
刘和马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有力的解读,可以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也可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生命力,激发更多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钟超认为,“李子柒的作品是对普通中国人生活的日常描写,而非伟大叙事,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明、当代技术与科学的对话中,这种人类普遍理想已被作为一种共同价值,这促进了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并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
新媒体环境下,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讲故事不仅能帮助公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许多博物馆和其他艺术或文化组织已经投资创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短视频应用程序,并在网上发布短视频叙事,这为解读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互联网媒体新锐,短视频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成为当前重要的非遗传播展示途径之一。
此外,新媒体让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化遗产,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文化生命,助推传统文化实现当代转化和发展,激发生命力,使其成为引导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尝试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选择100件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物,用100个5分钟,梳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讲述动听的中国故事,吸引人们聚焦文物,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召唤,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璀璨魅力。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
本文以苏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关键词,收集整理了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比较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各大名绣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进行研究,为苏绣艺术的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1.苏绣
苏绣起源于苏州,是四大名绣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一門手艺,更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文化。苏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苏州的传统工艺品,其针法活泼,缠绕讲究,图案精美,构思精巧,素以精细、雅洁著称。
2.湘绣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湘绣以浓郁的湘楚地方文化特色和高超的刺绣艺术而闻名天下,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自然、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润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不但保存了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取得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湘绣独特的刺绣工艺,促进了画家与绣工的明确分工与紧密合作,也促进了湘绣的迅速发展,同时现代湘绣的艺术风格也逐渐形成。湘绣作为一门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绣师们以针代笔,以线作色,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于湘绣之中,通过针、线将人物、山水、风景、花鸟、走兽、字画、书法、金石等艺术融会贯通,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使绣品更加生动逼真。湘绣以掺针为主,传统的针法就有5大类72种。其中,平面绣类32种,织绣类15种,扭绣类8种,结绣类6种,还有后来不断完善的乱针以及湘绣独有的鬅毛针等。
3.蜀绣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历史悠久,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以色彩细腻明快,针脚细密精美闻名。几千年的创造和实践,让蜀绣拥有了自己精湛独特的技艺——丰富多变的针法。蜀绣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为止,蜀绣针法已发展到12大类,共122种,使用的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通过铺针、滚针、掺针、沙针、盖针等不同针法,特别是晕针,表现绣物的光、色、形和神韵,真正达到“以针代笔,以线代墨”,生动地表达丰富的畫意,这一点更是蜀绣与其他工艺品的不同之处。特别是近年来开创的“三异绣”工艺,更是能在同一张薄如蝉翼的透明底料的正反面上绣出构图、色彩、针法截然不同的绣品。
研究过程
当代苏绣艺术市场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苏绣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还多次作为国礼出现在世界舞台。这无疑推动了苏绣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浪潮对苏绣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本章探讨阻碍苏绣市场发展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
苏绣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师徒制,在这种模式下,徒弟能够在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学习各种针法和技巧,从而确保技艺的纯正和传承的连续性。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徒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还能激发其对苏绣的热爱。但是这种传承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这种传承方式通常局限于家庭内部,即徒弟大多是师傅的子女,这在无形中限制了苏绣传承的范围,使得技艺的传承变得相对封闭和有限。其次,由于苏绣的学习需要花费传承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通常需要5—10年的培训才能达到较高的刺绣水平,这增加了传承的难度。
利用旅游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人们外出旅行往往期望能在放松身心、拓展视野的同时深入了解并体验目的地的独特文化,其中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旅游业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资金支持,但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进行开发。在开发旅游产品时,需要谨慎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性和价值,以避免过度商业化破坏其文化价值。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包括对资源的独特性、历史价值、文化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瑰宝,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还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将其转化为地方旅游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特色文化体验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加深,游客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文化体验,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碰撞。这种变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的苏绣展示方式侧重静态商品的展示和销售,难以完全展现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工艺价值。然而,通过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非遗融入其中,使游客在欣赏苏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他非遗的独特魅力。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苏绣的文化内涵,也为地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总的来说,苏绣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地方非遗资源的充分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结论
首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亦应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媒体技术,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例如,线下终端与App等的应用,为苏绣的传播打开了新的通道,不仅可以让苏绣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互动体验。
其次,以苏绣创意产业为主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以现代思想为基础,开发贴近人们生活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进一步提高苏绣创意产业的认知度,可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苏绣,推动产品设计创新,并借助新媒体平台促进文化创意设计与市场的融合,对于提升苏绣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和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苏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济宁华园京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