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颖
(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10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说明,物质生活领域的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于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被首次提出。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当前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内涵特质和实践进路,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和谐共生、有机统一的认识,而且有利于为我国做好后脱贫时代的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增强实践能力,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非主观臆想、凭空而来的抽象命题,而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精神富足的价值追求,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探索,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历程之中。
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不渝的目标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富民、裕民思想, 《论语》中有“足食、足兵,民信之”,《荀子》中有“聚敛者仁,故王者富民”,《国语·齐语》中有“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等,这些都充分表明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丰裕人民物质财富是治国安民的重要基石。
中华民族在追求物质富有的同时也十分强调精神富裕,如孔子提倡“富而后教、富而好礼、富而好德”,管子提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理解上,古人认为物质生活是人之所必需,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必不可少。如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生活状态,刘禹锡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德性生活,无不体现着他们虽然身处贫困之中却仍然怡然自乐、精神富足,把个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甚至为了提升精神境界可以达到舍生忘死的程度。
在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方面,儒家强调“大同社会”思想,道家提出“小国寡民”主张,墨家勾勒“兼爱交利”的理想社会等,都蕴含了古代先哲对精神境界的深层次追求。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但在他们的论述中涵盖了大量精神生产、精神需要、精神富有的相关思想和重要观点,这也为我们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理想样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被资本家所垄断,“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2]。面对此种现实情况,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科学构想,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人民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广泛地参加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活动,有更多闲暇时间平等享受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脱胎于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阶级间、城乡间的对立和差别,每个人都能够彰显个性和追求自由,大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终指向所有人的精神富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超越了西方见物不见人的现代化,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这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意义所在。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回应现实问题、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和不断为人民谋利造福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科学论断,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充分认识到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向全党提出,“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它将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4]。这就是说,不仅要夯实人民的物质基础,还要充实人民的精神生活,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立自信自强。之后,他在提出现代化建设战略中把科学文化和工业、农业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实践中大力恢复和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在我们党所开展的思想领域认识和批判活动中,也尤为重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精神面貌的进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成为既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又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坚决反对以牺牲精神文明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江泽民同志提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6],认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所在。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这些重要论述,都深刻阐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关系和基本原则,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关注人的精神生活[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强调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9]。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性地提出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断,这是从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的宝贵经验,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重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他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同发展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中进行思考,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应当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实践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更高要求和标准。在具体实践中,当前已经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等具有开创性和长远性的工作部署,用丰厚的道德提振精气神,用丰富的活动培育好风尚,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唯有推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多方位增强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是全面协调的富裕状态,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唯有把发展物质生活和提高精神生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防止因物质生活的分化和精神生活的悬殊而导致的社会治理难题,才能规避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物质文明一腿长而精神文明一腿短的风险,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范畴,也是人民共同期盼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突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优势。
从内容结构维度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从整体层面来说,它既包括个体精神生活的充分满足,又包括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还包括民族精神的自强自立。聚焦到个体层面,人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单一维度的物质生活富裕,而是对精神生活的富有与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品质的精神生产、高品位的精神消费、高水平的精神互动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必须遵循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认识其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丰富性,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措施,顺应人民对高水平、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新要求和新期盼,不断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主体结构维度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共同性和人民性。共同性是指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精神需求,而是涵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是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精神文化领域的生产和供给均未达到共同富裕的水准,由于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导致人民在精神生活的能力、水平、质量上也有较大差距。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逐步解决,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条件也会进一步成熟,能够发展出更高水平和更高程度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从实现路径维度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对“先富-后富”模式的深化发展和必然结果,是在社会总体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既体现为人民在当下、现阶段精神生活领域上的共同富裕,又指向人民在未来、长远精神生活领域上的共同富裕。因此,需要我们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既立足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又尽力寻求可能实现的空间条件,阶段性推进和持续性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另外,由于不同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要求也将不断发展变化。当前,我们已经总体解决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没有”的问题,人民对精神生活需求的基本条件大致达成,之后我们要重点解决的是 “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的问题,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将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进程中实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精神生活的滋养[10]。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力,紧密扎牢物质根基,长效涵养精神禀赋,在物质层面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在精神层面提高精神富有水平和精神成果共享程度,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在协调。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齐抓共建和同向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我们在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层面的因素,也要考虑文化层面的因素。在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新需求和新期盼。
第一,坚持辩证思维,树立包含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共同富裕观。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人民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认同。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舆论引导,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地位,它能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和必要条件,反过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则能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二者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相辅相成、互相增益,不能机械地将它们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11]因此,我们要树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机统一的正确理念,在目标定位和实际工作中,将国家文化的繁荣、人民精神生活的丰裕看作同等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把握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在共同推动和持续推进二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能够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更高要求,也能够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夯实物质基础。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又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增强在重要产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在大变局中掌握战略主动,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2]。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城乡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协调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利益的动态平衡的长效机制,增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平衡性均等化,更好地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极构建和完善三次分配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消除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解决发展在数量、质量、效益、态势等方面的不充分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开展城乡尤其是乡村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和服务达标行动,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使精神文化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要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优化城乡精神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城乡地区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梯级建设,基本实现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流动文化服务车“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使人民群众受益面更广、满意度更高、获得感更强。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贵在提质。因此,必须将创新发展贯穿精神生活提质增效的全过程、全领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精神文化产品、服务的品质档次和技术水平,为人民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食粮,使人民享有更富足更充裕的精神生活。
第一,推动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新创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牢质量优先导向,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作出更多品质高端、陶冶情操、沁润心灵又能够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和精神文化素养。要着力推进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结构性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准对接文化发展主旋律,高效高质供给供需适配的文化产品,运用书刊、微电影、音乐等不同形式让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塑造与熏陶,让人民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地追求精神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理想信念和社会风尚。要积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样式的引导,将文化、科技、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起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积极的文化空间,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水平。既要从需求侧对健全高品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有明确定位和基本部署,也要从供给侧检视和评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质量。具体来说,要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合作、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供更多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上为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层面的基本要求。要不断打造人民精神生活的公共文化空间场景,遵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精准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滋养人民更高级的审美和更高尚的志趣。
第三,释放更多科学技术的新动能。用好数字技术这一关键变量,以创新加持、科技赋能,将信息数据要素与传统文化产品服务有机融合起来,有效发挥数字赋能下的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文化体验,激活精神文化产品生活和服务供给的新形态,实现优秀精神文化资源线上增值。要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加强与社会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合作共享,打造分级分布、品质优良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全圈域覆盖、协同性配置、跨时空共享,扩大精神文化资源共享的范围,让更多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以更便捷、更灵活的方式融入人民精神生活中。要优化数字文化云的服务方式,积极利用数字媒体、人工智能、三维视觉、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沉浸体验、情景交互、沟通体验等新型文化模式,开展云朗诵、云演讲、云展览等多种文化方式,使人民随时随地就能享有更优的精神文化盛宴。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灵活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更精准地提供菜单式、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实现多元文化的交流沟通与融合发展。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在共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13]。我们要合理把握人民性和共同性的关系,保障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共享精神文化成果。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助推精神文明成果全民共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权益,让全体人民能够享有丰富均等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包含个体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要在充分尊重个体精神生活差异和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全体人民对精神生活生产、分配、交往和消费各领域各环节的创新性、公平性、价值性和发展性有共同追求,在汇聚共识和凝聚力量的过程中助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引导全体人民有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自觉性,有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自信心,使人民以开放的态度共享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产品与服务,满足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
第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助推精神文明成果共建共享。人民群众不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成果的享有者。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尤其要强调全民参与式的精神生活建设主体,激发人民塑造美好精神世界的热情和创造力,鼓励人民群众持续创造优秀的精神产品,在优化公共精神资源和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同时,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共享精神文化成果,促进人民的自我提升、自我服务。另外,我们还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各种有利平台,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鼓励各种创新文化发展,创作出更多反映人民需求和书写人民实践的高质量、高品位作品,打造全民共建共享共有的精神生活空间,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三,加强顶层设计,助推实现精神文明成果渐进共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因此,要从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层次性和个体需要的差异性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到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是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转化的动态过程,并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努力缩小公共领域的精神文化供给与人民精神需要之间的差距,助推社会精神文明成果渐进共享。具体来说,就是既要精准定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侧”所在,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真实诉求,摸清不同群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差异和真正喜好;又要以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为目标不断调整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侧”,提供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努力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同时,不仅要发挥好政府在优化精神文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也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伟大实践的过程中。从制度层面来说,要构建统筹兼顾、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精神产品分配制度体系,按照合理原则逐步调整人民精神产品享有数量和质量的差异,缩小差距,最终实现精神生活“先富”和“共富”相统一。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在开放。开放是一种以价值多样性为根据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实践方式[14]。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唯有树立全球视野,加强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融入“和而不同”的世界文明,主动吸收世界一切优秀精神文化资源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共同铸就全人类的丰富精神世界,共同谱写人类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一方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充分彰显了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的核心要义,对解决人类问题和丰富世界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价值[15]。一要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提炼和现代化展示。向世界各国阐释体现中国精神和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尤其要向世界各国大力宣传推介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精神互通和情感共鸣。同时,也要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丰富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观念结合起来,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转化为符合新时代特点和人民精神需求的教育资源,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二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讲好中国故事,用事实说服人,用情感感染人,充分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用好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传播平台,把握国际舆论话语权,根据不同受众选择不同传播媒介以精准发声,有效传播好中国声音,自觉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尊严形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情感,打破精神隔阂与文化壁垒,引导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道路、制度和文化,把中华优秀文化置于人类历史的整体视野,在承认差异和尊重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使更多人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和满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精神力量。一要秉持求同存异原则,尊重中外文化差异。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通过双向的文化交流互动实现人人享有丰富文化滋养的美好愿景。这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表征,也是我们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践中,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 “引进来”优秀的精神文明理念,将优秀的外来文化吸纳融入本土思想文化中,在保证本土精神独立性的前提下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通过助力中华优秀文化 “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样板,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大国风貌。二要搭建交流互鉴平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科学和健康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互动为纽带,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进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友谊;用科技架设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海外受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大美中国的魅力,吸引更多国际友人讲述 “我眼中的中国”;大力拓展海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热门平台开设传播中华文化的账号,释放中华文化IP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形象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