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024-04-03 04:39:17黄丽丹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3期
关键词:施工进度装配式建筑施工

黄丽丹 张 波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BIM 技术日益完善,这种技术是在三维数字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为可视化、协调性等特征而被普遍应用在建筑领域,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对BIM 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建筑管理效率,为设计方案制订与施工作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中获取准确的建筑数据信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BIM 技术的优势创建相关的三维立体模型,从而达到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设计要点的目的。本文以BIM 技术的特征为依托,分析和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现状,结合具体的难点,提出有关的解决对策,最终将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1 BIM 技术的特征

BIM 技术有3 个特征,具体为:

1)可视化特征。针对于BIM 技术来讲,本身有着一定的可视化特征。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期间,可以借助BIM 技术的优势展开相关的设计工作,将以往的二维设计更改成三维设计形式,制订健全的施工方案。以往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开展期间,主要采取平面纸质图的形式将设计方案清楚地体现出来。然而,该项平面纸质图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过于平面化,容易引起施工混乱甚至返工现象。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BIM 技术加以应用,可以加深各个环节的联系程度,在确保各设计单位稳定性的基础上,达到工程设计整体化和可视化的目的。

3)协调性特征。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构建标准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各个方面展开管理,可以加深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各方面信息的掌握程度,明确基本的参数;通过有效交流和合作,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2],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改正错误,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得到规范性开展。

2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BIM 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该项技术有着以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和重视。在初期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制订规范且标准的流程,有效地对构件进行预埋处理,加深各项设计人员的合作和交流程度,根据交流结果落实相关的设计方案,弥补施工中存在的缺陷。

与此同时,还可以把云端技术和BIM 技术全面应用到设计环节中,从中获取标准的信息,然后反馈于平台内。此外,BIM 技术能够精准地发现问题所在,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因为装配式预制构件涉及诸多类型,因此在设计期间,可以利用BIM 技术明确标准的信息参数[3],为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和改进提供良好的依据,从根本上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相关效率和质量。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对施工作业环节展开良好的布局,制订规范性的施工操作流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BIM 技术进行应用,还可以实现5D模型的构建。其中,5D 模型的作用较高,其可以对资源投入进行动态性的模拟。在此种情况下,制订标准的方案[4],将施工效果和价值全面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在施工期间还可以借助5D 模型明确方案中存在的难点,避免装配建筑施工中产生资源过度消耗现象。举例说明,当出现火灾隐患以后,消防人员可以根据BIM 技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对火灾产生的具体位置加以明确,通过掌握火灾发生位置,制订相应的灭火对策,采取合理的灭火方法,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避免人员伤亡。在对装配式建筑和其他设备展开维护和检修期间,也可以采取该项技术了解预制构件的型号和相关的生产厂家,在全面维护和检修的基础上解决难点[5],提高工作质量。

2)可加快施工进程,提高施工综合管理水平。从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吊装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该项阶段也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对机械化操作程度和安全管理方式提出较高要求。所以需要采取BIM 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布局优化和改进进行模拟。特别是在安装预制构件期间,应当提前练习,让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操作技术内容。此外,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期间,还需制订相应的预制构件安全管理计划,明确存在的安全隐患,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提出解决对策,将安全隐患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或者通过BIM 技术规划车辆行驶线路,保持线路符合要求,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复对材料进行搬运的情况,确保整体施工进度。

3)有利于对现场管理环节加以改进。由于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生产阶段较为复杂和繁琐[6],所以在设计期间,务必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如果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将会消耗诸多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操作过程中误差现象出现的概率。基于此,需要利用BIM技术进行现场管理,储存各个构件。另外,也可以采取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该项技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获取精准的数据信息,防止产生不良的误差现象,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向信息化、自动化发展趋势迈进。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该项技术对预制构件的基本安装位置加以确定,从根本上提升装配效率与质量。

3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纷纷实施了精细化施工管理作业,同时精细化管理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1,设计图纸能力较低,图纸完善性得不到保障,难以全面推行精细化的施工图纸设计,不符合精细化管理要求;第2,统筹规划能力较低,在初期计划和管理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具备良好的指导依据;第3,采取的技术落后,增加了管理方面的不确定性;第4,配套产业和精细化管理要求不相符,原材料组织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将不利于施工作业的良好开展;第5,人员管理能力较低,没有定期对人员加以培训,精细化要点落实不到位;第6,相关人员经验缺失,没有全面掌握各项要求,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下降。

作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但提起写作文,却令不少师生感到为难。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让初中生爱上写作并写出好作文,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呢?采取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是关键。

4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 技术的应用要点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应用BIM技术并不是应用相对单一的技术,而是要引进多元化技术方式[7],将各项信息化处理技术结合到一起,高效率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以保障施工作业和工程预期情况相符。

4.1 在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BIM 技术构建相关的结构设计模型,确保设计内容的完善性,制订规范性的设计方案。通过重点勘察施工现场,将现场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防止数据存在误差,把精准的数据信息全部反馈到数据库系统内。设计人员进一步确定建筑结构尺寸和建筑形式,结合建筑结构模型,明确具体的参数[8],分析和研究施工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合理的对策,保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了在后期施工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BIM 技术的辅助性作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以项目实际开展情况为主,完善设计要点,为后期作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在构件制造中的应用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大数据产生的作用较高,并且被广泛应用到了各项领域中。尤其是建筑领域,当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期间,相关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各项信息加以整合,确保数据的完善性,从而促使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得到规范性开展;同时也可以利用该项技术对每个配件进行编码处理,确保在规定期限内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

4.3 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作业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各项作业,该项技术产生的作用较高,有利于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将BIM 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在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进程。当前阶段,为了达到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需要利用BIM 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合理地管理施工进程,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输出[9]。其中,施工进度设计控制环节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管理中较为关键的一个方面,相关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施工进度加以控制,制订完善的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利用BIM 技术展开仿真施工操作作业,提前对施工进度开展情况加以分析和预估,合理地分配施工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依照具体的要点对施工进度加以管理,防止工程进度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施工管理操作过程中,将实际施工中包含的各项内容精准记录下来,然后采取BIM 技术将这些信息全面录入,形成完善的施工进度表格,综合研究和比较工程施工进度表及计划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效率,发挥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整体作用,分析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造成不良误差的具体影响因素,编制完善的进度管理方案。

4.4 在工程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提高中的应用

当前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在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期间,需要综合引进BIM 技术和RFID 芯片数据处理技术[10],将2 种技术相互结合到一起,比较质量数据,动态性监控现场施工作业情况,连接到三维BIM 模型转换端口,分析施工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此外,企业可以利用BIM 技术可视化处理信息,采取资源维度控制方式控制成本,为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4.5 在工作流程规范中的应用

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对BIM 技术进行应用期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规范性的施工操作流程,这是有效开展组织设计工作的一项基本依据。以往采取的施工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不符合标准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利用BIM 技术展开建筑组织设计,基本工作流程涉及多个方面,分别是生产、物料和现场管理等,不同构件生产和运输等环节和调度计划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4.6 在图纸绘制中的应用

采取BIM 技术实施项目建模的目的是根据三维空间设计理念体现出模型数据的演示功能,明确基本的参数信息,有效控制以及整理结构。在建模前期如果没有确定基本参数,则可以参考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设计模型,三维空间模型的立体成像能力远远高于二维空间模型,信息展现也具备直观性特征,其中包含了材料、尺寸等多项信息。当前,企业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终端的基础上应用BIM 技术,发挥其可控性高的优势,遵循标准要求,调整各项方案。以往传统类型的工程设计图纸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为主,不过伴随着人们对于制图要求的提升,该项技术已经不符合当代标准设计要求,逐渐演变成BIM 技术应用中的一项辅助技术。在前期设计期间,企业需要采取BIM 技术实施建模操作,导出二维图纸,完善参数信息,进而将CAD和BIM 技术结合到一起,使其整体优势得到更好地呈现。

4.7 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在材料管理中BIM 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装配式建筑配件采购数量进行控制,依照标准要求,提前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明确基本的采购数量,避免产生超出成本的现象,以免因为多次搬运配件而引发其他不良问题。

2)企业应该借助BIM 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规范性调整和改进,有效地比对施工方案,制订规范性流程,明确入场顺序,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

3)企业还可以加大对材料消耗情况的控制力度,认识到具体用量以及计划用量之间在施工期存在的不同之处,从而确保配件采购工作得到规范性开展。

5 结语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开展过程中,对BIM 技术的规范性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与以往传统方式相比,该项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利于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合理性与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对各个环节加以优化,确保项目得到规范性开展,避免误差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BIM 技术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于BIM 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后期作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施工进度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科学家(2022年3期)2022-04-11 21:36:53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