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 曹 亮 谭志杰 朱检龙 朱继初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在整体建筑质量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修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本文分析当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装修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1.1 墙面涂料施工不均匀
墙面作为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体视觉效果。然而,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一、操作不规范,墙面涂料施工会出现色差明显、不均匀的情况。破坏整体装修效果,影响居住者的观感和舒适感。色差明显的墙面让整体空间不协调,甚至影响居住者的情绪和心理感受[1]。
1.1.2 瓷砖拼接缝隙不匀
瓷砖拼接缝隙不均匀会直接影响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在铺贴过程中,若未能严格控制好拼接缝隙的均匀性,可能导致瓷砖出现不规则的缝隙,影响美观性和装修质量。不规范的拼接缝隙容易积存灰尘,导致清洁困难,甚至引发渗水、破裂等问题,影响瓷砖的使用寿命和后期维护。
1.1.3 木工连接处不精细
在木工施工中,若连接处处理不精细,如门窗框架连接处未能紧密衔接,将直接影响门窗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不紧密的连接处容易导致门窗在关闭时存在缝隙,进而影响隔音、保温效果,甚至引发安全隐患。不精细的连接处也会影响整体装修的美观度,削弱装饰效果。
1.2.1 工人技术水平不足
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对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工人可能因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掌握必要的装修技能,无法正确使用各类材料和工具。例如,一些工人在实际施工中可能表现出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或对特定工艺的细节处理、施工步骤的严谨性和材料使用方法的规范性了解不足,导致施工中出现技术瑕疵。这种情况下,工人难以应对复杂装修需求,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1.2.2 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
在实际施工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可能是导致工艺不规范的关键因素之一。施工现场可能缺乏足够的监督人员或监督流程不够完善,使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指导和监督。缺乏监督管理也可能导致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未能严格地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最终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施工流程和操作的严格要求和监督,工人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规范指引而自行操作,最终导致工艺的不规范性。
1.3.1 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
对工人进行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核心。应建立定期的培训计划,涵盖从基础技能到先进工艺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安全操作规范与团队协作技能等。培训不仅应侧重于提高技术水平,还应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以提升工人的整体素质。
1.3.2 引入现代化施工管理模式,加强施工监督与反馈
采用现代化施工管理模式是提升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关键举措。应建立严格的施工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施工按照规范进行。增加监理人员,引入科技手段,如监控摄像头,全面监督施工过程,实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高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确保施工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2.1.1 板材含水率过高
木质板材作为常用装修材料,若含水率过高,易受潮、变形或开裂,导致地板起翘、墙板开裂等[2]。这不仅会影响装修效果,还可能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给居住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木材,并在施工前进行合理处理,确保装修材料的稳定性。
2.1.2 涂料甲醛超标
涂料中甲醛含量超标会释放有害气体,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长期暴露在甲醛超标的有害气体中,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眼睛刺激等健康问题。
2.2.1 供应商质量把控不严
一些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的问题。由于生产流程管理不善、原材料选择不当或者生产设备不完善,生产出的材料存在潜在的质量缺陷。同时,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备,或者是质量检测手段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为施工埋下隐患。
2.2.2 施工方对材料选择把关不严格
施工方在材料选择时可能过于偏重价格因素,在追求成本节约的同时,可能忽略了对材料质量、性能和安全性的审慎评估。同时,对质量标准的认知不足,或对供应商的信任过度,导致对材料质量把关的不严格,选择了质量不达标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而为装修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
2.3.1 严格把关供应商质量
建立供应商质量评估体系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估系统,从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到产品检测等方面全面考量,能够筛选出信誉良好、质量控制严格的供应商。优先选择经过认证、具备良好信誉并能提供高质量产品的供应商,能够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2.3.2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材料进行检测
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材料质量检测是确保质量的关键。应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采购的主要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以确保这些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进场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测,确保每批材料的质量合格。这种双重的检测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风险,保障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1 尺寸偏差
设计图纸的尺寸与实际施工中的尺寸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源自测量工具、测量标准或施工人员操作等多方面。尺寸偏差可能会导致墙体、门窗等建筑元素的尺寸不准确,影响安装和布局,最终影响整体装修效果。如墙体尺寸偏差较大,可能会导致家具摆放位置不合适或装修风格无法达到设计预期效果。
3.1.2 细节处理不当
设计图纸中要求的细节处理在实际施工中未能得到呈现。这些细节涉及装饰线条、雕刻、特殊材料的应用等,未能按照设计要求精准实施,会影响装修的美观度、质感和设计感[3]。例如,在雕刻装饰部分,工艺不到位或施工技术不足,可能会导致细节缺失、雕刻不清晰等问题,降低了装修品质。
3.2.1 设计方案不够详细
部分设计方案可能存在不够详细的情况,未能充分详细表达每个细节、尺寸要求等关键信息,容易引发误解。例如,缺乏详细的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将难以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图纸不一致。
3.2.2 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理解不足
施工人员有时会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存在偏差。这可能是因为设计图纸所用标注方法不够清晰易懂,或是施工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上存在差距。这将导致施工人员难以准确把握设计要求,可能出现误解或误操作,使施工与设计要求不一致。
3.3.1 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详细准确
完善设计方案是确保设计与实际施工相匹配的关键。设计人员应注重设计方案的详细性和准确性,包括但不限于细节要求、尺寸规格、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详细说明。详细准确的设计方案能够减少施工中的歧义性,为施工提供更明确的指导和依据,有助于降低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理解难度,避免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符[4]。
3.3.2 施工前针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沟通,明确施工要求
在整个建筑装修过程中,施工前的充分沟通是确保施工与设计方案一致性的关键。设计人员、工程管理者、施工团队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要涉及理念的阐述,还要就设计方案中的每个要求进行详尽的讨论,从细节到尺寸、从特殊装修要求到材料使用,每个方面都需要充分交流,以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一致。这样的沟通能够消除由设计方案不明确带来的理解偏差,为施工人员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导和明确的施工要求,从而确保装修施工符合设计方案要求,最终实现高质量的装修[5]。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新城医院综合楼规划用地广阔,建筑面积庞大,装饰装修要求高,是一个具有独特造型和精致室内装饰的典型建筑案例。其天花板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如石膏板、蜂窝铝板、铝合金板和铝扣板等,墙面多为抗倍特板、石材或乳胶漆,地面铺设地胶板或贴砖。这些装饰材料在建筑装修中使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常见质量问题。
4.2.1 天花装饰材料连接问题
天花板装饰是建筑内部的重要装饰之一,但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连接不紧密的问题。如,石膏板、蜂窝铝板等材料连接时,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或使用的连接工具不合适,易导致连接处不稳固、不牢固,进而出现龟裂、脱落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工艺操作存在瑕疵,导致天花装饰的不稳定和不耐久,影响装修效果并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4.2.2 墙面装饰材料问题
墙面装饰材料的选用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装修效果。抗倍特板、石材或乳胶漆等常用的墙面装饰材料如果质量不佳或施工不规范,可能导致墙面出现开裂、色差明显、起泡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工艺不到位,不仅影响墙面的美观度,还会影响墙面的使用寿命。
4.2.3 地面装饰材料质量与施工问题
地面装饰材料的质量与施工问题也在装饰装修中常见。无论是地胶板还是贴砖地面,如果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或施工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地面出现开裂、变形、脱落等情况影响地面的美观度,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物整体使用效果。
4.3.1 严格材料选择与质量检验
为确保装饰装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应严格把关装饰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验流程。建议在材料选用阶段,优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并通过认证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更高的质量保障和稳定性,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同时,要确保每批次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材料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4.3.2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
加强对装修施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建议建立定期的施工质量检查机制,包括对装修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定期巡检,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装修施工过程中质量始终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建立记录和反馈机制,将问题及时记录并进行归档,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4.3.3 施工人员技能培训
应通过培训课程,提高与增强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让其更加熟悉施工要求,并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操作、工艺流程、材料使用等方面,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可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和评估,激励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提升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严格材料选择与质量检验保障了装饰材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装修质量隐患。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则有利于在施工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纰漏,确保了装修施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此外,技能培训提升和增强了整体施工团队的水平与质量意识,使其能够更专业、更严谨地操作,进而提高了装饰装修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及时纠正问题,有效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使建筑装饰装修更加符合设计要求,提升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持久性。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质量问题是当前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此进行问题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并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