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 杨涵 郑永镶 刘辉燕 张宝心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智慧乡村旅游人才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情感素养、管理素养、技术素养、创新素养等多维度素养。为此,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大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转换动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智慧乡村旅游;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6-022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Smart Rural Tourism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 Dong, YANG Han, ZHENG Yong-xiang et al
(School of Law,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Sichuan 61700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ivating intelligent rural tourism talents had practical and long-term significance. Smart rural tourism talents were typical compound talents, and should have multidimensional qualities such as emotional literacy, management literacy, technical literacy, and innovation literacy. Therefore, it was necessary to seize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intelligent rural tourism talents, and transform momentum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Smart rural tourism;Talent;Route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旅游进入产业化时代,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予以重视和支持,在我国旅游业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同时,国家做出“互联网+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部署,为乡村旅游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创造了条件。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纵深推进,乡村旅游不久将迎来“智慧旅游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充分认识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地位,准确把握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创新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无疑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智慧乡村旅游是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我国城乡、区域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非常突出,智慧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智慧乡村旅游人才,智慧乡村旅游就无从谈起。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在引领乡村旅游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1.1 精准掌握旅游市场需求
旅游市场是买方市场。乡村旅游如果不能够赢得旅游者的认同,就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上生存发展。传统的旅游市场调研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资料搜集法、面谈法、电话询问法等。这些调研方法通常都要制定调研方案,成立调研小组,进行系统培训;然后,选取样本,配备必要设备,携带调查问卷,分赴实地调研;最后,还要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才能将调研结果反馈用于决策。而且,旅游市场具有脆弱性,瞬息万变,始于2020年并延续至202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传统旅游市场调研方法的滞后性凸显。上述调研方法都具有阶段性、滞后性的特征,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人工调研结果带有主观因素,不能及时持续反馈市场变化,无法动态服务旅游决策。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平台,“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市场调研的弊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实时动态反馈信息,使得现实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一“网”打尽,“云”上掌控。一方面,可以掌握与乡村旅游市场有关的各种消费新变化、新期待;另一方面,可以精准掌握旅游市场需求,包括旅游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消费结构、消费行为,以及旅游者对本地乡村旅游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等。
1.2 精准推动乡村旅游业态创新
随着旅游产品供给的同质化和旅游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矛盾的不断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旅游供给方就要持续推出产品、市场、经营等新的旅游业态[1]。传统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旅游市场调研不充分、机械且滞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新模式、新方向、新业态缺乏深层次发掘和研究,导致旅游市场供给与旅游需求脱节,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与类型低[2],缺乏互动式、参与式、沉浸式等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产品,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业正在悄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仿真、云计算、电子支付、社交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搜集-整合-反馈-搜集”的适时互动反馈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准确及时动态捕捉和使用各类旅游信息,找到旅游热点[3],解决产品开发存在的信息缺失、资源利用率低、模式单一、营销推广受阻等障碍,推动乡村旅游供给方和管理者时刻遵循市场规律,以商业思维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探寻旅游开发和推广的新思路、新方向、新模式,不断适应甚至引领旅游新需求。一方面,通过及时动态的旅游市场信息反馈,以需求牵引供给,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策略,将需求转化为有效供给,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客源市场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依托数字科技搭建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可以开拓乡村“云旅游”和数字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拓展乡村旅游新的发展空间,衍生出乡村旅游新的商业模式,打造乡村智慧旅游的产业业态、空间场景和真实体验[4],创造全方位智能化体验服务,起到对乡村线下旅游的线上营销、拓展和补充作用,满足游客在线咨询、在线游览和在线消费的新需求[2]。
1.3 精准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能力
乡村旅游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涵盖政府、旅游企业、游客、社区及居民各利益主体,包括旅游供给方与消费者,覆盖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每个环节的管理不到位、不及时、不畅通,都会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反之,高效、便捷、安全、和谐的乡村旅游管理又会给乡村旅游增光添彩。传统乡村旅游的管理大多采用“先发展后规范”的形式,实施单向度的政府监管和依赖政府推广,推动乡村旅游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政府主导的一元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状况,出现了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等多元管理。在政府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过程中,由于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构建滞后,治理主体缺乏协同配合,旅游市场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随意抬价、一床难求、交通拥堵甚至游客滞留等一系列乱象[5]。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可以有效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及时掌握发布旅游信息,有效监控处理旅游突发事件,提高乡村旅游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一方面,可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最多跑一次”绿色通道,缩短企业办事流程和游客投诉流程,促进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精细化和投诉快捷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整合旅游资源、旅游商户、旅游者各方面数据和信息,开发和建设智慧信息发布、智慧交通调度、智慧预约预订、智慧游客分流、智慧旅游停车等智慧平台,达到信息和数据的智能收集获取、游客一站式获取信息和旅游服务、旅游相关部门信息联通共享和有效联动[6],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基本素养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是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乡村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产品等进行数字化赋能的复合型人才。智慧乡村旅游人才要熟悉“三农”和乡村振兴,既要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7]。
2.1 情感素养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首先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懂农业是做好智慧乡村旅游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懂得并重视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大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挥乡村旅游业关联度广的优势,与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加工制造、第三产业服务商贸互联互通,延伸乡村旅游业的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的价值链。爱农村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内生动力。在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共建共享。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不仅以“卖风景”为生,更以“卖文化”兴业,乡村旅游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体现农村乡土味道,传承好乡土特征、民族特点、地域特色。爱农民是“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扩大乡村旅游的联农带农富农效应,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受益其中。
2.2 管理素养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备旅游业系统思维和分析商业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策划、规划开发的能力。随着“旅游+”“+旅游”等新业态逐步兴起,智慧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需要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判断旅游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创新乡村旅游新业态,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
2.3 技术素养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需要具备优秀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8]。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对于信息化的依赖逐渐加大,智慧乡村旅游对从业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持续获取旅游信息,感知市场需求和动向,将线上信息和线下旅游活动紧密连接起来,迅速得到需要的综合信息和预测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管理决策。其次,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宣传推介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游览。
2.4 创新素养
智慧乡村旅游注重旅游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要求旅游人才始终处于旅游产业和信息科技前沿。业态单一化,产品同质化,供应链短,价值链低,易模仿易复制,是当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要求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具备乡村振兴系统观念、全域旅游发展意识、科学思维方法,有独立的分析和带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进行应用技术的扩展研究,创新智慧乡村旅游的业态、模式、流程和管理。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
智慧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和引领智慧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从建立工作机构和机制、加强专业布局和建设、创新培训体系和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快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使用。
3.1 建立工作机构和机制
目前,大多数发展智慧旅游的城市和景区已经基本实现了旅游信息化,进入了智慧旅游的初级阶段。但是,我国乡村信息化建设还严重滞后于城市。2020年全国没有设置信息化工作的行政机构、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的县(市、区)超过1/5,专门成立乡村旅游工作机构的也不多,地方智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和缺位。成立智慧乡村旅游工作机构,建立智慧乡村旅游综合协调机制的仍属新鲜事物。
首先,建立智慧乡村旅游工作机构。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需要着眼长远,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乡村旅游和信息化工作机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好的地方,应探索成立智慧乡村旅游专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人员编制,引进专业人才,确保智慧乡村旅游及人才培养有专责机构负责、有专人负责。并且,将智慧乡村旅游及人才納入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中,只有这样智慧乡村旅游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其次,建立智慧乡村旅游工作机制。创新协调议事方式,成立智慧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优势,构建畅通的协调分工机制,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响应、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3.2 加强专业布局和建设
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材建设。2021年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才成为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的新增专业。总体来看,高校智慧旅游专业建设滞后、旅游管理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质量不高、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够,我国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脱钩现象[9],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需求。
首先,加强智慧乡村旅游专业(方向)布局。智慧旅游是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对旅游人才的要求呈现综合性、复合性、技术性等特点。开发和营运智慧旅游业需要学习掌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理论,具备扎实的信息化素养、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要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主动适应智慧旅游人才需求,加强与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深层合作,加快智慧乡村旅游专业(方向)布局建设,推动旅游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交叉。
其次,加强智慧乡村旅游专业(方向)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0],旅游管理院校要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企业的社会资源优势,让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接触行业实际情况,加快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训,锻炼学生的多元化技能水平。高校要加大智慧旅游教学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增加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比例,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渠道。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求教師同时具有信息化素养、坚实专业知识与智慧教育前沿理论,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逐步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流师资团队。不断优化智慧旅游课程体系,以学生就业胜任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强化智慧旅游信息化技能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3 创新培训体系和方式
智慧乡村旅游人才不仅要着眼长远,加快学科专业布局,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还要着眼当下,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着手进行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收获的成效较为有限,主要是因为尚未构建一个完善的乡村旅游人才创新培训体系,出现需求错配以及供求失衡的现象,造成创新智慧乡村旅游人才的缺失。
首先,创新智慧乡村旅游培训体系。乡村智慧旅游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对完善农村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要求。为加大培育农村智慧旅游人才,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摸清乡村旅游和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规模结构、教育程度、培训情况,建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储备库,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和培训体系,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大智慧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的政策、财政和技术等支持。
其次,创新智慧乡村旅游培训方式。发挥政府、乡村旅游协会、企业、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训机构等各类组织的作用,用好用活旅游大中专院校、产学研合作的高校等各类主体,开展周期性、全覆盖、系统化培训。发挥“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分段进阶式、参与转化式、扶持跟踪式”模式,面向新型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带头人、村“两委”干部、乡镇干部和省(市、县)乡村旅游管理干部,实施乡村智慧旅游教育培训。在全国遴选打造一批智慧乡村旅游示范培训基地,接续重点培养一批智慧乡村旅游“领头羊”,形成国家、省、市、县、乡5级智慧乡村旅游示范推广模式。建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资格证书制度和职称、等级认定制度,对农民的技能水平、职业资格进行鉴定并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职业化的新型智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11(6):135-138.
[2] 贺剑武.智慧旅游对旅游型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作用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1(3):42-44.
[3] 毛峰.“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32(3):74-77.
[4] 李东,李仲先.山村地域系统的康养旅居功能与产业化[J].山地学报,2023,41(4):597-607.
[5] 李占旗.智慧旅游背景下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J].农业经济,2018(6):53-55.
[6] 刘治彦,季俊宇,商波,等.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和趋势[J].企业经济,2019,38(10):68-73.
[7] 林德荣,陈莹盈.智慧旅游乡村建设的困境与突破:从智慧潮流走向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2019,34(8):3-5.
[8] 李娜.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人才职业胜任素质模型构建[J].中外企业家,2020(5):131-132,135.
[9] 宋黎娜.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21(30):152-154.
[10] 刘淑平.“智慧旅游”时代下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职教通讯,2015(3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