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格
关于文章的虚与实,听起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具体到写作之中,这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初中生或刚起步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能否熟练地掌握虚与实的技巧,成为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平时无论是写心情、风景,还是写人物、经历,最终都得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上。如果一味地虚写,文章就会显得空洞,言而无物,不接地气。如果从头到尾都工笔细描,以实写实,行文便会沉闷和呆板,字里行间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文章就如门窗紧闭的房间,缺少空气的流动,读来味同嚼蜡,毫无情趣。
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多思考,如何自然妥帖地将实转化成虚,虚如何呼应前后的实。在谋篇布局时就得充分考虑,哪些方面适合虚写,哪些方面需要实写。一般来说,正面可实写,侧面可虚写。只有把虚与实的关系处理好了,接下来的描述才能有序展开。
在《从双井到南崖》一文中,写黄庭坚时,由于北宋时期距离我们很遥远,当时的环境和场景已经无法还原复述,于是我在写他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活动时,采用虚写的方法,这样便于今人去想象古人的生活,从而避开我们无法知晓的情景。而在描写双井和黄庭坚纪念馆时,我则对那些保留完好的实物进行了由远及近的细致描写。虚与实相互穿插、灵活转换,确保了我的思想和情感贯穿始终。
只有掌握了虛实相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文章产生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