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04-02 05:01刘立胜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7期

刘立胜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44例患者为A组,接受次全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并总结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随访12个月,2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及Lysc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術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冷敷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疼痛的发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直接联系。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可能性相对较高。疼痛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后负重时间、关节软骨损伤及冷敷有关,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并无直接联系。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关节镜下次全切除术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7-0070-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684.7

盘状半月板是膝盖半月板异常增厚的一种病理表现。患者膝盖半月板形态结构变化影响局部血供,导致半月板易出现损伤和撕裂,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影响生活质量。早期积极治疗是改善此类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关键。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手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主要方式。随着关节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半月板切除术和成形术在盘状半月板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1-2]。但部分患者术后依旧出现剧烈疼痛,导致康复进程延长。本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的形式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总结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86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的44例患者为A组,接受次全切除术的42例患者为B组。A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37.1±10.3)岁;左膝关节29例,右膝关节1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运动伤16例,坠落摔伤8例。B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6±11.7)岁;左膝关节28例,右膝关节14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运动伤14例,坠落摔伤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州从化区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磁共振结果显示半月板体部增厚,关节镜显示盘状半月板;外伤史及膝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者;单侧膝关节损伤且初次就诊治疗者;个人资料齐全,认知及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居住条件稳定,满足随访要求者。

排除标准:关节畸形,合并骨代谢疾病及重度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合并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史或认知、依从性较差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膝关节镜禁忌证者;失联或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A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后,嘱患者置于仰卧位并屈曲膝关节90°,以膝关节前外侧和前内侧入路,置入关节镜,观察半月板形态结构,了解损伤部位、范围和类型。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刨削刀由前内侧入路,置入并清理增生的滑膜。而后将蓝钳由前外侧入路置入,切除增厚的盘状半月板,对切口做相应的修整,以确保半月板的结构。对于桶柄状撕裂的患者,沿撕裂边缘成形。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着重保护前后角附着点,术后按顺序检查关节腔和髌上囊,清除残留组织。各项操作完成后退出关节镜和相关设备,常规关闭切口。

B组行关节镜下次全切除术,麻醉及术前准备工作与A组一致。将关节镜置入后打开冷光源,将刨削刀由前内侧入路置入并清理增生的滑膜,而后将蓝钳由前外侧入路置入,清除损伤的半月板。一并切除撕裂口累及临近组织,清理半月板周边软组织及碎屑。完成上述各项操作后,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冲洗关节腔,按顺序退出关节镜和相关设备,常规关闭切口。

2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常规抗凝、抗感染及止痛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酌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1.3.1 膝关节功能

采用Lysc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2组患者手术后各个时间段的膝关节功能,内容包括跛行、支撑、交锁、运动时的稳定性、疼痛、肿胀、爬楼梯和下蹲,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3]。

1.3.2 手术优良率

根据Lyscholm评分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评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80分为差。

1.3.3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恢复初期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需使用药物止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

术后12个月,2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各时间段膝关节功能比较

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ysc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

根据VAS评分结果,86例患者中疼痛组21例,无痛组65例。统计学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负重时间、是否存在关节软骨损伤、是否进行冷敷等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与术后疼痛之间无直接联系,见表3。

3 讨论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能夠起到传导荷载、保证关节软骨营养需求以及预防关节退变的作用。盘状半月板是于19世纪末发现并命名的一种膝关节半月板发育畸形。盘状半月板体部异常增厚,影响膝关节正常结构,在外力影响下发生损伤和撕裂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4]。盘状半月板内部结构的变化改变了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故盘状半月板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异常[5],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内科保守治疗方案在盘状半月板治疗中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在当前医疗体系下,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最佳方式。长期以来,开放式手术在膝关节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手术本身创伤较大,患者术后康复周期长,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潜在风险也比较大[6],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价值。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微创手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减小了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局部组织的创伤,为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盘状半月板临床使用率比较高的2种术式。虽然关节镜下全切除术能够直接改善盘状半月板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但该术式会大幅度增加患者出现关节早期退行性病变的风险,患者的接触应力将提高至术前的2~4倍,关节软骨承受的张力明显提升,出现骨关节炎、膝外翻或内翻等可能性较大。目前临床上更加主张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半月板正常组织,仅切除无法修补的部分,在减少切除量的基础上恢复膝关节功能。本研究中,2组手术优良率及Lysc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2种术式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来看,盘状半月板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情况相对较多,进而影响其术后恢复[8]。本研究通过VAS评分将患者分为疼痛组和无痛组,对可能导致患者疼痛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对比,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负重时间、是否存在关节软骨损伤、是否进行冷敷是导致盘状半月板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相对于低龄患者而言,年龄越大的患者关节血液循环更差,局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较慢,康复进程也相对更长。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疼痛耐受性更低。可见年龄因素是骨科患者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9]。早期康复锻炼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有效方法,但文献资料记载,早期负重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半月板切口愈合,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10-11]。合并软骨损伤患者半月板损伤程度普遍较重,盘状半月板对膝关节功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术后康复进程相对较长,出现疼痛的概率更高[12]。冰敷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通过加快静脉回流改善患者局部肿胀和疼痛的方法。疼痛组和无痛组患者手术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2种术式的选择并不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独立风险因素,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式。

盘状半月板等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因素。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前强烈的疼痛感及局部功能的限制,容易出现情绪变化,术后部分患者还会因担心手术效果而出现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负性情绪作为全身应激反应的一种,会降低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增加患者在术后初期恢复阶段的自觉疼痛感。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围术期护理工作覆盖面的全方位提升,心理因素导致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逐渐得到有效改善。(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认知不到位或专业技术受限,可能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对手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干预是提升患者疼痛耐受性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次全切除术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年龄、负重、软骨损伤、是否进行冰敷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潜在可能性相对较高。围术期处理中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麦剑军,徐斌,涂俊,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性:单中心,自身对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4):532-537.

[2] 黄俊武,叶菊花.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641-642.

[3] LYSHOLM J,GILLQUIST J.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Am J Sports Med,1982,10(3):150-154.

[4] 丁云鹏,章亚东.关节镜下治疗症状性Wrisberg韧带型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J].骨科,2021,12(2):143-148.

[5] 边文瑾,甄俊平.MRI在盘状半月板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磁共振成像,2021,12(1):118-120.

[6] 刘文腾,杨会龙,李震,等.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31-1932.

[7] 韦浩.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价值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2):11-13.

[8] 谷绍芳,谭潇,王萍,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83-485.

[9] 王志强,林剑浩.影响骨科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北京40所医院调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0):798-802.

[10] 张江礼,聂喜增,窦珊珊,等.早期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在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3357-3358.

[11] 吴迎波,刘鹏程,王广东,等.早期与延期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10):1226-1229.

(编辑: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