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杰
作者:颜色 辛星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史学会执行委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主要研究领域为银行治理、中国经济和金融史。
一千年前——公元1024年1月12日——宋仁宗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诏从所请,始置益州交子务”,并于次年在四川范围内正式发行了第一批官方交子。这一天被学界视为世界金融史上纸币诞生的日子。同时,“官交子”也体现了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与调控。千载之后,今受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邀约,为颜色和辛星两位同志的新作评论,深感机缘巧合与意义重大。由是,我们不妨从金融与历史、治理的交汇点着手,探讨市场化法治化的创新发展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效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重大考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仍然需要我们“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到金融史,特别是中国金融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翻开这部近17万字的专著,从桑弘羊等人的“盐铁之议”到王安石变法,从宋元之际的纸币管理到明清时期的白银流入,从近代以来的金融变革到红色模式的金融干预等,两位作者对各类金融史料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关于政府治理力、度、效的变迁,可作为了解金融乱与治的参考资料。
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在这方面,回顾金融史上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与宏观部门的监管治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纵观全书,几乎每一章节都在紧紧围绕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干预金融活动的目标、手段展开。比如,春秋时期的货币治理与信贷治理中,许多诸侯国便对高利贷等“恶意涨息”出手打压;而在隋唐时期,却出现了官方信贷业务的扩张,靠遍布各州的“公钱廨”高息揽储……种种“有形之手”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时常伴随着国家与政权的兴衰成败,其中的利害值得借鉴,也昭示我们要着力解决金融领域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就必须在品读一则则“小故事”时思考“大历史”、增进大智慧,必须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我国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总体可控。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1%,拨备覆盖率207.89%,资本充足率14.7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4%。市场促创新、增活力,法治控风险、守底线,并行不悖成一轨,是新征程上金融事业发展的正途和大道。当此之际,我们学习金融史不能“为学而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深刻理解古人说“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的道理,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认识到市场是配置金融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法治是治理金融乱象的重要依托和制度化方案,努力在实践中破解“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这部专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在具体的政治背景下考察政府干预金融的行为特点。比如,清朝政府受到《马关条约》对经济主权的冲击而被迫调整金融政策,最终在夕阳余晖下“抱着金砖沉没”;又如,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十分注意根据地的货币发行,通过发行和回收债券来调节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进而控制币值稳定,提升了货币的信用和认可度,同时打好“货币战争”、对“法币”及其持有者进行惩戒。“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我们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走好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开放道路,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在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前提下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读书是传承文化、加强修养、提高本领的重要方式。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有所取舍,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要看到,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金融与金融史领域的专著当然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知识书籍。但是与金融相关的经济类书籍,往往专业性较强,有用却“不好看”。颜色和辛星两位同志的这部专著在专业性和可读性的结合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关于金融领域市场化法治化的议题很多,比如如何坚持底线思维,见微知著,抓早抓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比如怎样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优化机构布局,促进市场发展等,都呼唤有意义且有意思的著作问世。
最后,也提一点意见和希望。2023年10月底在京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期待两位作者能够继续深挖中国金融史这座富矿,总结好、运用好优秀传统金融文化,为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作者為人民日报社评论部高级编辑)
责编:杨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