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映
小易七岁时,遇见了人参男孩。那年,小易和爷爷老易上山采草药,走到一片茂密的树林旁,老易告诉小易以前这里有很多人参,由于人们过度挖掘,又不遵守挖人参的规矩,以致这里的人参几乎绝迹了。不过每次路过这里,他都要试一试运气,看看能不能遇见一棵人参。
进入树林前,老易指着手中的木棍给小易讲起了这根棍子的秘密:这根棍子也叫索拨棍,材质是赤柏松木,赤柏松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本身十分光滑,即使干燥后也不會刺手。索拨棍除了可以拨开杂草寻找隐藏在草丛中的人参外,还能充当通信工具。棍子长度也有讲究,一米七三,谐音是要起参,有着非常好的寓意。索拨棍的最后一个秘密是棍头绝对不能倒下,即使是在睡觉时,索拨棍都要整整齐齐地立在木桩旁边。它是采参精神的代表,也是支撑采参人克服工作中困难的精神支柱。
小易摸着爷爷手中的索拨棍,向往将来也能像爷爷这样进入林子采人参。
老易带着小易进入了树林,林子里都是些高大的树木,枝枝叶叶遮蔽了天日。小易从地上捡来了一根树枝,学着爷爷的样子,边走边用棍子拨开杂草寻人参。走着走着,竟然看不到爷爷的身影了,小易一下慌了。但他谨记爷爷的嘱咐,寻人参时,不能喊叫,这样会把人参吓跑的。正当他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时,听到了一个沉闷而巨大的声响,这是老易用索拨棍敲打树干发出的声音,他用声音给小易指明了他所在的位置。小易循着声音,找到了老易。
这一次小易紧跟老易的步伐,生怕再走丢。忽然他注意到了一棵植物,长长瘦瘦的枝茎,分叉的小茎上缀着几片绿叶,一撮喜人的红果子长在最顶端。小易不知道这棵植物就是爷爷老易要寻找的人参。当他发现自己走一步,这棵植物也会往前移动一步时,才觉出这棵植物的不同寻常。他拉了拉爷爷的衣角,老易的眼睛立刻注入了光,朝着远处喊道:“棒槌!”
老易给小易解释,寻参人找到人参的第一时间要喊棒槌,一是防止人参跑掉,二是希望挖出的人参像棒槌一样大。当寻参人喊出棒槌后,同行的寻参人会问他:几品叶?一年内的人参有三片叶子,两年生有五片叶,三年生的分两个枝杈,每个枝杈上有五片叶。四年生的分三个枝杈,称灯台子。五年的分四个杈,称四品叶。六年生的分五个杈,称五品叶。不管人参生长多少年,最多就是分六个枝杈,也就是六品叶。
小易趴在地上数了数,这棵人参有四个枝杈,也就是四品叶。
老易朝着林子喊道:“四品叶!”接着把索拨棍插进土里,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红绳,系在人参的枝茎上。小易问老易:“为什么要系红绳?”
老易说:“这是寻参人的老传统了,系上红绳的人参就跑不了了。”小易看着那支人参,果然它不再移动了。
老易围着人参的枝茎画了一个圈,然后拉着小易一起跪下,磕了几个头。小易被老易脸上那虔诚的表情感染了,他盯着那棵顶着红果子的人参,眼睛里有了肃穆的光。接着老易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掏出了一根系有红绳子的鹿骨,一点一点刨挖人参的根蔓。
老易挖参很有经验,他知道怎么挖才不伤人参。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太阳升入中天,把晦暗的林子照亮了。小易看着爷爷专注的神情,和他额头上的颗颗汗珠,才知道挖一棵人参是多么的不易。眼看着藏在土里的人参快要露出真面目了,小易莫名地紧张起来。
爷爷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神情变得更加专注了。人参的根须细而密,他必须用鹿骨一点一点把根须上的泥剔除干净。整支人参显露出来了,爷爷脸上流露出轻松而愉快的光芒。他告诉小易,挖参不能叫挖参,要叫请参或抬宝。如果是两支人参,要留小抬大。爷爷用自己沾满泥土粗糙的手掌,把整支人参抬出了泥坑。
小易打量着显露在泥土外的人参,莫名地,他觉得那支人参像一个男孩模样,好像也在看着他。小易把这种感觉告诉了爷爷。
爷爷笑了笑没说什么,用一块红布把人参包裹起来,放进了他采药的背篓里。
一路上,小易都在惦记那棵男孩模样的人参。回到家,他迫不及待等爷爷揭开红布。当爷爷一层一层揭开红布时,小易发现人参不见了,只留下几片青绿色的叶片和几颗红果子。
小易12岁那年,老易去世了。一年暑假,小易想去爷爷的老房子看看,无意中发现了那块包裹人参的红布。他把红布展开,裹在里面的叶片和红果子还在,一点儿也没有干枯。
小易想起了那棵男孩模样的人参,人参怎么会无缘无故失踪?这对小易来说始终是个谜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