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雪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有一些不足,如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忽略了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鉴于此,初中美术教育应从整体上进行改革,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素质教育,使其在艺术修养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进行科学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个性、心理、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艺术修养。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学美术教学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接受良好的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直观形象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初中阶段学生的观察能力已基本建立,突破了表象观察的局限性,但其所需的观察手段还不够完善。所以,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知识学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的形状、色彩、姿势、结构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客观事物。实践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主动进行观察练习,以提高其观察力。[1]
二、加强形象指导,提高中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是一种需要长时间不断进行学习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就必须重视对其进行美学教育。在中学美术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地遵循美学的原则,用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去感受、去想象、去对比。可以采用比较、提问和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思考”“辨别”“感悟”等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美术作品,让其对中学美术课上所学的种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如油画、国画等。其次,透过课堂实践,让学生了解美术发展史以及各种艺术流派对艺术的影响,正确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价值。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具体的美术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感知。例如,即使许多学生都已经了解了《最后的晚餐》中所蕴含的内容,但还是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构图、色彩和线条,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并把握住这幅画中所蕴含的意义。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就必须使其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而仅仅依靠课本的学习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老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根据教学的内容,从网上收集大量的美术作品,再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提升學生对美术的认知,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类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只有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教师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以往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得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充分被激发出来。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并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美学理念,使学生尊重艺术、尊重地域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思想。
四、重视发展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估基准的多元化,要对学生的发展个性、美术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给予充分的重视,推行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估制度。例如,在展示初中学生的实践成果时,教师可以重点推荐几个具有特点和创造性的作品,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评价小组,对优秀的实践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美学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学生在评价其他人的实践成果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评价教学对美术教育来说是有益的。
结束语:总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要与生本教育思想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综合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陈旧观念,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观察和思考,积极主动探索美术知识,发展创造力;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意识发展程度,开展美术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戈民霞.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方法探索[J].新课程,2021(3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