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探析

2024-03-31 17:21:24杨恬
对外传播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协同主体

【内容提要】当前,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日趋多元化,且传播效能不尽相同。地方国际社区作为多元主体文化传播实践的空间载体,一方面发挥着促进中外交流的桥接作用,另一方面亦存在跨文化群体传播自主性受限、国际社区媒体矩阵建设有待完善、公益传播资源应用滞后等问题。对此,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模式,围绕路径融通与资源整合双核心,以协同性跨文化实践来提升中外民众共述中国地方故事自主性,以联通国际社区内外的媒体矩阵建设增进地方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是优化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地方文化 国际传播 多元主体 协同路径 国际社区

做好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要奏响“交响乐、大合唱”,因此需整合各类资源,加强统筹协同,而不是各唱各调。①作为中国文化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和基础,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播对于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伴随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参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日趋多元化,不同主体传播效能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对象集中于主流媒体,缺少对中外跨文化交流人群、社会组织、媒体机构等传播主体协同机制的充分关照。然而,如何可持续性发挥多元行动者的协同传播优势,影响着通过地方文化树立国家形象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系统协同思想,立足中国地方文化语境,对以中外跨文化交流群体、社会组织、媒体机构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进行探析,并提出优化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效应的策略性思考。

一、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现状

(一)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国内学者从地方形象视角分析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城市品牌形象。张志安将城市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中,从议题、机制和话语层面阐述城市国际传播新路径;②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探析上海在西方时尚媒介镜像下的形象特征③及全球公众对上海文化形象评价差异的媒介影响机制。④2. 民族媒介形象。于运全认为国际传播新进路是加快构建融通中外的民族话语与叙事体系;⑤要发挥多元话语主体的对外传播功效、短视频生活化叙事优势,发掘蕴含于西藏治理中的价值叙事以讲好西藏故事,⑥主流媒体的新疆故事呈现需“再政治化”,讲好人权故事。⑦3. 地方文化符号传播。钟莉和张嘉伟从符号学隐喻、空框结构、社群行为角度对以“Z世代”为对象的三星堆国际传播底层逻辑、角色转换、可持续路径进行了研究。⑧4. 国际媒体对中国区域形象的建构。如黄敏探讨了浙江有关事件如何被外国媒体关联至中国议题,揭示了示例与例证在新闻中被概念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析了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⑨亦有学者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方媒体的中国区域形象建构路径及规律性特征。⑩

(二)基于多元主体的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目前学界仅有少数研究关注到基于多元主体的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在理论层面,张昆指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要整合桥梁人群、组织机构、传播媒介的渠道资源,实现对外立体传播; 11赵新利认为需注重基于多元民间传者的国际说理以夯实可信中国形象;12李智强调通过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多元国际传播主体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構;13陈虹认为亟需创新涵盖多元主体、多种文化、多重语境的国际协同传播模式。14

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作为“他者”的普通分享者在Quora社区通过中国文化感知自我文化的意义和偏见,进而从文化间关系角度传播中国知识;15来华留学生作为二次传播主体通过修正传受偏差和强化认同反作用于中国故事的传播;16在华西方旅居者的跨文化理解度、媒介素养、社会支持获取构成其跨文化桥接的驱动力,该群体围绕“地方文化符号”“地方社会交往”与“地方评价”三类主题,依循“解释差异”“求同存异”“变通协调”的桥接路径讲述中国地方故事。17

综上所述,围绕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这一主题,已有研究大多讨论主流媒体主导的国际传播模式,少数实证研究关注跨文化交流者的传播实践。但是,对包括跨文化交流者、社会组织、媒体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机制研究相对薄弱,而在智能传播时代应提高对行动者协同传播研究的关注。另外,现有文献聚焦地方自身的传播问题与特征,并未充分关注“从地方到国家”这条路径的传播机制及效应,因此有必要利用多元主体协同传播契机,前瞻性结合地方实践经验构建相应研究框架,为后续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奠定基础。

二、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现状及问题剖析:基于国际社区的视角

(一)国际社区的中国地方文化传播现状

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文化包含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彼此联系的一系列因素,其所表征的地方文化形象指涉一种综合中外民众所知的地域特征与评价,且能够被激活的社会知识的记忆结构。18不同主体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准确把握这种差异性,并在意义再生产中存异求同,有助于中国地方文化在国际传播中获得更多共识、产生更广泛的共情效应。

地方国际社区是中国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并可能持续性地为多元主体的协同传播行动提供虚实交叠的多维传播机遇。因此,本文立足地方国际社区发展现状,以成都为例,具体分析多元主体参与地方国际传播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8年,成都已打造形成了首批4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覆盖居住生活型、文化教育型、商旅生态型以及产业服务型四大类型。19其中,桐梓林国际社区作为成都外国人居住最为集中的社区,创新性地采纳了“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构建了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邻里中心”,按照“政府引导+社区运作+商业化资源引入”模式,先后搭建国际文化教育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外籍政务服务平台、国际志愿者平台等,建立社区官微矩阵(如“邻里中心”公众号、微信群、视频号),通过联通社区服务、文化交流等环节要素打造了一系列带有“融文化”品牌特征的地方文化IP,如“美食节”“多元文化二手市集”“街头音乐节”“趣味运动会”。除社区内部资源融合以外,桐梓林社区通过“校社合作”建立“海外留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让外国留学生参与地方社区文化传播实践,增强归属感的同时提升其职业发展能力;20而在重大赛事活动期间(如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桐梓林国际社区与四川国际传播中心、Chengdu Plus等主流媒体合作,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空间。

(二)国际社区传播中国地方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国际社区的跨文化传播空间属性为中外居民、社区组织、地方媒体不同层次的连接提供了信息技术与文化资源方面的支持。但是,通过对地方国际社区的调研,本研究亦总结出以下地方文化传播时存在的问题,以供反思。

第一,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中跨文化群体的传播者角色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其文化桥接作用发挥受限。伴随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来华外国人的群体规模迅速增长,其与地方居民的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构成了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意义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当下的地方国际传播实践中,该跨文化群体更多地被视为受众而非传者,他们立足中国地方语境的跨文化叙事尚未被主流的地方国际传播模式所充分接纳,其参与传播渠道相对狭窄、参与力度偏低,可发挥的文化桥接作用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基于国际社区跨文化语境的媒体矩阵建设有待完善。相较于面向中国本地居民的成熟的基层官微矩阵,适应国际社区跨文化语境的媒体矩阵建设相对缓慢,缺少跨文化专业团队的管理与运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居民与本地居民基于社区媒体平台的跨文化交流,不同程度地形成了社群传播的区隔效应。例如,社区外国居民更倾向于在只有外国人的微信群中进行信息交流、资源交换,而由社区搭建、旨在促进中外民众交流的媒体平台则大部分时间里都被闲置,或仅成为商业资源交流平台。

第三,国际社区公益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滞后。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传播活动不仅促进新的社会关系形成,而且传播自愿公益的理念,为开展更为广泛的集体行动奠定基础。21地方公益资源(如教育、环保、助残等)的运用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群体与本地社群达成情感认同与价值共识,进而激发跨文化群体更主动地面向海外民众讲述更具在地性特征与普适性人文关怀的中国地方故事。然而,对国际社区地方文化传播实践的考察发现公益资源应用相对滞后,存在公益传播主体单一、传播渠道狭窄、公益资源类型单一等问题。这无形间为多元主体参与地方文化协同传播带来了阻力。

三、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探析

(一)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模式的构建

国际社区作为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空间载体发挥着桥接中外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不过,多元主体在参与地方文化传播时面临着传播自主性受限、跨文化社区媒体矩阵建设滞后、公益传播模式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对此,本文立足动态发展的国际关系语境,对于多元主体参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机制作进一步探讨。

就理论内涵而言,协同是统筹协调、合作与协作后具有层次性的概念:第一层以协作为基础,强调共同协作;当协作过程中遇到矛盾时应当进行协调,即在第二层强调解决矛盾达成同步;协作和协调的目的都是为了达成合作,即第三层含义强调价值互惠。22依循系统协同思想,针对目前基于国际社区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现状与问题,本文尝试性提出在政府指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模式”,围绕路径融合与资源整合的双核心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协同路径。

具体地,路径融合指传播渠道和地方文化形象建构路径的融合。多元主体的互动传播路径错综复杂,不同主体在将地方文化形象关联至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此,有必要依托智能媒体技术及相应社会支持,基于“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渠道与内容层面进行路徑的互融互通,从而为各层面行动者的协同传播实践提供可行性保证。资源整合则强调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整合与我国国际传播相关的平台、内容、人才等方面资源。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的一个有机环节,需要通过与国家及不同地域的多向度互动获取平台构建、内容互补、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支持,以推进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实践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多元主体协同传播的实践路径

1. 以路径融通的协同实践提升跨文化人的传播自主性

在地方文化国际交流中,来华外国人的传播潜力需要在与地方社区的互动中被激发与挖掘。就此意义而言,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主体具有跨文化复合型身份特征,中外民众都是传播者,而协同性文化实践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他们作为传者的自主意识与行动。

“协同性文化实践”是跳脱出单向文化传播路径,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模态传播渠道,为中外民众共述地方故事提供宽广灵活空间的传播实践活动。该类文化实践强调参与主体的互补协作,借此弱化甚至打破中外文化区隔,挖掘跨文化群体共同讲述中国地方故事的传播潜力。

目前,立足国际社区开展的中外民众协同性文化实践相对较少,但由高校组织、中外学生参与的文化实践活动或可作为可行性参考。进入2023年,国内高校外国留学生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这为跨文化交流与中国故事对外传播提供了良机。以四川的高校为例,由四川大学组织举办的外国留学生“‘感受中国新时代主题征文、摄影和短视频大赛”鼓励中外学生组建团队,以多模态媒介形式记录有关中国和四川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体育赛事、自然风光、当地人物的看法与认知,从而引导中外学生通过中国地方故事文本的书写与共创增强跨文化交流兴趣,并于实践中深化外国留学生的中国认知,拓展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此外,高校的国际传播课程也通过让中外学生合拍基于物质、制度、精神层次不同维度面向的中国文化主题微电影、面向不同文化背景青年群体进行世界青年文化观念调研、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书评大赛等文化实践来推进与多元社会背景民众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在突破文化偏见、纠正负面刻板印象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达成跨文化共识。23

结合国际社区、高校开展文化实践的现状,为提升跨文化群体的传播自主性、增强中外协同性文化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校社合作”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拓展:一方面,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应鼓励中外学生深入不同类型的社区,在真实社会语境锤炼下提升文化适应力与沟通力,启发他们在创作跨文化媒体作品时更深刻地阐释中外文化异同成因,而非简单进行文化猎奇;另一方面,邀请国际社区运营团队、公益组织进入高校国际传播课堂,围绕跨文化传播议题以文化沙龙、学术讲座等多样化形式给中外大学生提供深入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本文认为,通过线上、线下路径融合策略打通高校、社区边界,创造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对于增进跨文化个体与社会的连接感,提升中外民众跨文化交流活力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地,在华外国留学生与外籍就业群体是桥接中外文化差异的重要桥梁人群,特别是在涉华国际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面对涉华舆论中的各类误传、误导信息,应更加重视与支持在华外国人立足地方生活经验、通过复合型媒体平台对外客观、理性、全面地讲述中国地方故事的文化实践。

2.以联通社区内外的媒体矩阵提升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基于社区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有赖于传播基础设施的有效支持。调研结果显示,国际社区的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已趋近成熟,但是其跨文化属性还有待进一步提炼。构建适应于社区跨文化语境的媒体矩阵是当务之急,这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社区媒体的通力协作。其中,优先创建以中外志愿者为引导的社交媒体传播矩阵或是一个新思路,即区别于现有社区中外居民“各说各话”,充分结合志愿者文化的公益性质,以媒介技术粘合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组织之间的传播距离,打造增进社区内部沟通度与提升社区对外开放度的社区媒体矩阵。24

具体而言,搭建国际社区媒体矩阵时,可依循以下路径开展:第一,立足社区内日常生活情境精细分建媒体平台。本研究团队对成都国际社区的调研发现,生态环境维护、流浪动物收留、中外邻里文化差异协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针对性根据社区居民沟通需求分建媒体平台,以中外志愿者协作的方式运营各类平台,通过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多模态渠道将社区中外居民、社区组织自动“卷入”媒体平台的数字沟通之中,构建基于社区共同权益的社交媒体互动传播模式。

第二,连接社区内外公益资源,共建地方文化桥接机制。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社区媒介平台调度各种类型的跨文化传播资源。在政策支持前提下,应鼓励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社区媒体平台围绕公益性资源(环境、教育、动物保护等)建立多向度的线上合作关系,打通从区域到国家的媒介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共享渠道,在为社区中外民众提供多元化媒介信息的同时,启发其基于可沟通的关系性视角来对外讲述地方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在与不同地域社区中外民众的互动中提炼公益性文化传播的共通性,在新媒体赋能传播实践的过程中桥接地方文化从认知到行为层面的差异。

第三,从线上互通到线下联盟。在共建地方文化传播媒体矩阵的同时,形成以中外志愿者为引导的线下“行动联盟”或“合作领域”,25化线上行动意向为线下行动实践。地方文化传播不只是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口号,更是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传播实践。在此过程中,需要为作为“引擎”的中外志愿者持续性地提供社会资源支持(如不同公益领域的志愿者培训、志愿工作物资支持),从而激发志愿者团体这一重要社区组织的行动活力,在地方文化的中外交流中积极而稳定地发挥跨文化桥接作用。

四、结论

本文立足中国地方国际社区,对以中外跨文化交流者、社区组织、社区媒体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模式,为优化中国地方文化传播效应提供策略性思考。

地方国际社区作为多元文化共存的空间载体,在地方文化交流与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国际社区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社区为主体的良好的地方文化传播效应,但同时也存在跨文化群体的传播自主性受限、适应国际社区跨文化语境的媒体矩阵建设有待完善、国际社区公益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滞后等问题。

针对现存问题与挑战,结合系统协同思想, 本文围绕路径融合与资源整合的双核心要素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模式。研究指出,应该以路径融通的协同性文化实践来提升中外民众合作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自主性,启发跨文化群体通过多层多维对话协调认知差异与矛盾,以共述协商性地方文化故事。

同时,为提升社区媒体的跨文化适应性,可优先创建以中外志愿者为引导的社交媒体传播矩阵,结合志愿者文化的公益性质,以多模态媒介技术有机粘合中外民众之间、民众与社区组织之间的传播距离,立足社区内日常生活情境精细分建媒体平台,在此基础上连接社区内外公益资源,共建地方文化桥接机制。此外,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为社区中外志愿者组织提供充分的社会资源与情感支持,稳定推进以志愿者为引领的线下地方文化对外传播实践。

通过梳理与反思既有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经验,本文立足地方国际社区这一空间载体,创新性地将协同思想引入多元主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模式之中,强调基于多元主体的耦合关系来提升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在日后的研究中,本研究团队将依循此路径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为优化从地方到国家的国际传播路径提供可操作化方案。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华外国人参与涉华国际失实舆论纠偏的意向、行为与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2YJC860031)与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多元主体参与中国区域形象国际传播的协同机制及其优化路径研究”(2023CX03)的阶段性成果。

杨恬系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①胡正荣、王天瑞:《系统协同: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逻辑》,《新闻大学》2022年第5期,第2页。

②张志安:《议题、机制与话语: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国际传播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论坛》2023年第6期,第20页。

③费雯俪、童兵:《“海派时尚文化”的媒介镜像:上海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优化策略》,《现代传播》2021年第9期,第28页。

④韓瑞霞:《城市国际形象全球公众评价差异的媒介影响机制—以“上海文化”为例》,《新闻大学》2023年第3期,第90页。

⑤于运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际传播新进路》,《民族研究》2022年第3期,第33页。

⑥程早霞、冯小桐:《<中国建设>(1952—1966年)西藏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及现代启示》,《青海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第92页。

⑦郑亮、夏晴:《符号与叙事:区域故事国际传播的“再政治化”研究》,《现代传播》2021年第7期,第56页。

⑧钟莉、张嘉伟:《文明的语言:Z世代国际传播的符号之旅—以三星堆国际传播平台为例》,《新闻界》2022年第12期,第91页。

⑨黄敏、周迪:《示例性与示例化:国际传播中区域形象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1期,第103页。

⑩邓元兵:《区域形象:西方媒体的报道与我们的建构策略—以河南省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第154页。

11张昆、王创业:《疏通渠道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立体传播》,《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第129页。

12赵新利:《共情传播视角下可爱中国形象塑造的路径探析》,《现代传播》2021年第9期,第69页。

13宋奇、李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社会组织的国际公共传播研究》,《现代传播》2022年第12期,第56页。

14陈虹、潘玉:《从话语到行动:环境传播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模式》,《新闻记者》2018年第2期,第90页。

15单波、周夏宇:《他者的分享与分享的他者:Quora社区中国知识分享的跨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20年第12期,第16-17页。

16王敏、王令瑶:《中国故事的传播中介、传受偏差与传声纠偏—以在华留学生为中介的研究》,《新闻记者》2020年第12期,第67-68页。

17杨恬:《跨越文化的桥接:在华西方旅居者讲述中国地方故事的传播实践考察》,《新闻记者》2023年第11期,第15页。

18葛岩、秦裕林、徐剑:《作为图式的地域形象:结构、功能和测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2期,第20页。

19《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2018-2022年)》及《成都市国际化社区建设政策措施》,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http://www.cdswszw.gov. cn/zcfg/detail.aspx?id=5930,2019年5月29日。

20《成都:推动高校与国际化社区互联互动 增强海外留学生“归属感”》,中国新闻网,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67309749930789114&wfr=spider&fo r=pc,2023年5月30日。

21谢静:《公益传播中的共意动员与联盟建构——民间组织的合作领域生产》,《开放时代》2012年第12期,第114页。

22胡正荣:《系统协同: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逻辑》,《新闻大学》2022年第5期,第5页。

2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书评大赛颁奖典礼举行》,红星新闻,http:// 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304/d3d4893b56c1d4e740a73f05678d5 cf8.html,2023年4月 28日。

24潘霽:《社区空间与线上连接:基层官微矩阵重塑人地关系的效果研究》,《国际新闻界》2023年第3期,第96页。

25谢静:《公益传播中的共意动员与联盟建构—民间组织的合作领域生产》,《开放时代》2012年第12期,第114页。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跨文化协同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