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人文经济学的“苏州样本”

2024-03-31 17:07王晋
唯实 2024年1期
关键词:古城苏州人文

王晋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强调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他所提出的人文经济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范畴,聚焦的主题内核应是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要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还要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顺应我国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党的二十大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具体表达。如何在激荡变幻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根”和“魂”?苏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遗产城市,以发展理念变革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内涵、价值引领和精神力量,赋予历史文化名城以时代内涵、时代价值和发展活力,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一、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兴

2023年7月,習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文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鲜明特点和主要风范。在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进程中,苏州始终没有舍弃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苏州在2004年荣膺“CCTV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时,曾有一段颁奖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2500年。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在发展中推动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为苏州城市发展积累起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今天的苏州,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美,既是经济强市、科技之城、产业高地,又是文化之城、文明之都。苏州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赋予人文经济的时代特征,在文化传承发扬和工业化发展中根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西方经济学中“物”的经济学转变为中国经济学中“人”的经济学。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苏州就是一部人文与经济有机互动的发展史。苏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经济发达。早在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吴王之命,在这里“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设计建造了阖闾大城。历经2500多年的漫漫沧桑,古城仍坐落在原址,为世界所罕见。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州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古城风貌,诠释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拙政园、网师园等古典园林,塑造了精细雅致的苏州个性;昆曲、评弹、苏绣等非遗项目,彰显了一座古城孕育的灿烂文明。在注重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同时,苏州也注重工业与技术的时代化,不断吸纳最新的生产力、工业行业和科技成果。早在传统农耕文明时期,苏州就注重发展商业、运输业、丝绸纺织业等,不断吸纳、聚集来自不同区域的人才、科技成果、资金等资源。明朝时,苏州就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最早的区域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自主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集体经济、苏南模式;之后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进入新时代,苏州大力发展科技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应用性科技创新基地。人文底蕴为苏州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支撑;同时,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为苏州人文底蕴的再积淀、再更新筑牢基础。

从空间生产角度来看,苏州的城市空间营造就是人文经济学的创新表达。在多年的城镇化进程中,苏州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狠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城保护与新区建设协同发展新路子,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肯定和赞誉。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先后编制了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创造出了一个“跳出古城、发展新区”的成功典范。这种空间策略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全面保护了古城格局和风貌,又以新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活力,引领了苏州一轮又一轮持续的发展。历经40多年保护与发展,而今的苏州,14.2平方公里的古城内,曲园门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江南水乡的历史风貌、灵魂风韵仍在。古城东面和西面,是经济繁荣、摩登现代的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古城南面和北面,分别是经济活跃、快速发展的吴江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它们都是跳出古城发展的城市新空间。单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就已成为引领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以占苏州3.5%的国土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市15%的GDP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5%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和上市公司总数。实践证明,正是这种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空间营造绣出了今天的“双面苏州”:一面是有着2500多年人文历史的“最江南”苏州;一面是经济总量2万多亿的“最硬核”苏州。唯美姑苏与富庶苏州双向奔赴,融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

从传承活化角度来看,苏州对文化的保护利用就是人文经济学的具体实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苏州下决心下力气挖掘江南文化资源,培育符合江南特质的文化精神、文化地标、文化精品、文化平台,打造出一批具有江南特色、江南标识、江南内涵的文化品牌项目。苏工苏作是展现江南文化厚重底蕴的核心符号之一。一个小小的“苏作馆”,成了演绎苏州人文经济融合共生的“新样本”,开业两年的上海店依托国展中心和进博会,已经成为展示江南文化魅力、宣传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苏工苏作优秀作品市场化运营的重要平台。今年开馆的苏州店首店,旨在将苏州的非遗文化和江南人文空间、苏式生活场景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可听、可感、可触,甚至是可买的鲜活“文化IP”。古建老宅的修缮和活化利用,则是释放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经济化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姑苏区内一座座古建老宅用现代风格和理念重组空间,焕发出新的风采。曹沧洲祠“牵手”老字号雷允上,再续中医药文化魅力和仁医精神;山塘街玉涵堂变身为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玉涵堂运河文化展示馆,展示苏州传统非遗文化和邮票文化;潘祖荫故居修复三期工程结束后,这座有着300 多年历史的古宅被打造成既体现传统文脉传承,又倡导现代阅读生活方式的“探花书房”。古城灿烂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优势,正创新性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人文与科技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化是重要领域,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苏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克服了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局限对人的关怀缺失的问题,回归经济增长的人本主义方面,将人的价值而非物的效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

人文杠杆,撬动经济新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十四五”以来,苏州抢抓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前瞻布局数字文化产业,积极推进以文兴业、科技赋能,全力打造文化数字化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有效应对发展挑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古城针对空间形态设计产业业态,推动“文化+科技+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创意和高技术服务产业创新集群。位于相城的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和文化旅游业态,目前已获批“國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则初步构建了“以游戏动漫为主、以研发制作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让江南文化元素出现在了潮流游戏中。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苏州已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86家,实现营业收入3380亿元,其中数字及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51.35亿元,增速高达30.4%,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的比重达到31.2%。实践表明,文化和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两者交互融合的程度越深,迸发的生产力、创新力、引领力就越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就越强。

数字赋能,激发古城新活力。数字化时代,苏州古城的保护发展正将触角从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世界。积极应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新技术,重点打造了“CIM+数字孪生古城”信息平台,将苏州古城全要素、全覆盖、全历程的保护成果以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现,实现可视化社会治理的精准应用,保障“城市更新”的科学性。同时利用BIM建模,细致刻画古建筑重要节点的样式、尺寸、材质,为文物修复、保护、利用打好坚实基础。通过数字化三维场景,古城被重新赋予了生命,展现出立体、鲜活的新面孔,公众通过线上漫游打卡等形式探索古城印迹、体验苏式生活,从不同维度全方位感受古城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繁荣场景。

创新技术,催生文旅新场景。近年来,苏州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形成了众多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各类展览通过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虚拟引擎、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虚实融合的元宇宙空间。借用数字化技术,拙政园内打造的“拙政问雅”,让人们能够沉浸式体验一场古典园林的跨时空邀约;网师园推出的“网师夜花园”向游客展示夜间园林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园林文化的传播力和园林景区的吸引力。苏州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等广泛应用科技手段,以更鲜活的方式展现馆藏资源,促进文物价值深度阐释和充分挖掘。通过苏州博物馆推出的“苏博云观展”,可以在指尖实现轻松逛展;在吴文化博物馆的“吴中非遗数字平台”,可以按图索骥一览非遗文化。可以看出,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出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新业态等,有力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人文与城市共生共荣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关键,就是要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探寻人文优势和文化力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并相互作用、融合共兴的实现路径和内在机制,以人文因素、人文传统、人文精神支撑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高品位城市、高品质生活。

凝聚城以文兴的发展共识。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苏州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涵养着优质的人文环境和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资兴业。苏州各县级市常年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其中昆山位居榜首多年;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常年领跑全国;专注实体经济,筑链强链延链,正成为全球工业地标,这是苏州过去能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州坚持以文化城,城以文兴,把优秀历史文化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激发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让千年名城焕发出新时代的风采。

汇聚文化赋能的发展动力。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文支撑。苏州素来能工巧匠辈出,手工业繁盛发达,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造就震烁中外的苏工、苏作。今天的苏州,传承着苏工、苏作中“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和工匠精神,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作为园林之城,苏州的园林造景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今天的苏州从其“以有限造无限”的功夫中汲取智慧,推动高精尖技术创新发展。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是苏州在近40多年发展中先后涌现的“三大法宝”,这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塑造的一种时代精神。今天的苏州,正与时俱进地将“三大法宝”蕴含的“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团结精神;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创造精神;吃苦不言苦、处难不畏难的担当精神;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的开拓精神”融入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苏州面向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

坚持以文惠民的发展宗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重要因素。苏州坚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完善文化实施布局,打造“10分钟文化生活圈”,建成开放了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及片区型文化服务中心,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建成百馆之城。大力推动“书香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实施苏州市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举办江苏书展、文博会、苏州阅读节等品牌活动。敢于把“C位”留给文化,苏州工业园区将金鸡湖畔留给了文化,大剧院、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等环湖而建;张家港市把沙洲湖畔的“最佳湖景房”建成“益空间·源书房”;苏州高新区在苏州乐园旧址上建设苏州科技馆、艺术剧院、苏州博物馆西馆,打造新文化地标。

人文经济学是扎根中国土壤孕育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基因的经济学,其对人文和经济关系的探索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充满了中国智慧。植耕历史沃土,在人文经济学的大框架内,苏州以文脉凝聚共识,以共识激发共为、以共为实现共享,努力实现人文与经济互促共进,全力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作者系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梁曙霞

猜你喜欢
古城苏州人文
人文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人文绍兴
苏州一光
安居古城
人文社科
春秋古城一日游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