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小小说近3000篇,出版小说和文学评论集36部。多部作品被译介至国外,多篇作品被选用为中高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曾获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两次)、《小说选刊》双年奖、浙江优秀文学作品奖(两次)以及多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一片白云》曾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度小小说排行榜。
1.我曾说,要像写小小说一样写评论。有节奏,有趣味,有闲笔。我写“江南聊斋”系列笔记小说时,曾有若干篇启用过智利作家亚历杭德罗·桑布拉的方法,后被删除。小说有若干精神,其中之一是游戏精神。我将他的三部长篇和短篇小说集放在经典小说的书柜里,将他的一本教育题材的长篇小说安插在小小说专柜内,现在却找不着,像是它在跟我玩捉迷藏。他那部长篇,像马赛克拼图,都是片段,可视作一系列小小说。其中,不足干字的篇什,一个个自然段由一连串序号切分,这就有了节奏的效果。接到《百花园》的约稿,我终于瞅准了机缘,套用桑布拉写小说的方法来写包文源小小说的评论。包文源的这组小小说也有游戏精神。
2.作家和讀者“捉迷藏”。明知有包文源的创作谈,我先读其作品,暂放其创作谈,给自己留个悬念。知其在,不找。这三题,像现实中绽放出的三朵幻想的奇葩。
3.《鸦羽》,采取创世神话的写法。时而提醒读者,此为“据说”,还用“以下均为大量‘据说”来展开远古产生英雄持剑人的记忆,以及剑的锻成,将奇迹当成日常进行叙述。人与石、灵与肉、形与影,在宏大的循环、流转之中,我看到包文源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探究了人类繁衍的隐秘神话。这种对双重性的表达,解构了既定的界限。记忆随着持剑人在梦境与现实、影子与原型、成人与孩童以及大与小、人与物的关系中重现或消隐。持剑人意味着拥有记忆,且看频繁的斩击中,沉重转为轻逸——“记忆切分成无数片乌鸦的羽翼”。我知道那是黑色的羽毛。结尾处:“化作整个冬天。”黑且寒,记忆冻结,也是一种遗忘。文本之重,题目之轻,以轻释重,达成平衡。
4.《记忆之森》。关于名字的故事,或命名的故事。主人公是族长,权威的标志是唯有他能念出来者的名字,仿佛被命名。而所有的来者——进入族长的帐篷举行成年和生日的仪式,通过族长念出名字,才能记起自己的过往。那是“未来或古代”的记忆之森林(注意,包括未来)。被读出“从前的名字”时,“往事如一颗颗泪珠滑落”。离开帐篷,即使将名字写在大自然的各种物体上,却念不出。族长是历史的掌控者,通过诵念保鲜主人的记忆。庆祝生日,人们只能手持名字,如放烟花般燃烧记忆。沉重(毁灭)的记忆转化为轻盈的生灵以及诗歌。记忆之森,有象征意味。
5.我小时候,一度热衷于给事物命名。给大人们已叫惯了的物事重新命名,甚至还把人称为狗,狗叫为人,颠倒了关系,很是得意。名贱好活。一些小孩的乳名是某种动物。我们相互起绰号,也是动物的称呼。可是,大人才是命名的权威,他们根本不认可、不接受小孩的重新命名。包文源的小小说,人物与动物、植物,自由转换,那是一种万物平等的视角,权威在“游戏”中被消解。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字把一个人、一个物固定下来,而《记忆之森》中的人们,只能写不会念自己的名字,通过仪式和狂欢,将饱含记忆的名字转化为自然中的生灵,还相互赠送礼物。碎片化的局部,由此构成一个整体,还创造出了诗歌。包文源的小小说有诗性的意象。作家的能耐在于给虚构的“世界”假定一种格局、一项规则、一个命名,还自足自洽。
6.《拟声词》,写了词的起源。这也是作家发明小说的方法。法国作家贝纳尔·韦尔贝有一部小小说集《大树》,其中的《符号控制》写了一个飞翔的字的影子。我察觉,包文源也写了控制——一把剑、一个名字、一个词,控制着众人,引发追随的崇拜、即兴的狂欢。而《拟声词》,则是词的无孔不入,表现了词的流转与人的生存。甚至写词杂交,演化出远与近、实与虚、外与内的交错,“例如一个跳楼的人,在空中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还没落地”。生存的时空被加塞、被折叠。最后,只剩拟声词。一个失忆的故事,加入了科幻元素。
7.包文源的小小说三题,分开可独立成篇,合并可成为整体,就如同《记忆之森》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构成了远古至当今,一个文明的大轮回。《拟声词》又转入“创世”,所谓的拟声词是人类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三题是关于记忆的故事,其中包含着无意的失忆和有意的遗忘。我想到一个哲学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8.当代小说和传统小说的重要差异在于:当代小说写形而下的同时,还传递出形而上的意味。我把包文源的这组小小说界定为“新寓言小小说”,有神话、科幻、童话的元素植入,多义性的谜底则由读者去解读。
9.写到此,我转眼看包文源的创作谈,似乎到了印证我阅读点滴感受的时候了。我发现了他的阅读背景,发现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关于敬畏、真诚。小说是真实的谎言,作家的真诚托着虚构。还有发明——虚构的方式,均可在其小小说中得到印证。为人为文一致很要紧。
10.汪曾祺说:“气氛即人。”我想起2023年8月在河南新乡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小小说青春笔会的气氛。我享受了那活跃的气氛——自然地围坐一圈,有话就说,实话实说,甚至自愿地另外挤时间加班开会。包文源的阅读背景,以及他对文学的沉浸,使他好像置身于另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我想,这批学员有能量储备,有的会飞,有的擅走,还能走得远,飞得高。相当一部分学员在网络时代同质化、碎片化的生活中,缺失所谓的经验,选择了飞的方式,就是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指出的表现方法:轻逸。我已品读包文源小小说的轻逸的意象和诗性。
[责任编辑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