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妮 樊 冰 王思敏
(西安石油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当前我国低渗透油藏储量呈上升趋势,采用常规注水方式采收率较低,孔喉半径较窄。因此,采用气驱技术对于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显著的优势[1]。注空气驱采油技术作为一项创新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IOR技术,具有气源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但施工现场苛刻的环境,使油井管材在注气过程中面临非常严重的腐蚀问题[2]。注空气采油向井下带入O2,使得井内的O2分压增高,且油井中含有多种腐蚀性离子和酸性气体,与O2协同作用加剧腐蚀;同时,井下高温高压环境导致界面反应速率和热运动速率增加,加剧吸氧腐蚀;而且氧气会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得原本的单一CO2环境变为CO2-O2共存环境,加速管柱腐蚀穿孔,甚至会出现断裂现象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对油田腐蚀原因的研究比较单一,但是油田的实际腐蚀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进行复杂环境下油井管钢腐蚀机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单一CO2环境中,阳极反应是Fe的溶解过程,通常认为Fe在CO2环境中的溶解机制为:Fe失去电子转变为Fe2+进入溶液,使金属发生腐蚀[3]。但是在细节处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一些学者认为Fe通过媒介OH-转化为Fe2+,而有些学者则认为Fe通过媒介H2O-转化为Fe2+。
除此之外,腐蚀的阴极过程也存在两种观点,在阴极CO2水解过程中,总反应式如式(1)所示。万金成[4]等人认为反应式(2)、式(3)同时存在,Fe2+与CO2水解产生的CO32-反应得到FeCO3,如反应式(5)。但部分学者[5,6]认为H2CO3在溶液中不存在第二步水解,而是以H+和HCO3-存在,生成Fe(HCO3)2,如反应式(6):
阳极反应:
阴阳离子结合:
Fe(HCO3)2不稳定,易分解:
综上,CO2腐蚀机理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以上是单独CO2环境下的腐蚀特性,酸性条件时阴极发生析氢反应,而CO2-O2共存环境下,因为强氧化性O2的存在,阴极发生析氢和吸氧反应,且吸氧反应的速度由O2的扩散速度决定[7]。氧气进入介质形成溶解氧,然后扩散到材料基体表面发生反应腐蚀基体,把介质中的Fe2+部分氧化为Fe3+,使得腐蚀产物膜组成和形态改变,更加疏松多孔,缺乏保护性,加速腐蚀速率[8,9]。
何庆龙、Heuer、孙永涛等[10,11]通过研究发现,高温高压CO2-O2共存环境下,存在微量O2时,反应以CO2腐蚀为主,生成致密的FeCO3产物膜,保护基体抑制腐蚀,而当O2含量增加,反应生成没有保护作用的Fe2O3和FeOOH,
因为FeCO3产物膜不稳定,含氧环境中很容易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当FeO遇到CO2或水蒸汽时,发生反应生成Fe3O4:
当Fe3O4遇到O2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O3:
在有O2存在的原油坏境中研究发现,腐蚀后的沉积产物中Fe氧化物的含量比较高,说明了O2加剧了油井管道的腐蚀。O2存在时,FeCO3被氧化分解;除此之外,阴极的氧去极化反应速率也增加;同时,在有机酸性介质中存在O2时,FeCO3产物膜也会溶解。所以普遍认为在溶液中存在O2时,腐蚀产物膜受损,疏松多孔,促进腐蚀发生[12],但是关于腐蚀机制仍有部分争议。
部分研究者认为FeOOH不稳定,容易转化为Fe2O3和Fe3O4,没有办法在长周期的试验中检测到,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试验中间产物存在FeOOH,该中间产物的出现与腐蚀时间和腐蚀环境密切相关。Chen等人对管线钢在80℃的含氧环境下持续进行了48h的试验,结果显示在12h出现Fe2O3,24h出现γ-FeOOH,48h时检测到Fe3O4。Mclntire等人研究发现:在CO2-O2共存环境中,FeCO3氧化分解出Fe2+遇O2产生Fe3+,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Fe(OH)3继续水解生成FeOOH,然后FeOOH容易转化成Fe2O3和Fe3O4。反应过程如下:
首先FeCO3溶解:
Fe2+遇O2生成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
Fe(OH)3继续水解:
FeOOH不稳定,易成Fe2O3和Fe3O4:
一般而言,O2影响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去极化反应的氧电极电位比氢高,因而O2容易发生去极化反应影响腐蚀过程。即使非常低浓度O2的CO2-O2共存环境,也比单一CO2环境腐蚀严重很多[4]。
宋少伟[13]在0.05MPaCO2条件下,研究了O2含量对腐蚀影响的程度和数学模型,结果表明:O2含量低于 0.1mg/L 时,腐蚀速率急剧增大;O2含量大于0.16mg/L 时,由于腐蚀产物的保护作用,腐蚀速率逐渐下降。
Choi等[14]人在50℃不同氧分压的CO2-O2共存环境中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研究,结果显示,液相环境下,24h腐蚀速率与氧分压无关,但在120h时有氧条件下腐蚀速率明显比无氧条件高;但是气相环境中腐蚀速率与时间无关,而与O2含量有关,随含氧量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Yoon-Seok[15]研究了不同O2分压对碳钢在50℃、8MPa CO2中腐蚀的影响。气相环境下,腐蚀速率随氧含量增加先增加,在O2含量到4%(0.33MPa)后减小;液相环境下腐蚀速率与腐蚀时间有关,24 h时基本没有什么影响,120h时有氧的腐蚀速度比无氧的腐蚀速度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O2含量对CO2腐蚀起着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液相环境下腐蚀的影响程度与气相环境不同,腐蚀体系不同,极值大小不同。
CO2分压对油井管钢的腐蚀的影响也较大。腐蚀初期随CO2分压增大,钢表面生成致密膜层,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抑制了腐蚀,持续增加CO2分压,H+浓度增加,氢去极化反应加速,腐蚀加速。
耿亚楠[16]等人研究了0.5~4.0MPa范围内不同CO2分压的腐蚀电化学。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随二氧化碳分压的增大,腐蚀电化学的电流密度增加,腐蚀加快。
Zhang[17]在不同的 CO2压力下,测定材料腐蚀后表面的腐蚀产物和厚度,发现CO2压力越高越易形成保护膜。Song则研究了在已经形成一定厚度的产物膜的基础上CO2/O2分压比不同对腐蚀的影响,发现CO2分压大于O2分压时,腐蚀随CO2分压增大而加速,而当CO2分压小于O2分压时,腐蚀与CO2分压变化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腐蚀速率随CO2分压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主要取决于产物膜性质的影响,因此,后期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产物膜性质上。
目前普遍认为,温度升高会加速腐蚀气体扩散速度,提高离子活性,加速反应进行。研究表明[18],在CO2-O2共存环境下,低温时反应以CO2腐蚀为主,腐蚀速率较慢,形成产物膜的速度较慢,容易产生局部腐蚀;高温时,因为扩散速度加快,腐蚀以O2腐蚀为主,腐蚀速率加快,生成产物膜的速度增加,且更加致密,保护基体抑制腐蚀。所以,随温度升高腐蚀速率的变化呈现倒“V”趋势,先升后降,在某一温度出现峰值,峰值随环境不同而改变。
林学强等[8]在60~120℃ 范围下的CO2-O2共存环境中研究了N80钢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N80钢腐蚀速率在试验测试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先急剧增加后缓慢下降,且在90℃最大。低温条件下,腐蚀主要生成疏松多孔的Fe2O2和 Fe2O2等Fe氧化物,对基体保护作用减弱,促进腐蚀发生,高温时,腐蚀主要生成致密FeCO2膜,抑制腐蚀发生。
刘海涛等[19]在 CO2-O2共存环境、40~280℃ 范围下对P110钢进行研究,与林学强[8]的研究结果不同,刘海涛的研究结果显示,在60℃和180℃环境下有两个极值点。孙永涛[20]等人在同样条件下对N80钢进行测试后发现,极值同样在60℃、180℃左右出现。
综上可见,CO2/O2环境中温度升高使氧的传质速度加快,反应以氧腐蚀为主,腐蚀产物中对基体保护性弱的Fe氧化物逐渐增多,导致腐蚀速率急剧增加。
综上所述,CO2-O2共存环境下,腐蚀影响因素很多,除了本篇文章中的CO2/O2分压、温度之外,还有介质矿化度、腐蚀性阴阳离子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等都会对油井管钢的腐蚀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碳钢、低合金钢在高温高压CO2-O2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影响因素、腐蚀产物膜的形成、结构和特征等很有必要,对于有效措施降低腐蚀危害、制定合适的防腐方案、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